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参考读物.doc_第1页
经济学参考读物.doc_第2页
经济学参考读物.doc_第3页
经济学参考读物.doc_第4页
经济学参考读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入门级这些书放在这里,只是说容易读懂,使用的数学工具少,并不意味着不重要,张五常生平最佩服的就是马歇尔和科斯。马歇尔简直就是天才,呵呵,大家看了就知道。我没有查过有没有英文版的,汪丁丁是希望大家都读英文的,以免受翻译错误之累。 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5、斯密国富论 二、制度经济学读物估计对制度经济学感兴趣的更多吧。 1、新制度经济学(冰岛)思拉恩埃格特森著。网友北望称这本书为极品,呵呵。我当年是在北师大的教室看完的,图书馆那本好像借的人也不多,试试看。 2、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一套经济学译丛,包括科斯的生产的制度结构、诺思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包括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萨克斯的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等等)好多,都值得看,唯一缺陷就是稍微早了一点翻译得以现在标准看来,差了一些,将就着吧。 3、经济科学出版社的那一套译丛,现在出第二批了。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第一辑有: 杨小凯、黄有光的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德姆塞茨的所有权、控制与企业 迪屈奇的交易成本经济学 平乔维奇的产权经济学 威廉姆逊的反托拉斯经济学 哈特等的契约经济学图书馆可能不全吧。 三、经济学随笔 张五常、熊秉元、林行止、王则柯等人新出的经济学随笔都值得看看。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居然有80年代的张五常的卖橘者言,哎,好书呀。 四、数学方法系列 蒋中一、高山晟、龚六堂的数学方法/数理经济学好像都有,随兴趣吧。反正就是数学。 五、高阶读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的那一套包括MWG的微观经济学,本科生就不用看了,呵呵,是数学书啊。 六、经济史 希克斯经济史理论,是很旧很薄的书,但是是希克斯生平最得意的书,呵呵,看看噢 熊比特经济分析史三卷的大部头。 发展经济学重要文献 (说明:这是近几天利用会议的间隙匆匆搞出来的一个东西,因手边没有参考资料,仅凭印象介绍,恐有错漏之处,待以后完善) (一)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 (二)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型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历史)研究 (一)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1、 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科学中最为艰深的领域。多少优秀的脑袋毕生在这个领域中倾注精力。从哈罗德开始、罗宾逊夫人、多马、卡尔多、索洛、宇泽弘文等大师级的经济学家有很多作品都是集中在这个领域的。由于动态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增长文献在经济学的所有文献中是最难读懂的。80年代,国内不少经济学家写了西方经济学当中增长经济学的介绍著作,但是今天看来确实问题很多,轻则照葫芦画瓢,全般拿来,重则错落严重,误人子弟。所以需要一本好的导引性的著作,而琼斯的这部书毫无疑问是最理想的入门书,对基本概念和主要模型介绍十分简洁准确,仔细阅读对于正确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帮助极大。不足之处是只介绍到70年代初,对最近20多年地经济增长理论飞速发展没有涉及。所以最好是把这部书和巴罗地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读。 2、 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这是诺贝尔奖得主索洛主编的一部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各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集。 3、 汪丁丁:“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与思考”,载经济研究。这是汪丁丁在90年代初做的一篇综述,对8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动态经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的介绍和评价。很专业但很好读,显示了作者的学力。 4、 巴罗、撒拉伊马丁: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这是90年代中期出版的介绍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最新进展的优秀教科书。作者本身也是新增长理论的重要学者。本书对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的介绍都比较简明准确。国内有人以此书为基础撰写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型(舒元等,复旦大学1998年版),但是最好还是看原著。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主要介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改进工作,而对建基于分工的经济增长模型没有涉及。 5、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这是杨小凯最有代表性而且最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大作。他本人非常钟爱这部书,自评很高。在这本书里,杨小凯试图开出经济学的另外一个研究范式或者研究线条。力图恢复西方经济学最近一个多世纪被遗忘甚至忽视的传统,也就是试图把斯密、马克思、杨格、科斯等人作品中关于分工、专业化经济、交易、经济增长的思想集发扬光大,并且致力于运用数学工具来把这种思想严格、精确地呈现出来。有人评价这也许是自马歇尔、萨缪尔逊以来,经济学领域最雄心勃勃地综合。但是这本书并不好读,没有亲和力。与马歇尔地经济学原理,萨缪尔逊地经济学相比,在表达水平上有较大差距。 (二)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型 1、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这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目前已经出到第4版。四位作者都是这个领域当中的顶尖人物。本书的基本特点是试图把8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领域中展开的各派的争论加以综合。 2、 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这是国内经济学界选编得较好得一本专门的发展经济学论文集。选编者郭熙保教授是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期师从我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谭崇台教授。他的农业发展论一书曾经获得第二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人是一位出色的学者。所收的论文也是国际一流的发展经济学大师级学者的代表性作品。所以如果在教科书基础上,能够通读这些文献,对于完整地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有益的。文集的不足之处在于选编的范围略显狭窄。某些应该纳入的文献,没有反应。主要是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穆勒、熊彼特、杨格等一些重要经济学家的作品未能收入。80年代中期以后的重要进展未能反应,比如像卢卡斯、贝克尔、罗默、杨小凯、巴罗等人的重要文献没有收集入内。 3、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按照经济科学的标准来判断,这是一本相当另类的著作。全书所提出的问题是当时的很多经济学家无法领悟其含义的。作品所使用的也是没有任何数字、图标的散文,更谈不上运用方程。但是对于发展经济学或者对于动态经济学理论来说,这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开山作品。我们今天大讲特讲的创新,时下非常时髦的企业家理论就是源自这部作品。熊彼特本人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是由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分析史等著作营造起来的。而经济发展理论作为他的成名作,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经济学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长期分析总体上建基于经济发展理论中确立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框架。与其他大师级的近代经济学家不同,熊彼特有很多的读者和崇拜者,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派。也许这种状况在未来会有所改变。突破口肯定也是在这本书里。 4、 迈耶等: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这是发展经济学的大师对平生研究工作的一个自我评价和他人评论的汇编。很好读,从中可以读到很多教科书读不到的信息,如他们当年为什么会对发展经济学着迷,他们是如何解释经济落后和经济发展的,他们彼此的分歧到底在哪里,下一步发展经济学将向何处去等等。这些问题夹杂着对人物、事件、理论的描述评论,很是精彩。 5、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刘易斯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他于1979年与舒尔茨教授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刘易斯的最重要的作品是1954年发表于曼彻斯特大学学报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被认为开创了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但是他关于发展经济学的全面论述的理论则是这部经济增长理论。有必要指出一点,书名叫做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讲的是发展经济学的问题。所以有人把这部书评价为世界上第一本发展经济学的系统著作。他有着教科书般的系统和清晰性。不过在学术上,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必看不可的书。 6、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这是一本无论选择经济学地哪门课都必须读的论文集。而且不仅要读还要多读几遍,要研读。所收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非常耐读的经典。如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论文、舒尔茨论述经济进步与人力资本价值增长内在联系的文章、诺思和张五常的论文等等无疑都会对你理解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问题有重要的助益。 7、 诺斯: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1991年版。这是诺思新经济史学的宣言或者导论性质的作品,分量不大,不过很重要。在这里,诺思试图把他研究长期经济发展问题的方法论做一总结。 8、 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学者选编的一部论文集,之点研究的是落后社会的发展与它的传统的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落后经济的案例。本书的方法严格来说不单纯是经济学的,我感到有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因素。奥斯特洛姆夫妇是美国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许多作品最近被毛寿龙等国内的研究者译成中文出版。 9、 钱纳利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1989年版。这是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的扛鼎之作。钱纳里是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双缺口模型的创始人,一生致力于研究工业化与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他坚持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结构变迁。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库兹涅茨有关经典研究的扩展。但是钱纳里以及他的研究小组在数据处理上更加先进。作者的另外一部著作发展的模式也是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常常被人引证的经典。钱纳里晚年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 10、 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从赫希曼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奥地利学派的影响。他的只是背景显然是奥地利式的。所以理解他的思想当然根子还在门格尔那里。他20世纪50年代的这部书,主要还是思想性而不是知识性或者实证性的。这本书被称为不平衡增长理论的经典。他晚年的著作退出、呐喊和忠诚被认为是极有原创性的大作。哈伯格、赫希曼、马克卢普、瓦伊纳这些经济学家虽然在一些经济学的观点上有分歧,但是其风格明显地具有奥地利学派的色彩。强调理论本身而不是模型,重视思想的质量而不是社会需要,文风严谨博雅,理念与主流经济学相比较为另类。熊彼特也是这样的风格。 11、保罗.巴兰: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保罗.巴兰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曾经与保罗.斯威齐合著垄断资本一书,力图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进行深入的再研究。那部书是所有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必看不可的书。本书是巴兰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著作。是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的代表性的著作。在这个领域中,富尔塔多、阿明、桑托斯、伊曼纽尔、霍奇逊等人也有很重要的著作。但是巴兰的东西是不可错过的。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历史)研究 1、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各国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的长期统计分析的总结性作品。在书中作者试图要回答到底在长达一个世纪以上的长期经济增长中,结构变化、总量变化、体制和观念的变化以及自由贸易等对增长率有多大的影响。前者重点在于对各个国家的数据进行横断面的比较分析,后者则主要是纵向研究各个国家的增长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从起飞到成长的政治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罗斯托是一位影响巨大人物。他是两栖型学者,既是一位成功的经济史学家,也是一名政治家。曾经担任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助理国务卿。这一点和加尔布雷斯一样。罗斯托蜚声经济学界的主要作品就是这部经济成长的阶段,这部书有一个相当刺眼的幅标题,叫做“非共产党宣言”。本书在方法上是历史学派的阶段分析法和哈罗德多马的动态经济学的结合。他对经济增长史所作的阶段划分虽然受到库兹涅茨等人的强烈质疑,认为不能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检验,但是并没有减弱其影响。他所创立的“起飞”(take off)一词被认为是在整个60年代引用率最高的概念,类似于熊彼特的“创新”。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不断地使用“起飞”概念。从起飞到成长的政治经济学乃是罗斯托主编的一部以增长阶段论和起飞范式为主线的经济史的文集,集中了一批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对阶段论的验证和批评。 3、布莱克等: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不少人认为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另一种说法。如果同意这种说法,那么比较现代化也就是比较经济发展。布莱克是比较现代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的日本与苏俄现代化的比较一书是影响巨大的作品。从多个方面对日本和俄国这两个后进的工业化国家进入现代化的路径、政策、战略以及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