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枯萎病菌.ppt_第1页
栎枯萎病菌.ppt_第2页
栎枯萎病菌.ppt_第3页
栎枯萎病菌.ppt_第4页
栎枯萎病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栎枯萎病菌 历史 分布及危害 1944年首先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被认识 目前该病只发生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20多个州 栎枯萎病是栎树的毁灭性病害 可引起大量栎树死亡 难以防治 病害症状 栎枯萎病的症状在不同种类的栎树上存在一定差异 红栎类发病快 几周至一年后病树枯死 白栎类抗病性强 病势发展慢 一年中只有少数枝条发病死亡 在红栎类栎树上症状特点是叶片迅速变色和萎蔫 一般树冠顶部和周围的叶片先发病 向大枝和内膛发展 变褐枯萎 最终全株落叶枯死 老叶发病最初轻微卷曲 水浸状暗绿色 从叶尖向叶基发展 逐渐变黄或变褐 在叶基部中脉周围有绿色岛状斑 最后叶片枯萎脱落 幼叶发病后呈黑色 卷曲下垂 多不脱落仍留在枝条上 病害特征 病害特征 病树死亡后 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 可形成菌丝垫 垫上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后来菌丝垫中心长出1对厚的圆形或长形垫状结构 一个附着于树皮内侧 一个连接于木质部外侧 相对生长 不断加厚 使树皮破裂 剥去病皮 边材部位有褐色条纹 早期的菌垫有水果气味 能吸引昆虫传病 病原特征 有性态属于子囊菌亚门 核菌纲 球壳目 长喙壳属 子囊壳单生或丛生 黑色瓶状具长颈 基部球形 子囊球形或近球形 子囊壁易胶化消失 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单胞 无色 椭圆形 稍弯曲 成熟后从孔口排出 聚集在子囊孔口顶端的乳白色黏液滴中 病原特征 无性态属于半知菌亚门 丝孢纲 丝孢目 暗色菌科 内串生孢霉属 分生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 单色至黑色 有分隔 向顶端逐渐变尖 分生孢子内生 单胞 圆柱形 又是很多分生孢子连接成链状 菌落特征 在人工培养基上 菌落绒毛状 后变为灰色至黄绿色 常混杂有褐色斑块 菌落上除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外有时还产生菌核 菌核茶褐色至黑色 质地疏松 形状不规则 直径可达2 5微米 此外 还可形成一种橄榄色后垣孢子 适生性 子囊孢子和内生分生孢子的萌发适宜温度21 32 最高温度33 38 最低为3 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0 42 子囊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2 44 该菌的培养温度最适为24 最高为32 发病最适温度为28 低于16 或高于32 均不显症 传播 栎枯萎病通过苗木 木材和原木的运输作远距离传播 在栎树中的短距离传播主要靠昆虫 此外 也可通过病根与健根的接触发生自然嫁接而传播 病害流行 栎枯萎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病菌从伤口入侵 进入导管 在导管内生长繁殖 形成分生孢子 沿导管蔓延 病菌在病树内以菌丝体越冬 在枯死的病树内以菌垫越冬 春季菌垫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在菌源多 树种不抗病 夏季凉爽 传病昆虫多的情况下 病害易发生流行 夏季炎热 病害的发生受抑制 检验检疫方法 一 观察症状首先从苗木和原木的横断面和纵剖面检视有无变色条纹 若有 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要进一步诊断 需做分离培养检验 检验检疫方法 二 分离培养检验切去一小片靠近树皮的边材 或在树上取已萎蔫但尚未枯死的细枝带回室内分离培养 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方法 在24 下 培养5天左右 即能产生菌丝和孢子 然后制片镜检 根据病原形态确诊 也可将样品切成小块 放入盛有马铃薯培养液或麦芽汁培养液的试管中 在25 下培养5天 即可产生典型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检疫处理 1 禁止从美国的疫区引进栎树苗木及栎木制品 2 对原木所带的病菌可用溴甲烷熏蒸 按每立方米240克的量 在0 以上熏蒸3天 可杀死边材内部的病菌 3 新区发现病树后立即砍伐并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