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钾含量.docx_第1页
中药材的钾含量.docx_第2页
中药材的钾含量.docx_第3页
中药材的钾含量.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材的钾含量 根据中药取材的不同部位,以全草、花、叶水煎剂含钾量居多,其中全草平均含钾量达(0. 325 0. 232) mmol/ g;而根、茎、动物昆虫、矿物类则含钾量较低,其中根含钾量最低达(0. 092 0. 050) mmol/ g。其次,对水煎剂含钾量较高的134 味中药分析其功效,统计发现清热、补益药占最多,分别为25、23味,解表、化痰止咳、理气类次之,而其他功效的中药则相对较少;这与以全草、花、叶入药的中药中,清热药占19味,解表药占7味,止血、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化痰止咳类次之有关。另外,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及煎煮时间对水煎剂含钾量的影响,发现矿物及果实类中药虽然随着煎煮时间延长,含钾量有增高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而花草类中药后下的含钾量明显低于旺火、久煎及煎煮2次,旺火煎煮含钾量又低于久煎及煎煮2 次的,显示含钾量增高与煎煮时间有关,对于花草类中药依据传统方法后下能减少钾的摄入。同时我们发现花草类久煎的含钾量低于煎煮2次,两者在煎煮时间上基本一致,但煎煮2次由于重新加水煎煮,故而总容量增加,提示增加溶剂会增加钾的溶出,所以对于血钾增高症患者采用浓煎可以减少钾的摄入。 1 308味中药水煎剂含钾量0. 5 mmol/ g者有13 味中药,根据含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大青叶、马齿笕、白豆蔻粉、茵陈、旱莲草、鸭跖草、半边莲、紫花地丁、金钱草、蒲公英、细辛、淡竹叶、红花;含钾量0. 01 mmol/ g有12味,根据含钾量从低到高依次为青礞石、石决明、珍珠母、天竺黄、紫石英、蝉蜕、磁石、琥珀、代赭石、龙骨、浮海石、茯苓;大部分中药水煎剂含钾量在0. 010. 19 mmol/ g之间。见表1 。 表1 中药水煎剂含钾量分布(味) 项目 水煎剂含钾量(mmol/ g) 0.5 0. 50.2 0.190.1 0.090.05 0. 0490. 01 0. 01 中药 13 33 93 88 69 12 2 根据中药取材根、茎、花、叶、果实种子、全草、动物昆虫及矿石类的不同,以全草、花和叶子入药的中药含钾量较高,其中全草类平均含钾达( 0.2130.091) mmol/ g,花类达( 0.1890.130) mmol/ g,叶子类达(0.1900. 090) mmol/ g,与其他中药的含钾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见表2 表2 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水煎剂含钾量 药用部位 中药(味数) 平均含钾量(mmol/ g) 叶 10 0. 357 0. 429 全草 36 0. 325 0. 232 花 15 0. 212 0. 154 果实种子 73 0. 116 0. 086 茎 38 0. 098 0. 073 矿石 23 0. 096 0. 010 动物昆虫 16 0. 094 0. 090 根 97 0. 092 0. 050 合计 308 注:与其他类型比较, P 0. 05 3 对于水煎剂含钾量0.1 mmol/g的134味中药,若根据中药功效分类,清热及补益类所占最多,其中清热药25味,平均含钾量(0. 3450. 274) mmol/ g;补益药23味,含钾量(0.2030.145) mmol/ g。见表3。以全草、花、叶入药的中药,清热药含钾高者最多,有19味,平均含钾量(0. 4060. 277) mmol/ g;解表药其次,有7 味,平均含钾量(0.2070.148) mmol/ g。见表4。 表3 含钾量前134 味中药的功效分类 功效 中药(味数) 含钾量(mmol/ g) 清热 25 0. 345 0. 274 补益 23 0. 203 0. 143 解表 14 0. 184 0. 099 化痰止咳 13 0. 209 0. 112 理气 12 0. 145 0. 077 利水渗湿 9 0. 306 0. 223 止血 9 0. 203 0. 114 芳香化湿 6 0. 239 0. 253 活血化瘀 6 0. 282 0. 148 平肝 5 0. 126 0. 023 收涩 5 0. 178 0. 075 温里 3 0. 403 0. 282 泻下 2 0. 155 0. 035 开窍 1 0. 34 驱虫 1 0. 14 合计 134 表4 以全草、花、叶入药的中药功效及含钾量分析 功效 中药(味数) 含钾量(mmol/ g) 清热 19 0. 406 0. 277 解表 7 0. 207 0. 148 止血 6 0. 186 0. 127 活血化瘀 6 0. 238 0. 191 化痰止咳 5 0. 228 0. 160 利水渗湿 5 0. 384 0. 274 芳香化湿 2 0. 130 0. 028 温里 2 0. 168 0. 144 祛风湿 2 0. 239 0. 186 补益 2 0. 420 0. 410 理气 1 0. 118 泻下 1 0. 132 开窍 1 0. 343 合计 59 4 矿物、甲实类含钾量较低的中药各种煎煮方法之间含钾量无统计学意义。花草类含钾量较高的中药,其浸泡液的含钾量明显低于久煎及煎煮2次的含钾量;后下10 分钟水煎剂含钾量明显低于旺火30分钟、久煎及煎煮2次的;旺火30分钟水煎剂含钾量低于久煎及煎煮2次的;久煎的含钾量低于煎煮2次的。见表5 。 表5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的含钾量分析(x s ,mmol/ g) 中药 味数 浸泡液 后下10 min 旺火30 min 文火久煎1 h 2 次煎煮 花草类 10 0.4310.163 0.4190.112 0.4670.131 0.5800.155 0.6810.192 矿石类 7 0.0470.113 0.0430.103 0. 0650.140 0. 0820.177 0.0900.215 果实类 3 0.1420.194 0.1290.178 0.1950.228 0.2420.293 0.2650.378 5 在含钾量较高的41 味中药,水煎剂平均含钾量为(0. 4490.182) mmol/ g ,浸泡液平均含钾量达(0.3110.171) mmol/ g ,浸泡液占总含钾量的(67. 013. 6) %。 肾内科常用中药制剂的钾含量 林建昌、周朋、孟小斌从肾脏病学、临床肾脏病学、实用肾脏病手册及中华肾脏病杂志筛选出临床肾内科常用中药方剂12个,对方中常用30味中药进行含量测定。发现30味中药中含量最高者为蒲公英11.42mg/g,最低者为牡蛎0.82 mg/g,平均K+含量为4.15 mg/g ,见表6;而12个中药方剂中含量最高者为实脾饮639.30mg/剂,含量最低者为二陈汤60mg/剂,平均含K+量为280mg/剂。由此可见,中药的钾含量虽丰富,但不算特别高。见表7 表6 30种中药K+含量 药名 K+含量mg/g 车前 6.83 泽泻 3.27 茯苓 1.57 桑白皮 4.17 大腹皮 7.06 大黄 3.56 黄连 5.17 蒲公英 11.42 生地 6.77 丹皮 3.54 竹茹 3.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