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生物酶综合前处理技术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采用以新型综合生物酶体系 木质素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 复合果胶酶组成 用两种复合酶体系替代传统前处理加工中的退浆 煮练工序 利用综合酶体系使面料上的木质素 淀粉浆料 棉蜡及棉籽壳降解和乳化 木质素酶与纤维素酶配合使用 有助于去除棉籽壳及纤维细胞壁的木质素 复合果胶酶进入初生胞壁层使果胶质降解 使得通向纤维囊腔的通道打开 纤维素酶去除纱束表面的短纤 有效的解决了棉籽壳在生物酶处理中难以去除的难题 既降低了烧碱 化学药剂 蒸汽 电力 水量以及污水排放的COD含量 又使得生产工序变得简单可控 对多纤维复合面料的加工变得简单易行 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整个工艺生产过程无毒害物质产生 工艺过程可连续操作 工艺简单 流程短 经此工艺处理后的面料棉籽壳去除较好 布身柔软性好 强力保留好 新型复合酶体系的酶种组成 木质素酶木质素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还原酶 属于氧化酶的蓝铜家族 木质素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连接者 它们之间存在着牢固的共价键 由于木质素是复杂的体系 是水不溶的 不能为酶接近 必需使用中介分子增强木质素酶与底物结合的比例 以利于后续漂白使棉籽壳进一步的降解 木质素酶种的pH值活力曲线图 pH值在4 0 5 5范围为该酶种的最大活力范围 最佳pH为4 5 木质素酶的温度值活力曲线图 温度在20 45 范围都有较好的活力 最佳活力范围为35 40 淀粉酶 淀粉酶属于水解酶的一种 是淀粉水解的生物催化剂 能够快速的将淀粉降解成糊精 影响 淀粉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pH值 温度和金属离子 一般 淀粉酶在pH值为5 5 8 0时活性较稳定 pH值小于4时 酶易失去活性 目前所用的 淀粉酶主要有耐中温 60 70 和耐高温 90 95 而本工艺使用的 淀粉酶的温度活力范围为30 80 最佳温度条件为40 45 pH值范围为5 0 7 5 有利于在堆置条件下发挥作用 复合果胶酶 传统碱性果胶酶的主要组分是果胶裂解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酸盐裂解酶以及果胶酯酶 果胶质是高聚合度的半乳糖醛酸 果胶裂解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酸盐裂解酶直接作用于果胶聚合物长链上的甙键 而果胶酯酶使酯类发生水解产生更多供果胶裂解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作用的位置 采用复合碱性果胶酶 碱性果胶酶 中性纤维素酶 对棉织物进行处理时 使得果胶酶能够突破纤维表面的蜡质层 角质层和主要分布在纤维表皮层 初生胞壁的果胶质能够更好的结合 结合的程度直接影响酶处理的效果 该复合酶种的pH值范围是6 0 10 0 温度作用范围40 60 最佳pH值是7 0 9 0 最佳作用温度55 纤维素酶 纤维素是 d 葡萄糖剩基以1 4甙键连结而成的大分子 主要是由内切葡聚糖酶 EG 破坏纤维素长链中间的结合键 1 4糖苷键 产生非还原性末端后 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 CBH 结合上去 破坏纤维素长链尾端的结合键 将纤维素从结晶型态转变为无定型态 产生纤维二糖 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转变为葡萄糖 一般分为中性纤维素酶和酸性纤维素酶 酸性纤维素酶 除毛 起花速度快 但强力保持差 操作要求高 需调节p 值4 5 5 5中性纤维素酶 除毛 起花速度慢 操作简单 强力保持好 相对比较安全 酸性纤维素酶 其pH值范围是4 5 5 5 最佳工作pH值4 5 5 0 活力温度范围是40 68 最佳工作温度条件50 60 传统上主要用于生物抛光 去除纱线的短纤毛上 主要破坏纤维的表皮层 角质层 增大表皮层的缝隙 有利于后续的果胶酶进入和更好的与初生胞壁层的果胶质结合 同时对棉籽壳的纤维素进行分解 有利于木质素酶渗入 但用量要严格控制 否则会造成强力损伤 同时纤维素酶的加入使织物整理后的手更加丰满和柔滑 表面更加光洁 中性纤维素酶 其pH值范围是5 5 7 0 最佳工作pH值6 0 6 5 最佳工作温度条件50 60 在第二酶组分中使用 有助于与果胶酶产生协同作用 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机理图 不同酶体系的组合运用 针对上述的酶种的特性和处理的底物特性进行合理的组合成两种酶体系 退浆 煮练一步法需要处理的底物分别是棉籽壳 浆料 淀粉浆 CMC 果胶质 浆料中的蜡质 一般薄型织物 40s以下的 纱线的配棉较好 棉籽壳较少 可直接选用复合果胶酶 淀粉酶与乳化剂进行处理 较厚重织物棉杂和浆料较多 可先用木质素酶和酸性纤维素酶进行处理 降解棉籽壳中的木质素使之变得疏松 纤维素酶去除纤维表面的短纤和使得纤维表皮层产生裂缝 然后再使用复合果胶酶和淀粉酶进行处理 根据酶种的pH值和温度的活力特性 将酸性的木质素酶与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进行组合 pH值控制在4 5 5 0 温度条件控制在40 45 作为第一酶组分 将复合果胶酶 淀粉酶作为第二酶组分 pH值控制在7 8 温度条件控制在55 60 根据不同的布种情况 分别选用单组分或双组分配合使用 复合酶体系不同酶种针对各自对应的底物作用 浆料特性及作为底物与酶结合的特性目前梭织物的上浆工艺中的上浆配方多为淀粉 纯合成浆料PVA 聚乙烯醇 或聚乙烯乙酸酯 丙烯酸聚酯 CMC 酸甲基纤维素 混合浆料淀粉 等混合物 也有根据纱线和织造的特点单独使用 以及蜡质 防腐剂 渗透剂等 在酶发挥作用之前必须使板结的浆料有一个充分膨化 糊化的过程 必要的浸泡时间 温度条件是保证 较高的带液率保证淀粉酶能够更多的和淀粉结合 不能被分解的PVA等在后续的漂白水洗中得以去除 达到较好的除浆效果 一般经此工艺处理的面料 退浆效果 薄布 PVA去除7 8级 主要上PVA 50s以下的 中等布 PVA去除6级左右 淀粉去除6级左右厚布 粗支 PVA去除 6级左右 淀粉去除5 6级可以达到不低于正常退浆效果的前处理面料 棉籽壳的特性及作为底物与酶结合的特性棉籽壳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蜡质层 角质层 纤维素 果胶质和木质素 棉籽壳具有一定的疏水性 一般正常的浸轧方式很难使得酶和底物得到最大量的结合 布匹经热水浸泡后 棉籽壳会吸水膨化 大多数会由交缠在纱束的内部转移到纱束的表面 传统的轧压方式会使棉籽壳与酶液接触的机会大为降低 极大地影响了木质素酶对棉籽壳内木质素的降解 使用非离子高效乳化剂破坏表层的蜡质增加其亲水性 使用淀粉酶对经纱上的淀粉浆进行降解 在少量的纤维素酶的作用下对棉籽壳中的纤维素进行降解 使得木质素酶与棉籽中的木质素的结合的能力增强 同时保持合理的带液率有利于酶与作用底物的最大可能的接触 同时也有助于棉籽壳的进一步的膨化 有利于整个复合酶体系的作用 棉纤维的特性及蜡质 果胶质 木质素要作为底物与酶结合的特性果胶质是以聚半乳糖醛酸主链 通常以鼠李糖 阿拉伯糖 半乳糖和木糖以及其他糖类为支链 果胶质虽然具有大量的亲水性的羟基和羧基 但在棉纤维上的果胶物质却是部分以Ca Mg盐和甲脂的形式存在 因此它的亲水性比纤维素要低 而且它在纤维中可能部分地与纤维素大分子以酯键结合在一起 所以不去除果胶物质对纤维的色泽和润湿性会有一定的影响 不利于以后的染色 印花等 果胶质的存在对染色牢度也有不良的影响 非离子高效乳化剂对纤维表层 浆料中的蜡质进行乳化 增强了纤维表面的可及性 使得酶分子和对应的底物结合的几率变大 棉纤维的结构图 表皮层 含果胶质 新型复合酶体系处理工艺中厚布种 梭织布 工艺流程 坯布 浸轧酶液A 堆置4 6h 浸轧酶液B 保温堆置4 6h 水洗漂白 烧毛 定型 丝光酶液A配方 木质素酶5 0g l 淀粉酶2 0g l 纤维素酶1 5g l 非离子乳化剂5 0g l 酶液pH值4 5 5 0 温度40 45 堆置4 6h 35 45 带液率85 以上酶液B配方 湿布浸轧 复合果胶酶20 0g l 淀粉酶3 0g l 非离子乳化剂10g l 溶液pH值控制在9 9 5 布身pH值7 8 温度55 60 堆置4 6h 50 60 带液率80 以上水洗漂白工艺 3格热水洗 轧双氧水漂白液汽蒸漂白 30min 95 水洗烘干 双氧水浓度10 11g l pH值10 11 薄布类 梭织布 工艺流程 坯布 浸轧酶液 堆置4 6h 水洗漂白 烧毛 定型 丝光酶液配方 复合果胶酶5 10g l 淀粉酶3 0g l 非离子乳化剂5 10g l pH值7 8 温度55 60 堆置4 6h 50 60 带液率80 以上水洗漂白工艺 3格热水洗 轧双氧水漂白液汽蒸漂白 30min 95 水洗烘干 双氧水浓度10 11g l pH值10 11 麻纱漂白工艺 工艺流程 络筒麻纱 浸泡酶液处理 加双氧水漂液漂白 脱氧酶脱双氧水 水洗出缸 烘干 纺纱酶液配方 复合果胶酶3 5 0g l 非离子乳化剂2 3g l pH值7 8 温度55 60 60min 漂白双氧水4 6g l 95 45 60min传统工艺一般需要漂白两到三次 时间6 8h 有的还需要亚氯漂 氧漂 而且过程需要水洗 对麻纱的强力造成较大影响 工艺操控难度大 能耗浪费大 纱线的可纺性差 成支数差 酶工艺处理縮短处理时间 使漂白的效能提高 麻纱的柔韧性变强 可纺性提高 不再需要氯漂或亚氯漂 结果与讨论弹力类织物生物酶处理与传统工艺漂白后比较 双酶法 普通类织物生物酶处理与传统工艺漂白后比较 普通类织物生物酶处理与传统工艺漂白后比较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生物法处理在布面的白度 毛效 强力 棉籽壳残留等诸多方面完全可以达到传统工艺的处理效果 可以满足后续的印染加工需求 工艺操作简便 工艺安全性好 质量稳定 针对一般正常配棉的面料新型复合酶处理工艺完全可以正常满足工艺质量要求 对配棉较低的粗支纱卡 棉籽壳含量非常多 生物酶处理工艺也可以达到碱煮工艺的非常接近的去棉杂效果 在棉籽壳去除方面可以满足常规染色的需求 特浅色和特鲜亮色只需增加一道复漂即可 常规前处理工艺的也需如此处理方可 新型复合酶综合前处理工艺 对棉籽壳的有效去除 说明通过复合酶系统的处理 增加了棉籽壳的膨化和降解 使得棉籽壳与酶结合的比例提高 为后续的水洗漂白对棉籽壳的去除提供了非常有效地途径 到达传统退浆 碱煮漂白的效果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棉纤维表面微观结构 通过对比棉纤维精练前后的表面结构变化情况 a 原棉纤维 未经处理 b 碱精练后的棉纤维 c 碱性果胶酶精练后的棉纤 生物法和传统工艺染后指标对比弹力类织物生物酶处理与传统工艺成品比较 普通类织物生物酶处理与传统工艺染后比较 综合综合酶体系前处理与传统前处理的生物排放量对比 通过生物法处理与传统工艺的染色后的结果对比 表明生物法处理的具有更好的优势 士林和活性的得色优于传统工艺 可以说明新型综合酶体系的配合使用 提高了纤维表面到囊腔的上染通道 对提高染料的利用率有很大的帮助 综合综合酶体系前处理与传统前处理的耗水 耗能对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编制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4课 第2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岷县气候地理题库及答案
- 文职专业技能试题题库及答案
- 团的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11.动物的四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二年级下册
- DB65T 4461-2021 羊螨病防治技术规程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互动体验设计报告
- 新能源汽车引领2025年二手车市场市场规模预测达1216亿元
- PHPstorm激活码2025年5月13日亲测有效
- 总包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儿童编发课件
- 工程贴息合同协议
- 商密网管理制度
- 《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规范》团体标准解读
-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基于3D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轮胎装配线设计
- 宠物托养创新创业路演
- 机关健康知识讲座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问答试题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