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植被现状分析2一、植物种类2二、植被类型4第二章 土壤条件、土壤侵蚀分析及地质灾害分析5一、土壤类型5二、土壤酸碱度5三、土壤肥力5四、土壤侵蚀5五、地质灾害分析6第三章 滨水地带景观结构分析6一、203208m水位带6二、208213 m水位带6三、213217m水位带6四、217220 m水位带6第四章 鸟类迁移景观阻力分析6一、不同生境对鸟类迁移的阻力分析6二、不同鸟类生存适应性及迁移阻力分析7第五章 生态农业区景观规划7一、规划原则7二、规划布局7第六章 景观生态安全分析及生态适宜度分析8一、因子类型8二、结果分析8三、敏感性及重要性等级划分9第七章 景观格局分析10第一章 植被现状分析规划区内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从干扰程度来讲,植被类型主要有自然林、半自然林、人工林以及农田疏林带。自然林与半自然林主要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等构成的针叶林,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为主的疏林,马尾松、杉木及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等构成的针阔混交林,楝树(Melia azedarach Linn.)、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及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等构成的阔叶林。农田区域内村庄周围分布有四旁绿地,主要为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Keng f.)、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el)等构成的竹林,楝树、泡桐、喜树、构树(Broussonetia papyifera (Linn.) LHrit. ex Vent.)等乔木和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黄荆(Vitex negundo Linn.)等灌木构成的片林,以及以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为主的疏林地。另外,还有江边绿化带,苗圃,陡崖植被等。一、植物种类经过现场调查,规划区范围内主要植物种类约有200种,其中竹类5种,乔木43种,灌木45种,草本约75种,藤本22种,果树植物10种。(一)竹类竹类主要分布于十塘镇至南津街、沙溪村至盐井镇以及合阳一带。较多生长于农居四周、部分山头及水田地带。主要种类为慈竹、孝顺竹、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 (Carr.) A. et C. Riv)及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等。(二)乔木乔木种类较多,针叶、阔叶均有,是构成植被的重要组成元素。1九峰山山脉一带:以马尾松或马尾松、杉木组成的针叶林及马尾松、杉木、香樟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为主,属于自然林或半自然林带,农田(或农地)较少(小于5%),主要分布植物种类为马尾松、杉木、楝树、构树、亮叶桦(BetulaluminiferaH.Winkl.)、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泡桐、喜树、香樟、柏木及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inn.)等。2沙溪村至十塘镇一带以农田(或农地)和果园为主(大于60%),植物零星分散,其主要种类为喜树、构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合欢、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W. C. Cheng)、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Smith)、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加杨(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及泡桐等。3白塔坪铜梁洞小安溪地带:此地带为南城区残留植被带,林地中穿插许多农田(或农地)斑块,土壤流失较严重,但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主要种类为柏木、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楝树、泡桐、桉树、刺槐、喜树、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刺桐、马尾松、合欢、构树、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孝顺竹及慈竹等。4八角亭钓鱼城草街地带:此带是以风景区、农田(或农地)及断崖构成特殊地段,主要分布种类为乌桕(Sapium sebiferum (Linn.) Roxb.)、合欢、复羽叶栾树、楝树、水杉、加杨、桉树、刺槐、泡桐、构树、喜树、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慈竹等。5云门山云门镇石簸村片区:此片区以农田(或农地)较多(大于60%),主要植被分布于云门山等山头及民居四邻,部分零星分布于农田间,主要种类为马尾松、楝树、构树、枫杨、慈竹、水杉、加杨、黄檀、黄葛树(Ficus virens Aiton var. sublanceolata (Miq.) Corner)、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喜树、构树及孝顺竹、慈竹等。6主城区(北城区)思居合阳地带:此带以建成区、农田(或农地)为主要类型,植被较为分散,种类复杂,人工栽植及苗圃居多,主要种类为柏木、慈竹、构树、楝树、复羽叶栾树、喜树、刺槐、合欢、枫杨、加杨、水杉、桉树、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inn. f.)、黄葛树、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银桦(Grevillea robusta A. Cunn. ex R. Br.)、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 Soul.-Bod.)、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Hassk.)及秋枫(Bischofia javanica Bl.)、法国梧桐(Platanus acerifolia (Ait.) Willd.)、银杏(Ginkgo biloba Linn.)、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eiro)等。7大石利泽地段:该地段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农田大于80%,植物较为稀疏,基本分布于民居四邻、田间田坎及山头,主要种类为柏木、慈竹、孝顺竹、楝树、构树、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 (Lour.) Harms)、刺槐、喜树、黄葛树、加杨、枫杨、水杉、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 Shaw)及泡桐等。(三)灌木 灌木种类较多,分布较广,较多种类基本在规划区内出现过,其主要种类为盐肤木、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黄荆、皱叶海桐(Pittosporum crispulum Gagnep.)、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 (Hook.) K. Koch)、穗序鹅掌柴(Schefflera delavayi (Franch.) Harms ex Diels)、地桃花(Urena lobata Linn.)、石海椒(Reinwardtia indica Dum.)、小梾木(Cornuspaucinervis Hance)、秋花柳(Salixvariegate Franch.)、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 (Lindl.) Fedde)、桑(Morus alba Linn.)、毛桐(Mallotus barbatus (Wall.) Muell. Arg.)、小蜡(Ligustrum sinense Lour.)、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陕西短柱茶(CamelliashensiensisH.T.Chang)、金山荚蒾(Viburnum Chinshanense Graebn.)、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铁仔(Myrsine africana Linn.)、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 C. J. Chen)、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 (Linn.) Hutch.)、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万年青(Euonymus japonicus Thunb.)、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inn.)、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inn.)、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黄杨(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R.Br.)Oliver)、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 (Bunge)Rehd.)、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 (Thunb.) Thunb. Nov. Gen.)、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小檗(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芦竹(Arundo donax Linn.)、芭蕉(Musa basjoo Sieb. et Zucc.)、藤构(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 var. australis Suzuki)、腹水草(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 (Hemsl.) Yamazaki subsp. plukenetii (T.Yamazaki)D.Y.Hong)、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海桐(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Ait.)、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 Sieb. et Zucc.)、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法国冬青(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 var. awabuki (K.Koch) Zabel ex Rumpl.)、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等,它们主要生于乔木林下、断崖、荒山坡、田坎上、溪流及河流岸旁或居民四周。(四)草本植物 规划范围内的草本植物是种类最多、数量极大的群体,它构成群落及植被的下层,其生境较为广泛,基本上遍布各个生境类型,某些地域还是构成群落的主要植物(如田间小路、珊瑚坝、江边淹水区等均以草本植物构成),规划区域内的草本种类主要有:1耐水湿草本:甜根子草(Saccharum spontaneum Linn.)、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inn.) Gaertn.)、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扁竹根(Iris japonica Thunb.)、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l.)、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inn. var. sinensis (Sims) Makino)、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inn.)、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Linn.) Spreng.)、中华水芹(Oenanthe sinensis Dunn in Journ.)、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inn.)、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香蒲(Typha angustata Bory et Chaub)、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主要分布于江边、溪边、水库四周、池塘边缘及水田等湿地区域。2耐旱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inn.) Pers.)、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inn.)、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鱼眼草(Dichrocephala auriculata (Thunb.) Druce)、马兰(Kalimeris indica (Linn.) Sch.-Bip.)、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inn.)、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 Poir.)、无心菜(Arenaria serpyllifolia Linn .)、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Ching)、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Linn.) Beauv.)、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地瓜藤(Caulis fici Tikouae)、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 Baker)、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 (Ker-Gawl.) Herb.)、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inn.)、苋(Amaranthus tricolor Linn.)、藜(Chenopodium album Linn.)、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 (Linn.) Beauv.)、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inn.) Spreng.)、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inn.)、蒲儿根(Sino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 B. Nord.)等。主要生于荒山坡、土坎、林缘或林下、岩石地带及农地中。3中性草本:荩草(Arthraxon hispidus (Trin.) Makino)、白花紫露草(Tradescantia fluminensis Vell.)、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inn.)、假福王草(Paraprenanthes sororia (Miq.) Shih)、山姜(Alpinia japonica (Thunb.) Miq.)、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尖距紫堇(Corydalissheareri S.Moore)、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inn.)、心叶荆芥(NepetafordiiHemsl.)、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 (L.) Medic.)、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inn.)、龙葵(Solanum nigrum Linn.)、鬼针草(Bidens pilosa Linn.)、白顶早熟禾(PoaacroleucaSteud.)、通泉草(Mazus japonicus (Thunb.) O. Kuntze)、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 Bernh.)、刺儿菜(Cirsium setosum (Willd.) MB.)、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 (Linn.) DC.)、山苦荬(Ixeris polycephala Cass.)、山莴苣(Lagedium sibiricum (Linn.) Sojak)、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 Sm.)、秋分草(RhynchospermumverticillatumReinw.)、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羊茅(Festuca ovina Linn.)、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uum Linn.)、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inn.)、蔊菜(Rorippa indica (Linn.) Hiern)、皱叶狗尾草(Setariaplicata(L.) Beauv.)、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 (Arduino) Beauv.)等。主要生于路边、林下或林缘、山地等。(五)藤本植物 根据藤本植物枝干是否木质化把藤本植物分为两大类型,即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 1木质藤本: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七姊妹(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rnea Thory)、三叶五加(Eleutherococcustrifoloatus(L.)S.Y.Hu)、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粉团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et Wils.)、叶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菝葜(Smilax china Linn.)、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等。主要生于悬崖、坡地、林中或荒山坡等地。2草质藤本: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erg)、三裂叶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 Planch.)、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五叶木通(Holboellia grandiflora Reaub.)、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 sinensis(Tobl.)Rehd.)、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打碗花(Calystegin hederacea Wall.)、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葛藤(Pueraria lobata (Willdenow) Ohwi)、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薜荔(Ficus pumila L.)、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Sw.)等。主要分布于悬崖地段、山坡林地、林下及林中等。(六)果树果树是经济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田(或农地)、疏林地构成农村的主要景观。主要果树种类有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柠檬(Citrus limon (L.) Burm. F.)、柚子(Citrus maxima (Burm.)Merr. )、桃(Amygdalus persica L.)、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梨(Pyrus pyrifolia (Burm. f.) Nakai)、柿树(Diospyros kaki Linn.f.)、枣(Ziziphus jujuba Mill.)等,其中成片分布的有大石利泽带的枇杷、沙溪十塘带的柑橘,其他的果树零星分散于各个区域或地块。二、植被类型规划范围内植被类型复杂,群落类型多样,植物构成比较繁复,通过调查,把其植被类型大致分为森林、疏林、河岸林带、农田区疏林及片林、农田、经果林、苗圃及宅旁林地等类型。(一)森林与疏林 1常绿针叶林:由马尾松或马尾松+杉木组成的自然林,主要分布于九峰山脉、白塔坪、云门山及铜梁洞等地。2针阔混交林:以马尾松、杉木、柏木、香樟、楝树、亮叶桦为上层,盐肤木、构树为中层,算盘子、山莓等为中下层,芒萁、求米草等为下层构成的混交林,主要分布于九峰山脉。 3阔叶林:此类型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分布于牟山、高望山、钓鱼城、八角亭等地带的楝树、泡桐、喜树、乌桕等+盐肤木、构树+求米草、荩草等群落类型;分布于荒山坡的构树、盐肤木+蕨类、禾草类植物等群落类型;分布于云门山、白塔坪等地的合欢、柏木、楝树+黄檀+香花崖豆藤、常春油麻藤等群落类型;分布于铜梁洞、白塔坪等地的构树、盐肤木、刺槐+葛藤等群落类型。(二)河岸林带 河岸林带主要分布于江河及各溪流地带,根据其组成种类大致分为三个类型。1加杨+水杉林带类型:主要分布于嘉陵江、涪江、渠江及小安溪的沿岸。2加杨林带类型:主要分布于嘉陵江、涪江及渠江的三江冲击地带。3灌丛+草本类型或草本群落类型:主要分布于嘉陵江(滨江公园段)及各溪流区域。(三)农田区疏林及片林 此类型是整个规划区域的主要构成类型,基本由稀疏乔木或灌木、草本植物及农田组成,根据农田在整个类型中所占的比例大致分为两大类型。1以农田为主的农田区疏林及片林:主要为楝树、刺槐+构树类型,分布于高望山至北城区地带;楝树、合欢、桉树、香椿+灌丛类型,分布于云门镇至石簸村区域;柏木类型及柏木枇杷园类型,分布于利泽周围区域;香樟、八角枫+竹林类型,分布于五尊区域;楝树+泡桐+竹林+刺槐+桉树类型,分布于大石镇城区一带;柏木+泡桐+竹林类型,分布于五尊至大石区域;柏木+竹林+楝树类型,分布于利泽及其以北区域;竹林+楝树+刺槐类型,分布于合阳区域;竹林+楝树+刺槐+构树类型,分布于草街一带;竹林+楝树+泡桐+喜树类型,分布于沙溪村至草街一带;分布于沙溪村至十塘区域;竹林+构树+盐肤木+合欢类型,分布于小安溪以西地带。2以林地为主的农田区疏林及片林:主要为楝树+构树+盐肤木类型,分布于五尊以西区域;楝树+构树类型,分布于苟家庙至小安溪一带;柏木+刺槐+构树类型,分布于虎头寨一带;桉树+楝树+盐肤木类型,分布于合阳至五尊一带;柏木+灌丛类型,分布于盐井区域。农田(柑橘)+竹林+喜树+泡桐类型;(四)农田主要为水田、耕地与草本植物形成的农田草地类型和水田、耕地中分布有极少量的楝树、刺槐、柏木等乔木或黄荆、构树、盐肤木等灌木等农田疏林。(五)经果林主要是由枇杷、柑橘、梨及桃等组成的果园。1枇杷经果林,伴生有柏木、楝树、构树、盐肤木及刺槐等乔灌木,主要分布于大石至利泽一带。2柑橘经果林,伴生有泡桐、喜树、构树、楝树、盐肤木等乔灌木,主要分布于沙溪村至十塘镇一带。(六)苗圃苗圃主要分布于小安溪至铜梁洞地带及思居片区,其苗圃构成种类为香樟、天竺桂、银木(Cinnamomumseptentrionale)、桂花、小叶榕、黄葛树、杜英、红继木、小蜡、小叶女贞、秋枫、紫藤、合欢、深山含笑、石榴、羊蹄甲、紫薇、月季等。(七)宅旁林地宅旁林地比较零散,分布较为广泛,主要竹林+喜树+桉树类型,分布于盐井、草街及沙溪村至十塘一带;竹林+泡桐+楝树+构树类型,分布于东渡至草街地带及云门镇区域;竹林+楝树+柏木类型,分布于合阳沿大石至利泽一带;竹林+栾树+喜树+刺槐类型,分布于苟家村至小安溪以西一带。第二章 土壤条件、土壤侵蚀分析及地质灾害分析一、土壤类型规划区域内的土壤类型与重庆市的土壤类型基本相似,都属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具初育性岩成土特征的紫色土发育带,大部分区域以紫色土为主。按土壤酸碱度可分为偏碱性紫色土和微酸性紫色土,其中偏碱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十塘镇区域,其余基本上为微酸性紫色土壤,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低山丘陵地带。另外,除了紫色土以外还有河流新积土、老冲积黄泥田土、黄色沙壤土、黄红泥田土、黄色石灰土及黄壤等类型。(一)河流新积土主要分布于沿嘉陵江、涪江及渠江三江的冲击区域,基本为后发育形成的冲击年轻土壤,为中性偏碱性土壤。(二)老冲积黄泥田土主要分布于涪江西段及嘉陵江利泽段,是水流冲击堆积而形成的土壤,为中性偏碱性土壤。(三)黄色沙壤土主要位于白塔坪村山顶马尾松林四周,为微酸性土壤。(四)黄红泥田土主要分布于铜梁洞到小安溪之间的地段,为微酸性土壤,。(五)黄色石灰土及黄壤主要分布于九峰山脉至盐井、草街一带的山脊或山谷坡地区域,为微酸性土壤,其中黄色石灰土具有初育性石灰岩成土特征,黄壤具有弱富铝化、黄化特征。二、土壤酸碱度从整个区域来看,紫色土除十塘镇片区为偏碱性土壤外,基本为微酸性土壤。河流新积土及老冲积黄泥田土为中性偏碱土;黄色沙壤土为微酸性土壤;黄红泥田土为偏酸性土;黄色石灰土及黄壤为微酸性土壤。三、土壤肥力经过多对十塘镇片区的紫色土、白塔坪的黄色沙壤土、大石至利泽区域柏木疏林的紫色土及利泽的河流新积土取样测定得出,白塔坪和利泽土壤含N较高,利泽的土壤含P较高,大石至利泽段和白塔坪的土壤含K较高,大石至利泽段和利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表1-2 土壤有机质及N、P、K测定表测定内容取样地点N(ppm)P(ppm)K (ppm)有机质(%)十塘18.503.7625.11.46白塔坪68.52.5841.91.70利泽36.7514.533.62.93大石至利泽16.254.4381.24.24从上表综合得出十塘镇片区的土壤较为贫瘠,而利泽及大石至利泽片区的土壤较为肥沃。以土壤的类型、酸碱度及土壤肥力为依据,做好规划区地树种规划。四、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分为无明显侵蚀(小于500吨/平方公里*年)、轻度侵蚀(500-2500吨/平方公里*年)、中度侵蚀(2500-5000吨/平方公里*年)、强度侵蚀(5000-8000吨/平方公里*年)及极强度侵蚀(大于8000吨/平方公里*年)。其分布区域如下表:表1-3土壤侵蚀侵蚀强度分布地域极强度侵蚀白塔坪至沙溪村区域、云门山区域及九峰山草街南段强度侵蚀钓鱼城至草街区域、草街至盐井、小安溪以西、铜梁洞、云门镇以北片区、利泽西段及牟山区域中度侵蚀九峰山大部、沙溪村至十塘地区、铜梁洞区域、高望山沿虎头寨至思居区域、五尊至大石区域及利泽区域轻度侵蚀云门山以北区域、九峰山及草街部分无明显侵蚀城区、小安溪以西部分、合阳至大石区域从土壤侵蚀来看,规划中应慎重考虑的关键区域主要为:(一)草街区域至钓鱼城:该区域侵蚀强度高,规划中在保持原有的植被覆盖率的基础上,再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对规划用地的影响。(二)云门山区域:该区域土壤侵蚀严重,应加强植被的恢复,可以增加林地斑块,进行退耕还林,荒坡植被植被恢复,增加植被覆盖率。减轻土壤侵蚀。(三)小安溪周边,苟家村、苟家庙至帽子顶,沙帽山、铜溪至老鸦山土,土壤侵蚀严重,加强植被恢复工作,着重点在新规划建设用外围和小安溪周边,小安溪河岸两边应拓宽原有的林带,减轻土壤侵蚀,以及缓解周边农田施肥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四)虎头寨、高望山、牟山、点灯山至兰花村,涪江沿线,加强退耕还林,虎头寨至高望山土壤侵蚀对老城区有直接影响,应加强植被的恢复。五、地质灾害分析规划区内地质灾害主要有危岩和滑坡,根据土壤侵蚀程度和坡度大小,可以把规划区内地质灾害简单的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生区、中易发生区、低易发生区。(一)地质灾害高易发生区,包括钓鱼城周边危岩,由于土壤侵蚀强度高以及坡陡易引起滑坡的地区(包括白塔坪周边、云门山周边、九峰山周边、草街至钓鱼城),规划应慎重,不宜规划人群集中及重要、较重要建设项目。规划中应减少人为干扰,增加植被覆盖度,以缓解土壤的侵蚀,增加坡体的稳定,(二)地质灾害中易发生区,用地规划一般不宜规划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岩溶区不宜规划荷载集中项目。(三)地质灾害低易发生区,用地规划基本不受限制。第三章 滨水地带景观结构分析根据合川区水文、地形地貌、土壤等情况,主要以规划区内的嘉陵江、涪江、渠江以及小安溪为背景进行滨水地带景观结构分析,划分出沿江地区四个等级的水位带。水位带沿江、河条形带状分布,并与周围地块穿插,呈链珠状。最宽处为约为950m,位于老城区嘉陵江与涪江交汇处;最窄处为7m左右,主要位于嘉陵江上游沿岸;平均宽度大约为200300m之间。水位带分区景观分析一、203208m水位带该区域位于水位带最内侧,与现有河岸带连接,呈条形链珠状分布,有宽有窄,据草街水电站建成后限制的洪水位(203 m)线,该区域主要种植草本植物,如:甜根子草、狗牙根、扁穗牛鞭草等。在老城区嘉陵江与涪江交汇处以及小安溪流域分布范围较广,可形成湿地景观,增加景观丰富度和适宜度。二、208213 m水位带草街水电站建成以前,该区与上一级水位带是联系水体与陆地的主要过渡区域,也可以在局部面积较大的地方形成湿地斑块。主要配置灌木,如:秋花柳、杭子梢、长叶水麻等。景观层次较上一级丰富,三、213217m水位带为常年水位以上的范围。可形成河岸林带,种植耐水的植物,如:枫杨、水杉、加拿大杨等。景观结构层次较丰富,该水位带与内部的斑块相嵌组合,连通性较好。四、217220 m水位带为20年一遇洪水位线与50年一遇洪水位线之间的范围。在景观格局上可形成河岸滨河林带,乔、灌、草组合搭配,植物多样性高,景观层次丰富,由河岸向城区延伸处,面积较大的区域可形成滨河景观节点。可选植物主要有:枫杨、水滨水杉、加拿大杨、南川柳、木芙蓉、垂柳以及其他适生的树种。第四章 鸟类迁移景观阻力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对鸟类的群落结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合川区境内主要的鸟类有:白鹭、苍鹭、鶺鴒、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赤麻鸭,朱颈斑鸠、白头鹎、画眉、白颊噪鹛、麻雀,灰胸竹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前7种多生活在滩涂、溪边、湖沼稻田等区域。在城市林地中常见的鸟类为朱颈斑鸠、白头鹎、画眉、白颊噪鹛、麻雀。灰胸竹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则多栖息在城市周边面积较大的自然、半自然林。一、不同生境对鸟类迁移的阻力分析 根据鸟类的迁移阻力系数及活动、觅食范围,可以分析其迁移难易及阻力大小。表3-1水鸟类迁移阻力系数迁移经过区域建成区林地村庄村庄周围农田、水域阻力系数50010050300表3-2山林鸟类迁移阻力系数迁移经过区域高速公路建成区农田片区灌丛林地阻力系数50050025030100二、不同鸟类生存适应性及迁移阻力分析(一)水鸟类如图所示(见鸟类分布迁徙图),白鹭觅食、活动主要在滩涂(图中A)、水田及周围竹林(B)之间,AB之间距离约为4公里,白鹭迁移距离一般在7公里以内,苍鹭生活范围与白鹭相似,其最大迁移距离约为3公里。由此可见,现有的农田滩涂地具备白鹭、苍鹭栖息的基本环境。除此之外,农田滩涂两个斑块之间的连通性对其迁移也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在农田滩涂之间应尽量避免大面积的建筑设施开发。鶺鴒主要分布在合川东部溪流地区(图中C),溪流边缘为加杨+水杉河岸植被带,外围为农田(60%)+竹林+楝树+柏木,较适鶺鴒生存。外围大片农田区应禁止开发。小安溪两侧均为大面积的水田及人工林,对水鸟类的生存适宜性较好。云门山、白塔坪、东渡与嘉陵江距离都很近,距离阻力较小,较适白鹭生存。但是境内以半自然林(农田小于10%)及人工林为,水田面积较少,零星分布,水鸟类适宜生存范围狭窄,因此,应在云门山-嘉陵江渠江之间、白塔坪-嘉陵江、东渡-嘉陵江之间营造部分湿地,为水生鸟类建立栖息地。建成区沿江分布,留给水鸟类的生存空间较小,同时,城区中心及周边的农田、湿地生境稀少,不利水鸟类迁徙定居。若想建成人鸟和谐的城市,须在城区及周边营造湿地,城区小安溪之间营造湿地,为水鸟进城开辟道路、创造适宜生境。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赤麻鸭等野鸭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渠江等水系及其支流流域。滩涂边沿的消落区、湿地是水鸟类繁殖栖息主要区域,这些地区的环境对鸟类生存及种群扩大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湿地,应保留并保护。消落区范围内植被多为自然草本,如甜根子草、狗牙根、斑茅、芦苇等,需进行保护,使其自行繁衍扩展,为水鸟类生存营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见图9)(二)城市林地内鸟类朱颈斑鸠、白头鹎、画眉、白颊噪鹛、麻雀在城市林地中较为常见,如公园、城市中心、郊区林地、山头。绿地的整合度对鸟类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面积林地对外界干扰抗性较强,有利于鸟类的繁衍和稳定。由图可见,合川区建成区内的林地数量少、面积小、各绿地之间及城内绿地与城外林地的连通性差,致使城外鸟类及其他野生动植物迁入城内的难度增大。因此,应在在城市各园林绿地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尤其是在影响生物群体的重要地段和关键点,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减少“岛屿状”生境的孤立状态,增加各生境斑块的连接度和连通性,,使城外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能经过“廊道”向城区迁移,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大的生境空间,绿色廊道的营造应尽量使用乡土树种。行道树带是城市鸟类最重要的栖息空间,应选择合适的宽度和树种。(三)山林鸟类合川地区城郊自然林(图D)中常见鸟类有:灰胸竹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城市郊区大面积自然林是具有地带性特征的群落,包含丰富的乡土植物,生物多样性潜力大,应予以重点保护。相对城市内半自然及人工林地而言,其为鸟类提供了更广阔、多样的生存空间。城郊自然林中鸟类多活动在林缘地带,且受外界干扰较小,应限制开发并结合保护措施,防止人为活动的破坏。第五章 生态农业区景观规划生态农业区域主要为低矮的丘陵,农田和人工经济果园,呈网状分布。该范围内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土壤为中度侵蚀。从景观生态学出发,应充分考虑该地段的坡度、坡向、坡面径流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一、规划原则(一)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根据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水流、土流、养分流)的协调原则,合理布局生态系统类型的,建立林地、农田、滨河带的景观格局模式。(二)降低土壤侵蚀度,保持水土。在土壤侵蚀明显的地段,退耕还林,规划布局水土保持林。选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冠幅大的植物种类。(三)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滨河林带的吸收能力,吸收残余的农药,防止流入河中,减低河流富营养化的可能性。(四)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相结合的原则。二、规划布局(一)河流沿岸的河岸林带在河流及一些沟谷溪流沿岸,在原有林带的基础上,建设河岸林带,宽30m以上,根据地形变化,部分平缓地段达到60m宽。功能:保持水土,吸收上部径流带来的富营养化物质,防止流入河中,起到降低河流富营养化的趋势,为鸟类提供栖息地,构成农田到河岸的过渡景观的作用。树种规划:加拿大杨、枫杨、水杉、南川柳、桤木。 (二)陡坡的水土保持林及林带在25以上的陡坡上规划建设水土保持林及林带。功能:防止土壤流失。降低土壤中有机质(N、P、K)的过量流失,提高经济和景观生态效益。树种规划:桃,枇杷,柑橘等。另配置如栀子、枳、紫穗槐等低矮灌木。 (三)山脊片林山脊和山头上可以种植乡土植物,如柏木、构树、刺槐、合欢等等,保持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涵养水源。提高保护区的生态景观效益。(四)农田区农田区与经果林及水土保持林随地势高低错落,呈网状分布。形成当地独特的农田景观。植被种类丰富,景观丰富,经济和生态效益高。第六章 景观生态安全分析及生态适宜度分析采用叠加分析方法对规划区内各个单因子分析的叠加,综合分析出各生态或景观敏感性地块。生态或景观敏感性地块不适用于城区建设,只适于植树造林,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及主要生态恢复的重要地块。(见图11)一、因子类型经过对规划区域内各因子的归纳和筛选,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土壤侵蚀、地表径流、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视觉点、景观连接度、洪水及地质灾害等因子类型。(一)土壤侵蚀根据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可分为极强度侵蚀、强度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及无明显侵蚀。强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地块属于生态敏感性地块,是不宜建筑的。达到强度侵蚀以上的地块有虎头寨高望山牟山点灯山兰花村地带、沙帽山老鸦山(小安溪以西)、白鹿山铜梁洞白塔坪、山岔河流域、八角亭钓鱼城及云门山云门镇等五块。(二)地表径流根据径流量分为强度径流、中度径流和无明显径流。由于地表径流会引起水土流失及洪水等其他因素和灾难,因此地表径流强的地段必须保留并加以保护,且地表径流强度以上是不宜建筑的地段。达到地表径流强度以上的地块有虎头寨高望山牟山点灯山兰花村地带、沙帽山老鸦山(小安溪以西)、苟家村苟家庙帽子顶、白鹿山铜梁洞白塔坪、八角亭钓鱼城、云门山云门镇、小安溪流域、山岔河流域、嘉陵江等三江河岸林带、东津沱南津街湿地及牌湾村滴水岩水库等。(三)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保护物种(动、植物种类)丰富度可分为较重要地带、重要地带和一般地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块主要是对动、植物种类丰富或一些珍稀的动、植物有保护功能的区域,在规划区内,动物主要有白鹭、水鹡鸰、白头翁及画眉鸟等,珍稀植物主要有杜仲、水杉、银杏以及古树、名木等。保护类型主要为湿地、自然林、半自然林或人工片林,保护性处于重要级别以上的地块有虎头寨高望山牟山点灯山兰花村地带、沙帽山老鸦山(小安溪以西)、苟家村苟家庙帽子顶、白鹿山铜梁洞白塔坪、八角亭钓鱼城、九峰山、云门山云门镇、大石利泽(基本农田保护区)、人民公园隋阳山、小安溪流域、山岔河流域、嘉陵江等三江河岸林带、东津沱南津街湿地及牌湾村滴水岩水库等。(四)景观视觉点根据距城区位置远近及与人可视距离分为较重要视觉点、重要视觉点和一般视觉点。景观视觉点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是人们接近大自然、追求大自然的重要目标。规划区内,达到重要景观视觉点以上的有虎头寨高望山牟山点灯山兰花村地带、白鹿山铜梁洞白塔坪、八角亭钓鱼城、九峰山、云门山云门镇及人民公园纯阳山等地块。(五)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视觉点一样,分为较重要、重要和一般。景观连接度达到重要级别以上的有虎头寨高望山牟山点灯山兰花村地带、白鹿山铜梁洞白塔坪、八角亭钓鱼城、人民公园隋阳山、嘉陵江等三江河岸林带及东津沱南津街湿地等地块。(六)洪水及地质灾害分为强度、一般和无明显。地质灾害达到强度的地块有八角亭钓鱼城和云门山云门镇。洪水达到强度的有小安溪流域、山岔河流域、嘉陵江等三江河岸林带及东津沱南津街湿地等地块。二、结果分析敏感区域根据各因子表现强度及其以上的多少可分为极强度敏感区域、强度敏感区域、较敏感区域、敏感区域及一般敏感带等五个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选择测试题库及答案
- 中职建筑专业试题及答案
- 医药工程专业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2026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 特种专业试题及答案
- 贵州省毕节市梁才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定时训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2025-2026年高三上9月月考地理试卷(部分解析)
- 女神节女装活动策划方案
-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8700字(论文)】
- 2024年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真题
- 2025-2026学年北京二十一中、二十二中联盟校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
- 2025年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
- 业务员新人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Unit 1-2)(广州专用沪教版2024)解析卷
- 浙江名校协作体(G12)2025年9月2026届高三返校联考物理(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廉租房承包物业合同范本
- 2025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8部分:安全监测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