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宣发肃降_第1页
肺主宣发肃降_第2页
肺主宣发肃降_第3页
肺主宣发肃降_第4页
肺主宣发肃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主宣发 目录肺主宣发11.宣1肺主宣发1肺为娇脏2肺失宣发、通畅,治当宣肺22.肃23.降34.宣、肃、降三者关系3肺失清肃51.肺失清肃 - 概述52.肺失清肃 - 预防53.肺失清肃 - 影响54.肺失清肃 - 相关记载6肺主宣发定义:肺气升宣与布散的运动形式,与肺主清肃相对而言,表现为排出浊气,宣通皮毛,宣散卫气,敷布津液与血液等。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脏象(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1.宣宣也称宣发,即宣通、发散之意。宣发是后世医家对肺把气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毛,布散卫气,调节腠理开合,保持肺气通达等功能的概括。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其中的“宣”,即为此意。灵枢痈疽云:“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也指出了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等作用。肺主一身之气,气宜通畅,郁滞即病。故金寿山曾论曰:“宣者,通也”,即指肺的宣通作用而言。 肺主宣发是指肺把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布散全身,并保持气道通畅。通过肺气的宣发,布气于全身,并将脾传到肺的水谷精微也输至全身,布输卫气,外达皮毛,以温养分肉,充养皮肤,调节腠理。故喻嘉言在医学实在易中说:“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所宣。” 宣发功能正常的对保证人体气液代谢,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正常有重要的影响,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也起着十分明显的调节作用。肺的宣发又为其发挥清肃和下降功能的前提。肺合于皮毛,司腠理开合,人体皮肤是抵御外邪的一道屏障。宣发功能正常,卫气达于皮毛,腠理致密则易拒邪于外。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无论何邪侵犯肺脏都易使肺失宣发和宣通,导致肺气壅塞、郁闭、输布失常,从而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肺的宣发障碍,一方面可出现鼻塞、流涕、呼吸不利、咳喘、胸闷等症,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很好地宣发卫气,可出现腠理闭塞无汗,邪不能外达;若因肺气虚,布散无力,卫外失司,可致腠理疏松,出现自汗,易感外邪;如肺失宣发造成布散津液功能减弱,可使津液停滞于肺而成痰,甚则溢于肌肤而为水肿。 宣发功能障碍又影响肺的清肃与下降功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于宣畅也可影响大肠排泄糟粕的功能。 肺失宣发、通畅,治当宣肺李时珍言:“壅者塞也,宣者通也、散也。”即指此。宣肺是指宣散和宣通肺气的方法。肺受邪则肺气郁滞,故宜使肺气疏达通畅。 宣肺之药,历来医家所述不一。但麻黄是公认的宣肺代表药,其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本草正义言其“专疏肺邪,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道出了用宣肺之法治疗肺失宣发的本质“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全清肃之要务”。 2.肃肃原指肃杀,后世医家将它引申为清肃。肺在五行属金,清肃是金的属性之一,故有“金气清肃”之说。清肃指肺具有清除废浊之物的作用。 因肃常与降并言,有人常把肃降仅理解为降,或认为肃肺即降气,以致无法理解如何通过肺的肃降保持肺的洁净。须知肺虚如蜂巢,下无透窍,肺中痰浊异物何能降而清除呢? 肺通过一定渠道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浊之物排除于外的功能与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肺合皮毛,皮肤上遍布的“气门”有散气、调节呼吸的呼浊吸清的作用;通过汗孔的出汗也可排除代谢产物,逐邪于外;如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谷中的糟粕经大肠传导下行经魄门排出体外。大肠中的废浊之气也可通过矢气排出。这些也都与肺的清肃功能分不开的。当然皮肤、大肠等功能正常与否也会影响肺的清肃功能。肺的清肃功能又表现在自身洁净方面,肺轻清肃净,不容异物,如呼吸时空气中尘埃、细菌等异物经鼻毛、湿润的粘膜等阻挡,部分进入气管者则被气管分泌的粘液吸附,通过气管壁的纤毛运动及咳嗽一系列过程排出体外。打喷嚏也是排除肺系中邪气、异物的方法。肺中的痰液等物也可经咳嗽排出。肺通过呼吸运动,吐故纳新,呼气也即肃除了肺中的废浊之气。 肺喜清肃,一旦肺的洁净状态受到破坏,则会直接影响肺的生理功能,出现各种症状。医贯曰:“肺为清虚之脏,一切不容,毫毛必咳。”故各种内外之邪气及异物犯肺均可影响肺的清肃。如肺失清肃影响了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等功能,则可见呼吸不利、咳嗽、气逆、水肿、痰饮内阻、小便不利等症状;若影响大肠则可见便秘或矢气频繁等症。影响及气机则有咳嗽、痞满等症。 肺失清肃,治当肃肺,肃肺是指清除肺中一切客邪、痰浊、异物以保持肺的洁净,使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在历代的本草、药物典籍中,均未列有肃肺药。各医家对具有“肃肺”作用的药物认识也各不相同。盖肃肺是一种笼统的、不甚确切的说法。凡能使肺气清肃,使肺系保持结净的药物都可认为是肃肺药。在药物的功效中之所以不提“肃肺”,是为了避免概念及药物应用上的紊乱。但从临床来看,狭义地讲肃肺药物即祛痰、化痰之药。肺中痰浊得以排出则气道通畅,肺恢复清肃功能,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桔梗、半夏之属。 3.降即下降,它也是肺的特性之一。肺位居于上焦,脏象学说认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位置至高,故其气以下降为顺。肺主下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通降的特点。 通过肺气的下降,与下焦肝的上升,及中焦脾升、胃降相顺应,使人体气机升降有序,通畅调达,保持生命活动的蓬勃生机。肺气通降顺利,则肺能顺利地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完成吐故纳新;通过肺气的下降,肺所敷布的津液、水谷精微也运行有序,最终精微归肾,余浊归膀胱、大肠,完成清浊之运。此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所述:“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任何内外之邪影响肺均可导致肺气不降。如肺气壅塞或肺失清肃或腑气不通,大便秘结也可直接影响肺气的顺利下降,而出现肺气上逆的症状,如:咳嗽、气急、胸闷、喘息等;若影响到通调水道的功能则可出现如小便不利、痰涎壅盛等症;若久病及肾则可出现面色黧黑、皮毛枯槁之象,出现呼吸浅急,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症状。 肺气失于下降治以降气之法,使上逆之气得平,肺气能顺利通降,临床常用药物有:枇杷叶、杏仁、旋复花等,其皆具降肺气、止咳、平喘的功用;若因腑气不通影响肺气的顺利下降则可治以通腑法,如上述的杏仁润肠通便,具有双重作用,二者互相协同,更为临床常用;若因病延及肾,以致肾不纳气,气不得降则应配合助肾纳气的药物治疗。 4.宣、肃、降三者关系宣、肃与降均为肺的生理特性。三者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 宣与肃肺气通畅、布散有序,则呼吸正常,有利于肺司职清浊运化及发挥肺的其他生理功能,肺的其他生理功能正常也即利于肺行使清肃功能。从临床用药来看,宣肃药中也有的兼有排除痰浊功效,例如:桔梗既开通肺气,又有祛痰、排痰的功效。肺的清肃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肺气的宣通,布散。若痰浊内阻则易致肺气失于通畅,排除肺中痰浊则肺气得通。 宣与降肺气不宣,则气机壅塞,气不通畅,易致肺气上逆。若肺气上逆,输布功能失常,通畅受阻。如哮喘病人常兼有咳嗽之症,故治疗上常麻黄与杏仁等同用,宣通、降气并使,其效也较单一治法好。 肃与降肺气清肃,则气得顺利下降,反之亦然。若清肃之令不行则肺的清净状态受损,肺中痰浊异物停滞,阻塞肺管,以致肺气不得通降。因此临床上化痰药与降气药常同用。如杏仁、枇杷叶配二陈汤为临床常用配伍。 综上所述,肺的宣、肃与降三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是互为影响。分清三者各自特点,了解三者相互关系,利于临症时抓住重点,考虑全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常将宣、肃与降三者有机地配合应用,如临床常用的“三、三、二”方即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便是三者同用的典范。其他观点1宣发是指向上向外,而肃降是指向下向内?转输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主要是外达于肌肉皮毛的而肃降的布散清气和水谷精微及津液主要是将清气,下降,与水谷精微形成宗气。肃降而助大肠传导,同时使生成的宗气下行不断充养先天之气。换句容易理解的,布散清气和水谷精微,如果向上向外,就是宣发功能的体现,如果向下向内就是肃降功能的体现。肺气宣发,有以下方面作用: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输来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理,三是宣发卫气,司汗液。肺气失宣,则呼吸不畅,胸闷鼻塞,卫气被郁,腠理闭塞,恶寒无汗,津液内停,可变为痰饮。肺气肃降,将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下输,以资元气,将水谷精微和津液下输,将浊液下输肾与膀胱。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不得卧。外邪侵袭,多影响肺的宣发,内伤及肺,多影响肺的肃降。宣发与肃降失常常相互影响,同时并见。(一)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肺为气之主,在五行属金,为相傅之官,肺病是由于肺之气机宣降失常所致的病证;(二)主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气与津液的作用;1将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头面诸窍、皮毛肌腠。2宣发卫气,温养皮肤肌肉,使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3呼出浊气。肺失宣发呼吸不畅,胸闷喘咳。卫气被郁恶寒无汗。津液内停呼吸困难,喘咳不得卧。(三)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气津的作用。1布散津液及水谷精微濡润脏腑。2将代谢浊液下输于肾及膀胱,化为尿排出。肺失肃降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肺失清肃病证名。指肺气下降和清肃呼吸道的功能失职。肺主肃降,向下输布津液及水谷精微,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清理呼吸道异物。肺失清肃,则出现呼吸短促,咳嗽,痰多喘促等症。治宜降气平喘。1. 肺失清肃 - 概述肺失清肃病证名。指肺气下降和清肃呼吸道的功能失职。肺主肃降,向下输布津液及水谷精微,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清肃呼吸道异物。肺失清肃,则出现呼吸短促,咳嗽上气,痰多喘满等症。治宜降气平喘。2. 肺失清肃 - 预防秋季三月,炎暑渐消,金风送爽,气候偏于干燥,万物由生长渐趋凋谢。秋季的气候对五脏中肺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故又有“西方白色,入通于肺”之说。关于秋季的饮食养生要求,孙思邈有“秋辛可省便加酸”之说。他认为秋令是肺气当旺,而辛味能入肺助肺气,故应少吃葱蒜之类的辛燥食物,以免肺气过旺而克肝;同时多吃些酸味食品,以养肝气,可以抵御肺旺的克伐。实际上还要从秋令天气多燥,以及“秋气通于肺”的生理特点出发,多选择甘润的食物,以生津养肺,润燥护肤。如梨、柿子、香蕉、甘蔗、菠萝、百合、银耳、萝卜以及乳品、芝麻、糯米、蜂蜜等。从秋季的特点出发,在煮粥时加入梨、萝卜、芝麻等食药俱佳的食物,则能收到良好的益肺润燥效用。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少。故早晨食粥养生效果佳。3. 肺失清肃 - 影响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清的意思。也就是肺具有肃清其本身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及清理血液保持呼吸道洁净、通畅的特性,如吐痰、鼻涕等。这说明肺炁有一个向上的推力。肺叶娇嫩,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易受邪侵,不耐寒热,故有“娇脏”之称。肺性清肃,不容纤芥,故又称之为“清虚之脏”。肺的清肃之性是保证肺炁的宣降运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若因外邪侵袭鼻腔,或痰浊阻遏,或瘀血停滞,或肺炁不足,使肺失清肃,则可影响到肺的宣降活动,进而引起肺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证。所以肺必须保持清肃,才能为肺的宣降运动及各种生理功能的发挥提供有力的保证。如果肺失宣降,就会影响到其通调水道的功能。失于宣散,则养水不能外达皮毛或腠理闭塞,而可出现无汗,甚或皮肤水肿等症状;失于肃降,则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就会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肺疏通水道的功能,除依赖于肺的宣降运动外,又是以其清肃之性为基础的。如果肺失清肃,痰湿等阻滞,肺和呼吸道不能保持洁净、通畅,同时也会影响到其疏通水道的作用。水道不通,则养水上下、内外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受阻,也会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临床表现。凡肺失宣降或肺失清肃而出现水肿时,均可治肺以利水,此亦称“提壶揭盖”法。此外,人体养水来源于脾、肝,而归于肺,通过其宣降运动来通调水道,以维持体内水液的代谢平衡。肺失宣降,肺失清肃,通调水道功能失司,不仅会出现上述水肿之证,而且养水不行,也会聚而成痰,或停留于肺,或流注于身体其他部位,出现多种痰饮之证。所以说,肺亦可生痰。通调水道主要是指肺脏有了宣发、肃降功能后,身体才能通畅,膀胱的营养才能到达大脑。4. 肺失清肃 - 相关记载中医辞典趁,就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登,上。素问脉解:“病至则欲乘高而歌。”越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乘(月少)季胁”损伤,损害。指顺势而为害。素问五常政大论:“乘金则止水增,味乃咸,行水减也。”传。指疾病向所胜的脏腑经脉的传变。素问玉机真脏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