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全民中普及急救医学的重要性和简单急救方法.doc_第1页
论在全民中普及急救医学的重要性和简单急救方法.doc_第2页
论在全民中普及急救医学的重要性和简单急救方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在全民中普及急救医学的重要性和简单急救方法 关爱生命,促进健康是人类社会的第一要务,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安定的基石。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建设“文化强国”,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学习掌握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举措。 现场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状况和人口素质。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国的这项工作相对滞后,成为发展社会事业的一条短板。据了解,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公民学习掌握现场救护技能的比例达50%以上,而在我国,目前这个比例还不到1%。急救医学是一门多专业的综合科学。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的一门新专业,也就是指在短时间内,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灾伤和疾病,所采取的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的科学。它不处理伤病的全过程,而是把重点放在处理伤病急救阶段,其内容主要是:心、肺、脑的复苏,循环功能引起的体克,急性创伤,多器官功能的衰竭,急性中毒等。并且急救医学还要研究和设计现场抢救、运输、通讯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急救医学包括:院前处理(急救中心)、医院急诊室、危重病人监护病房(ICU)三部分. 因此,急救设备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对呼救伤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和运送,要求接到呼救电话或其他方式的信息后,救护车(或救护艇)要立即出动,医护人员要随车(或随艇)前往尽快到达现场,进行现场急救后,迅速安全地将病人送到就近的合适的医院急诊科(室)。根据我国情况,呼救伤病人中一类是生命有危险的病人,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窒息、大出血、昏迷病人等,称为危重病人,约占1015%,其中要就地进行复苏抢救的特别危重病人不足5%;另一类是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例如骨折、急腹症、普通外伤病人等,占呼救病人中的大多数,在进行简单现场处理后,就近送到合适医院或特约医院治疗。对各类灾难遇难者进行院前急救,例如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战场救护等,在现场救护并组织合理分流运送,在这种现场急救中还关系到救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特殊任务的救护值班,例如大型会议、重要会议、比赛等,发生情况按上述情况处理。近年来猝死的情况越来越多,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可见在如此短时间内就可将一条鲜活的生命结束,这更体现了急救医学普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发生猝死的几种原因有: 1.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脑出血 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 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3.肺栓塞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5.哮喘 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6.过敏 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7.猝死症候群 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 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9.毒品,某些药品过量,也易造成猝死.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低血钾、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药物、电解质紊乱等所致长Q-T综合征等。但面对如此可怕的猝死,如能普及一些急救知识便可大程度挽救人员性命。一旦心跳骤停就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就地进行复苏抢救。因为心跳停止超过46分钟常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或死亡。在抢救的同时还需弄清病因,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是气道通畅、人工呼吸、人工循环。首先应使气道通畅,必须将患者放置在硬的平板上,取仰卧位,撤出枕头及垫在头部的衣物等,救护者双手将患者头部后仰,托住下颌关节,清除口腔异物,使由鼻孔经咽喉部至气管的气道保持通畅,使猝死时松弛的舌根不至于后倾堵塞气道 ;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猝死后立即维持呼吸功能,以保证机体主要器官特别是大脑的有氧代谢,保护呼吸中枢的功能,防止脑水肿,简单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即救护者深吸气后将气吹入 病人口中(一手捏紧患者鼻孔),以20次分进行,也可用简易面罩呼吸器(507)接氧气后加压给氧,如复苏无效,则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后可接人工呼吸器或呼吸机,以及时有效给氧消除或减轻因缺氧所致的脑损害;人工循环主要内容为胸外心脏按压、直流电除颤、静脉或心腔内注射药物 3 方面。胸外心脏按压方法要正确,两手掌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下部,以保持主要按压力放在胸骨上,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按压时肘伸直,压力需足够大,压低胸骨3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以6070次分的速率按压,连续按压不间断。由于胸外按压使胸廓变化,胸腔内压改变,使胸腔内外动静脉压力发生压差,从而使循环恢复。按压有效的指征是:触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血压:收缩压在7999.32帕左右;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按压时常见的并发症是肋骨骨折、心包积血、血气胸等。凡有室颤者应立即电除颤,因考虑到90猝死患者是室颤,故不一定非有心电图证实,可进行盲目除颤,电极板分别放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和心尖部,紧贴胸壁,用200300瓦除颤,不成功可多次进行。药物注射,目前从气管内滴入肾上腺素或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并给以适量的碳酸氢钠,这样可起到心脏内直接注射作用,又不影响心脏按压措施进行。心内注射只于静脉输液或气管插管之前采用。根据心律失常性质的不同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肺复苏成功后可继发心脑肾的损害,发生严重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