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化石油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有限公司*-(国)-*二一三年十二月*液化石油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2013年12月前 言液化石油气是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成分组成的气体混合物,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是充装液化石油气的主体,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提高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在运行过程达到相关法规、规范的安全要求,减少和控制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性,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及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并配合、落实国家相关法规、规范的规定,我公司受*液化石油气公司委托,对其液化石油气站的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根据该站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的特点及评价要求,我公司组织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成立安全评价组到*液化石油气公司进行检查,在审阅该公司所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检测、询问、记录,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对该站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设备设施及管理现状进行安全评价,并根据相关法规、规范的规定编制了*液化石油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该项目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火灾、爆炸、容器爆炸、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冻伤及其他伤害等。站内液化石油气最大储量是102.6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液化石油气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为50t,该站液化气储量超过临界量,故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评价组认为:该企业通过落实评价过程提出问题的对策措施建议,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消除或减弱,其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的风险可以接受,符合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本次安全评价过程有根据各法律、法规、规定、规范所作的定性分析,也有根据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所作的定量计算,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时,在充分考虑被评价系统的特点,遵从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评价法等对该项目进行安全评价。本评价报告中的评价结论和整改建议是根据评价对象的现状(评价期间)得出的,当委托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发生改变时,其安全现状也必将随之改变,因此,本报告评价结论只表明当时评价对象的安全现状,当生产工艺、设备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安全评价。本评价报告由安全评价工作组全体成员集体完成。由于评价人员水平所限,安全评价报告中对某些问题可能认识不足或存在疏漏,敬请批评指正。评价工作自始至终得到有关管理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热心指导和委托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目 录1 概 述11.1 评价目的11.2 评价依据11.3 评价对象、范围及内容71.4 评价程序72 评价项目概述82.1 企业简介82.2 站区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82.3 液化气站公用工程设施92.4 液化石油气装卸和灌装工艺介绍102.5 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及特种设备登记检验情况112.6 安全管理情况132.7 自然条件14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6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163.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163.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93.4 重大危险源辨识243.5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64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284.1 评价单元的划分284.2 评价方法的选择284.3 各单元采用的评价方法分布表305 定性、定量分析评价315.1 站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单元315.2 液化石油气站设施设备及气瓶充装及单元435.3 公用工程、消防系统及辅助设施评价单元535.4 安全经营管理586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636.1 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636.2 企业整改及落实情况636.3 提高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安全水平的建议637 评价结论657.1 危险有害因素综述657.2 安全评价结论65附件671 概 述1.1 评价目的(1)辨识*液化石油气公司现有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特点和分布情况。(2)对固有、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评价现有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为实现系统安全提供依据。(3)依据*液化石油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安全现状水平,阐明已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出所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4)为*液化石油气公司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为实现系统本质安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5)鉴别和确定*液化石油气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充装设施、设备及管理制度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为有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2 评价依据1.2.1 国家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国家主席令第28号,自1995年1月1日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国家主席令第70号,自2002年11月1日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国家主席令第6号,自2009年5月1日施行);(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国家主席令第22号,自1989年12月26日施行);(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国家主席令第47号,自2011年5月1日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年国家主席令第7号,自2009年5月1日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国家主席令第69号,自2007年11月1日施行);(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国家主席令第28号,自2004年8月28日施行);(10)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2010年国务院令第583号,自2011年3月1日施行);(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591号,自2011年12月1日施行);(12)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0年国务院令第570号,自2010年4月1日施行);(13)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令第394号,自2004年3月1日施行);(1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国务院令第493号,自2007年6月1日施行);(15)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2009年国务院令第549号,自2009年5月1日施行);(16)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2010年国务院令第586号,自2011年1月1日施行)。1.2.2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6年安监总局令第3号,自2006年3月1日施行);(2)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安监总局令第1号,自2005年9月1日施行);(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自2011年6月1日施行);(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安监总局令第17号,自2009年5月1日施行);(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安监总局令第30号,自2010年7月1日施行);(6)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011年9月,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7)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监局公告2003年第1号);(8)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9)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10)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1)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1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的决定(2011年质检总局令第140号,自2011年7月1日施行);(13) 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431号,自2004年1月19日施行);(14) 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自2010年1月14日施行);(15)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17)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46号);(18)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1.2.3 地方法规、管理办法(1) 山西省燃气管理条例(2000年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自2001年1月1日施行);(2) 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自2008年1月1日施行);(3) 山西省消防条例(2010年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自2010年11月1日施行);(4) 山西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2007年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自2008年3月1日施行);(5)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2号,自2004年3月10日施行);(6) 山西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00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自2007年11月6日施行);(7) 山西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2006年2月1日起施行);(8) 关于印发山西省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化规范的通知(晋安监规划字201125号)。1.2.4 国家标准(1) 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 GB50494-200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3) GB17267-1998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4) GB5842-2006液化石油气钢瓶;(5) GB16804-1997气瓶警示标签;(6) GB14193-200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7) GB8334-1999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8)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 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0) 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11) 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12) 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13) GB 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14) GB/T 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15) 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6) 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7) 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8) 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0) GB/T 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21)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2)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3) GB 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24)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5) 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26) GB 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27) GB 2893-2008安全色;(28) 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29) 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30) GB 4387-2008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31) 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32) 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33) 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34) GB17914-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35) 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36) 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一部分:钢直梯;(37) GB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二部分:钢斜梯;(38) GB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三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39) GB50351-2005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1.2.5 行业标准(1) TSG 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2) TSG R5001-2005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3) SY/T6356-2010液化石油气储运;(4) SY 5985-2007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程;(5) CJJ/T 153-2010城镇燃气标志标准;(6) CJJ/T 146-2011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7) TSG D5001-2009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8) AQ 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9) 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0) AQ/T 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11) QX/T 109-2009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12) 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3) 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14) AQ3018-2008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15) AQ 3036-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16) AQ 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17) TSGZF 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2.6 其它依据(1) 安全评价委托书;(2) 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合同;(3)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4) 现场勘查记录;(5) 企业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文件等。1.3 评价对象、范围及内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被评价单位委托,双方共同协商确定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对象是*液化石油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评价范围包括液化气站站区的经营场所、储存、充装设备、设施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内容包括:该项目涉及到的站区总平面布置、建(构)筑物及周边环境,液化石油气充装工艺及设施、设备,公用工程、消防系统及辅助设施,安全经营管理措施的符合性、有效性。1.4 评价程序安全评价工作流程是一个评价机构与委托方的互动过程,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安全评价的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程序框图如下: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图1-1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框图2 评价项目概述2.1 企业简介*液化石油气公司位于*尧都区尧庙镇大韩村西,属于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经营范围为批零:液化石油气、灶事灶具、钢瓶、家用电器(不含专营)。该公司液化气站占地面积6600m2,现有100m3的卧式储气罐1台,50m3的卧式储气罐2台和20m3的残液罐1台(已停用),液化石油气储存能力达200m3。液化气气源由陕西省永坪炼油厂供给,并负责运输到液化气站。该站液化气年销售量达1500t,可供10000户居民和餐饮经营商户正常用气。该站现有职工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人,充装持证人员2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2.2 站区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表2-1 液化气站站区周边环境情况表站址周边方向东南西北周边环境汽车租赁公司(敞开式)鹿龟神酒厂(已停业)新房(无人居住)神刘村路距储气罐最小距离(m)1535.66582该液化石油气站总平面布置情况见下图,站内主要建筑物为单层砖混结构。图2-2 石油液化气站总平面布置图2.3 液化气站公用工程设施(1)供配电该液化气站用电由尧都区尧庙镇王庄变配电所供给,自备100kVA变压器一台,二次电压380V/220V,主要供给烃泵、压缩机、消防水泵、降温喷淋水泵及生活用电等,最大电负荷约100kw。另外,自备10kw发电机一台,作为停电时供照明灯、烃泵、降温喷淋水泵使用。(2)防雷防静电该站储气罐、输气管道、法兰、电气设施等防雷、防静电均有接地保护设施,但其防雷设施安全检测已于2011年12月22日到期。汽车槽罐卸车场地设置了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且配有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报警器。(3)给排水该液化气站用水由自备水井提供,井水抽至500m3消防水池内循环使用,供给储罐降温喷淋装置用水,同时也可以作为消防用水,生活用水由水井直接抽至贮水缸。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经站区下水管道排出。(4)消防设施该液化气站按规定配置了消防器材和设施,其配备情况见下表,站内值班室设有固定报警电话一部。但上次经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安全检查时间是2007年6月18日,到期未检。表2-2 站内消防设施分布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存放设置地点备注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T88具充装间、储罐区、槽车库、配电室2.推车式灭火器MFZT353具储罐区3.消火栓/3个生产区4.消防水池500m31座辅助区5.消防泵SL50-125-40040kw1台消防水池6.降温喷淋水泵1kw2台消防水池2.4 液化石油气装卸和灌装工艺介绍液化石油气装卸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卸车、灌装和抽残(该站现已不需要抽残)。该站卸车和灌装主要采用烃泵装卸法。烃泵装卸法利用安装在槽车与储罐之间的液化石油气液态管道上的烃泵,进行液化石油气的装卸。灌装是将液化气装入气瓶的操作。灌装时,使泵的入口管与储罐液相管相通,泵的出口管经液化气充装枪与钢瓶相连接,开启烃泵,液化气便由储罐经烃泵加压,注入液化气钢瓶,计量合格后,封瓶出厂。液化石油气通过烃泵卸车流程图:储罐烃泵过滤器汽车槽车图2-3 液化石油气卸车流程图液化石油气通过烃泵充装流程图:气瓶烃泵过滤器储罐图2-4 液化石油气充装流程图2.5 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及特种设备登记检验情况2.5.1 主要设备、设施情况该液化气站的主要设备、设施情况见下表:表2-3 主要设备设施情况一览表序号设备设施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备注1.储气罐100m3、50m33石家庄市化工机械厂2.液位计/3/3.压缩机ZG-0.75/10-151台蚌埠中通压缩机厂4.压缩机配电机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YB760M-4 11kwExdBT41台浙江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液化石油气泵YQB15-51台淄博市博山鲁辰泵业有限公司6.液化石油气泵配电机YB132S-4 5.5kwExdBT42台沈阳实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7.充装台/2套/8.台秤TGT-100型5台长治市维特衡器有限公司9.发电机T2SI80S1-4 10kw1台河南西峡10.可燃气体浓度检测自动报警器JB-DB-12台沈阳市安全仪器厂11.静电接地报警器JDB-2型1台河北青县计量仪有限责任公司2.5.2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及检测检验情况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431号)等的规定,该液化石油气站使用的特种设备为储罐区1台100m3和2台50m3石油液化气储罐、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测温仪表等。表2-4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生产厂家注册登记机构登记日期使用证号备注1.液化石油气储罐50m3石家庄市化工机械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1.10容3MC晋L100262.液化石油气储罐50m3石家庄市化工机械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1.10容3MC晋L100273.液化石油气储罐100m3石家庄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1.2容3MC晋L10028表2-5 特种设备及强检设施检验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使用证号检验报告编号检验单位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检验结果1.液化石油气储罐50m3容3MC晋L10026LTRQ(Q)-2009-025*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2009.4.242015.4.24安全等级为2级2.液化石油气储罐50m3容3MC晋L10027LTRQ(Q)-2009-026*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2009.4.242015.4.24安全等级为2级3.液化石油气储罐100m3容3MC晋L10028LTRQ(Q)-2009-023*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2009.4.92015.4.13安全等级为2级4.压力表0-2.5MPa/LJDYL20125508*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2012.11.52013.5.4符合1.6级5.压力表0-2.5MPa/LJDYL20125507*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2012.11.52013.5.4符合1.6级6.压力表0-4MPa/LJDYL20125506*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2012.11.52013.5.4符合1.6级储罐上安装的4个安全阀、3个测温仪表均为储气罐2009年4月全面检验时检验,已超过检验有效期。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全面检验报告及压力表检定证书见附件。2.6 安全管理情况2.6.1 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工持证情况*液化石油气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工持证情况见下表。表2-6 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工持证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资格类型资格证编号有效期发证机关1侯福林主要负责人证110140711001442011.11.27至2014.11.26*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邹国忠安全管理人员证110140811011282011.11.27至2014.11.26*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3席建忠压力容器作业证TS6CLFD033072011.9.21至2013.9.20*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郑建伟压力容器作业证TS6CLFD033592011.9.21至2013.9.20*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6.2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根据本站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液化石油气公司建立有比较齐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见下表。表2-7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一览表安全生产责任制站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保卫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气瓶充装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维修保养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槽车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办公室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收发保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进站须知、门卫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用户信息反馈制度、气瓶充装间安全管理制度、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资料保管制度、气瓶检查登记制度、气瓶储存、发送制度、气瓶运输和装卸制度、不合格气瓶管理制度、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器材设施管理制度、储罐安全管理制度、电气设备安全防火管理制度、电气设备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配电室安全管理制度、动用明火作业审批制度、气瓶充装八禁止管理制度、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事故上报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设备维护、保养、检修制度、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储罐安全操作规程、烃泵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汽车槽车装卸安全操作规程、液化气运输槽车安全操作规程、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喷淋消防水泵安全操作规程、配电室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储罐停用检修或定期检验安全操作规程。2.6.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液化石油气公司制定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危险源分析、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和分工、呼叫报警程序、事故类型及救援程序等内容,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气瓶、充装设备、槽车卸液、储罐根部阀门泄露等突发事故,明确了具体的处置办法,后附有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名单。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不够全面,如没有具体描述可能产生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疏散等要素,建议对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加以完善,参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2011)定期组织演练,并记录存档。2.6.4 安全投入、工伤保险2012年该站计划安全投入8万元,已经落实7.8万元,安全投入资金主要用于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保健费用、事故隐患整改、各类安全警示牌;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维护、保养;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购置、维护、保养等方面。做到了安全生产资金专款专用,从而保障和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为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该站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费。2.7 自然条件2.7.1 地理位置及地形*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黄河中游,东依太岳与长治、晋城相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邻,南与运城市接壤,辖2市1区14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南北最大纵距170km,东西最大横距约200km,地型构造以东西多山、中部平坦,形成*盆地,总面积20294km2。*市地形轮廓大体呈“凹”字型分布,四周环山,中间平川;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地形单元。其中,平川面积占19.4,丘陵面积51.4,山地29.2。*盆地纵贯全市中部,将整体隆起的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山地。东部由北向南为太岳山、中条山,西部是吕梁山脉,海拔多在1000m以上。最高处太岳山霍山主峰,海拔2346.8m,最低处乡宁县师家滩,海拔385.1m。*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20g。2.7.2 气侯及水文条件*市属温带大陆性气侯,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多晴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0.7,平均水温15.2,全年日照时数24172741小时,大于等于10的积温30004500,无霜期160200天。年降雨量500620mm,水面蒸发量介于9001200mm。2.7.3 水资源状况全市水资源呈现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境内河流有东山的沁河,盆地的汾河和西部的黄河三大水系。郭庄泉、龙子祠泉和霍泉为本市三大岩溶泉水,拥有有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42座。水库和三大泉水水质达到国家二、三类水水质标准。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危险有害物质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该评价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类主要是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同时考虑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则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的申报和监督管理是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3.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液化石油气主要特性及安全处置原则见表3-1。表3-1 液化石油气特性及安全处置原则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或黄棕色油状挥发性液体,具有特殊臭味。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不溶于水。熔点-160-107,沸点-124,闪点-80-60,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0,爆炸极限5%33%(体积比),自燃温度426537。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活性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健康危害】液化石油气有麻醉作用。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0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500。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工作场所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入罐体等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进入前进行气体浓度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必须有人监护。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液化石油气(乙烯除外)系在常温及相应的压力下(一般达1.61.8MPa)输送,充装容器时必须考虑留有必要的蒸气空间;温差达40时,充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储槽的液相最大允许装量为85%,在温差更大时其装量应更低。 (2)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在充装站内按工艺流程进行。禁止槽车、贮灌、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装液化气。禁止漏气、超重等不合格的钢瓶运出充装站。(3)用户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准擅自更改钢瓶的颜色和标记;不准把钢瓶放在曝日下、卧室和办公室内及靠近热源的地方;不准用明火、蒸气、热水等热源对钢瓶加热或用明火检漏;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摔碰、滚动液化气钢瓶;不准钢瓶之间互充液化气;不准自行处理液化气残液。(4)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内含氧量小于3%。首次灌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先开启气相阀门待两罐压力平衡后,进行缓慢灌装。(5)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作业时,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槽车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妥善处理:附近发生火灾;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液压异常;其他不安全因素。(6)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2)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照明线路、开关及灯具应符合防爆规范,开关设在仓库外。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防静电胶垫,管道法兰之间应用导电跨接。压力表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储罐站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站内严禁烟火。进站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钉鞋。入站机动车辆排气管出口应有消火装置,车速不得超过5km/h。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和供气站点应设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专用钢瓶库;建立液化石油气实瓶入库验收制度,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入库;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石油液化气储罐、槽车和钢瓶应定期检验。(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且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4)输送石油液化气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液化石油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气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的规定。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由于石油液化气有复燃危险,在气源未切断前,可扑灭气源周围火势,防止扩大,但不得灭掉气源渗漏处的火。应用水冷却容器,以防受热爆裂,并用水保护进行关阀或堵漏的人员。如泄漏物未被点燃可用雾状水直接射至易燃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以使其远离火源。如需使泄漏物蒸发加快,需在蒸气蒸发能控制的情况下,用雾状水加快其蒸发速度。禁止向液体施用水枪施救。如有必要扑灭少量气体火焰时,可用但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面具;如有可能应迅速将钢瓶转移至安全地带。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卤素灭火剂。【泄漏应急处置】严格限制人员、车辆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静风泄漏时,石油液化气沉在底部并向低洼处流动,无关人员应向高处撤离。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用吸附物/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隔离泄漏区合理通风直至气体散尽。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泄漏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3.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该液化石油气站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经营的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的固有危险特性;二是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缺陷、管理漏洞或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隐患。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是液化石油气站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应重点关注或解决的问题。参照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引起事故的先发性诱导因素、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该液化气站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火灾、爆炸、容器爆炸、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冻伤、高温、低温及其他伤害等。3.3.1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1)火灾、爆炸液化石油气闪点较低,挥发性较强。当液化气外泄、聚集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火花就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因素有机械作用(如碰撞、打击)、化学作用(如腐蚀)、载荷波动)及热作用(如火焰环境、热冲击)等。此外,工作人员在搬运、装卸、充装以及检修等日常工作中不按规程操作,也是诱发液化气泄漏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有如下几方面原因:设备制造和安装缺陷:因选用不合格设备、管道及阀门附件和安装不规范,在设备、管道和阀门附件上存在的裂纹、凹陷、缺损、焊缝夹渣、应力集中等隐患,会在正常压力使用范围发生爆裂。液化气罐体或附件破裂液化气罐体或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等安全附件,由于长期受到化学腐蚀和交变负荷的作用,腐蚀使器壁材料劣化或侵蚀成孔,交变负荷产生新的缺陷或促使原有的制造缺陷扩展或形成穿透裂纹,而发生局部破裂。安全保护附件失效: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未按规定时间进行校验,存在失效可能,会在压力控制失效,超压情况下不能正确显示压力、温度、液位和安全泄压,引起超过设备管道耐压极限发生爆裂和爆炸。管道、阀门密封失效或本体缺陷管道、阀门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应力的作用、化学腐蚀的作用、振动或材料老化以及磨损等因素,都会引起管道、阀门密封失效或本体缺陷,导致气体泄漏。如管道或储罐腐蚀,法兰、阀门密封不严,仪表接管断裂或穿孔等都能造成气体大量泄漏。液化气储罐过量充装,由于某种原因的变化(如温度升高)致使罐内压力上升,安全阀起跳,气体大量喷出。违章操作或排放失控液化气罐切水操作或卸车、充装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致使气体逸出或排放失控。设备维护保养或检修维护时,不按技术规范进行,或检修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与安装精度;在材料选用时,使用压力等级不足、材质不符合规定的配件、管材与管件等,导致使用时发生强度失效,引发泄漏。外力的作用也能引起设备或管道破坏,发生泄漏。当石油液化气泄漏后,直接与周围环境接触,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导致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自由蒸气云爆炸、火灾及空气污染等一系列危害行为的发生。引起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火:明火管理不善,来液化气站的司乘人员在站内吸烟或有关人员违章用火、动火;进站车辆未熄火且未加阻火器,尤其是拖拉机、摩托车排气筒易喷火星;撞击铁器产生火花;站外火源窜入站内等。这些点火源一旦出现在液化气站液化气外泄聚集区域,当液化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便有可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成为液化气站潜在的火险隐患。静电火花:产生静电的原因为液化气储罐、输送管路、液化气罐车等无静电接地装置或者接地线损坏、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用烃泵向储罐和钢瓶内灌注液化气时,流动的带电液体也会将静电荷带入这些容器内引起电荷集聚;液化气从较小的管口喷出时,喷出的介质和喷嘴均会带电,而且在喷嘴附近形成游浮的空间电荷,碰到绝缘体和没有接地的导体时该物体或导体会因接受空间电荷而带电,电位不断上升;操作人员不穿劳保服,穿戴化纤制品上岗,活动时可产生静电等。静电火花形成火灾爆炸的引爆源。液化气充灌过程中的爆炸事故,常常是静电火花形成的引爆源。电气火花及过热点:在爆炸危险区内应采用防爆电气。使用普通电器和非防爆线路敷设方法,正常使用产生的电火花;电器老化、接线松动、接触不良产生的电火花和过热点;电气设备损坏、短路;现场使用手机;违反操作规程等引起的电气火灾均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雷电: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无人售货机营销方案
- 海边沙滩施工方案怎么写
- 咨询目标及咨询方案模板
- 长春网站建设方案咨询
- 清明线下活动策划方案
- 门市咨询方案设计
- 数据中心机房冷通道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 时间小管家青少年小组计划书
- 绿海甜园三期绿色施工方案
- 旅游景区营销促销活动方案
- 园林工程量计算培训
- 2025年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 26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解读与训练专题33圆中的重要模型之圆幂定理模型(学生版+名师详解版)
- 吉利汽车2025年并购后的企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报告
- 煤气罐起火安全培训课件
- 攀岩课件教学课件
- GB/T 46150.1-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1部分:性能要求
- 食品肉类供货合同范本
- SPSS操作课件教学课件
- 房屋土地兄弟分家协议书
- 四人合伙股份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