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音乐表演-民乐合奏 (13).doc_第1页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音乐表演-民乐合奏 (13).doc_第2页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音乐表演-民乐合奏 (13).doc_第3页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音乐表演-民乐合奏 (1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Chinese vocal music art【课程编号】ZX3162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分数】2学分【先修课程】无【学时数】36学时【编写日期】2014.10.26【适用专业】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一、教学目的、任务 课程通过对声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声乐艺术的歌唱器官、发声的科学原理有较全面的了解,对提高声乐专业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提高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史的学习,宏观的了解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史以利于弘扬中国优秀民族声乐文化;通过鉴赏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程教学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教学对声乐专业一对一小课具有辅助、补充完善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课程通过对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技能与训练、声乐知识与修养三个模块的学习,对声乐艺术的歌唱器官、发声的科学原理、技能技巧训练、文化与艺术修养有较全面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及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课程通过对各个时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史的学习,宏观的了解中国声乐艺术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以利于我们了解历史,弘扬中国优秀民族声乐文化,创新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3.课程通过鉴赏优秀的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提高学生对声乐文化的认知度、提高审美能力。 本课程教学目的明确,形式灵活多样,课程除了对声乐专业一对一小课具有辅助、补充、完善的作用,还具有普及声乐知识与文化的作用。学生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认识水平这一循序渐进过程,理论知识获得提升,技术能力得到提高。经过一段实践的检验,效果显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数字字体需修改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声乐基础理论(共5课时)第一单元 声乐艺术的概念(1课时)数字字体需修改1.声乐艺术的概念2.声乐艺术的学科属性3.声乐艺术的特征第二单元 歌唱器官简介(2课时)(单元格缺失)1、歌唱器官综合观2、歌唱的发声器官3、歌唱的共鸣器官4、歌唱的语言器官5、歌唱的呼吸器官第三单元 歌唱发声的科学原理(2课时)1、歌唱发声研究的科学基础2、声学基本知识3、歌唱发声的生理学及声原理4、歌唱的心理学原理声乐技能与训练(共5课时)第四单元 歌唱的姿势与呼吸(1课时)1、歌唱的姿势与呼吸2、歌唱呼吸的方法3、歌唱呼吸训练第五单元 歌唱的发声与共鸣(1课时)1、歌唱的发声2、歌唱的共鸣调节第六单元 歌唱的声区(1课时)1、声区的划分2、声区的转换3、声区的统一第七单元 歌唱的语言 (1课时)第八单元 歌唱的发声方法(1课时)声乐知识与修养(共4课时)第九单元 歌唱的艺术表现 (2课时)1、正确理解好诠释作品2、歌唱艺术表现的内涵3、歌唱的审美修养4、歌唱的表演第十单元 声乐艺术鉴赏 (2课时)1、声乐艺术的唱法类别2、声乐艺术的声部类别3、声乐艺术的作品体裁类别4、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类别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共14课时)第一章 远古时期的声乐艺术萌芽 (1课时)第二章 周朝的声乐艺术(1课时)第三章 汉朝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与发展(1课时)第四章 唐朝的声乐艺术形式与发展(2课时)第五章 宋朝声乐艺术形式与发展(1课时)第六章 元朝的声乐艺术形式与发展(1课时)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声乐艺术形式与发展(2课时)第八章 近现代声乐艺术状况(2课时)第九章 新中国 声乐艺术的兴盛(3课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鉴赏(共8课时)1、民歌 小调2、戏曲3、民族歌剧4、解放后创作的新民歌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课程重点是加深声乐专业学生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的概念、性质、风格特色、发展历史的了解,培养热爱中国民族艺术的情感,为歌唱的艺术表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难点在于纠正学生对于声乐艺术肤浅片面的认识:认为声乐艺术只是一种技巧技能,不需要对声乐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究,只要学会发声方法即可这一错误观念。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声乐文化有进一步认识,从而在艺术道路上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提高声乐艺术水平与层次。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播放音乐相结合,教与学、师与生互动。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1.观后感一篇(约1千字);2.用PPT制作音乐,课堂简介声乐作品的风格特色;3.考勤进入成绩的最终评定。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全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业音乐教材声乐2.金明春、金星著中国声乐艺术史3.李晓贰著民族声乐演唱艺术4.伍国栋著中国音乐5.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6.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7.金文达著中国古代音乐史8.乔建中著中国音乐9.苗建华、鸿昀中国音乐初步10.王士魁编著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适用教材11.杨和平编著中国歌种12.杜亚雄著聆听中国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