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万里学院毕业论文 论我国言论自由权及其保障措施的完善摘要 我国网络舆论在短短十余年间的发展过程,并在当今的国民生活当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言论自由权在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保障人民切身利益方面的作用日益见长,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也成为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网络言论的迅速发展反映了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权的保障的呼声更加迫切了。但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加上网络自身特性造就的一些问题,也增加了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难度。总之,我国的网络言论自由权的行使上尚不健全,使网络舆论仍旧存在许多负面效应。网络舆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约束与引导,那么它的巨大力量便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发展,也会妨碍公民话语权的实现。为了促进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的向上发展,使网络舆论在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同时,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网络舆论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与引导。目前我国网络言论的现状呈现出极其复杂化的态势,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着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因此,为了促进网络舆论引导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思维,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索如何对网络言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引导。关键词:网络言论自由权;特征;现状;制度改善 Abstract Only in ten years ,Chinas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has comple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which from the birth to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odays national life. The role of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on network in the maintenance of fair and equitable society, in protect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becomes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It also promotes the par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s two-way communication, but also become the benchmark of civic morali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reflects our citizens shall enjoy the right in free expression, i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rocess of democracy in our country. But the internet in China has a short history, it has not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ystem.Som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rnet created by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dds the difficulty of supervision of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In short, Chinas supervision of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is not sound. Therefore,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still exist many negative social effects.If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is not effective bind and booted, its great power may become the instability in the society. It would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also impede the citizens right to speak.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to make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protect citizens rights, at the same time,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must have scientific and ffective management and guidance.Currently, Chinas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is showing a extremely complex situat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In order to make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hav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must continue to explore how to manage and guide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innovativly at a multi-angle and a full range of ation. Key words : Network freedom of expression ;property; status; Perfection of system目录 一、网络言论自由权的内涵以及其他相关概述.1(一) 网络言论自由权的概念.1(2) 网络言论自由的特点.1(3) 网络言论自由的价值和功能3 二、 与网络言论自由冲突相关的几个问题.5 (一) 网络实名制.5(2) 人肉搜索.5 三、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6(一)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立法现状存在的不足.6(二)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限制方面的主要问题.7(三) 我国网络言论管理中的若干难题.7 四、 我国应该如何完善网络言论自由权的保障机制.8(一) 完善立法.8(二) 转换理念,重视舆情监测和预警.8(三) 立统一的网络言论管理执法机构.9(四) 加强行业建设和自律管理.9(五) 司法救济.10 论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及其完善保障措施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表达自由的场所,有利于言论自由权的实现,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言论自由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同时,言论自由也是当今国际主流社会所公认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本文拟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从网络言论不同于传统言论的特点、网络言论自由的内涵、网络言论的特征、网络言论的价值、网络负面言论泛滥背后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分析、当前现实社会中网络言论自由权滥用所引发的问题、政府在对网络言论管理中的观念滞后和法律缺失问题等方面对如何更好保障公民网络言论自由问题作一分析和探讨。浙江万里学院毕业论文 论我国言论自由权及其保障措施的完善一、网络言论自由权的内涵以及其他相关概述 (一)、网络言论自由权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时下热门的话题是关于网络言论自由。学术界对言论自由概念的界定很多,但鲜少有对网络言论自由做出界定的。首先必须对言论自由的概念有了解,言论自由,是指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发表言论,表达思想和意见的自由,包括口头和书面等表达形式,广义的言论自由还包括新闻,出版,著作,绘画等自由。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将言论自由表述为“公民在任何问题上均有以口头,书面,出版,广播或者其他方法发表意见或看法的自由。”言论自由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体和不论国界寻求,接收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对多数国家都用宪法的形式赋予公民以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核心内涵是人人都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这种自由绝不受任何无故的侵犯和剥夺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自由,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权自由言论自由被认为是现代民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往往在这种概念下被认为不应该受到政府的审查或者法律的约束。网络言论自由是指民众通过互联网而发表的言论,同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只是因互联网区别于传统传媒的特殊性为更好的释义。互联网是继书本、报刊等媒体之后传播信息和交换思想的一个新载体。无论互联网上出现的是文字、图像、声音,还是关于政治、经济或宗教,都是人们发表的言谈、议论和意见。其都属于言论的范畴,与传统的言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理应受到保护。网络空间相对传统社会是一个新秩序空间,自身特殊性所提出的挑战,需要我们相应提出对策,维持其正常健康的发展。法律本来禁止的有害行为,并不因为网络的出现而合法化。自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有关网络管理的规定。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在法律上得到了相应的规范。但是因为网络的无边际性,法院管辖权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弥补现行法律的不足,在网络空间逐渐出现了由大量的网络警察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网络服务商根据政府要求关闭或屏蔽网站、BBS;实行网络注册实名制等的措施。这些措施在现有技术和网民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对维护网络秩序和保障个人。本文网络言论自由界定为人人都有权在网络中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二)、网络言论自由的特点 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随着 WEB2.0 技术的成熟,以博客、播客、即时通讯、网络交友社区、微博等为代表的 SNS 网站的不断出现,让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发布信息,从而在传媒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整个社会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其基本特征是信息由多数人产生,多数人消费,生产和消费界限模糊。在此大的背景下,网络言论相比于传统言论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网络言论自由权因为其实现的载体的特殊性,使它具备了不同于一般言论自由权的特点。学者对它的特点做了很多阐述,总结得出如下特点: 1. 传播方式特殊性与便捷性 因特网是将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的,在网络不断普及发达的今天,只要能够使用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终端设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言论,信息一旦提交则迅速地存在和流传于网络中间。网络言论自由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其依赖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传播速度十分迅速。2. 匿名性 传统的报纸,电视新闻、 评论采用的实名表达方式,任何信息的发布都要经过记者、 编辑的层层把关,因此,在这类媒体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匿名表达的情况。网络技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更加自由的发表言论而不用担心被人知道真实的身份,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加大了查询的难度。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任何用户都可以随时进出,并以匿名的方式自由地发表各种言论。用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身份可以与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毫不相干,没有人知道你来自哪里、是何人。 匿名性是网上言论的一种重要特征,它抹去了用户在权利、财富、身份、社会地位、 容貌、 年龄以及性别等各方面的差异,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但是也正是这种“毫无顾忌”使得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被打破。由于网民的素质有高有低,价值观各异,并且传播的内容没有也无法经过严格审查,这就使得网络言论侵权现象层出不穷。有的人敢于在网上肆意攻击别人 ,就是因为他觉得“反正别人不知道我是谁”网上言论所具有的匿名性、随意性特征导致侵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 网络言论的不可控性 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媒体属于一种单向表达形式。在这种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中,所有的信息,观点和意见都由单方从报纸,电视中传递给观众。而网络是一个双向的交流平台。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网络使用者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上获取大量信息,还可以同时把自己的所要表达的信息发布在网络上。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平台具有广泛参与性和多向交流性的特点,言论的受众具有再传播能力,同时由于网民的知识水平和理性思考能力参差不1参见魏永征等:西方传媒、管制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齐,一句不实言论,一条虚假信息散发出去后,一旦被网民广为传播,就会如脱缰严野马,脱离言论的制造者的本意和初衷,其本人也往往无法再控制言论传播的走向和范围。4. 互动性各种博客,论坛,BBS,SNS,的兴起,是普通人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有效的传播,互联网为每个上网者提供了一个公共舆论论坛,就是所谓的交流的场所。没有交流的言论是虚假的言论自由,如果一个人只是将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不为外人知道,这种言论自由是没有具体意义的,也体现不出言论自由权的真谛。所有网民在网络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网民发帖,恢复,共同讨论话题,转载言论,起到相互交流的互动的作用,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使个人的思想观,价值观日臻完善,吸取知识与文化,互通意见,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5. 集聚效应言论通过互联网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大量民众关注,形成舆论焦点。进入网络世界,遍及全世界的网民可能有上千亿人同时在线,信息的快速传递能被他人在极短的时间内获知,网民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关注的事情可以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传播开去。公众对于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期,贫富差距,就业压力,绯闻娱乐八卦,生活乐闻都可以在网上分享讨论,产生共鸣或者分歧,可谓百家争鸣。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舆论热点”事件和出现的各种“网络流行语”正是在网络言论的集聚效应下的典型产物,例如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中日钓鱼岛事件,2010年12月25日,浙江温州乐清市蒲岐镇寨桥村原村委会主任钱云会被一辆工程车碾压致死时间,都引起了网上的舆论讨论。 (三)、网络言论自由的价值和功能对于言论自由的价值,美国学者爱默生教授(Thomas IEmerson)认为,言论自由具有四种价值:(一)促成个人的自我实现;(二)作为获致真理的一种手段;(三)作为保证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包括政治的决策过程的一种方式;(四)维持社会稳定和变化之间的平衡。网络言论自由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理所当然,网络言论自由必然具备以上的价值和功能,在现在的社会中,中国网络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权的延伸,体现着舆论的力量,担负着社会的责任。1. 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提高公民表达热情,推进民主进程 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传统的交往和沟通方式,大程度上很难恰到好处的体现民意,面对面的交流总使人有所顾忌,但是随着网络传播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听到更多声音,听取不同的观点,目前某些地方政府开创了“网上议政”,“网上办公”就是更为真切的反映我国民主进程的发展,激起了公民广泛参与政治活动,表达民情民意的特点。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打破了公民不敢表达意见,表达意见途径狭窄,担忧表达意见后受到侵害的情况,网络这个平台给了一个相对自由,平等,安全的环境,公民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障碍和束缚,网络言论进而空前高涨,提高了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公众政治责任感也随之得到增强,因此,网络言论自由在建立和健全民主制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 网络言论交流便捷,促进沟通,公民舆论监督权的得到有效保障 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交流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空间,民族,语言等等的界限,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任何网络言论一公布到互联网上,就会实时传播,世界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看到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大量论坛,bbs,贴吧等都成为公民抒发己见的平台。2008年5月12日28分,四川发生地震,2分钟后,一条关于实拍朝阳门地震现场的视频就被网民传上了优酷。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不过目前我国民告官是以卵击石,公民和政府的地位不平等,“官本位”的残余思想还比较普遍,普通老百姓想要充分行使上述权利,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存在相当大的障碍。互联网可谓是为公民开辟了一条保护通道,公民可以躲在网络世界的,隐身在其中,讲看到的,听到的公布到网络上,是的政府违法乱纪,腐败的事件一一曝光,无所遁形,比如2011年6月,宁波公安局车管所民警上班时间到附近商务中心上网查看股票行情被一位网民用手机拍下传到了自己的微博上,引起了网民的猛烈批评,最终该民警被调离原岗位并且受到内部纪律处分。网络言论的自由性使得公民愿意拾起监督权,并且更好的发挥它的价值。3.政府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监督扼制腐败乱纪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政府的职责也要回应和解决多元化主体的利益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政府拥有的资源,信息和能力是有限的,伴随着公共管理所处环境的更加多样化,动态化和复杂化,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计划下的政府机制已经不可能满足弹性的,多元化的市场需要。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个契机,我国政府开创了将政务公开在网络上,接受公民的检阅,通过网络投票收集民众的意见,使得政府和公民共同参与民主政治建设。 “华南虎”的事件反映政府诚信缺失问题,“天价烟”事件反映的 2参见维基百科 /zh-cn/%E8%A8%80%E8%AB%96%E8%87%AA%E7%94%B1,官员腐败问题,还有“躲猫猫”事件反映的执法部门滥用职权问题,这些问题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多涉及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传统主流媒体在获取该类事件信息和对事件、对象进行采访和报道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体制、权力等因素的制约,如果没有网络舆论的介入,这些亟待披露和解决的问题可能长久地被搁置,甚至永久地被掩埋。 4.促进公民权利自由,推动个人全面发展 传统观念上,面对面的表达往往有诸多限制,人们秉持着多说多错,不说不错的理念,是的言论自由只能是一种纸上空话,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自在的表达思想,网络上没有权威扼制,没有暴力相向,却主张着个性张扬,价值的多元化。个性的追逐和价值观念的成长更具有自由性。通过网络的这一价值功能,还表现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丰富了日常通过传统媒体所满足不了的文化生活,通过网络可以欣赏全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节目,使全球文化艺术资源共享,通过简单的点击鼠标就可以游遍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展览馆、歌剧院,随着网络社会的日益繁荣,更加自由,共享的网络必然会向文化艺术信息咨询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推动着个人全面发展。 二、与网络言论自由冲突相关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一)、网络实名制 随着中国网站和网民数量的剧增,政府尝试在网络各个领域推行实名制以加强网络的管理。由于网络实名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网民、运营商、业界等各诸方利益,政府在推行实名制的过程遇到诸多阻力,我国网络实名制实施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 网络实名制的本质,追根溯源即是对身份的认证,是社会管理者对虚拟网络中个体的现实身份一一对应的认证制度。网络实名制是指用户在发布信息之前,网站必须验证和记录其身份信息后,才能允许用户在网络空间流言或其他活动。这些研究者认为需要进行网络实名注册登记的主要对象是网站服务对象即网民。2002 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由此引发了网上的激烈争论。网络实名制自此进入公众视野,并在今后的近十年里争论不绝。政府也渐渐将网络实名制提上日程,并在网络实名制的推行过程中逐渐取得一些战略上的成功。政府的一次实名制工作即 2010 年 12 月 3 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宣布于 2011 年在北京、上海试点一种全新的实名制应用模式“电子身份证EID”,通过市场化运作全面介入网友虚拟交易平台和网络游戏运营平台。我国网络实名制的推行难点如下:网络实名制的民意支持并不高,个人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最受网民关注,身份认证技术成本高,缺乏各项法律依据,综上因素得出,推行网络实名制任重道远。 (二)、人肉搜索 一种信息搜索方式人肉搜索,是时下很流行的,给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人肉搜索在客观上虽然对违法行为产生震慑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网络暴力,侵犯隐私权。充斥在各个论坛,讨论区,bbs,微博的言论,一下子能被转发评论数万次,网络上的言论个性个色,不免让人们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从原来的充分表达激情到言论道德担忧。2001年的“天价头”事件,留美女孩支持藏独事件,网络力量,像一架探照灯让人无所遁形。特别是2007年底发生的关于姜岩的“网络暴力第一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肉搜索”这一新兴网络手段的热议。 作为一种信息搜索方式,它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以网络为平台,以网民为资源,逐渐获取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信息,然后整理分析这些信息,最后找出找出这个人并确认某个人的信息的过程。种种事件表明,人肉搜索在某些事件中被作为积极工具在使用,但某些事件中却被用来实施侵权行为。它扮演的角色亦正亦邪,它是公民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客观上能够对不符合道德观念却不违法的行为起到威慑作用,因此,它也是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的体现。网民将涉嫌违法乱纪或道德败坏的人和事公布在网上,如果适当合理,是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正义的。但是,人肉搜索也引发了网络暴力,或者至少为网络侵权提供了对象和渠道,故意制造舆论,践踏他人尊严和披露他人私隐,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面对这种现象,重要的是给人肉搜索一个界限和一个制度框架去规范,同时网民自身的道德素质也要严禁我们去做这种事情。 三、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发展至今,网络汇聚的力量已显露无遗,一方面,网络言论空间因为发言者享有平等和相对自由的话语权而成为公众舆论的最大聚集地,人们在此天马行空想说就说,展示了不少目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大家也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提出自己的建议。甚至,各级领导也分别采用了网络交谈的方式,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不过,另一方面,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虚拟空间让人敢于表达,也放纵人们的言语释放欲望。下面笔者会从立法,限制方式,管理与实际操作三方面谈论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的现状和问题。(一)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立法现状存在的不足1994年2月18日的第一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我国于1997年53引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月2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扶植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的信息和淫秽色情等信息。”2000年10月8日,我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虽然我国目前制定了很多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法律,但是在网络立法上却延续了传统的思路在对言论内容的限制上可以说都只是做了笼统的规定。我国与历来与对待限制言论自由的法律的严厉态度著称的美国相比存在差距,我国几部有关网络的行政法规,在涉及到网络言论的内容限制时其表述的文字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而这些文字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三条、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等有关言论自由限制的法律法规的表述存在网络言论自由权着雷同的现象,这一点在将来制定相关法律时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限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限制方式来说,简单控制多,保护少;从条文内容来说,条文繁杂,相互矛盾;从实际操作来说,位阶较低,操作性差。我国尽管对言论自由作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但目前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并未获得很好的保护,言论自由的现状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 首先是宪法保护不完善,具体来说是缺乏对网络言论自由权的保护性规定和对网络言论自由权行使的具体性规定。有些国家的宪法在赋予公民以言论自由权的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保护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措施。如美国宪法第 1 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我国宪法仅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对于言论自由权的保护措施,宪法并未涉及,这当然不利于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其次是司法保护不力,具体来说是我国对网络言论自由权的保护不明显,操作性差。在公民的这项权利个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冲突时,虽然我国宪法规定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但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此时法官往往选择更易操作也更有法律依据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保护,而懈怠了网络言论自由权。 (三)、我国网络言论管理中的若干难题 互联网是个新生事物,必定决定了网络言论管理是一个要面临的问题。首先对它的管理方式,无非就是实现审查和事后监督两种手段,但这两种手段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事先审查主要是指对网民发布的言论事先通过后台审核,认为不触犯法律的、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就在前台予以发布向公众公开,否则就不予发布公开,采用的审查方法主要有人工审核和利用技术手段根据关键词自动过滤两种。事后监督也很滞后,事后监督也存在不作为的现象。网络具有虚幻和匿名性等的特征,所以监督网络言论是存在很大的难处的。其次是无法可依和必须管理的矛盾,对网络言论管理方面存在大量的法律空白,对于网络存在的大量不违法但不恰当的,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言论,一是由于缺少法律依据,网站、论坛的管理员、版主并无必须配合政府管理部门的义务;二是由于对发布不恰当言论的网民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网民可以换个网站或者论坛来发布,国内的网站、论坛不允许发布,网民甚至可以到国外的网站、论坛上去发布。与无法可依和必须管理的矛盾相对应的,实践中还存在有法可依却不宜管理的矛盾。四、我国应该如何完善网络言论自由权的保障机制 由于网络言论的影响力太大,其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巨大风险难以评估,世界许多家包括一些以“言论自由”自诩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采取措施对网络言论进行规范和限制。如何既保障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又能使网络言论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是各国政府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现状,个人认为应立即开始着手展开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立法 世界主要国家对涉及网络言论的立法相当重视。我国我国也陆续制订了一些法律规范对网络言论进行了规范,目前涉及规范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有:000 年 12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 年 1 月,国家保密局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管理规定;2005 年 9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008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的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条例、2009 年 5月 1 日起施行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条例等。尽管有诸多法律问世,但还是存在法律片面,粗略的情况。目前当务之急亟需提上议事日程主要有:一是制订一部有关言论自由的基本法,明确包括网络言论自由在内的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范围。二是对现有的涉及言论自由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系统地整理和修改,使之能配套和衔接。应将法条规定的内容制定的更加详细,对于执法者来说,可以解释和操作的空间就越大,执法的法律风险就越小。同时随着网络言论出现的问题,应该将在制定法条上推陈出新甚至超前,建立起互联网法律体系。网络立法应寻求维持网络秩序与网络多元化,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对单位可以并处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给予六个月以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建议原发证、审批机构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联网资格;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自由化之间的平衡,防止垄断。我国可以参考西方国家较成熟的法律制度,提高立法技巧,进一步对言论的类型、关键概念、审查的步骤及考察因素进行科学界定,增强操作性。 (二)、转换理念,重视舆情监测和预警网络舆论的强大影响力对于从事网络舆论管理的人们来说,肯定感触颇深,一旦网络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它所造成的影响将是很难逆转的,所以我们的网络舆论管理理念有必要进行转变,过去我们一直跟在网络舆论的后面疲于奔波,进行善后工作,如果我们能够走在网络舆论的前面,那么管理与引导工作就将是另外一种局面了。虽然网络舆论存在一定的难控性,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只要把握住了规律,网络舆论还是能够进行监测和预警的。网络舆论事件的发展再迅速,都需要有一个关注发酵期,这就为建立对舆情的监测、预警提供了可能。舆情监测部门应该定期并长期坚持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然后借助过往经验以及舆论敏感度,对舆论发展形势进行预判,及时发现征兆,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准备,以便在第一时间就把握住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同时网络媒体应在依据传统媒体权威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传播及时、覆盖面广等优势,与传统主流媒体形成舆论合力,来监督网络言论。 (三)、立统一的网络言论管理执法机构 对网络言论具有管理职责的有公安、国新办(外宣办)、工商、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工信、药监等部门,如文字新闻类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管理,影音内容准入牌照归广电总局审发,出版、游戏类则是文化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管理,网络虚假广告归工商部门查处,多头管理的结果往往导致无人管理,在一些领域,职责管理部门受制于自身能力是无法对网络言论和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导致一些网络言论和信息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和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负责网络新闻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的审批和日常监管,指导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等网络文化领域业务布局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工作,负责重点新闻网站的规划建设,组织、协调网上宣传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指导有关部门督促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等做好域名注册、互联网地址分配、网站登记备案、接入等互联网基础管理工作,在职责范围内指导各地互联网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在当前互联网信息量如此庞大且管理形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需要建立一个反应迅速、管理高效的网络言论综合管理机构,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这方面可借鉴当前在许多城市设立的城市综合管理部门的经验,通过立法,将原分属于不同部门的网络言论和信息管理职能授权给网络言论综合管理机构,由其统一管理和执法。 (四)、加强行业建设和自律管理 人与人共同相处的人类社会当中,人们是互相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维护它“互联网的方便快捷、自由、成本低”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公众了解社会信息,表达个人意愿的平台,使得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真正有可能得以实现“但是舆论自由的权利决不应该绝对化,也不能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公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是应该有限制的,公民的道德和素质体现在他们的言论上,在不侵害别人的权利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权利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违反了,造成他人损害,是不道德的。互联网的终端这个行业是最直接接触网名的,可以通过设置权限,对不健康不营养的内容设置屏蔽措施,对网络言论的行使者,一旦出现不符合法律条文的规定的行为的,应该给予他警告甚至提出它的平台上线权利。网络行业可以在政府部门指导下,建立通过建立网络安全协会、网吧业主协会等民间组织,吸纳互联网行业各方面的人员代表加入,互相通报信息,协调网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对网站管理员和论坛版主进行网络管理业务指导和培训,由各网站、论坛进行自治审查和管理,相比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通过这种方式管理可以更容易让网民接受,减少抵触情绪,降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加大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行测综合英语
- 天津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国家能源武汉市2025秋招化学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铜陵市2025秋招机械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安阳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丽江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株洲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许昌市中储粮2025秋招购销统计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大唐电力鸡西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武威市中石油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施工单位 专业分包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报审表
- 小儿支气管哮喘-羽课件
-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课桌有多长 教学课件
- 管道沟槽开挖安全安全技术交底
-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02细胞
-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生观
- 3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
- 电瓶叉车充电场点检记录
- 故障录波器与故障波形分析PPT通用课件
- 《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 最新北师大版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和竖式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