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_第1页
设备管理_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_第2页
设备管理_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_第3页
设备管理_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_第4页
设备管理_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 设备的损耗与补偿设备的折旧设备更新决策设备租赁分析 第一节设备的损耗与补偿 一 设备的损耗及损耗规律1 有形磨损 物理损耗 在力的作用下 设备的实体遭到损伤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 使设备产生锈蚀 1 设备使用时在力的作用下 其零部件到整个设备受到摩擦 冲击 震动或疲劳 使设备的实体遭受到损伤 零部件原始尺寸的改变 甚至其外形发生改变公差配合性质的改变 以及精度的降低零部件的损坏 第一节设备的损耗与补偿 2 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产生锈蚀 或由于缺乏保护 保养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 3 有形损耗的规律 初期损耗阶段 时间短 磨合 正常损耗阶段 磨损阶段缓慢 随时间匀速缓慢增加 磨损度 剧烈损耗阶段 磨损超过一定限度 工作情况恶化 零部件磨损迅速增大 设备精度 性能和生产率迅速下降 第一节设备的损耗与补偿 设备在使用中产生的零部件有形损耗大致有三个阶段 时间 损耗度 I II III 图7 1设备有形损耗曲线图 剧烈损耗阶段 初期损耗阶段 正常损耗阶段 第一节设备的损耗与补偿 2 设备的无形损耗也叫精神损耗 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其他经济性原因而造成的机器设备的非实体性损耗 包括三个方面 1 制造工艺改进 生产相同设备所需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原设备价值相应贬值 2 科学技术的进步 创造出新的替代设备 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 发生贬值 3 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如竞争 市场对产品需求减少 导致资产效益下降 造成设备的损失 功能性损耗 经济性损耗 3 综合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同时存在所产生的综合性作用 二 设备损耗的补偿方式当现有设备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当前或预期需要时 也需要补充或更新设备来满足新的需求 图7 2设备损耗的补偿 设备损耗补偿方式 设备损耗形式 不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 无形磨损 现代化改造 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 更新 大修理 第一节设备的损耗与补偿 1 大修理 更换部分已损耗的零部件和调整设备 以恢复设备的生产功能和效率为主 2 现代化改造 对设备的结构作局部的改进和技术上的革新 如增添新的 必须的零部件 以增加设备的生产功能和效率为主 3 更新 对整个设备进行更换 前两者属于局部补偿 而更新属于全部补偿 另外 还应做好设备的经常性维修和故障预测工作 第二节设备的折旧 一 设备折旧的概念企业在设备有效使用年限内 将其损耗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去 这种按期或按活动量将设备损耗转为产品成本费用的方式 称为设备的折旧 按期或按活动量转为产品成本费用的设备资产的损耗价值就是折旧费 在计算与时间有关的设备折旧时 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 设备资产的原值 一般为购置设备时一次性支付的费用 又称初始费用 2 净残值 即设备的残值减去其清理费用以后的余额 3 折旧年限 即按财政部规定的折旧率每年提取折旧 使设备的帐面价值为零所需要的时间 第二节设备的折旧 二 设备的折旧方法由于贬值是设备资产因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因此这种资本损耗被认为是一种生产成本 在计算净利润时允许将它从总利润中扣除 常规的折旧方法是把这种资产的价值分摊到该资产预期的经济寿命期内 当设备为时间函数时 其折旧方法有正常折旧 加速折旧和缓慢折旧三大类 第二节设备的折旧 1 直线折旧法 又称平均年限法 它是在设备资产估算的折旧年限里 按期平均分摊资产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 即对资产价值逐年等额分摊 其每期折旧费的计算公式为 D P S N0 7 1 式中 D 每期折旧费 单位 元 S 折旧期末资产净残值 P 资产的原值 N0 资产的折旧期 单位一般为年 其中 S S0 Sc 7 2 式中 S0 折旧期末资产预计残值 Sc 折旧期末预计清理费用 如果以资产的原值为基础 每期折旧率d的表达式为 d D P 100 7 3a 1 S P N0 100 7 3b 例 某设备的原值为15000元 估计报废时的残值为3000元 清理费用为450元 折旧年限为15年 计算其年折旧额 折旧率 解 D P S N0 15000 3000 450 15 830 元 d D P 100 830 15000 5 53 第二节设备的折旧 2 加速折旧法这是指设备在折旧期内 前期较多而后期较少 递减地提取折旧费 从而使设备磨损得到加速补偿的计提折旧费的方法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形式 1 年数和折旧法 设备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在其寿命的前1 3时间内被核销掉 第m年年末的折旧费Dm为 7 4 以资产原值为基础时 第m年折旧率dm为 7 5 第二节设备的折旧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采用这种方法时 折旧率是按直线折旧法折旧率 残值为零时 的两倍计算的 在第m年年末的折旧额Dm的计算公式为 7 6 式中 Pm 1 第m 1年年末的资产净值 单位 元Dm 1 第m 1年年末的折旧额 单位 元 以资产原值为基础时 第m年折旧率dm为 7 7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一 设备更新及其原则设备更新就是用更经济或性能和效率更高的设备 来更换在技术上不能继续使用 或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 就实物形态而言 设备更新是用新的设备替换陈旧落后的设备 就价值形态而言 设备更新是设备在运动中消耗掉的价值的重新补偿 设备更新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尽快地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设备更新决策问题 可分二类 一类是原型设备更新 另一类是设备在使用期间出现性能更好的新设备 设备更新决策时 应该遵守两个原则 1 不考虑沉没成本例如 某设备原购价值 原始成本 15000元 目前账面价值是5000元 目前出售价值4000元 期末净残值3000元 分析此时 该设备价值取多少元 该设备价值取4000元 不能取15000元或5000元 3000元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2 不要从方案直接陈述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 而应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比较分析例 机器X在4年前以原始费用22000元购置 估计可以使用10年 第10年年末估计净残值为2000元 年使用费为7500元 目前的售价是6000元 现在市场上同类机器Y的原始费用为24000元 估计可以使用10年 第10年年末的净残值为3000元 年使用费为4000元 现在两个方案 方案一继续使用机器X 方案二把机器X出售 然后购买机器Y 已知基准折现率为15 比较这两个方案的优劣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解 方案一现金流量图方案一 AC X 6000 A P 15 6 2000 A F 15 6 7500 8856 8 元 方案二现金流量图方案二 AC Y 24000 A P 15 10 3000 A F 15 6 4000 8635 3 元 AC X AC Y 采纳方案二比采纳方案一优 平均每年可以节约费用221 5元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二 设备原型更新的决策方法 经济寿命 1 设备的寿命 1 设备的自然寿命 物质寿命 从投入使用不能使用 报废为止 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决定的 2 设备的技术寿命 有效寿命 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期 从投放至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的使用时间 它是由无形磨损决定的 3 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寿命年成本最小 或年盈利最高 的使用年限 从投入使用至因继续使用不经济而被更新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2 设备经济寿命计算年值法是估算设备的经济寿命常用的方法 是将研究期内的现金流量折算成与之等值的等额支付系列 即将现金流量年金化 假设年值为AW 年利率为i CFj为设备在使用期之内各年净现金流量 则有表达式 7 8 在上式中 如果使用年限N为变量 则经济寿命应满足 当CFj 0时 AW 最大 max 当CFj 0时 AW 最小 min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1 平均年费用法设备的年费用是由资金回额 年资本费 和年使用费组成 而年使用费又由年营运费和年维修费组成 考虑到净残值的影响 平均年费用中的年资本费和年使用费都要修正 使用期为N年 设备平均年费用为 7 9a 式中 Y0 平均年营运费 单位 元Ym 平均年维修费 单位 元 等价于 通过逐年对设备平均年费用计算 可以求得一个平均年费用最低的使用期 即经济寿命Ne 7 9b 式中 Se 经济寿命期末的净残值 单位 元Ne 设备的经济寿命 单位 年 2 平均年盈利法设备项目的主要现金流量有两项 年资本费和年收益 其中年收益是年收入和年费用的差值 考虑到净残值的影响 平均年盈利的表达式为 7 10a 式中 AABN 寿命期平均年盈利 单位 元AABmax 经济寿命期平均年盈利 单位 元A 平均年收益 7 10b Ne O 图7 6设备的年盈利曲线 例某机器的原始费用为14500元 根据过去的记录 随着使用时间延长 其年使用费会逐年增加而期末净残值会逐年减少 详见表7 3 假设最低希望收益率为10 求 1 该机器的经济寿命 2 当平均每年总收入为10000元时 该机器的经济寿命 表7 3年使用费和净残值 解 问题 1 可运用 7 9a 式 得 解 问题 2 可运用 7 10a 式 得 表7 4年值法计算经济寿命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三 出现新设备条件下的更新决策方法在有新型设备出现的情况下 常用的设备更新决策方法为年费用比较法 年费用比较法是从原有旧设备的现状出发 分别计算旧设备再使用一年的总费用和备选新设备在其预计的经济寿命期内的年均总费用 并进行比较 根据年费用最小原则决定是否应该更新设备 例 某设备目前的净残值为8000元 还能继续使用4年 保留使用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新设备的原始费用为35000元 经济寿命为10年 10年末的净残值为4000元 平均年使用费为500元 基准折现率是12 问旧设备是否需要更换 如需要更换何时为宜 解 设新 旧设备的平均年费用分别为AACN与AAC0 根据公式计算得 AACN 35000 4000 A P 12 10 4000 0 12 500 3100 0 177 480 500 6467 元 AAC0 8000 2000 A P 12 4 2000 0 12 3000 P F 12 1 4000 P F 12 2 5000 P F 12 3 6000 P F 12 4 A P 12 4 6000 0 3292 240 3000 0 8929 4000 0 7972 5000 0 7118 6000 0 6355 0 3292 6573 元 因为AACN AAC0 所以旧设备应该更换 保留1年 AAC0 1 8000 6500 A P 12 1 6500 0 12 3000 5460 元 6467 元 应保留 保留2年 AAC0 2 6500 5000 A P 12 1 5000 0 12 4000 6280 元 6467 元 应保留 AAC0 3 5000 3500 A P 12 1 3500 0 12 5000 7100 元 6467 元 应更换 保留3年 可见 旧设备应继续保留使用2年 于第2年年末更换 第四节设备租赁分析 一 租赁与购买的决策企业租赁与购买应考虑的问题 1 支付方式 2 筹资方式 3 使用方式二 影响租赁或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1 项目的寿命期或设备的经济寿命 2 每期 月 的设备支出费用 3 预付资金 定金 4 付款期内的利率 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 5 获得该设备的资本预算计划 6 租赁所具有的帮助企业避免运用短期信用和保留其短期借款能力的功能 7 企业的经营费用减少与折旧费和利息减少的关系 8 租赁的节税优惠 第四节设备租赁分析 三 租赁决策分析 一 租赁与购买决策1 不考虑税收情况下的比较 例 设某厂需要一台机器 设备的价款为180000元 使用寿命10年 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 该设备每年预估的营运费为23000元 可能的各种维修费用平均每年需要3000元 若向租赁公司租用 每年租金为25000元 试问哪种方式对企业有利 基准折现率为10 解 选择租赁方案 其成本现值PV L 为 PV L 25000 P A 10 10 23000 P A 10 10 3000 P A 10 10 313375 元 选择购买方案 其成本现值PV B 为 PV B 180000 23000 P A 10 10 3000 P A 10 10 5000 P F 10 10 337832 元 如果运用年值法中的平均年费用法 设租赁设备的平均年费用为AAC L 而购买设备的平均年费用为AAC B 则有AAC L 25000 23000 3000 51000 元 AAC B 180000 A P 10 10 23000 3000 5000 A F 10 10 54972 5 元 因为 PV L PV B 或者AAC L AAC B 所以 租赁设备的方案对企业比较合适 2 考虑税收情况下的比较 例 某企业为生产其主要产品 需要一台价值110万元的设备 该设备的使用寿命5年 采用直线折旧法 残值为10万元 若采用租赁方法 则每年需付租金30万元 如借款购买则每年需按借款利率10 来等额分付本利和 假设企业所得税率为33 折现率为10 采用租赁设备时 承租人可以将税金计入成本而免税 当借款购买时 企业可以将所支付的利息及折旧从成本中扣除而免税 并且可以回收残值 试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决策 第四节设备租赁分析 解 设租赁设备的成本现值为PV L 需扣除租金免税金 则 PV L 300000 P A 10 5 300000 33 P A 10 5 761951 元 设借款购买设备的成本现值PV B 设备折旧及借款可免税金 因此需先计算各年支付的利息 详见表7 6 各年要还的本利和A B 为 A B 1100000 A P 10 5 290180 元 表7 6各年支付的利息 借款购买设备的成本现值PV B 设备折旧及借款可免税金 PV B 1100000 1100000 100000 5 0 33 P A 10 5 设备折旧免税 110000 0 33 P F 10 1 91982 0 33 P F 10 2 72162 0 33 P F 10 3 50360 0 33 P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