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11年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总结重庆市农业委员会(2011年12月30日)根据农业部总体部署,按照2011年重庆市粮油万亩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和重庆市整建制推进粮油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的要求,2011年我市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了粮油万亩高产创建, 各级农业部门以稳定粮油生产发展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单产和增强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思路,狠抓规划落实,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克服了去冬干旱和今春低温、阴雨、寡照及夏季连晴高温、少雨、特大干旱等不利气候影响,使我市粮油高产创建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一、基本情况2011年,全市共建设了129个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部级90个,市级39个),22个整乡推进(9个部级),3个整县推进(1个部级)。涉及水稻、油菜、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花生、高粱、蚕豆、绿豆、荞麦、甘薯等12个作物。为推动全市高产创建工作的开展,我市及时将粮油高产创建资金下拨到相关单位。市里在部级高产创建资金2740万元的基础上配套745万元,以渝财农2011299号文件拨付32个区县,另安排市级农发资金405万元以渝农发2011344号文件拨付相关技术支撑部门,另将2010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3422万元全部用于油菜高产创建,并筹集79万元对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二、主要做法为了抓好全市高产创建工作,我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撑和资金投入,狠抓规划落实,强化宣传与技术指导,加强工作督导和考核等,建立了高产创建长效工作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四级联创,落实目标责任为切实抓好高产创建工作,我市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部-市-县-乡四级联创、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建立重庆市粮油作物万亩高产创建领导小组。成立以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丁先军、市农委主任夏祖相为副组长的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市农委粮油处负责总体协调,负责高产创建的领导、组织验收、目标制定、综合协调、政策资金落实、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项目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市农技总站具体落实;项目实施区县相应成立了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委分管领导为成员区县级领导小组,负责高产创建的规划部署、组织落实具体方案、技术培训与服务、大户培育等工作。镇乡政府负责协调落实实施面积,解决生产环节中的具体问题,确保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实施;村组织发动社员按照技术方案要求进行示范,协调示范中的各种矛盾。同时各区县的县、镇、村签订了“三方技术”合作协议。把高产示范创建作为促农增收的一个重点项目,纳入干部责任考核,实行党政“一把手”问责制,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严格监管和责任考核,确保高产示范创建成功。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实实在在把高产创建由部门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由单纯的技术推广上升为生产方式的转变。(二)及早启动落实2010年7月18日,重庆市农委专门对全市的小春粮油生产进行了安排部署,9月9日、13日、14日市农委分别在万州、重庆、黔江召开“渝东北”、“一圈”、“渝东南”的秋冬种工作部署会议,研究和部署我市晚秋管理与油菜生产工作,协调各地购进油菜、小麦、马铃薯良种。年底对2011年粮油高产创建进行了安排布置,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示范区县。2011年2月28日,市农市在开县召开了声势浩大的“重庆市春耕生产现场会”,举行了“重庆市整建制推进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市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市农委主任夏祖相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把“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作为目标责任对2011年春季农业以及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三)加大政策扶持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粮油增粮油政策措施:一是继续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把粮食生产任务纳入区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二是市政府1号文件明确要求将中央下拨的3.4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的50%以上用于良种良法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生产相关领域。三是投入6000万元用于10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建设11.6万亩高产稳产粮田,打造粮油主产区,推进100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四是投入2.7亿元重点用于31个产粮大县100个产粮重点乡镇的粮食基础能力建设。五是投入1500万元在32个区县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六是将3868万元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全部用于种植油菜面积10万亩或总产油菜籽1万吨以上的区县的油菜生产。同时市农委里对油菜产业制定了奖励政策,2011年安排300万元对油菜产业发展作出显著成绩的区县进行奖励。七是全力开展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控。八是投入20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用于雨雪冰冻灾害后受灾区县恢复生产所需化肥、种子、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支出和在土作物田间管理。九是继续对种粮大户给予重点扶持,市政府1号文件规定我市将继续对种植粮食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进行补贴。十是市政府1号文件明确要求巩固测土配方施肥整县推进成效,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实施范围和规模,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稳定我市粮油生产面积,促进我市粮油生产发展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四)强化工作规范,狠抓高产创建项目管理为了促进高产创建上档次、上水平,我们今年把规范高产创建活动作为工作重点,狠抓高产创建活动管理。一是精心布点。项目采取“区县申报、专家评定、择优录取”的办法,按照集中优势产区、农田基础条件好、产业基础高、农技推广网络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原则布局全市高产创建示范片。二是规范标牌。按照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全市高产创建标牌统一制作样式,统一制作尺寸,统一规范内容。同时,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全市32个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区县均制作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方位图,并汇编成册。三是建立档案。包括高产创建活动的文件、方案、田间记录、测产结果、实收产量、工作总结、宣传报道资料等。(五)强化技术指导,确保技术到位建立了“市级专家-县级首席专家包户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工作体系和“专家+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培训模式,充分利用重庆农业信息网络、农网广播、移动农网、重庆日报农村版等传统媒体宣传以及现场展示等手段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做好示范样板,指导核心示范户,展示科技成果应用效果,带动农户积极采用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技术。在创建作物播种育苗、栽插、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控、收获等生产关键季节,采用专家讲座、现场示范、技术有奖问答、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同时,专家通过电话、服务热线、赶场、田间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对专业合作社农户和生产大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科技入户率,促进各项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到位。据统计,在全市粮油高产创建实施过程中,共计开展技术培训946期次,培训农户56.3万人,印发技术资料113.8万份。在核心示范区农户和种植大户采用生产管理 “七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集中育秧育苗、统一耕整土地、统一规范播栽、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获)一站式服务,实现了技术推广傻瓜化,确保了粮油生产过程的无公害化、标准化,促进了高产栽培技术的迅速推广,节省劳动力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六)加强科技攻关,集成创新高产技术一是提高示范主导品种覆盖率。高产创建启动前,粮油高产创建专家指导小组根据创建县万亩示范片生产、生态特点与优势,组织专家组论证确定并推介粮油作物高产创建主导品种,每个高产示范片选择2个左右主导品种。同时结合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将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推广补贴相结合,确保推介品种在示范片、高产创建县、主产县适宜种植区域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据统计,核心片内品种统供率98%左右,万亩片92%以上。二是开展高产创建技术优化集成研究。2011年,我市在不同生态区域安排部署了高产创建主导品种筛选与展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机插稻高产攻关、抛秧及规范化等主推技术集成、玉米高产栽培、大豆品种筛选、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等试验研究,为因地制宜制定各生态区万亩高产示范主推技术方案提供依据。三是主推粮油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水稻“一增六改”综合配套技术、玉米、马铃薯、大豆“一推三改”,小麦“一换三推”,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高粱“双季糯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等为代表的粮油高产栽培技术在示范区内全面实施,使示范区内目标作物生产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七)实施“1+1”检查模式,加强工作督导为顺利推进高产创建工作,重庆市农委进一步完善了“1+1”对口联系与督导责任制。具体作法是:每个示范片市里落实一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专家,每区县分别确定一个市级对口联系责任单位,配合相关区县抓好高产创建有关工作的落实,其中粮油处主要负责“渝东南翼”区县,市农技总站主要负责“渝西、渝中一小时经济圈”内区县,市种子站主要负责“渝东北翼”区县。市农委组织了6次集中督查指导活动,召开了“现代粮油示范基地暨整建制高产创建工作推进会”、“土壤有机质提升及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会”、“全市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暨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工作会”、“全市粮油生产工作会”、“全市秋冬种生产现场会”等会议,开展了“百日田间管理”、“ 科技抗旱保丰收”等行动,使各项高产高效技术到位率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减轻了灾害影响。(八)实行以奖代补,末位淘汰制度一是市里对粮油产业制定了奖励政策,2010年安排300万元作为对粮油产业发展作出显著成绩的区县的奖励,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市里对万亩优质粮油高产创建开展竞赛活动,对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表彰奖励。二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度。今年继续举办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效果评比等活动,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提高竞争意识。为了提高高产创建实施区县农业部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重庆市农委根据农业部测产验收方案,细化了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检查验收具体实施方案,增加了在关键农事季节对主要技术到田率、工作责任落实程度、农户满意度、示范片标牌及档案建立、特别是产量目标和大户培育情况的考查,并按照领导责任、示范地块、负责人员、示范标牌、档案资料、信息宣传等落实到位情况进行细化评分。根据结果实行末位淘汰制,即凡在某一作物的高产创建工作综合评比中排位末位且未完成主要任务指标的乡镇下一年不再承担高产创建项目,通报有关区县和乡镇,扣减所在区县相关项目和经费。(九)强化宣传,扩大示范效果一是充分利用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种植业信息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农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日报农村版、重庆电视台、重庆农业信息网、重庆农技推广网、重庆农情周报信息等各种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大力推广粮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强化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的关键技术宣传和示范效果展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部市级主流媒体报道近1000次(条)。各区县也纷纷利用本地传媒,强化宣传和信息交流,扩大了高产创建的影响力,增强了各级政府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户参与高产创建的信心。二是市农委、市科委联合重庆移动、重庆电信、重庆联通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社会开通电话公益服务热线“12316”和“12396”三农服务热线,依托重庆“三农”呼叫中心电话语音服务平台,全天候、多方位地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农业政策法规解答、农资打假投诉举报”等权威、高效的信息咨询服务,提升了农业和科技系统为农服务水平,转变了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十)积极扶持种植大户,培育专业组织我市继续把培育种植大户和促进规模经营作为高产创建的重要支撑,积极创新种植大户培育机制,如在农资综合补贴方面对种植大户给予重点倾斜。同时通过培育种植大户形成土地集中、规模成片、技术领先的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跟着学、照着做,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并与加工企业签订代收合同,走“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发展路子,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卖难的问题。(十一)联结企业,促进产业化开发一是我市粮油高产创建在培育大户、引导业主积极参与的同时,还积极引入当地龙头加工企业参与,探寻解决粮食产品销售难,企业原材料供应难的问题。如重庆市奉节县水稻种植大户梁兴国将优质稻种植与产后开发紧密结合,除了自己租种土地5500亩种植优质稻谷外,还与邻近区县、乡镇农户签订合作生产协议,并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示范基地稻谷,保护稻农利益;重庆粮食集团、大足县油桥米业集团积极参与南川区、大足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在示范片内签订优质稻谷收购订单,建立起稻米生产、加工、销售体系,继续强力打造“南川米”、“金佛山贡米”、“大观米”、 “邮桥香米”、“渝香米”、“香山米”等绿色精品系列稻米品牌。二是潼南县、大足县引进油料大型加工企业重庆红蜻蜓油脂有限公司、双福油脂公司参与高产创建,开展标准化生产,实行订单种植,统一收购,强力打造“红蜻蜓”、“红土地”品牌,探索出了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三是重庆市农技总站通过与市级龙头企业一把手合作,开展“渝黄杯”万亩优质油菜高产创建竞赛活动,对参加“渝黄杯”高产创建活动的区县,设置高产竞赛奖。通过企业的参与,加快我市油菜产业科技推广步伐,提高单产和品质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完善高产创建机制,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充分调动各地开展高产创建的工作积极性。三、主要成效(一)高产创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011年,全市共建设了129个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部级90个,市级39个),22个整乡推进(9个部级),3个整县推进(1个部级)。涉及水稻、油菜、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花生、高粱、蚕豆、绿豆、荞麦、甘薯等12个作物,比去年增加5个作物,增41.7%;实施面积由157.85万亩扩大到291.82万亩,增85%;涉及32个区县,304个镇街乡,2489个村,农户179.89万户,比去年增加农户96.06万户,参与农户增1.5倍。建设部级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面积共177.51万亩,涉及32个区县,137个示范片,138个镇街乡,1094个村,83.97万户农户。其中部级万亩示范片共90个,示范面积104.43万亩,涉及32个区县,95个镇街乡,776个村,农户51.48万户,包括水稻40个,44.14万亩;油菜片6个,10.69万亩;小麦14个,14.67万亩;马铃薯12个,13.96万亩;玉米16个,16.77万亩;大豆1个,1万亩;花生1个,3.2万亩。部级整乡(镇)推进9个,实施面积34.38万亩,27个示范片,涉及9个区县,9个镇街乡,126个村,16.27万户农户。在南川区实施水稻部级整区(县)推进,实施面积38.7万亩,20个示范片,34个镇街乡,192个村,16.21万户农户。(二)科技抗灾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今年,我市粮油生产期间虽然分别遭受了去冬干旱、今春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夏季连晴高温、少雨、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但通过全市农业部门积极做好全年全程科技服务工作,及时启动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落实抗灾减灾应对措施,全力以赴开展“百日田间管理”、“科技抗旱保丰收”等活动,使粮油高产创建抗灾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据对全市部级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区统计:全市通过建设90个部级粮油万亩片、9个整乡推进、1个整县推进,总产粮油9.63亿公斤,为示范区农户创收24.7亿元,比非示范区总增产1.52亿公斤,比非示范区增收4.48亿元。其中部级高产创建总产粮食(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9.39亿公斤,比非示范区总增产1.5亿公斤稻谷,为示范区农户创收23.5亿元,比非示范区增收4.28亿元;总产油料(油菜、花生)2441万公斤,比非示范区总增产203万公斤,为示范区农户创收1.2亿元,比非示范区增收1969万元。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与示范带动,确保在大灾之年,全市粮油料生产总量保持稳定,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1126.9万吨左右,全面完成我市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部级粮油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情况:粮食作物万亩示范片总产4.79亿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11.97亿元;万亩片平均亩产528.9公斤,比上年亩增产25.44公斤,增产5.05%,总增产粮食2303万公斤,总增收达到5758万元;比今年非示范区亩增产粮食89.52公斤,增产20.3%,总增产粮食8105万公斤,总增收2.03亿元。部级油料作物万亩示范片总产2441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12.2亿元;万亩片平均亩产175.75公斤,比上年亩增产14.65公斤,增9.1%,总增产油料203.5万公斤,总增收1017万元。比今年非示范区亩增产28.35公斤,增16.13%,总增产油料393.82万公斤,增收1969万元。粮油作物部级万亩片总产5.03亿公斤,创收13.19亿元,总增收2.23亿元。整建制推进情况:在南川区实施全区(县)水稻高产创建,以建设20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为重点,带动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8.7万亩,比去年增0.15%;总产达到2.2亿公斤,比去年增10%,总创收5.5亿元;单产达到568.8公斤,比去年亩增50.8公斤,增9.8%;比非示范区亩增81.5公斤,总增产3154万公斤,总增收7885万元。在9个整乡(镇)推进总产粮食2.4亿公斤,为示范区农户创收6亿元,比非示范区增收1.47亿元;其中在大足县拾万镇、垫江县周嘉镇、忠县马灌镇、开县中和镇、合川区云门街道办、永川市来苏镇6个乡镇推进整镇高产创建,以建设18个水稻万亩片为重点,带动6个乡镇稻谷总产1.39亿公斤,总创收3.47亿元;种植面积达22.38万亩,平均亩产达620.49公斤,比去年6个镇的平均亩产亩增43.46公斤,增7.5%;比非示范片亩增80.54公斤,总增产1803万公斤,总增收4507万元。在万州区新田镇推进整镇高产创建,实施稻麦耕制,以建设4个万亩片为重点,带动全镇粮食总产达1817万公斤,为该镇农户创收4542万元,比非示范区增收922万元;稻麦两熟亩产达907.3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45公斤,总增产184.4万公斤。在巫溪尖山镇、石柱县悦崃镇推进整镇高产创建,实施玉米/马铃薯耕制,以建设万亩片6个为重点,带动2个镇总产粮食8261万公斤,为农户创收2亿元, 玉米/马铃薯两熟制亩产达1039公斤,比非示范片亩增232.9公斤,增28.9%,总增产1851万公斤,总增收9255万元。部级粮油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增产增收情况如下:1、水稻:全市建设了40个水稻部级万亩片总产稻谷2.8亿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6.99亿元。万亩片平均亩产633.87公斤,较上年亩平均增产14.68公斤,增2.4%,总增产647.98万公斤;较非示范片亩平均增产90.88公斤,增产16.74%,总增产4011.44万公斤,为农户至少增收1亿元;比非示范区亩增收433.56元,总增收1.91亿元。带动全市建设85个万亩示范片(含整建制),总产稻谷7亿公斤,比去年示范片总增产约3亿公斤。2、玉米:16个部级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57.14公斤,总产玉米9679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24197万元;较上年亩平均增产46.6公斤,增产8.78%,总增产781.5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增收1954万元;较非示范片亩平均增产99.5公斤,增产20.82%,总增产1668.2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增收4170万元。带动全市建设25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1个整乡(镇)推进,总产玉米1.75亿公斤。其中万亩片平均亩产581.82公斤,较上年亩平均增产22.72公斤,增产4.1%,总增产605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增收1513万元。3、马铃薯: 全市建设了12个部级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总产鲜薯3亿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4.92亿元。万亩片平均亩产2201.4公斤,较上年亩平均增产14.4公斤,增产0.66%,总增产201万公斤;较非示范片亩平均增产642.6公斤,增产41.22%,总增产8970万公斤,为农户增收7176万元。4、小麦:全市建设了14个部级万亩示范片总产3914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7437万元。万亩片平均亩产266.83公斤,较上年亩平均增产15.63公斤,增产6.22%,总增产229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增收435万元;较非示范片亩平均增产45.53公斤,增产20.27%,总增产668万公斤,增收1269万元。5、油菜:全市建设了6个部级油菜万亩示范片,总产油菜籽1708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8541万元。万亩片平均亩产159.81公斤,比上年亩平增产15.8公斤,增产10.97%,总增产油菜籽169万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平增产27.56公斤,增产20.8%,总增产油菜籽294.6万公斤,为示范区农户增收1473万元。带动全市共建设23个油菜万亩片、1个市级整县、5个市级整乡推进油菜生产,总产油菜籽8395万公斤,比去年示范片增产5219万公斤。6、大豆:1个部级万亩示范片大豆总产达167.8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587万元。万亩片平均亩产167.8公斤,较上年亩平均增产9.1公斤,增产5.7%,总增产9.1万公斤,为农户增收31.85万元;较非示范片亩平均增产21.4公斤,增产14.6%,总增产21.4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增收74.9万元。带动全市建设3个万亩示范片,1个整县推进。7、花生:1个部级万亩示范片干花生总产达732.8万公斤,为示范片农户创收6595元。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229公斤,比去年该示范片亩增34公斤,增产17.4%,总增产108.8万公斤;较今年非示范片亩平均增产干花生41公斤,增产21.8%,总增产131万公斤,示范片农户增收1179万元。带动全市建设3个万亩示范片,1个整乡推进。(三)高产典型亮点纷呈尽管遭遇不利气候影响,但经过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粮油高产创建持续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一是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牵头专家组见证了大灾之年我市再生稻的高产纪录,开县竹溪镇再生稻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455.2公斤,最高亩产505.8公斤,为促进粮食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受到高度评价。二是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东北农业大学陈伊里教授牵头的专家组亲眼目睹了我市巫溪县尖山镇整镇推进马铃薯高产创建最高亩产的诞生,该镇马铃薯净作最高亩产为3280.6公斤,示范片平均亩产3074.1公斤,同时该亩产刷新了近8年来重庆市马铃薯旱地套作单产新纪录。三是大足县拾万镇全镇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64.6公斤,超级稻高产创建攻关典型片平均亩产达到782.5公斤。四是整区推进高产创建的南川区20个万亩示范片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56.5公斤,超级稻高产创建攻关典型片平均亩产达到765.3公斤。五是2011年油菜高产创建单产达历史最高水平。永川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161.9公斤,开县油菜高产创建千亩核心片达到205.6公斤,攻关片平均亩产达到249.7公斤,该攻关片单产比我市历史攻关片最高单产还增产7.12%。六是石柱县鱼池镇万亩示范片实收平均亩产为676.5公斤,创我市净作玉米的最高纪录,其中鱼池镇团结村金花组农户张昌松种植的玉米平均亩实产达到了725公斤,创造了我市玉米生产的高产纪录。(四)培育了种植大户促进规模生产今年,我市继续把培植粮油种植大户,推进规模经营作为重要抓手,要求各高产创建示范区必须培植一个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通过高产创建这个平台,探索农技推广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培育出一批接受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解决新技术推广运用难、撂荒地复耕难、单产提高难等“三难”问题,有效提升农户科学种田水平和种粮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推进规模经营。据统计,今年粮油万亩片共培育百亩以上种植大户137个,其中千亩以上大户5户。以大足县为例,引进油料和稻米加工企业,组织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重庆邮桥米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双福油脂有限公司、重庆金种子油料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大足县长青种植专业合作社、重庆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分别在该县三驱镇、智凤镇、棠香街道办事处、棠香街道办事处、宝顶镇流转土地300-3000亩,进行稻油连作种植。(五)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上新台阶针对我市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粮油生产效益不高的现实,我市以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为重点,继续在水稻等粮油作物耕、种、防、收等关键环节大力示范推广节本增效、效果突出的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等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推进经济、实用、高效的中小型农机在粮油生产上应用,强化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与推广,促进了农艺与农机有效结合。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机经营体制,探索农机跨区作业、农机股份合作社、农机一条龙作业等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加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作业效率。据调查,全市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农机装备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大面积生产大幅度提高。其中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48.23万亩,占示范片的41.73%,比大面积约增加28个百分点;机收水稻面积达到66.28万亩,占示范片的57.35%,比大面积生产约增加25个百分点。水稻农机农艺高产高效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降低了粮油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促进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六)集成应用了一批主推技术按照高产创建“示范推广优质高产主导品种、集成应用高产技术,着力改革耕作制度、切实加强病虫害专业化防控、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我市强化了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大豆、花生、高粱等作物的高产高效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集成了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间套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油菜稻茬免耕宽窄行撬窝点播轻简化栽培技术、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双季花生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豆间套作高产栽培技术、糯高粱双季高产栽培技术等一批适合大面积粮油生产推广应用的高产高效技术,为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撑。(七)锻炼了农技推广队伍,提升了服务能力通过高产创建这个平台,我市继续聘请了农业科技院校、科研单位和推广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了一支高产创建专家队伍,并指导各区县整合农技、植保、土肥等专业技术骨干,形成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通过发放技术方案,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高产示范观摩,专家田间指导等方式,并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百万农技人员大培训,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组织基层专业技术骨干参与高产创建技术集成研究、万亩示范片建设,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定点对接指导技术,集聚了一支专家队伍,锻炼了农技推广队伍,培养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本土化的农技推广人才,增强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八)探索形成了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的工作机制今年是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第一年,我市对粮油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工作机制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形成了动员群众机制。即通过加大补贴、政策宣传等措施,实现全民参与高产创建。2011年整建制推进县乡覆盖全县、全乡(镇)所有村社农户。二是形成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任务下达后进行责任划分,市、县、乡、村各施其职,同时将项目目标考核与绩效挂钩,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市级、县(区)级、创建乡镇和创建村的四级的职责目标。三是形成了规模经营机制。在整建制推进县乡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机防队,为高产创建工作搞好产前种子、肥料、地膜等供应,产中病虫统防,产后产品销售等服务工作。同时整建制推进县乡在高创区积极培植种粮油大户,带动周边农户。四是形成了资源整合机制。从市、县区、镇乡、村四级领导小组均由行政与农技推广部门组成,同时将种粮直补、粮食基础能力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项目,向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集中。五是形成了激励群众机制。为了变政府提倡高产创建为农户积极参与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县乡开展了“种粮油能手”评比活动,分别奖励产量达标的农户5001000元奖金,并授予“种粮油能手”光荣称号,大大提高了高产创建农户的参与意识,调动了示范区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九)拓展了产业功能,打造一批产业品牌一是促进企业加工增效。我市在高产示范区引入一批加工企业,推进优良品种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企业提高加工收益,降低加工成本,创建优质品牌,实现加工增值。如重庆红蜻蜓油脂有限公司、重庆双福油脂公司、重粮集团、丰都县三明油脂公司、昌鑫植物油有限公司、康友粮油公司等知名企业已加入到潼南、大足、荣昌、丰都、梁平、永川等区县的油料产业,打造了“红蜻蜓”、“红土地“、“康友源”、“金银山”、“万家嘴”、“黄瓜山牌小磨纯榨菜油”等品牌。油菜加工企业加工收购100公斤双低高油优质油菜籽可增加出油8-9公斤,按照纯菜油16元/公斤计算,可实现增收108-144元,扣除收购优质油菜增加的成本,加工100公斤优质油菜可实现增收40元。 二是带动了农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如潼南、南川、永川、垫江、彭水、开县等区县就利用举办油菜花节,发展观光旅游。据统计,2011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4.8亿元。同时高产创建加速了养蜂业发展。据酉阳、南川、彭水、永川、开县、梁平等区县统计,2011年蜂群近22万群,为农户实现蜂业收入近1亿元。四、主要经验(一)高产创建需要加强组织领导2011年,我市高产创建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项目实施区县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粮油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通知(渝办发2011110号),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任组长的重庆市粮油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继续将该项工作纳入粮食生产目标考核,因地制宜制定工作目标和方案,明确职责,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创的工作格局,营造了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农业科技人员全面投入培训指导、示范农户争创高产典型的良好工作氛围。(二)高产创建需要强化部门协作高产创建涉及财政、水利、气象、农综、防汛抗旱、农技、种子、植保、土肥、农机等多个部门,规模大、影响深,“市、县、乡、村”四级联创、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其核心是“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四级联创中的县级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直接加大了区县在高产创建上的工作力度,保证了多个涉农部门协同推进高产创建工作,确保了在今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腾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国有企业人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顺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0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机集团总部及京内企业管培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4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施工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固定资产的取得课件
- 固安县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课件
- 回延安优翼课件
- 医护关系学科研究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家长会课件
- 教育的人口功能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