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 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doc_第1页
七下 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doc_第2页
七下 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doc_第3页
七下 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钢鲍山学校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7周第1课时 总第13课时主备:谢秀蓉 副备: 20134-1课标要求旧课标: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新课标: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指示更明确,表述更具体。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作为我国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在两宋时期不断壮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逐渐崛起,并统一了蒙古。蒙古军不断南下先后灭西夏、金、南宋,最终元朝再次统一全国。忽必烈建元后,注重恢复经济,实行了影响深远的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把西藏并入中国版图,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总之,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其突出贡献。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蒙古族的崛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军灭西夏、金和南宋,元朝统一,元朝大运河,行省制度,回族形成等知识点。(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结合行省制度中西藏和台湾问题,采用学生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发表见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难点行省制度创新支点由于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应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七年级上册民族融合的学习及两宋民族关系的发展的学习,已经对北方民族的崛起有所了解,对成吉思汗的大名也如雷贯耳,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但对行省制度可能较难理解。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行省制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此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有一定难度,讲述时可结合元朝疆域图讲清。讲述法:民族融合是本课又一重点,教师应注意讲清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采用分组、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采用了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导入新课:在两宋时期,我国北方除了出现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外,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蒙古族也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个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作出过哪些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温故知新师生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蒙古的兴起在屏幕上显示北朝民歌敕勒歌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显示插图蒙古帐幕车提问:这首民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很美的草原图画,那么图画里面有什么呢?(草、牛羊)大家能从这些想到蒙古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蒙古高原,多数过游牧生活,称为“毡帐中的百姓”。到了12世纪时候,蒙古各部落与邻近各民族逐渐加强经济联系,从而促进蒙古各部的社会发展那么蒙古草原上是不是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展示材料: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诗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提问:大家从这四句诗中发现什么问题?(学生答: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遭受深重的灾难,渴望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谁来实现人们这一愿望?(铁木真)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在屏幕上显示成吉思汗画像,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介绍铁木真童年经历的内容。提问:(1)你觉得铁木真是一个怎样的人?(2)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3)成吉思汗为什么能统一蒙古各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起强大的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战的局面,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代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诗词中称呼他为“一代天骄”。(课件展示沁园春雪)讨论:成吉思汗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过渡: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以图建立统一而强大的政权,除了西征,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外,还南征最终统一了全国。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在屏幕上显示金、南宋对峙形势图,在图中金、南宋、西夏、蒙古等政权的相应地方作鼠标闪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提问:元朝是怎样建立和统一全国的呢?(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屏幕上显示元朝建立和统一过程的线索图)蒙古建立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1206年)建立元朝(1271年)定都大都南宋灭亡(1276年)思考: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 过渡:在元军大举进攻临安的时候,南宋军民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元军的进攻,同时涌现出不少抗元斗争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文天祥。2.文天祥抗元在屏幕上显示文天祥画像,简介其人,启发学生思考:文天祥是怎样的人?你能用材料证明他具有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吗?展示:过零丁洋,说说诗的含义。文天祥的事迹如此伟大,我们可以称他民族英雄吗?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3.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问:元朝统一后,统治者必然会想方设法来维持它的统治,那么如果你是元世祖,你会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使国家长久统治下去?(1)元世祖重视农业(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中分析归纳出五点举措)a.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b.治理黄河c.推广棉花种植d.开凿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注意对比隋朝大运河)e.开辟海运(2)闻名世界的元大都4.行省制度(在屏幕上显示唐、元疆域图,比较我国两个时期的疆域大小。)通过比较可知,元朝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辽阔,同时也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知道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琉球的管辖。(指导学生在元朝疆域图中找出台湾和西藏的位置,引导他们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汉藏两族的关系)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简单的讲述。(行省制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此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注意结合元朝疆域图讲清)5.民族融合问题:元朝民族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回答略。)教师总结:表现在四方面:(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3)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4)回族开始形成。(民族融合是本课又一重点,应使学生明确三点:第一,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三,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小结思考: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小结归纳。 欣赏思考读图感知论从史出思考回答看书回答阅读教材思考回答突破重点七嘴八舌议论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感受诗中体现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