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安全月活动经验建安全长效机制.doc_第1页
借鉴安全月活动经验建安全长效机制.doc_第2页
借鉴安全月活动经验建安全长效机制.doc_第3页
借鉴安全月活动经验建安全长效机制.doc_第4页
借鉴安全月活动经验建安全长效机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借鉴安全月活动经验建安全长效机制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借鉴安全月活动经验建安全长效机制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实现安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下面笔者就如何借鉴安全生产月的好经验、好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借鉴安全生产月活动,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举办了各种咨询、宣传、演讲、教育培训等安全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易于被人们所接受,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职工安全意识、态度、责任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各项生产和工作都能按照规章和规程的要求完成,应该说安全生产月里事故是较少的。但是安全生产月一过,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就有所松懈,三违现象随之抬头,事故发生也随之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如何借鉴安全生产月活动,将安全生产月的一些有效活动长期地坚持开展下去,将人们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牢固、长期地树立起来,将安全融入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增强干部职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懂安全的良好安全氛围。要让各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增强安全意识,就必须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效形式和方式坚持下去,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是良好的安全氛围值得借鉴。安全生产月期间,各单位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宣传安全生产,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也比较重视,亲临一线关心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安全风气浓厚。如果我们把这一风气坚持好,发扬好,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突出视觉文化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在安全文化月期间,安全宣传一条街、安全文化长廊、大街大巷和企业车间的安全标语、漫画、亲情教育园地随处可见,安全寄语、警句等处处映入干部职工眼帘,实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念引导,使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安全的重要,促进人们对安全理念的树立。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渗透理念,将安全牢牢扎根于脑海之中。企业、单位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类安全活动较多,如:开展安全板报展、安全千人签名、送安全温暖、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安全画展等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寓安全教育于娱乐,易于广大干部职工所接受,让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理念,值得借鉴总结,需要在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二、借鉴安全生产月活动,让安全形成制度。近几年的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与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安全生产月里开展的应急演练、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培训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应把这些经验和做法,从中提炼和总结,找出科学的、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东西,建立新的经常性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制度、机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表现出应有的活力,因此,要将安全生产活动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后,形成制度、机制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完善现有的制度、规程。要借鉴安全生产月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补充、整合和完善,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安全目标、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变每年一个月的安全生产月为月月都是安全生产月,使安全生产机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三、借鉴安全生产月活动,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很多企业在安全生产月期间事故发生的很少,但是一出安全生产月,事故发生的频次就显著增加,究其原因就是在安全生产月里,企业从领导到职工安全意识较强,规章制度落实得较好,工作都比较认真细致,这些好的行为和做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日常工作借鉴,并坚持下去,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安全习惯。安全习惯形成以后,做任何工作都会潜意识地规范行为,遵守规章制度。而要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仅靠一个两个安全生产月是不够的,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对良好的安全习惯的培养:一是培养强烈的安全意识。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时刻刻都注意安全;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自觉养成良好安全习惯和工作习惯,真正做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转变。二是从点滴小事做起,遵章守纪。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都是在无数次事故后用生命和鲜血来书写的,它的制定就是让事故不再重演,让悲剧不再发生,保证干部职工生产安全。因此,每个干部职工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小事上,都要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要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仪器,每一台机器的检查、检修,每一个零件的更换,每一道工序的操作,都不存一丝一毫侥幸,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安安全全地作业。三是勤学苦练,强化正规操作行为,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技术。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反复练习,反复操作,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要依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各项活动,强化干部职工的基本功训练,要苦练安全生产技术,熟练掌握安全要领,提高安全生产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本领,自觉培养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彻底杜绝不良习惯,大力培养出手就干标准活的良好习惯。四、借鉴安全生产月活动,让安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习惯支配行动,行动影响习惯。只有把安全当作自己的习惯,才能把安全转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我们应把安全生产月期间的好的行为做法,加以利用,使这些好的行为、做法得以发展和应用。从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加强考核,形成内部激励的良好氛围。实行政策激励和制度制约,进一步完善考核细则,员工把安全生产与员工技能鉴定、职称评定、工资分配、提拔使用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机制,养成良好的工作行为。要建立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机制,培养干部职工的正确的操作行为,彻底摒弃三违陋习,养成良好的生产作业习惯。三是建立不安全行为预警系统。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对干部职工的不安全行进行跟踪,动态管理干部职工的违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改正,增强员工自觉按章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控制三违的发生。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干部职工把安全生产工作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让遵章守纪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让从我做起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让自我防范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让安全生产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上安全岗,干安全活,杜绝三违,自觉做到四不伤害,把良好的习惯变成安全生产的自觉地行动,彻底杜绝事故发生。总之,我们不能仅靠一个或两个安全生产月就能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全部问题,而是要借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好经验和做法,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性和连续性。第 6 页 共 10 页倡导安全文化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一)安全文化与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是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安康、社会安定、财产不受意外损失的知识、观念、制度、法规和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相关硬件的总和。安全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它有广泛的社会性,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因此,小到一个企业、车间、班组乃至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都存在着安全文化建设问题。过去,有人认为:“没有生产就谈不上安全工作”,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局限性很大。从全社会来讲,它容易使人忽视除生产以外的生活安全,是狭隘的安全文化观;现在有人认为:“安全文化是工业文化,仅存于工业社会”,但从人类与灾害斗争的历史来看,它容易使人忽视非人工环境里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割断历史的孤立的安全文化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定要以全面的安全文化观为基础,不要排斥针对生活领域或非人工环境的那些可贵的非技术性安全做法,也不要小视那些因人而异的种种忌讳或谨小慎微,倘若这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可以说事故的人因问题就消除了。这里所说的安全素质,准确地说应该是安全素养。在安全文化中,安全素养比安全意识更重要。安全意识解决的仅仅是主体不愿意受到伤害的问题,而安全素养解决的是人不会受到伤害和防止事故发生的问题。有时发生伤害事故,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指责:“你怎么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其实这有点冤枉人,谁愿意受到伤害,谁愿意死?但确实存在着安全素质差的问题,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二)倡导科学的安全文化人对大干世界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局限性,安全文化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一个方面,也存在着局限性。但它作为人类历史事件的主流,又总是影响着后世,其中不乏有局限的部分。例如,洪荒年代,人类处于原始状态,对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在灾难到来之际的一些防害躲灾做法都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全盘否定不妥,全面继承不当,这就是倡导安全文化必须注意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有这样一些事例见诸报端,某企业老出事故,生产上不去,经济不景气,厂领导不在管理上、员工综合素质上找原因,而是祈求神灵保佑,并花大钱请巫婆神汉为企业驱鬼消灾;有的企业大搞开工典礼,由厂长亲率员工向财神膜拜,乞求开工大吉,财源滚滚来。除此之外,在许多繁华的大都市,一些商厦和金融重地,近几年也大刮立石狮把门之风,甚至在首都的一家报社新盖的大楼门口,也立了一对石狮,如果说是为了美化,但石狮与整个建筑在风格上很不一致,与环境也不谐调,能说是美化吗?那么又是为了什么呢?其实,这些都是传统的安全文化习俗在当今的保留。但是,这些都是应当经过改造,去伪存真之后才能保留的东西。因为不管怎么说,于这些事的人在心理上还受着民族传统文化惯性的影响。这正说明不少人的安全文化水平还停留在局限性大、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以前的那种还不能正确解释灾害现象的阶段。社会化大生产促进了安全文化的发展,使科学的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性和可操作性越来越强,与现实人生距离越来越近。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人们具有现代安全知识和技能,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产工作当中,并形成态度长期保持下去。(三)非智力因素的安全素质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安全素质的培养,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解决人的本质安全化问题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的保护自身的方式有两种,一种表现为本能的条件反射,另一种是经过学习获得的具有安全意义的知识与技能。前者是非智力的,后者是智力的。我们所说的非智力安全素质是指智力后安全素质,也就是说,这种安全素质是经过学习成为人的技能的一种习惯性条件反射。关于这一点,在企业的安全培训里,是通过安全的态度教育来完成的。但安全的态度教育只要求人积极地运用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达不到智力后安全素质,也即人的本质安全化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不利于生产的现象,这些现象一开始很难断定跟事故沾边,但发展下去,很可能阻碍生产,甚至酿成事故,伤人毁物。操作者在处理这些故障时仅仅是一个习惯性动作或者一个反习惯性动作就可完事大吉。例如某化工厂的一名司泵工曾经历过的一件事,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一次刚接班不久,这名司泵工接到调度令,叫启动“号”水泵,他立即产生警觉。因为接班时得知该泵刚检修过处于备用状态,但查看现场,泵壳油渍斑斑,这惟一的表面不正常使他联想到该泵内部可能有异。于是,他拒绝启动水泵。叫他说为什么,他也说不清,但总感觉到有问题。经查,该泵蜗壳内有一团油棉纱和一颗长螺栓。一般而言,作为操作工,按调度令行事是本分,即使出问题也没责任,何必去想涉及其他工种的问题。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敏感,上级也不忽视这种敏感,事故就会减少许多。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定要把企业员工的非智力因素的安全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来抓。试想,如果这位操作工在接到指令后,按安全操作规程正常操作,水泵的叶片肯定要打坏,可见非智力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另外,定置管理在机械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