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1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2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3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4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小制作教案授课人:薄万岗授课地点:三年级教室2012年9月第一课时自制小镜框主备人:薄万岗 二备人:一. 教学目的:1练习设计小镜框的面和支架。2练习平贴技术。3镜框面的装饰。二. 教学重点:设计镜框的面、条、背板、支架、支架座。三. 教学难点:锯割和粘接四. 工具和材料:锯、砂纸、乳胶、直角尺、笔。23*18.5厘米三合板一块。五. 制作步骤:1.画图:设计镜框的面、条、背板、支架、支架座。2.锯割:先锯条板、锯支架座、支架、锯背板、锯镜框面、锯镜框面的内口要锥子钻一个孔,再把锯条卸下来,把锯条插入镜框面的孔里再把锯条按上。注意锯条的安装,锯柄为下,齿尖朝下用眼看或用手摸。3.打磨:(1)把砂纸裹在打磨棍上进行打磨。(2)把砂纸着成四五折,用大拇指摁着砂纸进行打磨。(3)把砂纸平方在工作台上颗粒朝上,右手拿住木件或捏住木件,木件要垂直向前推再向后拉,反复几次后,木件能利在工作台上,这样为合格。4.粘接:胶要少放,胶不能过多,多了不爱粘。俗话胶多不粘饭多不甜,那多适合呢?把胶抹在木件上放在粘接处向前推向后拉反复几次,觉得有点涉跋后,把木件停放在应放的位知。木件外有点胶为合适。(1)找出第一层粘接的位置,把背板放在镜框的背面画上三条线为粘接的里线,把五毫米宽的木条平帖在线外边,这是第一层。再把十毫米的木条粘第一层木条上,第二层外边对齐。5.粘接支架:把支架粘在背板上。6.支架座可以创新: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插接的、活动的支架等。7.插背板要等胶干后在插为好。8.整体打磨:先用新砂纸打磨,再用旧砂纸打磨,这样就可以打磨光。9.上清漆:上三遍为好。第二课时日晷( gu )主备人:薄万岗 二备人:引言:日晷是古代利用太阳测定时间的仪器。古代人们观察太阳时,发现了一天中太阳在空中位置的变化现象,并制作出了计量时间的仪器。这一方法和仪器一直被人们传续了数千年。一、材料和工具:纸板或三合板、竹针、泡沫板、白胶、量角器、圆规、美工刀、剪刀、笔二、制作过程:1、在纸板上用圆规画出一个圆,画出日晷的面盘。在面上按顺时针分别注上0,1,2,24作为时线,反面则按逆时针方向注上0,1,224作为时线(注意:正反面0时线要重合)。2、用剪刀剪下日晷的面板。3、用竹针作晷针,把它插进面板的中心处。使竹针和面板成一个直角,并使指针在面板两面的长度相等。4、用美工刀切割泡沫板作晷座。5、把面板粘在晷座上,一个简单的日晷就做成了。三、科学原理: 四年级科技小制作原理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就会看到太阳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位置发生着“变化”;由于天空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太阳照射的投影也随之变化,因此物体的投影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这就是日晷能映射时间变化过程的原理。材料补充: 四年级科技小制作相关知识赤道式日晷又称“日规”,是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每小时相当与l5。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赤道式日晷是日晷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所谓赤道,是指地球的赤道或平行于地球赤道的平面,对于天文仪器来说其赤道一般都指后者,即平行于赤道之平面,简称为赤道面。所谓赤道式日晷或赤道日晷,此日晷之晷面,即为赤道面。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6000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北京故宫太和殿中的赤道日晷,晷面用汉白玉制,造型雄伟,气魄宏大,这是中国古代典型的,也是经典式赤道日晷。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晷针影子在盘上移动一寸所花的时间称为“一寸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赤道式日晷的计时精度可以比地平式日晷稍高。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两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彻底抛却日晷,看钟表计时还是近现代几百年的事。第三课时:制作不倒翁主备人:薄万岗 二备人:一、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不倒的制作活动。2、学会写一段连贯的话,会适当地运用连词。3、初步学会对事物作简单的描述。二、设计意图:教材原本定的内容是“做不倒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忽视了学生的喜好,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写作的质量。我的设计扩大了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自己喜欢的人,如:不倒妈妈、不倒老师、不倒弟弟等;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如:不倒猫咪、不倒老虎,甚至不倒流氓兔学生因为有了选择,因为自已喜欢,才会乐于动手、乐于介绍、乐于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各有童趣了。三、过程设计:1、欣赏玩具,诱发兴趣。出示玩具不倒翁,猜猜它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不倒翁”?喜欢吗?为什么?2、教师制作,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制作过程,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教师板书连接词:先接着再然后最后。3、扩大范围,学生选择。同学们不一定非要做不倒翁,可以做你喜欢的人,也可以做你喜欢的动物。想一想,你会给大家什么样的惊喜?当然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用上你喜欢的装饰物。还可以找伙伴分工合作4、人人动手,全班交流。制作完毕,大家可以互相欣赏评比一番,也可吸收别人的长处,“补已之短”。5、上台口述,集体评议。小组派代表上台讲一讲你是如何制作这人不倒的,集体评议,教师小结。6、练习写作,互相修改。第四课时 制作雨量器主备人:薄万岗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学习制作雨量器。2、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初步掌握评价的科学方法:包括分解评价项目,确定评价等级,用比较精确的语言评价作品的优缺点。二、教学过程:【一】出示实物,激发制作兴趣。教师上课时,出示预先制作的雨量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分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精巧的雨量器。教师出示的问题如下:1、用什么材料制作?如:可乐瓶、醋爽瓶2、 用什么工具?如:要比较精确地画出刻度,要用直尺;如果利用瓶颈做雨水积聚口时,要用切割工具。3、 达到什么目标?如:要测量方便,要画上刻度,为了防止刻度被淋湿,怎样保护刻度?4、确定工作计划: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画 制作计划,明确分工和制作程序师生共同研讨,采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制作雨量器。三、 举办展览,学生自行编制评价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评价表格。四、各组讨论后,确定一份统一的评价表格。评价项目可以有:1、 雨量器是否稳定牢固。2、 是否能简便地测量雨量;3、 刻度线是否准确,制作是否美观;4. 是否有创新、与众不同;5、 小组介绍语言是否流畅、准确;各项内容设有不同的分值。学生做评委,评选出优秀作品(用贴苹果的形式展示)五、教师和学生作总结,对本课进行评价。第五课时 做一个生态瓶主备人:薄万岗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3、科学知识: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教学重点】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第六课时 制作沙漏主备人:薄万岗步骤方法一、准备材料: 饮料瓶两个(只用一个瓶盖)、细沙子、即时贴、胶带、剪刀、卡纸二、制作过程:(1)将饮料瓶的外包装拆去,饮料瓶刷干净,把水空干。(2)将即时贴用剪刀剪成各种图形,粘贴在空饮料瓶上,把小瓶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3)用小剪刀将一个瓶盖口剪出一个大洞。(4)将细沙子装进饮料瓶里,装一半即可。(5)把两个饮料瓶的瓶口接起来,用胶带封上。(6)最后将卡纸剪成与两瓶口相接处的宽度,再用胶带封好。一个漂亮的沙漏便做好了。请大家试一下吧!三、制作示意图如下:第七课时 制作纸盒城堡主备人:薄万岗盒城教学目标:1、 学习纸盒组拼,剪挖,粘贴等方法制作城堡。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3、 了解一些建筑文化,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组拼,剪挖,粘贴,装饰的方法。教学难点:分工合作,讲故事。教学准备:1、课件,2、纸盒“城堡”实物,3、泡沐板展台,4、剪刀,双面胶,纸盒。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废旧的纸盒有什么用?猜一猜。生答。2、 出示范例“城堡”。这是一个小朋友用废弃的纸盒制作的城堡。城堡名字叫做“王者之城”,它的里面住着一个国王。国王是个威武的君主,他曾经亲自率领千军万马打败了外国侵略者。所以,小朋友很喜欢他,给他建立了这座王者之城。国王在这里住的真舒服阿!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人,有花仙子、米老鼠、王子、猪八戒等,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城堡,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纸盒来给他做一个城堡呢?3、揭示课题:纸盒城堡二、 欣赏评述,开拓眼界。1、 欣赏各种城堡,感受,城堡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城堡。一边看,一边想,这些城堡的外形和普通房子有什么区别?生答。(城堡更大,更威风。房顶有尖的,也有圆的,还有方的。城堡由好多高低不同的房子组成,有的城堡还有围墙)三、 尝试创造,学习做法。1、分析制作方法。a、课件出示城堡(1),这个城堡两边有两个大圆柱,旁边还有围墙。中间是房子。想想看,围墙适合用什么样的盒子来制作?(薄薄的盒子)房子适合用什么来做呢?(又高又厚的纸盒)我们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课件出示纸盒城堡。b、分析有有4根柱子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细长的纸盒搭城堡柱子的方法。c、分析有楼梯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小纸盒搭楼梯的方法。2、这里有一些纸盒,你能尝试搭出来城堡吗? 两个学生比赛。3、反馈与评价:拼摆要有高低层次变化才好看。同样是一些纸盒,我们可以拼摆成不同的样子。(课件:)4、小人住在没有门和窗户的房间里,会感觉舒服吗?那怎样做门窗呢?生答,剪挖、或者画(教师示范)5、怎样使城堡牢固?粘贴(学生上台粘贴)6、最后可以进行装饰装饰。(课件图片)四、 制作表现,堆砌成型。1、 欣赏其他学生作业(课件图片)2、 作业要求:四人合作作,一边做,一边想,你们想要给哪个可爱的小人做城堡呢?你们给城堡取个什么名字?里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五、 作业展示,自我评价。1、 自评:将城堡放在泡沫展示台上。说说,你是给谁做的城堡?为什么适合这个人物呢?说说城堡的故事。2、 他评:你最喜欢哪个城堡?为什么?六、 想象拓展,课堂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用纸盒来制作城堡,让废旧的纸盒变成了美的东西。这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的双眼能发现美,双手能创造美!第八课时 制作保温杯主备人:薄万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过程与方法: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1、今天老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