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指标解除.doc_第1页
预警指标解除.doc_第2页
预警指标解除.doc_第3页
预警指标解除.doc_第4页
预警指标解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自预警评估系统上线以来,我们临清市国家税务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预警评估系统应用作为深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的主要抓手,系统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我局共评估纳税人 1879户次,入库税款8665万元,增加税款对国内直接收入的贡献率为5.82%,既促进了我市国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又有效提升了我局税收征管工作水平。虽然预警评估系统应用逐步深入开展,运行成效也不断扩大,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有长期以来没有彻底解决的,也有伴随着系统深化应用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操作人员对预警指标不清楚,不知如何解除,是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让大家全面掌握学习和正确使用纳税评估系统,我们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编制了预警指标解除模板,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有效、更快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纳税评估系统。由于内容较多,时间较紧,预警指标解除模板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同志们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二一一年九月一日目 录1、预警指标分析解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2、预警指标解除模板71、进项税额变动与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预警(7)2、固定资产周转率预警 (10) 3、期末存货与全部销售收入比率异常预警 (13)4、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预警 (15)5、存货周转率预警 (17)6、应税销售额变动异常预警 (19)7、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预警 (21)8、增值税专用发票滞留票异常预警 (23)9、小规模纳税企业纳税额偏低预警 (25)10、申报销售额低于发票开具金额的小规模纳税人预警 (27)1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销售额小于发票开具金额预警 (28)12、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 (30)13、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 (33)14、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 (36)15、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废发票率预警(不进入一员式) (38)16、营业外支出增长预警(不进入一员式) (40)17、在建工程增长预警(不进入一员式) (42)18、连续三个月发票开具金额超过定额20%未做定额调整的个体双定业户预警 (44)19、增值税纳税人领购普通发票但申报应税销售额为零纳税人预警 (46)20、未申报退(免)税出口额比重异常预警指标(出口退税指标) (48)3、预警评估工作规范50预警指标分析解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评估人员对预警指标的数据来源、反映问题等不能准确把握预警指标的数据来源于综合征管、防伪税控、进出口管理等信息系统,涉及其中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开票上解入库、发票的领购、验旧、报税、认证等功能模块。现实工作中,不少国税系统工作人员对预警指标的数据来源不明白,反映问题不清楚。如对“进项税额变动与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申报销售额低于发票开具金额的小规模纳税人预警”、“存货周转率预警”等预警指标,不知如何下手,导致工作中出现一些差错,甚至给纳税人带来一些误导。二、评估人员对评估方法的应用有一定欠缺,存在工作方式简单、评估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如某公司2009年出现3次零低申报预警,3次固定资产周转率预警,评估人员评估2次,补税2万元,抵顶留抵8.9万元,但是2009年企业全年税负仍然较低,仅为0.26%。复审复核发现,该纳税销售收入明细账记录的销售给个人的未开发票的收入单价明显偏低。另外,该企业冷库面积较大,为其它企业代存货物,取得租赁收入没有入账,耗用的电力所涉及进项税没有转出。企业200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中,其中不开发票销售收入(主要销售给个人)占比69.18%。可见,企业收入成本倒挂、账面亏损、造成多次预警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存在不开发票收入入账价格明显偏低问题。如某汽车摩托车销售公司,多次出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预警。预警解除时以无问题解除。但通过预警复审发现,销售的部分摩托车没有开具发票,没有申报税款。同时,还存在不正常的销售价格低于购进价格的情况,从而隐瞒了收入,造成了购进与收入的倒挂,进而逃避纳税。最后补缴税款5万元。如某超市出现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预警,评估人员从进销两方面没有发现问题。复审复核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超市内经营方式比较复杂,有一般纳税人、有小规模企业、还有个体租赁柜台;有销售货物的、也有餐饮服务、还有娱乐场所,仓库也是多方共用,而其中的水、电均全部抵扣了进项税额,最后转出进项税8万元。三、对预警指标分析解除工作针对性不强,预警疑点与评估结论不一致,预警解除的针对性不强如某商业企业2008、2009年度三次出现申报销售额低于发票开具金额预警,两次做了评估补税解除,第一次补税7403.87元,第二次补税3898.12元。通过复审复核,发现其仍存在发票开具金额超过定额未补缴税款问题。通过管理单位落实,共补缴税款14352.97元,加收滞纳金3486.45元。 如7月某茶庄出现申报销售额低于发票开具金额预警,预警期为二季度,税管员解除以少申报收入11853.67元为由,补缴4-6月税款355.61元。通过预警复审发现企业确实存在发票开具金额超过定额未补缴税款问题,与预警指标一致。但该税款应分属于1、2、3月份。税管员在未弄清预警原因时,却以4-6月少申报收入11853.67元,补缴税款355.61元凭感觉做了不准确解除。如某有限公司出现进项税额变动与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预警。约谈举证情况:经约谈举证和企业自查,该企业存在以下问题:2010年12月份共销售给个人下脚料,由于业务员疏忽漏记、未记收入,不含税销售额5978.63元。 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该企业2010年12月份销售给个人下脚料,由于业务员疏忽漏记,未记收入,不含税销售额5978.63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应补缴增值税1016.37元。以上对于预警指标的问题没有分析回答,解除问题不深入有答非所问之嫌。四、预警解除时对疑点问题未查实查透,以偏盖全如某曲轴有限公司预警2010年四季度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预警。评估结论:由于市场价格变化、库存积压是造成零低申报的原因,经全面自查,盘查存货和账面核对,发现2009年12月份发出曲轴一批,因对方没要发票,造成漏记销售额31710.00元,少提销项税额5390.70元,应补缴增值税5390.70元。复查发现,该公司存在大量购进汽油、柴油的异常情况,与其生产需求不相匹配,转出进项税额84365.17元,同时,对企业库存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YT4105曲轴库存与账面相差139根,应补交增值税10680.76元,两项合计应补交增值税95045.93元。 五、评估文书和评估案卷用语不规范、内容描述不清晰、引用法律条文不准确、处理结果不恰当等问题,影响了评估工作的严肃性,存在很大的执法风险如某分局对某实业有限公司的评估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经约谈举证和企业自查,企业存在的问题是:1.异地库存机器机械9台,金额2046902.62元,税款266097.38元;2.曲轴、油缸配件有的未及时销售入账,金额230786.64元,税款39233.70元。合计应补缴增值税305331.08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同意该企业所做纳税评估自查报告补缴增值税305331.08元,责令该企业进行账务调整,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以上既对涉税事实描述不清,同时依据引用错误,存在着极大的税收执法风险。其反馈单也存在问题,调账记录录入不完整,只录入了会计科目借方,而无贷方内容。某分局对某个体户预警指标解除,评估结论如下:该业户2010年8月和11份发票开具金额分别超出核定额5000元(不含税), 未进行纳税申报。依据山东省国家税务局文件鲁国税发2006201号文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国税发1993第154号文第一款的规定,分别补缴增值税150元,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经复审,其引用的依据“鲁国税发2006201号文”,既无文件全称,也属于已失效规范性文件,正确依据应为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0第1号“山东省国家税务局个体双定户税源监控管理办法”。 六、预警指标对问题的综合利用还不够,工作中仍停留在就指标论指标,满足于解除预警信息,不善于通过预警分析指标来发现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做到用深用透预警分析指标日常工作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多数工作人员中不同程度存在着:解除了预警指标、完成了评估任务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而对于系统提示的疑点、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总结、分析,没有能够制定相应的税收征管措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金银首饰零售行业存在的问题、药品经营行业存在的问题等。- 57 -预警指标解除模板针对预警指标解除中发现的问题,我局在借鉴其他单位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20个预警指标的分析解除模板,这些指标基本涵盖了基层常见的增值税类和征管类预警指标。 模板的基本结构包括预警指标名称、指标描述、反映问题、解除指引和案例分析等,模板对每项指标都进行了具体的指标描述、反映问题、分析解除指引、同时附有案例分析。分析解除模板对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解除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预警指标名称:进项税额变动与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预警 【指标描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弹性指的是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变动关系,正常情况下,二者应该同向基本同步变化,通过对弹性系数的分析,反映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对变动异常的纳税人进行预警。计算公式:进项税额变动率=(本期进项税额上年同期进项税额)上年同期进项税额100% 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税额上年同期销项税额)上年同期销项税额100% 弹性系数=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反映问题】可能存在销售货物不开票而隐瞒销售收入;发出货物未收到货款不开票而迟计销售;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假抵扣税款;取得虚假、虚开其它抵扣凭证虚假抵扣税款等问题 。 【解除指引】解除时必须对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变动不同步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针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重点关注有无取得虚开发票抵扣税款以及收入不入账问题;应注重结合存货变动状况、生产需求及相关费用支出,进一步判断存货的增减情况,论证进货、发货与税金变化的逻辑性。对商贸企业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可以通过企业开具的小票、信誉单和日销货记录进行核对。【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公司2010年4季度进项税额变动率159.74,销项税额变动率125.05,弹性系数1.28;预警值为1.2。经核实,该公司进项税额变动与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的主要原因:一是存货(原煤)增加,该公司生产主要能源是原煤,通过原煤燃烧产生出的蒸汽,再投入生产,冬季气温低,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比其他月份多耗用原煤, 2010年9月开始原煤价格大幅上涨,该公司为保证生产在10-11月份储存原煤2400吨,已全部入账并认证抵扣进项税额。公司存货由年初的69万元增加到年底的126万元,多抵扣进项税额近10万元。二是固定资产由年初的1021万元增加到年底的1075万元,增加了54万元,其中公司于2010年3月份购进大型锅炉35多万元,抵扣进项税近6万元。以上两项就多抵扣进项税16多万元。三是销售收入没有大的增长变化。该公司每漂染加工1吨坯布收取客户的加工费全年价格没变,以及受客户及加工能力的限制其加工销售收入、销项税额增长变化不大。扣除上述因素,经测算其进项税额变动率142.68,销项税额变动率仍为125.05,弹性系数1.14,比预警弹性系数1.28低0.14,低于预警值1.2。经约谈举证、实地核实及企业自查,发现如下问题: 1、2010年11、12月份购买营养盐用于职工食堂使用,其中11月份购买1061.95元,抵扣进项税额138.05元;12月份购买1172.67元,抵扣进项税额152.43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规定,应转出并补交增值税290.48元。 2、12月份将购买的原煤10吨6410.30元用于公司食堂使用,抵扣进项税额1089.75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规定,应转出并补交增值税1089.75元。 以上共应补缴增值税1380.23元。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自税款滞纳之日起至入库日止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二、预警指标名称:固定资产周转率预警 【指标描述】固定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全部固定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当该值低于峰值下限时,则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收入问题。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总额100%平均固定资产总额=(期初固定资产总额+期末固定资产总额)2 【反映问题】固定资产周转率异常偏高,则纳税人销售收入可能超过其生产能力,特别是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利用“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抵扣税款为主或增值税返还企业,则可能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若固定资产周转率异常偏低,则可能存在不计、少计收入问题。 【解除指引】与企业存货周转率进行比对,一般成正比关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是否真实处于非正常生产状态,加强对未使用、不需用、停用固定资产的监控,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结构、设备运转、及生产经营情况,对因市场因素或者是技术原因停用、不需用已处置的固定资产提醒企业要及时做出合理的账务处理;注意处置新旧固定资产适应税收政策的不同,处置旧固定资产按4%减半征收而不能直接用2%计算应纳税额,处置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应按适用税率征税。【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 2010年4季度企业累计取得销售收入33178267.66元,全年平均固定资产总额14932623.73元,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22.19%。经核实,该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率异常的主要原因:一是销售收入由于部分产品停止生产的影响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1.69%,而平均固定资产总额同比只减少了4.94%,造成了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二是账面存在但实际已闲置的固定资产5956147.62元,当年新增在建工程项目1172685.85元(附明细),二项合计7128833.47元,占固定资产总比例47.74%;扣除上述因素,经测算其固定资产周转率为425.16(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52.26%)。经约谈举证、实地核实及企业自查:2010年12月份处置闲置资产2141182.73元,白条取得清理收入1704533.66元(其中:蓄电池资产账面净值1393769 元,清理收入326072.12元, 256台织布机账面净值747413.73元,清理收入1378461.54元),企业开具白条作为收取款项的凭据,至今未进行账务处理,未计提增值税。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第四条第二项:“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之规定,应补缴增值税32779.49元1704533.66(1+4%)4%50%,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加收滞纳金。三、预警指标名称:期末存货与全部销售收入比率异常预警【指标描述】期末存货与收入比率是企业期末存货余额与企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它反映期末存货与收入的比例关系。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慢,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就越差;反之越强。如果存货余额占收入比例较高,而周转率过低,则纳税人可能存在实现销售但不结转或不计收入、少计收入等问题。计算公式:期末存货与收入比例=期末存货余额销售收入总额100%【反映问题】可能存在少计、迟计销售收入的问题。【解除指引】注重对期末存货细化分类,抽查部分实物或查阅企业年度资产盘点表,了解企业库存总量,比对账实相符性,是否存在发出货物未计收入的问题。对与存货有关的预警指标应对纳税人存货情况进行盘点,根据当前时点存货盘存情况推算预警期末实际存货余额;关注有无发出商品不开发票不计收入问题、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不进行账务处理而少转出进项税额的问题以及取得虚假发票抵扣进项税额虚增存货的问题。【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企业 2010年4季度期末存货41054037.47元,销售收入28225635.71元,比率为145,预警值为100。2009年期末存货38869829.51元,当年销售收入22979278.40元,比率169。存在明显异常。经对企业库存进行盘点,实际库存与账面存货不符。经进一步核实,企业2010年10月发给沈阳巨浪特种机床科技有限公司机床6台,金额329682.05元,因货款尚未结算完毕,故未开具发票,应补缴增值税56045.95元。该单位2010年12月份向山东新泰数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发出机床41台,价款1482480.00元,至今未开具发票,应补缴增值税215403.08元。以上两项合计应补缴增值税税额271449.03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之规定,应补缴增值税271449.03元,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加收滞纳金。四、预警指标名称: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预警【指标描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预警对象是状态为开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剔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等免税企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的企业和外贸企业。预警内容包括“销售额为0 ”、“月均销售额低于5000元”和“税额为0”、“税负低于行业税负预警线”四部分。 【反映问题】纳税人可能存在申报不实、不计少计销售收入或虚抵进项等问题。 【解除指引】该预警指标预警内容包含“销售额为0”、“月均销售额低于5000元”和“税额为0”、“税负低于行业税负预警线”四部分,需根据不同预警内容而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解除时应注重与企业相关人员的约谈,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分析与同行业业户的不同之处;结合其它预警指标,有侧重点的对进项税额或销项税额进行调查。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销项方面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进项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可能销项和进项都有问题,应结合其他预警指标对纳税人进行全面分析评估,避免通过纳税人自查等方式简单解除。 应结合评估对企业存货管理和资金结算情况进行核查,看有无利用虚开发票抵扣税款而虚增存货的行为,对大额现金结算、长期挂应付账款的业务应重点核查其业务真实性。 【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2010年第四季度系统预警企业当期销售额28864451.36元,当期应纳税额891360.4元 ,税负率3.09%, 低于预警值3.25%。该企业税负率低于预警值0.16个百分点,且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经核实,该企业税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进项税额增加造成的,一是原材料价格提高,全年增加进项税额15万元。二是购进机器设备抵扣进项税额13万元。以上两项就多抵扣进项税额28万元,扣除以上因素企业税负率达到3.45%,高于预警值。核查过程中发现企业2010年11月份销售的下脚料117000.00元,计入了营业外收入,未计提增值税,应补提增值税1700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之规定,应补缴增值税17000.00元,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加收滞纳金。五、预警指标名称:存货周转率预警【指标描述】存货周转率是企业销货成本与企业平均存货之间的比,它反映企业存货周转的速度。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款项的速度越快,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就越强;反之越弱。如果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比例较高,而周转率过低,则纳税人存在销售实现但不结转或不记收入、没有购进货物却以假发票或虚开发票入账、库存货物不真实等疑点。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平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存货余额流动资产总额100% 【反映问题】可能存在销售实现但不结转或不记收入、没有购进货物却以假发票或虚开发票入账、库存货物不真实等问题。【解除指引】对与存货有关的预警指标应对纳税人存货情况进行盘点,根据当前时点存货盘存情况推算预警期末实际存货余额;重点核实企业大金额的低值易耗品是否存在跨年度(12个月)摊销问题,残值有无及时作销售处理。对连续预警的企业存货细化分类,对大件商品和便于计量的存货进行实物盘点,或查阅企业财务部门年度财产盘点表,没盘点的责令企业盘点,做到账实相符,注意分析盘亏存货的去向及来源,报废品及损失是否按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了解企业库存总量,分析库存真实性。关注有无发出商品不开发票不计收入问题、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不进行账务处理而少转出进项税额的问题以及取得虚假发票抵扣进项税额虚增存货的问题。【案例分析】2010年第四季度系统预警该企业主营业务成本29180764.14元,平均存货成本12051983.18元,存货周转率242.12%,预警值456.41%。该企业存货周转率低于预警值214个百分点,经约谈,该企业存货周转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客户要求而造成了产品积压,年底存货达到了1500万元(同比增加600万元),其中产品800万元,原材料700万元;经进一步分析认为企业解释的理由不能完全解除预警疑点,遂又对该企业进行实地核实,重点对企业存货进行了实地盘点,经盘点计算,企业账面原材料和库存原材料相差67.65万元,经核实确认,企业由于保管不善仓库被盗造成了原材料丢失,而企业没有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应转出进项税11.5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的规定,应转出并补交增值税11.5万元,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加收滞纳金。六、预警指标名称:应税销售额变动异常预警 【指标描述】通过对纳税人当期的应税销售额分别进行同比和环比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税销售额的变动情况,若纳税人应税销售额异常下降,则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迟计收入等问题。 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期销售额-比较期销售额)比较期销售额100% 【反映问题】可能存在少计、迟计收入等问题。 【解除指引】注重与企业相关人员的约谈,了解产品市场变化状况,结合存货和资金变动情况,分析销售额下降是否正常。关注有无发出商品不开发票不计收入问题。 【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2010年第四季度系统预警企业本期应税销售额76538.46元,上期应税销售额873900.85元,变动率-91.24 %,预警值-50%。通过约谈,造成该企业应税销售额变动异常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4季度该企业开始上新项目,新筹建厂房,拆除了部分车间,造成第四季度销售额下降。通过全面核查,该企业存在以下问题:2010年11月委托外加工轴承圆钢717.912吨,收回完工轴承圈627.1吨,形成下脚料85.812吨,下脚料抵顶加工费,每吨2000元,合计含税金额为171624元,未计收入,少申报销项税额24936.82元,应补缴增值税24936.82元。 新上的轴承钢管生产线于11月份竣工,2010年12月份对外加工钢管收取加工费1430500元(含税),未开具发票,未申报收入,应补缴增值税207850.43元。综合以上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之规定,应当补缴增值税232787.25元,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加收滞纳金。七、预警指标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预警【指标描述】纳税人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票的用量一般情况下保持着一定的数量,一定时期内一般不应有大的波动。若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有突增的情况,则存在虚开发票等疑点。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小于等于一百万元并且当期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份数小于25份的纳税人不发布预警。 【反映问题】可能存在少计、迟计收入等问题。 【解除指引】对该指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核查: 1、查看企业开具发票的销售额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是否一致; 2、查看企业进项发票,看购进货物与销售货物是否一致; 3、查看资金结算情况,看资金结算与货物流向是否一致,对通过现金结算的应重点核查,并与库存现金核对。 4、实际库存商品、仓库保管账与账簿记载是否一致,企业是否存在无明显来源异常收入情况。【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2011年2月份系统预警企业本期开具份数29份,本期前一月开具份数16份,本期前二月开具份数10份,本期前三月开具份数15份,发票用量变动率(份数)分别为81.25%、190.00%、93.33%。经核实,该企业本月发票用量突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2月份增加了内销订单,故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金额都有增加,以致出现了2月份发票开具数量增加,情况如下:该企业2011年2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0671553.03元,其中内销销售收入2501460.83元,占总收入的23.44%,实现销项税额745914.82 元,当月进项税额为 193346.89 元,当月实现增值税552567.93元。而2011年1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6810549.48元,内销销售收入仅1399924.95元,只占总销售收入的8.33%,销项税额为 849105.86 元,进项税额为 936147.76 元,未实现增值税额。2011年2月份该公司销货订单集中,且内销比重远高于1月份,该公司2011年2月份内销销售额较1月份增加了78.68%。与前几个月相比差异情况原因亦同。由于内销商品销售一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月份共开具了专用发票29份,其中开具给甲公司15份,金额1254630.88元,税额213287.22元;开具给乙公司13份,金额1225829.95元,税额208391.05元;开具给丙公司1份,金额21000元,税额3570元。实地核查该企业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资金结算正常,账实基本相符无较大出入。综上,未发现该企业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八、预警指标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滞留票异常预警【指标描述】对当期和前期滞留票情况分别从税额和份数进行分析比较,对存在滞留票或滞留率较高的纳税人预警,特别是商贸企业,纳税人存在有账外经营、隐瞒收入等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反映问题】可能存在账外经营,隐瞒收入的问题。【解除指引】该指标为季度指标,主要对当期和前期滞留票情况分别从税额和份数进行分析,对滞留票或滞留率较高的纳税人进行预警,2010年12月起对当期滞留税额小于1万元的纳税人不再发布预警。滞留票已经入账的,要进一步核实是否为该企业经营范围内的抵扣项目,看其购进货物的入库单,发出货物的出库单及相应的购进、销售凭证及资金流向,判断有无问题。滞留票未入账的,看货物是否已经销售,如果已经销售的要求企业据实补缴税款;没有销售的督促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因责任心不强造成滞留票的,应该加强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和纳税辅导,要求其按期进行认证。 【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企业2009年12月出现增值税专用发票滞留票异常预警,滞留票9份,滞留金额468939.41元,税额79719.70元。经核实,情况如下:1、2009年9月份取得青岛天图电子有限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4份,号码分别为00371984、00371994、00372404和00372431,发票金额合计222385.46元,税额合计37805.54元;取得超越世纪科贸增值税专用发票4份,号码分别为00403788、00403789、00403790和00403791,发票金额合计245220.51元,税额合计41687.49元。因财务人员生病住院,该8份发票超过认证期限,形成滞留票,企业已在2009年12月入账,相应的货物已经做销售处理,无问题。2、2009年8月10日从青岛三田惠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1份,号码为00231744,金额1333.33元,税额226.67元,该公司购进该批货物未作账务处理,货物已经销售,取得收入1466.66元,未计提销项税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之规定,应计提销项税额249.33元。另外,通过实地核实,还发现2009年10月销售复印纸一批,收入11255.81元,应计提未计提销项税额1913.49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的规定,应补缴增值税1913.49元。以上共应补缴增值税2162.82元,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加收滞纳金。九、预警指标名称:小规模纳税企业纳税额偏低预警【指标描述】该指标为年度指标,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收入、申报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纳税额长期偏低(月均纳税额低于150元)的企业进行预警。 【反映问题】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等问题。 【解除指引】解除时应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弄清申报纳税额偏低的原因,然后针对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如属于待关停并转的企业要在评估任务中确定其为待关停并转企业。 【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系统预警企业2010年应税销售额(月均) 3091.49元,应纳税额(月均)92.74元。经核实该纳税人在2010年2月开业,属小规模纳税人,因开业初期业务未开展起来,生产不正常,销售业务很少,出现低税额申报。但经核实在2010年12月销售给个人纸张,未按规定开具发票入账,共13.975吨,金额178875元(不含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条例第一条所称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之规定,应补缴增值税1788753%=5366.25元,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十、预警指标名称:申报销售额低于发票开具金额的小规模纳税人预警【指标描述】对发票开具金额超过申报销售额的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发布预警。申报销售额包括:一是指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销售额,二是发票超定额已补税款数据,是通过前台税票录入中选择征收项目为“增值税”、税款种类为”正税”进行判断、税款产生方式为”开票产生应纳税款;发票开具金额指:发票交旧验旧金额和发票代开金额;使用定额类发票纳税人,需要用验旧份数乘以票面金额计算其开具金额。 预警频度按季,发布时间与预警频度相差一个季度,若2011年7月底发布预警信息,预警所属日期选择2011年二季度,预警内容是税款所属期为2011年1季度申报数据和发票信息。 【反映问题】发票开具金额超过申报额,纳税人没有全额申报。 【解除指引】系统预警发票开具金额与申报销售额按季度汇总计算,核实时应逐月比对计算应补税款;如该业户属于定额征收业户应一并进行定额调整。【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系统预警该业户2010年四季度申报销售额30000.00元,开票金额(不含税)34000.00 元。经核实,该业户2010年7月份发票开具金额8500.00元, 按定额申报10000.00元,8月份发票开具金额18000.00元,按定额申报10000.00元,9月份发票开具金额7500.00元 ,按定额申报10000.00元,7月、9月申报销售额大于发票开具金额,不存在问题,但8月份申报销售额小于发票开具金额,少申报8000.00元,应补缴增值税240.00元。 根据山东省国家税务局个体双定户税源监控管理办法(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01号)第二十条“个体双定户发生下列情形,应当在法定申报期限内及时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并缴清税款:(一)定额与发票开具金额或税控器具记录数据比对后,超过定额的经营额所应缴纳的税款;”之规定,该业户2010年8月份少申报销售额8000.00元,应补缴增值税240.00元,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十一、预警指标名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销售额小于发票开具金额预警【指标描述】对发票开具金额超过申报销售额的一般纳税按季发布预警。 【反映问题】发票开具金额超过申报额,纳税人没有全额申报。 【解除指引】该指标为季度指标,按季累计计算纳税人申报销售额和发票开具金额,按季发布预警;系统取数时申报销售额包含评估补税对应的销售额;纳税人发票开具金额可以通过综合征管系统发票验旧功能查询获得。【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系统预警业户本期销售收入额313871.73元,本期专用发票开具金额5507.56元,本期普通发票开具金额365311.87元,本期差额-56947.70元。经核实,该业户2010年1-12月份专用发票开具金额5507.56元,普通发票开具金额365311.87元,其中2010年11月份开具普通发票金额159296.97元,由于企业会计人员计算错误申报销售额为102349.27元,少申报56947.70元,少计销项税额9681.11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之规定,应当补缴增值税9681.11元,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加收滞纳金。十二、预警指标名称: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指标描述】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分析,主要通过对当期有运费发票抵扣进项的纳税人当期运费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占全部进项抵扣进项税额的比率进行分析,分析纳税人当期运费发票抵扣进项的合理性,对比例高于同行业预警值的,可能存在取得虚开或虚假的运费发票,虚抵进项税额的纳税人进行预警。 对当期运费发票抵扣税额超过1万元,运费发票进项占全部进项税额比例超过行业预警上限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预警。 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全部进项比例当期运费发票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抵扣税额当期全部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100%。 【反映问题】可能存在取得虚开或虚假的运费发票,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解除指引】核实是否为运输应税货物发生的抵扣项目,看其购进货物的入库单,发出货物的出库单,与运输发票所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抵扣凭证是否吻合。查看货运发票项目填写是否齐全、规范,货运发票票面收货人和发货人与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列的购货方和销货方名称是否相符;货运发票票面的运输货物名称、数量与购货(销货)发票上的货物名称、数量是否相符;货运发票票面的起运地和到达地与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列的购货方和销货方的地址是否相符;起运地、到达地与所运输货物购销地是否存在正常的关联关系。货运发票的数量、金额与货运业务的资金结算凭证是否相符;货运发票列明的重量(数量)、单位运价、计费里程和运费金额与购销货物发票载明的相关事项是否吻合。【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系统预警该纳税人本期运费发票申报抵扣税额133728.00元,本期全部抵扣税额418062.26元,本期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31.99%,与上年同比增加31.99%。经核实该公司2010年11月取得运输发票22份,金额 938400.00 元,抵扣进项税额65688.00元;2010年12月取得运输发票20份,金额 972000.00 元,抵扣进项税额 68040.00元;合计取得运费发票42份,金额1910400.00元,抵扣进项税额133728.00元,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为满足生产的需要,从外地大量购进原材料,集中运输,所以造成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过高。而去年同期主要是当地购进,无此项运费发生。但经核实部分发票存在如下问题: 1、发票号码为XXXXXX号的1份运输发票运费金额为100000.00元,抵扣进项税7000.00元,属于汇总开具,但未附运输清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第七条第(五)项:“一般纳税人取得的项目填写不齐全的运输发票(附有运输清单的汇总开具的运输发票除外)不得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之规定,应补缴增值税7000.00元。 2、发票号码为XXXXXX号的1份运输发票金额50000.00元,其中注明运费40000.00元,杂费10000.00元,计算抵扣进项税3500.00元,多抵扣进项税70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物运输业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88号)第十条第(二)项:“准予抵扣的货物运费金额是指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单位为代开票纳税人开具的货运发票上注明的运费、建设基金和现行规定允许抵扣的其他货物运输费用;装卸费、保险费和其他杂费不予抵扣。货运发票应当分别注明运费和杂费,对未分别注明而合并注明为运杂费的不予抵扣。”之规定,应补缴增值税700.00元。 以上共应补缴增值税7700.00元,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加收滞纳金。十三、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指标描述】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分析主要通过对当期有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的纳税人当期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占当期全部抵扣进项税额的比率的分析,分析纳税人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的合理性,对比例高于同行业预警值的,可能存在虚开农产品收购凭证、虚抵进项税额的纳税人进行预警。对当期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税额超过1万元,农产品收购凭证进项占全部进项税额比例超过行业预警上限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预警。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全部进项比例当期农产品收购凭证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抵扣税额当期全部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100% 【反映问题】可能存在虚开农产品收购凭证,虚假抵扣进项税额的问题。【解除指引】重点核实收购发票开具的农产品出售人是否为农业生产者,有无超出使用范围或未按规定开具的收购发票;是否已经支付了价款;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按具体的品种、规格进行数量、金额式核算;购销业务记账凭证上相关单证是否齐全,如过磅单、验收单,付款凭证等。 【案例分析】评估认定结论、依据及处理意见:系统预警纳税人本期农产品收购凭证申报抵扣税额143000.00元,本期全部抵扣税额143000.00元,本期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比100.00%,预警值为83.86%。经核实该公司为储备产品原料于2010年10月集中收购了一批籽棉,开具农产品收购凭证120份,金额 110000.00 元,计算抵扣进项税额143000.00元;经核实部分发票存在如下问题:1、发票号码为XXXXXX、XXXXXX号的2份农产品收购发票出售人为非农业生产者,收购金额30000.00元,抵扣进项税390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和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管理的意见第四条第(三)项:“对超出使用范围或未按规定开具的收购发票,不得凭其抵扣税款。”之规定,应补缴增值税3900.00元。 2、发票号码为XXXXXX号的1份农产品收购发票,收购金额10000.00元,抵扣进项税1300.00元,尚未支付价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和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管理的意见第四条第(二)项:“未支付价款的收购业务不得计算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