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霉菌的实验材料 谭跃20129 20 1 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 e 加棉塞 包装 鉴定是否有菌可将培养基置于37 培养24小时 然后观察 注意 因高压之后pH值会下降0 1左右 所以矫正pH时应比所需的pH高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 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3g 蛋白胨10g NaCl5g 琼脂15 20g 水1000ml pH7 0 7 2 淀粉琼脂培养基 高氏1号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0g KNO31g NaCl0 5g K2HPO40 5g FeSO40 01g 琼脂20g 水1000ml pH7 0 7 2 PDA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200g 蔗糖或葡萄糖15g 琼脂15 20g 水1000ml 实验原理 二消毒 灭菌及倒平板 步骤 半固体培养基 穿刺接种液体培养基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 涂布平板 平板划线接种 斜面划线接种浅盘固体接种 2 接种 划线分离 划线接种注意要点 划线时接种环与平皿约成30 40度角 轻轻接触 以腕力在琼脂表面轻快滑动 不能划破琼脂 第一次划线应占平皿面积的1 10 以后每次划线约占面积的1 4 1 5 划线为连续划线 不能间断 应占满平皿 划线不能交叉重复 每次划完后接种环应灭菌 稀释分离涂布平板 稀释分离倾注平板 真菌分离 纯化 利用低碳 氮比的培养基可使真菌生长菌落分散 利于计数 分离和鉴定 这里主要是利用营养成分的减少而使生长减慢 并由此限制真菌的迁涉生长 一般采用PDA培养基改变培养温度将有利于不同嗜温区真菌的分离 有时 真菌子实体形成必须有光线 这在分离培养时应加以考虑 将分离得到的单菌落分别接种到单个平板上 颜色反应 分离特定的菌株 牛奶平板 分离蛋白酶产生菌 待分离的微生物的生长特征明显不同 菌落观察 霉菌放线菌要求 每种微生物选择典型菌落1 2个 列表描述细菌 霉菌 酵母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 形状 颜色等 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 鉴定的重要依据 4 菌种保藏 最常见的保藏方法 斜面细菌的保藏 甘油保藏真菌的保藏 石蜡油保藏 孢子保藏 几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 1 比浊计数法 浊 细菌悬浮液的浊度 细菌不完全透光 一定范围内菌溶液的混浊度与菌数量成正比 一 实验原理 2 酵母的血球计数板计数 0 1ml菌液 提问 数了125个小格中有90个细菌 样品中的细菌浓度是多少 90个 125 400 0 1ml 2880个 ml适用范围 酵母及较大细菌 如细菌个体太小 过多 由于每一小格中细菌层层叠加 相互遮挡 难以准确计数 数酵母数目 一般数125个小格 折算样品酵母菌浓度 酵母菌悬液显微镜 血球计数板 分光光度计等 三 实验器材 1 了解血球计数板构造显微镜下找到血球计数板的各种格子 四 实验步骤 2 目测酵母菌大致浓度 3 稀释酵母菌悬液 直至其个数在计数范围内 每小格2 5个 4 计算出酵母浓度 同时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 5 将原酵母菌液稀释至5 7个梯度 分别测定其浓度 以OD值为横坐标 浓度为纵坐标 做标准曲线 五 数据处理 霉菌形态及培养方法 1培养基的选择 目前国标方法中使用的培养基有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DA 孟加拉培养基 RBC 高盐察氏培养基 CAO 其中PDA和RBC适合于一般的霉菌和酵母菌生长 而CAO则适合于高渗性霉菌生长 酵母菌几乎不长 霉菌菌落 有菌丝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孢子菌丝均可繁殖水浸片制作视频 讨论 霉菌水饺引发速冻食品卫生标准问题 1培养基选择 有的菌株即使污染数量不多 但其产生的霉菌毒素却危害较大 因此仅作霉菌计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其危害程度 重要的是要知道污染菌的菌相 才能更好地判断被污染食品的安全程度 为此 国外有些研究者设计出各类选择性培养基 可以识别产毒的霉菌 如AFPA培养基 配方 酵母提取汁20g 蛋白胨10g 柠檬酸铁铵0 5g 0 2 二氯硝基苯胺1 0mL 琼脂15g 蒸馏水1000mL PH5 6 用于分离黄曲霉毒素产生菌高污染率的食品 2接种方式 2 1主要有倾注法和涂布法两种 目前国际方法中采用倾注法 但近来国际上有不少学者认为霉菌计数采用涂2 2对霉菌计数来说 涂抹法有以下几方面优越于倾注法 培养出的霉菌菌落数较多 培养所需的时间较短 霉菌孢子 菌落形态特征发育完全 便于鉴定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霉菌是好氧的 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快 发育好 而混在培养基中发育就受影响 而且在培养基倾注时霉菌孢子易受热损伤 布法更合适 3培养温度 3 1大部分菌种的最适温度为25 30 3 2若有特殊培养目的 则应适当调节培养温度 4培养时间 如果只要作霉菌计数 培养3 4天已基本达到目的 但如果还要进一步分类鉴定 则需要培养更长的时间 7 14天 5最适计数范围 5 1应尽量选择10 50个 平皿的稀释度进行霉菌计数 5 2为控制霉菌的生长速度和菌落的生长范围 可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抗生素 如氯霉素 50 100mg L 金霉素 20 100mg L 庆大霉素 50mg L 土霉素 100mg L 等 6霉菌检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6 1由于霉菌检测所需的时间较长 中间又需要多次观察 因此实验前一定要作好实验计划 明确观察记录的时间 6 2霉菌孢子通过空气传播 所以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平静 减少空气流通 操作时手脚要快 动作要轻 特别是培养过程中 如果观察时动作过大 早期生长出的霉菌孢子就会在培养基内扩散 形成新的菌落 导致结果不准确 6 3实验前应认真做好全面的消毒工作 包括操作人员手指 实验室空间 实验台等 实验后应第一时间将有霉菌的培养物高压灭菌 防止进一步扩散 6 4对使用的菌株的生理 生态 形态 毒理 致病性必需有充分的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灭火器安全培训讲座课件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平台在制造业工艺优化中的应用价值量化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架构优化与行业解决方案定制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在各行业的付费意愿调研报告
- 瀑布民族管弦乐课件
- 专利退款申请书样本
- 怎样导出变更申请书
- 再次申请伤残鉴定申请书
- 中学生推优申请书
- 经济方面的申请书
- 船员技能评估体系-洞察及研究
- 中职手工课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军用降落伞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孕妇孕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
- 血尿临床评估与健康管理
- 毕业设计(论文)-芦苇草方格铺设装置设计
- 教育惩戒培训课件
- 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校长讲话:把脉找因、沉心补课教学质量没有“回头路”
- 调经补血中药液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五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