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有大视野.doc_第1页
作文教学要有大视野.doc_第2页
作文教学要有大视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教学要有大视野(湖南、双峰二中、邓国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近十年,但反思我们作文教学的现状,无庸讳言,仍问题多多。在现实中,许多人并没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作文教学,没有从视作文教学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个“面”上来部署作文教学,将这一系统工程在教学途径上囿于课堂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囿于辞章传授。有的鼠目寸光,将什么“写作速效秘诀”视为法宝,有的甚至急功近利,指导学生背“满分作文”。施教者倒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受教者怎样?一是不喜欢写,二是没多少属于自己的东西可写,三是写出来的不是克隆文章便是在“是”“真”上存有缺憾的文章。动机与效果的极大反差真给施教者一个莫大的嘲弄。要改变这种状况,作文教学必须有大视野。一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依照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来看,作文教学应将其视为具有边缘科学性的大系统工程。既然是一个大系统,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着眼大系统的整体性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贯彻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着眼高处,放眼面上。“高”与“面”在哪里呢?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表达能力最能反映其综合素质。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是将学生带入“乐言、有言、言善”的境界。从这一高度着眼,在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固“本”工作:固“本”之一,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与充实三个基本库:思想储存库、材料储存库、语言储存库。要使库内充实,教师既要不断给予典型、鲜活、含金量高的材料,又要科学指导学生如何去搜寻、筛选、储存材料。并且要通过有效的方法经常激活其储存的材料,使之消化吸收能运用自如。固“本”之二,教师要将激情导趣作为作文教学的常规。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激起其在环境中求索真理之大志,热爱生活之情感,感山悟水之雅性。同时,促发其表达上的内动力,使之敢说、好论、乐写。固“本”之三,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在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要增强学生自身的免疫力,方法之一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指导其用辩证观、发展观、全面观、历史观、联系观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观才能把握主流,传播正义,讴歌真、善、美。表达的主题才会积极,言语中才不会有偏激、武断与片面。固“本”之四,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说:你能不能看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塔巴认为,思维是可教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学生有了好的思维品质,分析才能展开,思路才会畅通,内容才会充实、表达才会严谨。二系统观的核心思想是贯彻整体性原则,因为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是,系统的整体功能还要通过子系统来完成。因此,要在着眼大系统的前提下科学构建和有效运作子系统。要保证“面”与“点”的有机统一,系统论还要求我们研究大系统内子系统的等级结构性和系统间的关联性、动态平衡性。作文教学的“面”上视角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其根深本固,那么,我们就要着眼这个“面”去研究如何建立让学生根深本固的子系统并有效运作。不可否定,在作文教学子系统领域的研究中呈现出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喜人局面,而且硕果累累。但遗憾的是有些研究视角仅停留在个别“点”上,“点”少“面”窄就难以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有的“点”虽不少,但缺乏“点”与“面”之间、“点”与“点”之间的关联性和动态平衡性。因此,子系统的建立并运作应该遵循如下原则:第一, 多“点”性原则:一是教学时空的多“点”性。作文教学绝非是两周一节的课堂作文指导所能济事,从本质上说,作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写作教学,它首先是学生的成人教育、成材教育。而成人、成材教育是不应受时空限制的。任何活动都影响学生的成长,那么,任何活动都可以实施作文教学。写作课、语文课、活动课;课堂内、课堂外,学校内、学校外都是作文指导的“点”。二是教学内容的多“点”性。作文水平的高低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从这一层面上讲,任何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方面都值得作文指导者关注:性格、思想、心理、情感、知识、技能等。辞章指导仅是作文教学上的“点”中“点”。三是活动形式的多“点”性。作文水平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写的水平,它应包括表达(心表、口表、书表)水平、阅听水平、评赏水平。因此,活动形式必须多样化。第二,关联性原则:将作文教学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则说明这个系统中的所有“点”都要服从于系统的那个“面”,游离于“面”的“点”就不再属于那个“面”。罗丹挥斧砍去巴尔扎克塑像上那条凸显的手臂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任何“点”首先就必须与“面”关联。其次就是“点”与“点”的关联,有了关联,孰先孰后、谁轻谁重才有科学序列。比如,学生思想认识的“本”尚未固,你就大搞申论训练,这就不科学。“点”间无关联,彼此孤立,“点”的效益就会降低乃至全无。第三,有效性原则: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建立,任何一个活动的开展,目的是要完成大系统某个方面的任务,不仅要有实效,而且应当高效低耗。子系统的建立、活动的开展如果背离了大系统目标或是高耗低效的流于形式,则宁缺勿滥。有些作文指导者,功没少花,活动没少开展,而收效甚微,问题就在于没有科学地贯彻有效性原则。三从理念的提出到现在的课改实施,素质教育已从理论进入实践,但传统的的东西却还深深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中。传统的之所以被我们眷恋,是因为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定势,定势是可驾轻就熟的。其实,经验乃双刃剑,是定势的好友,却是创新的顽敌。因此,教改先要人(从教者)改,人改先要脑改。要让作文教学要真正成为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这些理念包括:1,学生主体观,2,生成本体观,3,互动与实践观,4,创新观因而:一要“还权于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翁。上个世纪90年代,以布朗斯福特为代表的LTC研究中心创建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就成功地解决了“学生主体”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为学生“搭建手脚架”,让他们去表演。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有了主人翁思想才会有内驱力,才会产生写作兴趣。在这一点上,教师要敢放、会放。可指导学生自己写、自己改、自己评,教师再也不要在评改上搞费力不讨好的“三包”而作茧自缚。可指导学生成立创作兴趣小组,指导他们建设写作资源库,组织他们出班刊、办班报、出专集,搞调查、搞采访、搞竞赛、摆雷台等。是主人翁,学生便有自豪感、责任心,有了他们自主开展的活动,他们才兴趣盎然,才会在活动中有所得,因为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生成性学习的过程。二要打破清规戒律,让学生个性张扬。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可应试教育的清规戒律往往制约着这些发展。教育教学成了应考依模铸材的手段。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作文教学也步入了指导学生背“高考满分作文”的死胡同。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我们解套松绑,彻底地放,哪怕是矫枉过正。着眼点是:1,尊重学生的兴趣。教师有激发、导引学生兴趣的责任,但不得随意扼杀学生其自然产生的兴趣,自然产生的兴趣具有难以替代的原动力,许多科学家一辈子都在为某种兴趣奋斗着。因此,它最珍贵。学生在诗歌创作上有浓厚兴趣,教师却以与高考对不上茬进行扼制,这是极为错误的。兴趣的价值有时是不可估量的。再者,挤不上独木桥就当不了诗人吗?2,允许学生展示个性。个性孕育着创新的种子。传统的作文教学也反对文章千篇一律、众口一词,似乎能包容学生展示个性。其实未尽然。在应试标杆下,教师为那些爱写诗歌、爱写文言的学生开过绿灯吗?为那些嘴上功夫强的提供过表演平台吗?特别是在言为心声方面,我们总是在严防死守。学生表达的是真情却不合时,是心声却是怪论,我们敢肯定或真正宽容过吗?恐怕是一棍子打死的多。一棍子打死对世界观尚未成熟的学生有点太残酷。言路被堵,心声难见尚是小事,个性泯灭则是大事。学生有怪论不是坏事,有些恰是其独到的视角。退一步讲,即算学生表达的“是真情却不美,是心声却不对”也不要视为洪水猛兽。我们可教育、导引,也可保留让其在环境里去“碰壁”,让学生完成“无疑有疑无疑”的内化过程,更有利于其世界观的成熟。3,发挥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