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时间数列 指数.doc_第1页
作业 时间数列 指数.doc_第2页
作业 时间数列 指数.doc_第3页
作业 时间数列 指数.doc_第4页
作业 时间数列 指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时间数列一、单选题1、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C )。A 主词和宾词 变量和次数 现象所属的时间和及其统计指标数值 时间和次数2、在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时期数列 )。A 绝对数动态数列 一般动态数列 时点数列 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3、如果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而取得的,那么这种数列就是( A )。A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相对数列 平均数列4、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时点数列的是(B )。A 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 历年增加在校人数动态数列 历年在校人数动态数列 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5、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A )。A 绝对数动态数列 相对数动态数列 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6、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的得数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动态数列是( C )。A 结构相对数动态数列 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7、编制动态数列时,要求动态数列的每个指标一定要具有(A )。A 一致性 连续性 可比性 间隔性8、区分一个动态数列是绝对数列、相对数列还是平均数列的主要依据是( D )。A 看数列是否有时间因素 看数列是否有指标数值 看数列的指标数值是否按时间顺序排列 看数列的指标是总量指标还是相对指标,或者是平均指标9、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两类,即(C )。A 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 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 增长量和组长速度10、平均发展水平和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 )。A 都是研究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所平均的都是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 所平均的都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同一时间下的数量差异 都是根据动态数列来计算的11、序时平均数是根据( A )。A 动态数列来计算 绝对数列来计算 相对数列来计算 平均数列来计算12、由间隔期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A )。A 只需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 只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 有时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有时需要加权算术平均数 采用几何平均法13、由间隔期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是(C )。A B C D 14、已知某工厂某年36月份各月的职工人数资料如下:月份3456平均人数138146148144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人数为(A )。A 146人 144人 145人 无法计算15、报告期与前一期水平之差为( A )。A 逐期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年距增长量 环比增长量二、多选题1、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A 变量 B 次数C 现象所属的时间 D 现象所属的地点E 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值2、按统计指标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如下几种:( )。A 总量指标动态数列B 相对指标动态数列C 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 时期指标动态数列E 时点指标动态数列3、为保证动态数列中指数各数值的可比性,在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总体范围应一致B 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C 时期数列的时期长短应一致D 为研究现象变化的规律性时点数列的间隔相等更佳E 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一致4、相对数动态数列中的相对数,可以是( )。A 计划完成相对数 B 结构相对数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E 动态相对数5、下列平均指标,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 )。A 平均发展水平 B 平均增长量C 平均递减量 D 平均发展速度E平均增长速度6、计算和应用平均发展速度指标时,应注意:( )。A 要结合具体研究对象确定报告期B 要结合具体研究目的确定基期C 应计算分段平均发展速度来补充全期的平均发展速度D 应分别计算增长或下降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来补充全期的平均发展速度E 应用水平法和累计法分别计算其平均发展速度来比较分析7、基本属直线型的动态数列,对之做直线修匀宜用( )。A 时距扩大法 B 序时平均法C 移动平均法 D 半数平均法E 最小平方法8、分析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包括有( )。A 发展水平 B 发展速度C 增长量 D 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增长量9、进行长期趋势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A 分段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C 随机抽样法 D 序时平均数E 最小平方法10、设某企业4月1日至4月10日的工人数均为1500人,4月11日至月底的工人数均为1600人,则该企业4月份的工人数可以编制成(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连续的时点数列D 连续的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E 连续的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三、填空题1、时间数列可分为、和三种。2、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计算所得到的平均数叫又称。3、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现象所属的;另一个是反映现象的。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和。5、平均增长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之间的联系是。6、编制动态数列应遵守一些原则,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7、动态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的共同之处是将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8、增长量分为和两种。9、根据间断相等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将首项数值加上,再加上末项数值,然后除以项数即得,这个方法叫做。10、相对数动态数列的基本计算公式是:。11、根据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基本的方法就是先要计算序时平均数,然后再将这两个序时平均数对比。12、根据序时平均数所组成的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在时期相等时,可直接采用平均法来计算。如时期不相等,则以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来计算。13、发展速度可分为和两种,并且有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而方程式法则侧重于整个时期中。15、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可分别选用以下三种公式:,和。四、判断题1、平均增长速度是把各期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出来的。( )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节发展速度之和。( )3、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4、定基增长量不能加总得到总增长量,因为它存在许多重复计算。( ) 5、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法侧重考察整个时期中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累计法侧重考察期末发展水平。( )7、最小平方法的根据是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这样也可满足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离差之和等于零的条件。( )8、若某地1990年末人口数为120万,假定人口增长率稳定在1%,则2000年末,该市人口数为110万。 ( )9、用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计算而得的长期趋势线完全一致。 ( )10、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其移动平均的项数是越多越好。( )五、名词解释1、时间数列 2、平均发展水平3、增长速度 4、平均发展速度5、长期趋势 6、季节变动7、循环变动 8、序时平均数9、翻番速度六、简答题1、什么是时间序列?时间序列有哪几种?2、动态数列有哪些作用?3、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4、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5、什么是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6、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7、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8、简述绝对数动态数列中的时点数列及其特点。9、简述计算季节比率的方法。10、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法和累计法各有什么特点?11、编制动态数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七、计算题1、某企业2001年各月工人人数资料如下:日期1.13.14.17.18.110.112.112.31人数(人)426430430435438410420424试计算该企业各季度平均人数及全年平均人数。2、某自行车厂车库4月1日有自行车320辆,4月6日调出70辆,4月18日进货120辆,4月26日调出80辆,直至月末再未发生变动。问该库4月份平均库存自行车多少辆?3、某集体商店2001年下半年各月销售计划和计划完成程如下表:月份789101112计划销售额(万元)45.040.046.050.055.060.0计划完成程度(%)104.098.095.0102.0106.0101.0计算该商店2001年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计划的完成程度。4、某企业2001年上半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日期1月初2月初4月初7月初全部职工人数(人)2040210021502184非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人数中占(%)18.1417.3815.8114.65试计算该企业上半年非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人数中所占的平均比重。5、已知某企业近几年主要产品的产量如下:年份产量(万吨)19951996199719981999200010.8010.8711.1611.5012.4013.61合计70.34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分别用一般方法和简便方法),应预测2002年主要产品的产量。第九章统计指数重点与难点:(一)填空题1从广义上看,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称为指数;从狭义上看,指数是用于测定总体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的一种特殊相对数。2指数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它们是、和平均性。3指数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对比场合不同,可分为和。4在编制指数时,所选样本除数据本身的准确性外,还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它们是、和5综合指数是计算的基本形式,它是由两个对比形成的指数。6编制数量指数一般是以相应的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数一般是以相应的为同度量因素。7平均指数是从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它的主要计算形式为和两种。8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等于的乘积;总变动指数的绝对增加额等于它的各个因素指数引起的绝对增加额的。9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5,商品零售量指数为98,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10以基期变量值加权的指数称为指数;以报告期变量值加权的指数称为指数。11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存在,而且各个指数的绝对值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2在平均指标指数两因素分析中,三个指数间的关系是。(二)判断题1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划分的依据是:所采用编制综合指数的方法不同。()2加权算术平均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须用。()3综合指数是平均指数的变形形式。()4计算指数时,报告期与基期的间隔不宜过长,否则会降低指数的代表性。()5平均指数是根据非全面资料计算的,故只能反映现象变动的近似值;综合指数则需要根据全面资料计算,故它能反映现象变动产生的实际效果。()6如果生活费指数上涨20,则现在的1元钱只值原来的08元钱。()7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计算三种产品的综合产量指数,应是利用个体指数和报告期生产费用计算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8指数因素分析法既可用于个体指数分析,又可用于总指数分析;既可用于动态分析,也可用于静态分析。()9在各组单位数的变动按等比例变化时,结构影响指数等于100。()102003年与2002年相比,同样多的货币只能购买90的商品,说明物价指数上升10。()(三)单项选择题1拉氏数量指数公式的同度量因素采用()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基期的数量指标D报告期的数量指标2帕氏质量指数公式的同度量因素采用()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基期的数量指标D报告期的数量指标3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D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4若销售量增加,而销售额不变,则商品的销售价格指数()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5已知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和报告期的生产费用及个体产量指数时,计算这两种产品的综合产量指数应是()A两种产品个体指数的几何平均数B利用个体指数和固定权数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C利用个体指数和基期生产费用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D利用个体指数和报告期生产费用计算的加权调和平均数6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联系在于()A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B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C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D在一定的同度量因素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7公式的经济意义为()A反映价格综合变动的绝对额B反映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绝对额C反映由于价格变化引起销售额的增减额D反映由于销售量变化引起销售额的增减额8在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中的式表示()A综合指数B结构影响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9某企业利润总额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0,职工人数增长了5,则该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增长了()A155B5C476D1510平均指标指数是()A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B两个相对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C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D两个个体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四)多项选择题1 按指数所反映的范围不同划分的种类有(A)(E)()()()A个体指数B平均指数C简单指数D加权指数E总指数2 总指数中包括(E)(C)(D)()()A质量指数B数量指数C算术平均指数D调和平均指数E综合指数3设q为销售量,p为价格,则总指数的意义是(C)()()()()A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程度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E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时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4广义的指数包括()()()()()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计划完成相对数D个体指数E动态相对数5下列属于质量指数的有()()()()()A工资水平指数B价格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单位成本指数E商品销售额指数6某企业2002年各种不同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10,这个指数是()()()()()A个体指数B总指数C静态指数D动态指数E综合指数7在总量指标两因素指数分析法中,两个因素指数的特点()()()()()A都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的动态相对数B子项和母项是两个因素乘积之和C综合反映多种事物的平均变动程度D固定一个因素,观察另一个因素的变动E子项与母项中必有一个假定指标8同度量因素在指数运算分析中所引起的作用是()()()()()A比较的作用B权数的作用C平衡的作用D稳定的作用E同度量作用9下列指数中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有()()()()()A可变构成指数B平均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D综合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10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是一种()()()()()A平均指标指数B总指数C个体指数平均数D平均指数E综合指数(五)简答题1指数具有哪些性质和作用?性质:作用: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运用统计指数,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变动中各个构成要素的变动,以及它们的变动对总体变动的影响程度; 在对现象的总平均数进行动态分析时,利用指数法,可以测定各组平均水平的变动和各组在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动,以及它们对总平均水平变动的影响程度;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2编制综合指数有哪些要点和原则?3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区别和联系?4在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指数中的分子和分母必须是同一时期的吗?为什么?5指数体系具有哪些作用?6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哪两个因素?各自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六)计算题1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与产量资料如下: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丙 万件 万只 万盒8060501206030241815201819(1)计算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个体指数;(2)计算各种产品的产量个体指数;(3)计算三种产品总成本指数及增加额;(4)计算三种产品单位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