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钱时代,聚醚的价位不断攀升。 有幸目睹了十多年中硬泡类产品由暴利转向薄利、原材料由李逵蜕变为李鬼的过程。感叹同胞的模仿创造力惊天地泣鬼神之同时,还是写点东西吧,免得背负“背后诽谤”的嫌疑。 事先声明:以下的东西请别对号入座,更别仿制,众所周知:本人眼神独特,看东西都是双层的。 观:1、 聚醚的外观无论颜色深浅,都应该是透明的。 要是半透明或是不透明,小心点,多数有问题。先取原料桶中的不同位置处料样看有没有分层,最好再检查桶底,看是不是有颗粒沉降物之类的。 此情况出现,只能说明: :、聚醚生产中控制不好,该反应的没反应; 、聚醚后处理工作没做好; 、掺省钱的东西了。 今年8月,Zh.Y的4110聚醚三个批次不透明就算了,取样出来隔夜自己分层,配制的组合料也是如此,而且分层高度超过10%,看来勾兑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2、聚醚颜色太深估计大家一般都不会有好感,至少说明聚醚生产时起始剂没“拉够真空”或是接挂环氧丙烷(PO)时温度太高。即便聚醚颜色深,也应该是棕红色的,要是出现反常的“青色(偏绿色一些)”,小心:在我印象中,只有松香聚酯和芳香二胺聚醚会有此模样,放心好了,芳香二胺聚醚太贵,没有人替你掺进去的。 3、如果聚醚粘度比以前明显偏大(晃一下或是倾斜一下聚醚包装瓶就可以看出来),很好:不用打电话你就能判断是PO涨价了、而且今年蔗糖大丰收,聚醚厂家帮你少投了一些PO,而他很可能会好心地解释为:增加硬度以便抗收缩嗅: 正常含糖起始的聚醚都有一股焦糖的“腥”味。 1、 如果出现浓浓的氨水味,PH试纸还没到桶口就变成“10”,十有八九里面含尿素; 2、 如果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肯定是东北方向的产品无疑。(403之类的胺醚不在此列)洗: 多数硬泡聚醚可以粘在手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洗不净的看其羟值的范围是多少而定:低于380mgKOH/g的还可以谅解(还是可以洗净的,只是没那么顺而已),高于380的就该不必动用肥皂。 要是洗衣粉一次都洗不净,那肯定是绿色产品啦(焦油改型多元醇、萜烯醇脂、松香聚酯、改性大豆油、蓖麻油、PTA聚酯等等都难洗,至于酚醛型多元醇-价钱太高做起来又麻烦傻子才去加它) 比对实验 :最有说服力的是发泡比对实验,以下以最常用的4110为例 想看看聚醚B的情况,那就拿平时质量值得信赖的聚醚单体A作参照,先视用途(比如:保温)设计一个配方基础构成 A B 聚醚 100 100 硅油 1.5 1.5 水 1.0 1.0 环己胺 1.2 1.2 141B 27 27 (注意:选用的配样瓶子要同一规格型号的) 1、 都配成2的重量,先比对外观是否透明(以上适合25-28环境状态),不透明的道理同前。 2、 左右手各抓一个料样瓶子并齐,保证两边液面同一水平后,齐胸平放,再前后一起并拢震荡:看两边谁“跳得高”,这样可以大致判断出粘度高低。 3、 以上同等条件下执行发泡(黑/白 1.05/1,搅拌6秒,相继发泡前后别超过10分钟,要倒进塑料袋挂起),记录下各自时间(乳白、拉丝、不粘手),并根据塑料袋中的泡体高度大致判断密度是不是相差很大。 如果A、B聚醚的发泡时间段相差太大(乳白差2秒以上、拉丝差5秒以上、不粘手差7秒以上)则“将慢的那个组合料适当按剩余量添加些环己胺、水 来拔快拔高”重新发泡,尽量把他们的发泡速度、发泡个头调整到没什么区别; 另外发泡后的泡体都在不粘手3min后送到20空调房里自然“熟化”15min。 4、 原则上,聚醚多元醇(比如4110)是起始剂接挂环氧丙烷(PO)的,封端的是“仲羟基”,因而其活性不应该高,要是考察对象聚醚相比而言“很省”催化剂,则有90%以上的把握判断它是加有“活性氢”成分。 5、看发泡上升过程中有无“炸泡”现象(迎着光盯着泡体表面“亮”区看是否有迸炸点,就像炸地雷一样)。 如果有,则说明泡体的泡孔一定不够细密,至少会“吃硅油”。究其原因,多数是聚醚生产时所用的环氧丙烷(PO)醛含量偏高,也有可能是聚醚受到烃类油剂污染(比如,包装桶没洗净),再者就是聚醚中被掺进去了油脂多元醇。 6、看泡体外观是否有横纹收缩。低官能度多元醇(如蓖麻油、苯酐聚酯、松香聚酯、乙二醇等)、高烃链结构物(改型植物油多元醇等)都会造成横纹收缩,收缩越厉害说明骨架越不够硬、交联点不够多、官能度不够大。 7、捏边角是否有脆粉现象。掺甘油的粉脆最凶,松香聚酯次之,尿素性的第三,市面上的苯酐、对苯类聚酯和一部分品种的改性植物油也好不到哪去,用在灌注保温上“粘结性”就不会好。另外,PO接得少,羟值偏大,发泡体也会有脆粉加重(酥皮)现象。 8、看发泡体的上半部分是否有明显的“拉丝痕迹”,再结合发泡杯中的残留泡体“出杯口处是否圆润光滑”大致能判断出该聚醚发泡是否“流动性好”。现在有些聚醚厂并没有乱掺东西,可惜为提高“收率”不作后处理了,更可气的是丢点冰醋酸下去中和氢氧化钾就完事了,实际上相当于在聚醚中加了醋酸钾,流动性没办法“好”的。 9、发泡体20熟化后可以切开,比对泡孔外观和测密度,尤其注意侧边皮下1.5mm处是否有一道“粗孔走廊”,如果有,那聚醚先别用了:赚的钱还不够跑去处理质量事故的路费呢。 10、比对发泡体的表面(指正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部分)是否泡孔细密和有光洁感,太毛糙、泡孔大的多数不适合作高密度仿木制品。 破坏试验 以下试验温度25-28最好 1、如果以上对比试验看得不太清楚,就费点时间搞破坏: A B 聚醚 100 100 硅油 0.8 0.8 水 2.0 2.0 环己胺 1.2 1.2(酌情加减,调成料速旗鼓相当) 141B 20 20 四氯化碳 5 5 都配成3的分数,先发个泡留底,剩下的料样白天晒太阳晚上进35-40烘箱。这样5天之内看外观哪个颜色先变深,然后再发泡看料速变慢,以及对硅油的破坏性情况。优劣不难判断的。 2、 将聚醚配成仿喷涂料 聚醚 100 硅油 1.5 水 0.7 A-33 2.5 T-12 0.3 Am-1 1.0 141B 18 执行60克/60克(黑/白)发泡,看有没有烧心(黄心)现象。纯聚醚在这种体系中是不会造成烧心的。 其他试验及说明1、403检验: 403 100 硅油 1.0 141B 30 直接1/1发泡,应该在35秒内定型2、其他辅助性聚醚 根据不同用途尽量设计合理一些的配比去检验。 比如东北的“365”本身羟值低,粘度小,在白料里面只能是做辅助聚醚用,那就在主聚醚里安排它占40%试验得了; 又比如303、210之类的同样需要让它占少比例试验。 象635、835、1050之类的可以做主聚醚,但羟值偏高,那就适当提高黑白料比例发泡试验去,具体计算以后基础交流栏目再与大家详细讨论。3、混溶试验: 如果进检的样品本身就是辅助型的,那第一步工作反而是“混溶”: 100ml烧杯,按设计比例倒下去主、辅聚醚(酯)共50克,用小玻璃棒子搅匀,看是不是透明; 再按比例加硅油、水、催化剂、物理发泡剂搅匀看是不是仍然透明。 这样还不行,混合物倒在一试管里至少要24小时静止存放(要封口的),看其贮存稳定性。比如,高桥的330N可以加在普通仿木料里至少10%不分层,而有些厂家的连3%都加不到-这就是差距。 (基础交流之二先就这些了,村野匹夫一面之词微不足信,具体实际操控肯定有好多更好的方式、方法来检控,老朽不才,衷心希望结识民间布衣义士共同探讨此道。 曾有把那些掺过省钱玩意的厂家名字公露与众之冲动想法,思岑再三,忍住了:不是秋某人怕过谁,实在是理解各家当今“揾食难”,一众好友也大都倾向于“点到为止”,罢了,但愿大家今后都能自我完善,那些仍然执迷不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套技术员考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与锂电产业融合
- 环境整改方案
- 高新区新质生产力案例
- 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容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 湖南安全生产讲解
-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 马兰农场新质生产力实践
- 杭州新质生产力发展规模
- 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小学生钢笔使用课件
- 《冲击地压》课件
- 《毛利分析》课件
- 工业园区弱电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安徽省蚌埠市重点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院医保新员工岗前培训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制度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让学生自由飞翔
- (2024)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 我上学了 第2课时 我爱我们的祖国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