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作文和一个人的前途.doc_第1页
一篇作文和一个人的前途.doc_第2页
一篇作文和一个人的前途.doc_第3页
一篇作文和一个人的前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篇作文和一个人的前途报载,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27)班的学生李红豪因为一篇作文已被老师停课14个月了。事情还要从2009年4月23日的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说起。记者写道:考题要求根据一段文字材料作文,文字大意是:非洲有一种叫尖毛草的野草,别的草都在往上疯长时,它却一直往地下深处扎根,所以表面看起来长得很慢,但风雨一来,其它草都倒了,而尖毛草却岿然不动。出题者的意图和导向是很明显的,题目的寓意也不难分析,但李红豪却没有按照教育部门的既定要求去写这篇作文,他从中挖掘出“根深蒂固”四个字,来形容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专制主义。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老师很生气,在他的作文上批了四个大字:自毁前程!并要求他改变思想,“不改变思想就不要再进教室上课”。如何才算“改变思想”呢?就是“再也不能写这些东西,再不能给学校挑刺,不能讽刺学校、老师、政策”。我们先不讨论这个学生所写是否完全正确,这个老师的做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思想专制的影子。而这正是李红豪在作文中想要表达的感受,这位老师虽然在文字上否定了学生的作文,却用行为支持了这篇作文的观点。这使我想起发生在百余年前的一件往事。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同赴北京,参加会试,主考官有一位叫徐桐的,是顽固的保守派。这时的康有为,因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犹如台风和地震,在晚清思想学术界引起了惊天动地的反响,许多守旧之人对他恨之入骨。所以,考试之前,徐桐便嘱咐几位同考官,如果遇到广东省有才气的考卷一定勿取,此必为康有为无疑。后来遇到梁启超的考卷,以为就是康有为的,便弃置一旁不取。这是因思想不同而获罪的一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历来的专制统治者,没有人愿意容忍思想的异端。但思想自由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前提。学生作文中提到的卢梭有一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名言道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人类总是制造出物质的或精神的枷锁束缚自己,却又总是打碎这些枷锁,获得新的自由。人类就是这样,以其“否定之否定”的精神,一直走到今天。所以,鲁迅先生认为,“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敢于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对于那些“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明年是清华大学百年。清华大学的校训原本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这里所体现的恰恰是人类的自觉,也即教育的本质。事实上,人类要想充分地发展自身,必须首先发展每个个体的独特性;而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发现、发展、培育和保护这种独特性,使之可以自由的展现和表达。我们总爱讲人的实现,而人的实现是什么呢?就是人的自由。人的自由的程度,也就是人类发展的尺度。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人能像李红豪同学一样意识到思想自由的可贵而不顾一切地追求这种自由。我们看到更多的其实是胡老师这样的人,宁肯相信黑格尔,也不肯相信马克思,把“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当成了绝对真理。据说,李红豪曾有过给清华大学校长写信的想法,多亏没写,如果真的写了,也许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失望。君不见,清华已非昔日之清华,不仅四大教授已乘黄鹤而去,就是校训本身,却也早被腰斩,只剩下前面的八个字了。清华校长又如之何,由不得不让人深深地叹息啊!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它的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人才,就是出人。教育而目中无人只有升学率是最可怕的。那么,这个人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不应该是唯唯诺诺、低眉顺眼、低声下气、看别人脸色行事、没有任何创见和幻想的顺民或奴才,而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追求自由、不依附于权势和金钱的独立品质,不妥协的勇气以及坚持其信念的从容和凛然。应当承认,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中,能冒出像李红豪这样的一棵小苗,是十分难得的,我们不仅不该伤害他,还应该倾全力而接受他,保护他,使他茁壮成长。古今中外成大气候的学问家,哪一个不是在深刻中带着几分的偏激与片面呢?特别是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偏激与片面,表现出一些不成熟,那也是很自然的,不能因此就将他置于死地,不给他生长的机会。我们总是感叹现在很少有大师的出现,孰不知,很多“大师”是被我们扼杀在摇篮中了。由此看来,李红豪的被停学,又不仅仅是李红豪的伤痛,更是中国教育精神的悲哀。它直接揭示出中国教育精神的某些缺失,原本是造就人的地方,怎么能异化为伤害人的地方呢?附件: 草见人命我想,在中国,能像尖毛草如此根深蒂固的,也只有此物。 左传中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共上,上所以共神也”,此话正合司马光“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之意,其实质便是专制主义。千年历史中无论朝代怎样兴衰更替,专制主义都在封建皇权的呵护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后来再加上苏联模式的入侵,专制主义更是如日中天,直至今天这样名亡实存。 鲁迅先生在青年必读书中明确表态,希望青少年多读外国书,少读或不读中国古籍。他怕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是儒家的那张纲纪伦常的大网。孔夫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让鲁迅感慨,“不错,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案,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想的方案,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如今一个青年想读书,西方人会建议从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起,而中国人则会语重心长的力荐道:“孩子,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去读读四书五经吧,那里有你为人处世的准则。”这样读过几千年之后,中国人都变乖了。“博大精深”配合着“源远流长”,组团忽悠了无数中国人,看样子还要接着忽悠。 在我们的教育上,专制主义更是被演绎得登峰造极。老师中心老师主宰,老师说的话无论对错你都不能反驳,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如今各学校都修炼出了将一张圣旨变成一张剩纸的必杀技,这一点从放假、收费等事便可看出,而老师们耳濡目染之后终于将前辈们拍在沙滩上了。所以现在何为校规?当然是校长的规定啊,那班规自然是班主任的规定了。这样一来老师们独裁起来便都名正言顺,于是所谓的副课们均纷纷以闪电般的速度败下阵来,古德里安将军见状定会慨叹后生可畏。希望体育课不要也像萨达姆一样,悲情地死在霸权之下。 专制主义弥漫在各个角落,大到政权,小到试卷。比如语文卷子上的古诗文阅读,你知道千百年前这些人写诗词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感情?教育者们首先不允许古人有七情六欲,然后说,我知道,这句话表达了李白的放荡不羁,这句话表达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答别的不给分。现代文阅读也一样,毫无意义的题目美其名曰“提高分析能力”。所以,现在的语文课其实是数学课,现在的母语课其实是英语课。这不是我不做前面题的原因,而是前面题根本不屑做的原因。 以上是行动的专制,其实任何行动的专制都是思想的专制。罗素很早就发现,“从上学时间看,中国儿童应该最有思想。”后来他失望了,他意识道,“一部分儿童具有爱思考的习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铲除他们这种习惯。”前段时间在内蒙古发生了小学生背领导名字一事,我想,原来等级专制观念也要从娃娃抓起。但有些人就是要思考,反帝反封建反专制,为之奈何?高考作文规定告诉你,讽刺我们就是零分。可见这讳疾忌医之态颇有日本历史界的风范。这霸王条款的规定加上黑格尔的理论又为教育专制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因为黑格尔告诉我们,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说到黑格尔,我又想起了我们的哲学教育。我们不重视哲学教育本身已是大错特错,而把哲学这样教育更是错上加错。其实哲学这个东西根本没有对错,只有喜欢与不喜欢。而我们的哲学教育一意崇尚马克思同时排挤其他学派,批唯心批宗教批有神论。其实,即使说我们崇尚辩证,也没有做到真正的辩证,因为很多知识的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