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doc_第1页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doc_第2页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院:京江学院 成绩:班级:公共卫生事业管理0801 学号:3081134011姓名:顾晶晶一、 课题名称: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健康是1,财富、名利、地位等等是跟在1后面的0,如果健康没有了,也就是没有了1,再多的0也没有任何意义,也随之倒下。所以生命和健康是每个人生存的根本,当一个人失去健康时,才觉得拥有健康是最大的幸福,所以健康和生命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保护健康。因此,我们要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从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为保护健康做更多的进步。三、 背景说明:什么是癌症呢?癌症是发生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症是有身体细胞自动增值的异性新生物,这种新生物由一群不随生理需要而自由发展的癌细胞所组成,癌细胞并无正常细胞的功能。由于它的快速而无规律的增长,不但消耗人体大量营养,还破坏了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肿瘤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肿瘤细胞,并由原发部位向周围组织浸润和播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进一步侵犯要害器官和引发衰竭,最后导致死亡。全世界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约620万,新发病例1000万,现患病例3710万,发达国家新发病例468万,发展中国家540万。许多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营养摄入不足、摄入过多或营养间不平衡以及环境因素和情绪因素等。专家认为,50%.60%癌症都与此有关,即生活方式癌。若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去掉不良陋习,就可以有效的预防癌症,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四、 国内外研究状况: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与美国癌症研究院在2007年底发表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预防癌症研究报告,参与的专家们整理了7000篇顶尖癌症研究,历时5年才完成。报告指出,目前的医学与科技,对于癌症的认识仍有限。虽然知道癌症是正常细胞的DNA发生突变而失控,但是对于为什么会发生突变、为什么是某些器官长癌、以及为什么癌症好发在某些人身上,都还有很多疑团待解。已经证实的是,生活形态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极少数癌症有遗传基因关联性。美国癌症研究院出版的癌症止步(Stopping Cancer before it starts)指出,有77的癌症根源与生活形态相关,与遗传相关的危险因子则占了14,剩下的9则与环境风险有关。综合最新报告与台湾本土状况,康健整理出10种人容易被癌找上,以及10种预防癌症的生活方式。五、 研究内容:吸烟与癌症、饮食习惯与癌症、情绪与癌症。六、 研究对象:高危人群、癌症患者、健康人群七、 研究设计: (一)、研究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分析法:回顾性研究和对照研究 2、比较研究分析法 (三)、调查方式和使用工具: 1、调查方式:访问员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 2、使用工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关系调查问卷 (四)资料收集方法: 1、肿瘤研究中心现存文献资料 2、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关系调查问卷 3、访问员个案访谈记录资料 4、调查人员及相关人员口述资料 (五)、资料分析方法:调查结束后,审核整理问卷, 对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定 量统计分析,并结合访问员的个别访谈记录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八、 研究成员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XXX XXX九、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了解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 2、制定出科研设计方案 3、设计好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分工合作,对调查对象做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2、通过网络和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包括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其他省市对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第三阶段:总结和结题阶段1、 整理、分析个案访谈记录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2、 撰写本课题的论文十、 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预期结果: 1、吸烟与癌症:抽烟是肺癌主要危险因子,并与食道癌、胃癌、头颈癌、前列腺癌、大肠直肠癌、肝癌、子宫颈癌与乳癌相关。 2、饮食习惯与癌症:绿茶有助于防癌;蔬果的纤维素能减少肠内致癌因子、改变肠中菌种生态,避免癌细胞形成;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红肉的人,大量摄取猪、牛、羊等红肉的人罹患大肠癌风险要高;盐的摄入量要低。 3、情绪与癌症:心情郁卒容易诱发癌症,许多罹癌的人回顾发病前两、三年,常是身心处于压力的状态,外来压力也会改变癌症形成的途径。有抑郁症或外来压力时,除了破坏DNA的完整性及打断DNA的修补机制,也会改变细胞的凋零程序而直接影响到癌症的罹患率及其成长。 成果形式:论文十一、 参考文献 循证医学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作者:付岚、李俊英、李虹、余春华、向秋芬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作者:刘雪琴、袁方、王兵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作者及单位:万丽红(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州市)、刘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护理系)、潘承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作者及单位:肖敏,冯玉麟,王佑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成都,610041)、何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陆燕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研究所)血清自体荧光光谱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