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管理与成本分析讲述_第1页
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管理与成本分析讲述_第2页
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管理与成本分析讲述_第3页
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管理与成本分析讲述_第4页
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管理与成本分析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产与成本 一 生产与生产函数二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三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四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最适合组合 生产者均衡五 短期成本分析六 长期成本分析七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2 利润最大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 生产理论 2 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成本理论 3 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 市场理论 关于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 3 一 生产与生产函数 1 生产与生产要素2 生产函数 1 生产函数的定义 2 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4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是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生产要素的类型 1 劳动 L 2 土地 N 3 资本 K 4 企业家才能 E 5 1 定义 在一定时期内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 产品 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 生产函数 6 如果 2 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函数形式 规模报酬不变 7 一 短期与长期 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 二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三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四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五 劳动投入的三个不同阶段 二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8 短期 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长期 指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 一 短期与长期 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 9 在短期内 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被调整 称之为可变投入 还有部分生产要素生产者无法对它们进行数量调整 称之为不变投入 固定投入 在长期内 生产者可以调整所有的要素投入 微观经济学中 通常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 L 的生产函数来考察短期生产理论 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 L K 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理论 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 10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11 总产量TP total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二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AP averageproduct 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12 边际产量MP marginal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13 对于短期生产函数 14 举例 连续投入劳动L 劳动量L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000012212324448560666770870963 15 劳动量L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0000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 7509637 7 都是先递增后递减 16 图形描述 17 三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 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 边际产量递增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 边际产量递减 MP先递增后递减 18 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分析1 TP曲线与MP曲线之间的关系 2 TP曲线和AP曲线之间的关系 3 AP曲线与MP曲线之间的关系 四 TP曲线 AP曲线和MP曲线 19 1 TP曲线与MP曲线的关系 拐点 L1L3 20 MP曲线是TP曲线的导数 MP与TP之间关系 MP 0 TP MP 0 TP最大MP 0 TP 21 2 TP曲线与AP曲线的关系 22 AP曲线 是TP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值的轨迹 因此 在过原点作TP曲线的切线 在该切点处达到最高点 而后下降 23 3 MP曲线与AP曲线的关系 24 在AP曲线的最高点 AP曲线与MP曲线相交 因为 在该处 有TP曲线与原点的连线 该线又是该点处的切线 25 MP与AP之间关系 当MP AP AP递增当MP AP AP递减MP AP AP最高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26 短期总产量曲线上的特殊点 边际产量最大 总产量最大 平均产量最大 27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曲线综合图 28 五 劳动投入的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 平均产量递增达到最大值 在此阶段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即 MP AP 0 一个和尚挑水吃 29 五 劳动投入的三个不同阶段 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递减到边际产量为零 在此一阶段 平均产量开始下降 但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 即 AP MP 0 两个和尚抬水吃 30 五 劳动投入的三个不同阶段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为负 即 AP 0 MP 此阶段 边际产量为负数 总产量开始绝对减少 三个和尚没水吃 需减员增效 31 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 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开始下降 但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 此阶段即为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 32 1 规模经济2 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3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三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33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规模收益 报酬 不变规模收益 报酬 递增规模收益 报酬 递减 1 规模经济 34 规模报酬递增 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35 规模报酬不变 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36 规模报酬递减 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37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 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 书132页 1 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2 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 3 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4 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加工 5 在生产要素购买 产品销售方面更加有利 2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38 内在不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 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者收益的减少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 1 管理效率的降低 2 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39 外在经济 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 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原因 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 个别厂商可以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 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人才 3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外在不经济 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 使得个别厂商的产量与收益减少 原因 要素 产品市场的竞争加剧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严重 40 1 边际产量分析法2 等产量曲线3 边际技术替代率4 等成本线5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四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适合组合 生产者均衡 41 1 边际产量分析法 边际产量分析法 1 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 成本花完 2 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产量相等 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 42 1 定义 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它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 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 2 等产量曲线 43 Equal productLine 44 1 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表明 实现同样产量 增加一种要素 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 2 凸向原点 3 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4 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2 等产量线的特征 45 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 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 46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1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3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为 47 成本方程 4 等成本线 企业预算线 等支出线 表明在生产者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生产者所能够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 M PL QL PK QK 48 等成本线 49 将等产量曲线 要素之间的技术关系 与等成本曲线 要素之间的经济关系 结合在一起 就成为最适 优 的要素组合问题 其实质是厂商均衡问题 EquilibriumforaBusinessFirm 5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50 图解法 均衡条件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51 成本既定 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 成本最小 52 生产扩张线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 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 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 就得出生产扩张线 53 扩展线 问题 OC曲线的含义是什么 当生产者沿着这条线扩张生产时 可以始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从而使生产规模沿着最有利的方向扩大 54 五 短期成本分析 一 短期成本的分类1 短期总成本2 短期平均成本3 短期边际成本 二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练习 55 成本又称为生产费用 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 换句话说 厂商的生产成本是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收入 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一 短期成本的分类 56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总成本 STC 短期成本包括可变成本与固定 不变 成本 可变成本是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 固定成本是短期内不能调整的成本 57 1 短期总成本STC 短期总成本分为 固定成本FC fixedCost 和可变成本VC variableCost 固定成本FC 固定不变 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包括 厂房和设备的折旧 及管理人员工资 可变成本VC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短期内可调整 包括 原材料 燃料支出和生产工人的工资 58 1 固定成本 FC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2 可变成本 VC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短期成本的定义1 59 3 总成本 STC 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它是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之和 短期成本的定义2 60 1 平均固定成本AFC 2 平均可变成本AVC 3 平均成本SAC 2 短期平均成本 61 1 平均固定成本 AFC 平均每生产1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2 平均可变成本 AVC 平均每生产1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3 平均成本 SAC 平均每生产1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短期成本的定义3 62 3 短期边际成本 SMC 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短期成本的定义4 填制表格 63 产量QFCVCSTCSMCAFCAVCSAC1100502303404270570 填制表格 64 产量QFCVCSTCSMCAFCAVCSAC1100501501501005015021008018030504090310012022040100 340220 34100170270502542 567 5510025035080205070 填制表格 65 二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1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关系2 短期总成本曲线3 平均成本曲线4 边际成本曲线与总成本曲线的关系5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6 各种成本曲线的综合图 66 1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1 总成本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为Q f L K 短期中可变投入为L L的投入量与产量Q有关 可写为L Q 所以短期中的总成本为 67 2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 可以看出 SMC与MPL成反比关系 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 由于MPL曲线先上升 然后下降 所以SMC曲线先下降 然后上升 且MC曲线的最低点对应MPL曲线的最高点 68 MP曲线 MP与TP之间关系 MP 0 TP MP 0 TP最大MP 0 TP 69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 70 2 短期总成本曲线 1 固定成本曲线FC 当产量为0时 也须付出相同数量的支出 产量增加这部分支出仍不变 因此FC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71 2 可变成本曲线VC 问题 如何从SMC曲线图解求出VC和STC曲线 72 2 可变成本曲线VC SMC曲线既是STC上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也是VC上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 SMC先下降后上升 且均大于0 说明VC和STC曲线均为递增的曲线 而且是先凸后凹 73 2 可变成本曲线VC 74 3 短期总成本曲线综合图 75 3 短期总成本曲线综合图 STC FC VC 有STC VC FC 由于FC值不变 所以STC与VC任一点的垂直距离始终等于FC 且变动规律与VC的变动规律一致 即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相差为一固定值 76 3 平均成本曲线 问题 如何从上面3条曲线图解求出AFC AVC SAC曲线 77 1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 78 1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 AFC值由连结原点到F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 AF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79 2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80 2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AVC值由连结原点到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 AVC随着产量的增加 先减少而后增加 81 3 平均成本曲线SAC 82 3 平均成本曲线SAC SAC值由连结原点到ST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 SAC随着产量的增加 先减少而后增加 83 4 SAC与AVC的综合 84 SAC与AVC的关系 1 SAC一定在AVC的上方 两者差别在于垂直距离为AFC FC Q 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 SAC与AVC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 2 SAC与AVC最低点不在同一个产量上 而是AVC先出现最低点 85 4 SMC与STC曲线的关系 SMC 0 则 VC STC曲线均为 86 5 SMC与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87 SMC与AVC SMCAVC AVC SMC AVC AVC最低SMC与SAC SMCSAC SAC SMC SAC SAC最低 88 收支相抵点与停止营业点 89 AVC的最低点F点为停止营业点 或称关闭点 SAC的最低点D点为收支相抵点 分析应用 90 小刘经营一家保龄球场 根据他的会计师计算 每玩一局的平均总成本为10元 其中平均固定成本为6元 平均可变成本为4元 如果每局的价格高于10元 经营当然有利 如果每局的价格等于10元 也可以实现收支相抵 但如果午夜时降价至7元仍然有人来玩 而高于7元则无人玩 小刘是应该把价格降为7元继续经营呢 还是不降价停业呢 分析应用 91 6 各种成本的综合图 92 长期成本的类型 一 长期总成本 LTC 二 长期平均成本 LAC 三 长期边际成本 LMC 六 长期成本分析 93 一 长期总成本 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意味着对企业生产规模的调整 从长期来看 企业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到最优的生产规模 要素投入组合 进行生产 长期总成本 LTC 是指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长期总成本函数 94 LTC曲线 95 LTC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含义 96 LTC曲线 LTC曲线 从原点开始的一条先凸后凹的递增的曲线 97 长期平均成本 LAC 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二 长期平均成本 LAC LAC曲线可用两种方法得到 1 从长期总成本曲线导出 2 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导出 98 从LTC曲线导出LAC曲线 将LTC曲线上的每一点与原点连接 连线的斜率即为LAC 99 从LTC曲线导出LAC曲线 LAC曲线先递减而后递增 100 从SAC曲线导出LAC曲线 101 从SAC曲线导出LAC曲线 102 在长期生产中 厂商总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而在短期内 厂商做不到这一点 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 即有无数条SAC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 LAC 曲线是无数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