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卓有成效的塑胶生产管理教材_第1页
企业培训_卓有成效的塑胶生产管理教材_第2页
企业培训_卓有成效的塑胶生产管理教材_第3页
企业培训_卓有成效的塑胶生产管理教材_第4页
企业培训_卓有成效的塑胶生产管理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卓有成效的塑胶生产管理 本次讲座目的搞好注塑部各环节的管理工作 建立 优质 高效 低耗 的运作体系 推行量化管理 看板管理 绩效管理和精益生产 提升塑胶生产的管理水平 提升注塑部业绩 增强企为竟争力 卓有成效的塑胶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的职责在要求的期限内完成生产 准进交货制造出合格质时的产品 质量保证在指定的地点完成交货 在效运送以最经济的安排进行生产 最低成本 P 产品销售顾客愿意付出的价格 S 安全与服务 C 成本 Q 品质 D 交期 最高的可能品质 生产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 安全永远是第一的 安全的产品与贴心的服务 最低单位成本 满足顾客需要的最低可能成本 总是恰及时 交货排程总是顾客需要时 积极性管理 工作优化 工作优化的结果 工作优化的对象 工作优化的目标 有效地生产 人员 原料 机器 模具 工艺 缩短周期提高效率优化工艺提升品质 绩效管理辅导培训持续提升 预房保养充分使用每一机器能力 材料改性综合利用水口和呆料 预房保养充分使用每一机器能力 TPM 一塑胶原料的管理 标准化拌料 碎料等作业方法 塑胶原理的管理 规范拌料 碎料等流程 定时开展节省原料活动 综合利用原料 1 1拌料流程 1 领正确的料 6 均匀加色粉 2 清洁拌料机 3 按比例加料 4 准确加白矿油 5 拌料3分钟 13 拌料房5S1 配料房内的原料 色粉 拌料机要分区域摆放 2 色粉应放在色粉架上 并要标识好 色粉名称 色粉编号 进厂日期等 3 过期或受潮的色粉即时被清离 4 地面用湿布拖干净 12 作配料记录记录下配量和配比 每日交给统计员 11 准确标识标示好原料牌号 色粉编号 使用机台 配料日期配料员等 7 拌料5分钟 10 及时封口 9 小心卸料 8 清洁料袋 1 2拌料指引 1 2拌料指引 1 3碎料流程 1 检查水口是否纯净 6 检查料袋 2 清理碎料机 3 碎料时 规则下料 4 粉尘是否需过筛 5 铁屑是否过滤掉 13 碎料房5S1 搜集的水口料需分类 分区摆放 2 碎好的水口料需标示 原料牌号 色粉颜色和编号 啤塑客户产品 碎料日期 碎料员等 3 碎好的水口料需分类 分区摆放 4 水口箱摆放有序 5 碎料机单独隔离 11 填写碎料看板填好原料牌号 色粉编号 碎料量碎料日期 碎料员等 10 分区规整摆放 7 检查碎料质量 9 准确标识标示好原料牌号 色粉颜色和编号 啤塑客户产品 碎料日期和碎料员等 8 及时封口 1 4碎料指引 1 4碎料指引 1 5原料浪费分析 熔温高 分解 磨损 培训不足 暂停机未至保温 停机未及时用PP过机 洗机方法不当 模嘴对偏 漏胶 未清理料袋 吨位偏小 未清洁拌料机 机台压缩比匹配不当 洗纹多 未处理好库存 未及时碎料 未处理好库存 未挑出污物 未清洁碎料机 用失效色粉 扩散油量不当 转色切换不当 未清理料袋 流道长 无指导书 工程变更 碎料 拌料 PMC排机不当 原料浪费 上落模 调机 模具 客户移模 1 6原料浪费现象及改善对策 1 6原料浪费现象及改善对策 二注塑模具的使用与管理 规范模具操作 减少压模和撞模等 注塑模具的使用与管理 实行塑胶模具预防保养 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模仓实行抽屉式管理 减少寻模时间 规范上模流程 快速上模 2 1塑胶模具预防保养 制订模具的使用 维护 保养守则 实行塑胶模具预防保养 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日常保养中保养 2万啤以上 大保养 30万啤以上 2 2避免模具损伤的主要措施 避免模具损伤的主要措施 禁止高压锁模启动过早 修模时 即时封好型腔 行拉模具 加行程复位开关 禁用碎布擦镜面模具 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工具取粘模产品 禁用铁棒去粘膜水口 机台暂停时 炮台后退 防流涎形成冷胶压模 加码模条 2 3上模流程 1 备齐上落模工具 水管和脱模剂等 放置上落模工具车上 六角扳手 活动扳手 水喉批 码模铁 码模螺丝 套筒 水管 水管接头和脱模剂等是否齐全 数量是否足够 4 吊模至模具 10 调好顶出 2 提前15分钟 用拉模车将模具拉至待上模的机台旁 3 上顶棍 8 上水管 6 上码模螺丝 5 模具对焦 7 取码模条 9 调好锁模 1 下模时 将模具水管里的水排放到用水桶中 并将模具里的水吹干 2 吊模前 上好码模条 2 4下模注意事项 2 5模仓实行抽屉式管理 三成型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注塑生产中所用的成型设备主要有 注射机 碎料机 拌料机 模温机 变频器 机械手 自动吸料机 机边碎料机 盛料桶 烘料桶 干燥器 等 对所有成型设备应做好使用 保养 管理工作 才能保证注塑生产的正常运行 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 对成型设备应编号 标识 定位 分区摆放 2 做好成型设备的使用 维护与保养工作 3 在成型设备上贴挂 作业操作指引 4 制订成型设备的安全操作及使用管理规定 5 做好成型设备的操作 使用培训工作 6 若周边设备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时 需挂上 状态牌 设备故障 待维修 7 新的注射机验收时 需做CPK分析 8 小螺杆 直径小于25cm 过胶圈和发热壳等易损件需做配件存货准备 9 建立周边设备 名称 规格 数量 清单 档案 防螺杆断裂措施 防螺杆断裂措施 禁止冷启动 小螺杆熔胶背压低于15kg cm2 小螺杆 直径小于25cm 炮筒加料温度高于熔点 啤完防火料制品后 及时清洗炮筒 初始熔胶 避免用高螺杆转速 禁用劣质螺杆 1 进料段温度设定 高于熔点10 至15 2 计量段温度设定 低于需求熔融温度5 到10 3 不要将温度区设置为低于聚合物熔点温度 四成型工艺管理 研究成型周期 缩短成型周期 提高产量 成型工艺管理 确认并记录成型工艺变更 记录完整的成型工艺 减少下次调机浪费 研究五段射胶理论 减少产品气纹和批锋等 研究成型条件 扩大较窄的成型工艺上下限 减少废品 4 1注塑成型周期理论 周期时间 T 周期时间 T 开关模时间 To 射胶时间 Ti 保压时间 Th 冷却时间 Tc 周期时间T 冷却时间 保压时间 射胶时间 开关模时间 Tc To Ti Th 开关模时间To 开关模时间 To 计算公式To 0 013 3 6To 开关模时间 秒 X 机台锁模力 吨 y 0 013x 3 6 射胶时间Ti 射胶时间 Ti 计算公式 Ti 0 085 m 0 5Ti 射胶时间 秒 m 产品重量 克 y 0 0085x 0 5 保压时间Th 射胶时间 Th 计算公式 Th 0 6D2 0 3DTh 保压时间 秒 D 产品最大肉厚 mm Y 0 6X2 0 3X 冷却时间Tc 冷却时间TC计算公式 Tc D2 a 2 ln 8 2 tc tm tx tm D 胶件最大肉厚 单位 mm A 胶件热系数Mm2sec 1Tc 熔胶温度 Tm 模具温度 周期时间 T 周期时间 T 计算公式 周期时间 T 开关模时间 To 射胶时间 Ti 保压时间 Th 冷却时间 Tc 0 013 3 6 0 0085 m 0 5 0 6D2 0 3D D2 a 2 ln 8 2 tc tm tx tm x 机台锁模力 吨 m 产品重 克 D 产品最大肉厚 mm a 胶料传热系数mm2sec 1tx 热变形温度 tc 熔胶温度 tm 模具温度 如何计算塑胶零件成型周期 某 胶件 1出2 长度12cm 宽度8cm 投影 单重 45克 水口重 10克 最大肉厚D 2 5mm 注塑成型时 熔胶温度为Tc 235 模具温度tm 50 如何计算其成型周期 如何计算塑胶零件成型周期 估算塑胶零件啤塑机台的锁模力X 计算To锁模力 500kg cm2 投影面积 cm2 锁模力 500 12 8 4 3 2 84000kg 84吨 故选选用100吨机台 To 0 013X 3 6 0 013 100 3 6 4 9 秒 2 确定塑胶零件的重量m 计算Ti单重 45克 水口重 10克Ti 0 0085 0 5 0 0085 45 2 10 0 5 1 35 秒 3 确定塑胶零件的最大壁厚D 计算Th最大壁厚D 2 5mmTh 0 6D2 3D 0 6 2 5 2 5 0 3 2 5 4 5 秒 如何计算塑胶零件成型周期 4 确定塑胶零件材质 查出胶料传热系列a mm2sec 1 和热变形温度tx 确定注塑成型时所用的熔胶温度tc和模具温度tm 计算tc最大壁厚D 2 5mm a 0 080mm2sec 1 热变形温度tx 85 熔胶温度tc 235 模具温度tm 50 Tc D2 a 2 ln 8 2 tc tm tx tm 2 5 5 0 080 3 14 3 14 ln 8 3 14 3 14 235 50 85 50 924 ln6 2883 7 924 1 426 11 54 秒 5 塑胶零件成型周期周期时间 T To Ti Th Tc 4 9 1 35 4 5 11 54 22 29 秒 热变形温度和热传导系数等 各段时间占周期进间的百分比 周期过长鱼骨分析法 员工操作不熟练 模具结构不良 设备问题 周期过长 主品结构不良 成型工艺优化不充分 液压油温过高 浇口偏小 冷却水塔过小 过胶圈磨损 冷却设计不当 顶针过少过小 产品肉厚偏厚 射胶时间长 浇口直冲 脱模斜度偏小 冷却时间长 保压时间长 开关模进间长 胶位肉厚不均 产品肉厚偏薄 员工流动频繁 浇口不当 员工培训不足 周期过长对策表 实例1SMT镜片缩短周期 提升产量 SMT镜片改善前实际生产状况SMT透明镜片改善前周期时间为23秒 不良率5 1模4穴 每月产约 23 60 60 24 4 1 5 30 38 92万 但客户SMT每月要求交货45万 该产品用100吨机台注塑 整模重量Y 25 5克 最大壁厚D 1 2毫米模温tm 95 熔胶温度tc 300 PC热变形温度为130 热传导系数 0 105mm2sec 1 实例1SMT镜片缩短周期 提升产量 SMT镜片理论注塑成型周期Tt 开关模时间 To 0 013X 3 6 0 013 100 3 6 4 9秒射胶时间 Ti 0085 0 5 0 0085 25 2 0 5 0 71秒保压时间 Th 0 6D2 0 3D 0 6 1 2 1 2 0 3 1 2 1 22秒冷却时间 Tc D2 a 2 ln 8 2 tc tm tx tm 1 2 1 2 0 105 3 14 3 14 ln 8 3 14 3 14 300 95 130 95 2 17秒理论注塑成型周期 Tt To Ti Th Tc 4 9 0 71 1 22 2 17 9 00秒改善前实际生产周期 Ta 6 5 3 5 10 24秒改善后实际生产周期 Ta 5 3 1 5 3 12 5 实例1SMT镜片缩短周期 提升产量 改善前月产量 良品数 23 3600 24 4 30 1 6 389160改善后月产量 良品数 23 3600 12 5 4 30 1 6 794880改善率 794880 389160 389160 100 92 年节省电费 23 92 15 0 5 30 12 5 7万 实例2加顶针改善顶白 缩短周期 150吨的注塑机啤电话手柄底壳 1 1 每日需交货2500PCS 但其型周期时间为42秒 冷却时间为25秒 将冷却时间缩短至24秒 即出现顶白 零件壁厚2 98mm 射胶时间较慢 否则水口气纹 理论冷却时间 最大壁厚D 2 98mm a 0 080mm2sec 1 热变形温度tx 80 熔胶温度tc 235 模具温度tm 50 Tc D2 a 2 ln 8 2 tc tm tx tm 2 98 2 98 0 080 3 14 3 14 ln 8 3 14 3 14 235 50 85 50 11 286 ln6 2883 7 924 1 456 16 39 秒 实例2加顶针改善顶白 缩短周期 实际冷却时间 25秒理论冷却时间 16 39 秒 差异 25 16 39 8 61 秒 改善措施 顶白处加顶针 冷却时间由25秒降至16 5秒 周期将至33 5秒改善效益 1 生产效益提 3600 33 5 3600 42 3600 42 100 25 4 2 解决交货困难问题 实例3减少胶位厚度缩短周期 PC产品 重1克 用30吨的机台啤塑 改善前产品肉厚8 5mm 周期为142秒 改善前 保压时间 th 0 6D2 0 3D 0 6 8 8 0 3 8 40 8秒冷却时间 Tc D2 a 2 ln 8 2 tc tm tx tm 8 8 0 105 3 14 3 14 ln 8 3 14 3 14 300 95 130 95 61 82 1 5587 96 34秒 实例3减少胶位厚度缩短周期 改善后产品肉厚3 5mm 周期为31 5秒 改善后 保压时间 th 0 6D2 0 3D 0 6 3 5 3 5 0 3 3 5 8 4秒冷却时间 Tc D2 a 2 ln 8 2 tc tm tx tm 3 5 3 5 0 105 3 14 3 14 ln 8 3 14 3 14 300 95 130 95 11 83 1 5587 18 44秒改善效果 3600 31 5 3600 142 3600 142 100 351 实例4增加冷却水 缩短周期 改善前 氮气成型PP保护架 周期67秒 冷却时间40秒 若缩短冷却时间至38秒 则表面起泡 改善措施 增加两组冷却水 冷却时间降至25秒周期时间降至54秒改善效益 1 54 1 67 67 100 24 1 5 3五段射胶加工注解 流道P1 PackP4T1 HoldP5T2 浇口P2 填腔P3 时间 时间 注射压力 注射压力 0 中速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中速 周期过长 填充不满 蛇纹 困气 披锋 周期过长 填充不满 兴线 缩水 流痕 五塑胶生产现场管理 塑胶生产现场管理 塑胶生产看板管理 塑胶生产巡机工作内容 塑胶生产急件管理 5S 塑胶生产交接班工作内容 5 1塑胶生产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的作用 A 节省时间 一目了然 B 方便查寻 提高效率 C 掌握趋势 及时发现问题 D 生产信息公开化 减少工作遗忘 E 控制生产过程剩所造成的浪费 F 目视管理的工具 便于跟进 1 注塑生产状态看板作用 随时掌握生产进度及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2 每月生产效率看板作用 了解本月生产效率走势和制程控制状况 3 每月胶件合格率看板作用 了解本月注塑的质量走势 以便分析原因 4 机位看板 5 品质看板 6 模具存放看板 7 换模计划看板 8 每日配料看板作用 方便配料 防止用错色粉 配错料或配多料 9 水口料进出仓看板 10 加工人手看板 11 原料货仓看板 12 全程管理 TPM 看板 5 2急件生产的管理 1 做好 急件 产品的机台安排要求 2 加强 急件 模具的使用 保养工作 严禁压模 3 提前做好 急件 的生产准备工作 4 加强 急件 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 5 制订 急件 生产过程中的模具 机器 品质异常问题应急处理的规定 6 机位上挂 急件牌 并规定出每小时或单班的产量 7 做好 急件 产品的标示 存放与管理 分区 工作 8 急件 生产应优先安排熟手工人 实行轮流开机 9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注塑周期时间 以提高急件产量 10 做好急件生产过程中的巡查及交接班工作 5 35S管理 5S的背景知识 1955年推出 安全始于整理整顿 终于整理整顿 的 2S 口号 后因生产控制及品质需要 逐步提出后续3S 1986年 首本5S专著问世 5S管理有人丢垃圾 无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三流工厂有人丢垃圾 有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三流工厂无人丢垃圾 有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三流工厂 是最佳推销员 Sales 整齐 亮丽的环境让顾客更有信心 口碑相传 成就良好的社会形象 清新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工作氛围吸引优秀的人才 是节约专家 Saving 一就是最好 降低很多不必要的材料以及工具的浪费 一分钟电话 一小时会议 节省宝贵光阴 10秒钟找到工具 30秒找到文件 降低工时 确保交期 是安全的保障 Safely 储存明确 物归其所 工作场所宽敞明亮 走道畅通 无障碍 工作有条不紊 日清日新 杜绝安全隐患 5 4注塑部管理人员巡机工作内容 为了搞好对生产过程中的检查 监督工作 加大各项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力度 规范各级员工的工作行为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各级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巡机工作内容如下 1 巡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实际中执行情况 2 巡查生产现场及各机台周边的 6S 状况 3 巡查各机台生产过程中的模具 机器 原料的使用情况 是否有异常现象 4 巡查各机台生产的胶件品质状况和产品包装情况 5 巡查各机台水口料桶中的废品量多少及桶内有无异物 废胶头 不同料的产品或水口 碎布 刀片及五金工具等 6 巡查各机台产品的后加工情况 及是否可以不加工 加工量大小 加工方法 效率 7 巡查各机台的人手安排情况 人手安排是否合理 有无大量积压 是否可以减少人手 8 巡查生产现场员工的劳动纪律状况及穿工衣 戴厂牌情况 9 巡查各机位产品的摆放情况 摆放方式是否正确 是否会造成胶件擦花 10 检查上 落模 拆卸喷嘴 螺杆 清理料斗 加料及清洗 洗炮过程中的操作情况 操作是否正确 有无违返 安全操作规程 现象 11 查模具开 合动作 顶针动作 产品脱模情况 顶针是否过长 顶出次数是否过多 开 合模动作是否合理 12 检查机房内的一切物品 纸箱 胶箱 吊车 包装材料 半成品 工具 周边设备等 的摆放情况 摆放是否定位整齐 过道是否阻塞 13 特别跟进急单生产进度的完成情况 14 巡查机器 模具的保养状况及周边设备的运行情况 15 巡查机位水口料满后是否及时拉走 焗料桶是否及时加料 有无缺料现象 16 巡查生产过程中不良品种 分析其生产原因 提出改善措施 17 巡查各级员工的交接班工作情况 18 巡查各相关报表 数据记录的填写情况 及时性 真实性 准确性 19 巡查各生产现场 安全通道 机台附近的电闸通道是否畅通 5 5塑胶生产交接班工作 注塑部生产领班 组长交接班工作内容目的 搞好注塑部日夜班的交接工作 防止因交接不清楚而出现生产问题 1 每天需提前10分钟时间上班 巡机做交接班工作 需进行口头的书面交接 2 交接急件生产的机台运作情况及生产数量之要求 3 交接每台机的产量及订单生产的完成情况 在下一班是否够数 4 交接上一班生产过程中的原料 模具 机器出现的异常情况 5 交接每台机啤货时所需人手情况及使用的工装夹具情况 6 交接每台机的产品质量状况 产品质量要求 后加工要求 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7 交接每台机的周边设备运行状况 如 模温机 冻水机 吸料机 机械手 变频器 焗料桶等 8 交接并检查机台附近及生产现场的 5S 情况 9 交接每台机生产过程中的调机情况及特殊的工艺条件要求 10 交接公司或部门下达的新规定 新工作要求及新的质量标准等 11 交接生产所需的工具 包装材料 辅助物料等事宜 12 交接本班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品质不良情况 如 不良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过程及改善方法等 13 交接上一班生产的产品被IPQC QA退货情况 原因 数量 及是否需要下一班跟进处理 14 检查并交接机位水口料的情况 如 机位水口料桶中是否有不同料的胶件 五金片 刀片 碎布 纸等异物 15 交接上一班生产时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及注意事项 16 做好书面交接班记录及签字确认工作 注塑部员工交接工作内容1 接班员工需提前十分钟上班 到机位做好接班的准备工作 2 交接人员要向接班人员讲清楚当班生产和数量 出现的异常现象 胶件品质问题 产品的加工要求 质量要求 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3 交接人员要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楚订单的完成情况 所用的工具 包括夹具 的操作方法 4 接班员工需检查上一班人员的 5S 情况和机位水口料的控制状况 5 接班员工需主动向交接人员问清楚有关品质标准 生产数量 加工要求 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其它方面的管理制度有 注塑部员工违规处罚条例 胶件粘模的处理规定 注塑技术 管理人员升降职制度 注塑部各级员工入职条件 注塑模具使用 维护 保养守则 注塑机使用 维护 保养守则 注塑部绩效考核方案 上落模人员安全守则及安全生产责任书等 六 注塑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1 制订 注塑部员工安全守则 及 上落模人员安全守则 2 制订注产塑机 碎料机 机械手 周边设备 工装夹具 模具 刀具 风扇 吊机 火枪 喷剂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3 签订 安全生产责任书 落实 谁主管 谁负责 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 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 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 宣传工作 张贴安全标语 六 注塑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5 做好安全标识 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削除安全隐患 6 做好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工作 并进行考试 7 做好注塑车间的防火工作 备好停电应急灯 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8 张贴注塑车间安全走火图及做好削防器材的配备 检查与管理工作 详细内容 注塑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教材 七统计制成控制 SPC SPC管制目的SPC 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 是由制程调查来改进制程能力 不断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性 而达到提升产品品质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工具为管制图 品质变异的原因 1 机遇原因 Chancecause 不可避免的原因 非人为的原因 共同原因 偶然原因 一般原因 是属于管制状态的变异 2 非机原因 Assignablecause 可避免的原因 人为原因 特殊原因 异常原因 局部原因等 此种原因 应采取行动 使制程恢复正常 进入管制状态 管制图的意义 管制图是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所判明制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较 而以时间经过用图形表示者 管制图的种类 性制分类 一 计量值管制图 ControlChartsForVariables a 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 R Chart b 中位值与全距管制图 R Chart c 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 x RmChart d 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 x o Chart 二 计数值管制图 ControlChartsForAttributes a 不良率管制图 PChart b 不良数管制图 PnChartordChart c 缺点数管制图 CChart d 单位缺点数管制图 UChart 管制图的种类 用途分类 1 管制用管制图 先有管制界限 后有数据 2 解析用管制图 先有数据 后才有管制界限 X R管制图的定义 在计量值管制图中 X R管制图系数最常用的一种 所谓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 系平均值管制图 Chart 与全距管制图 RChart 二者合并使用 平均值管制系管制平均值的变化 即分配的集中的趋势变化 全距管制图则管制变异的程度 即分配的离散趋势的状况 管制图的意义 管制图是一种品质的图解记录 在图上有中心线 规格值 及二条管制界限 中心线是一种规格值 二条管制界限是容许产品的品质特性在其间变动的范围 在制造的过程中用抽查的方式 将样本的统计量 点绘于图上 用以判断品质的变异是否显著 规格上限管制上限规格值 中心值 管制下限规格下限 管制图界限的计算 X RChart绘制步骤 建立解析用管制图 1 选定管制项目2 收集数据100个以上 并予适当分组后记入数据记录表 样本大小 n 2 5 解析用 组数 k 20 253 计算各组平均值 X X x1 x2 x3 xkn4 计算各组全距 R R Xmax Xmin 各组最大值 最小值 5 计算总平均值 X X X1 X2 X3 XKK6 计算全距之平均值 R R R1 R2 R3 RKK7 计算管制界限及绘出X管制图中心线CLX X上限UCLX X A2R下限LCLX X A2R R管制图中心线CLR R上限UCLR D4R下限LCLR D3R A2 D4 D3由系数表查得8 点图将数据点绘管制图上 相邻两点用直线连接9 管制界限检讨10 记入其它注意事项 例题 用X R管制图来控制AGPGAP 尺寸单位为mm 请利用下列数据资料 计算其管制界限并绘图 制品名称 AGP机器号码 RK006品质特性 GAP操作者 55230测定单位 mm测定者 58664制造场所 A线抽样时间 03 10 99 03 12 99 1 收集数据并记入数据记录表2 计算各组X3 计算各组R值4 计算总平均 X X X1 X2 X3 XKK 0 63 0 64 0 68 0 66 0 68 0 68 0 68 0 66 0 66 0 65 0 62 0 62 0 63 0 64 0 67 0 67 0 63 0 69 0 67 0 62 20 0 66 5 计算全距之平均值 R R R1 R2 R3 RKK 0 08 0 07 0 06 0 09 0 10 0 08 0 7 0 11 0 08 0 08 0 08 0 07 0 11 0 11 0 10 0 07 0 03 0 03 20 0 086 计算管制界限及绘出X管制图中心线 CLX X 0 66管制上限 UCLX X A2R 0 66 0 577 0 08 0 70管制下限 LCLX X A2R 0 66 0 577 0 08 0 61 R管制图中心线CLR R 0 08管制上限UCLR D4R 2 115 0 08 0 17管制下限LCLR D3R 0 0 08 07 将所求出之各X值及R值点入管制图是并将相邻两点用直线连接 8 制程状态检讨 9 记入其它注意事项 建立管制用管制图 1 记入必要事项如制品名称 管制项目 测定单位 规格等2 用管制界限将经解析后之管制图决定之管制界限绘入 3 点图由制程抽取样本 测定其特性值 记录数据 按时由顺序点入 4 安定状态之判定5 采限措施6 管制界限之重新计算 管制图的判读 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可用下列原则判断 1 管制图上的点都出现在管制界限内则 并没有特别排法时 原则上认为制程是正常 这种状态谓之管制状态 2 管制图上有点超出管制界限外时 就判断制程有了异常变化 这种状态谓之非管制状态 SPC系数表 八塑胶生产的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的作用 A 用数据说话 客观性强 B 工作绩效量化 易于实现科学管理 C 有利于增强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D 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E 可以与过去比较 科学拟定新的工作目标 F 有利于分析问题原因 提出改善措施 1 注塑生产效率 95 生产效率 生产等效机时 100 实际生产总机时 此指标考核生产制程控制好坏及工作效率的高低 反映出技术水平 生产的稳定性状况 2 胶塑利用率 99 胶料利用率 回仓成品胶料重量之和 100 邻出的原料重量 色种重量 外来物料重量 此指标考核注塑生产中原料损耗情况 反映出各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原料使用控制和好坏 3 胶件批次合格率 98 胶件批次合格率 IPQC检验OK的批次数量 100 注塑生产交检批次数量 此指标考核模具质量和胶件不良率 反映出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 技术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的控制状况 4 注塑机有效利用率 90 注塑机有效利用率 试模试料占用机时 合格品折合机时 100 实际上班机时 待PO机时 此指标考核注塑机停产时间的多少 反映出机器 模具保养工作的好坏及管理工作是否到位 5 准时交付率 99 5 准时交付率 实际交货批次数 100 总交货批次数 此指标考核胶件准时交付次数的情况 反映出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性 生产进度的跟进效果和整体运作管理的好坏 6 模具损坏率 0 5 模具损坏率 生产中模具损坏套数 100 投入生产的模具总套数 此指标考核模具的使用 保养情况 反映出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 技术水平和模具使用 保养意识的高低 7 人机比率 1 5 人机比率 当月平均啤工总人数 100 当月实用机台数 班数此指标主要考核模具质量和加工工具质量状况8 上落模时间 小时 套 大模 45分钟中模 30分钟小模 15分钟 此指标考核上模工 技术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反映出上落模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及调机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 9 安全意外事故 0次 此指标考核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及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 管理状况 反映出责任部门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及控制力度 九成本管理 1 提升成本意识浪费1包PC料约等于损失了800元450吨机台空转8小时 耗电费240元2 识别低毛利或负毛利产品3 采取改善措施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降低成本的在效措施 降低周期 提升产量 降低成本 降低 多次蚀纺纹 模具的分型面 减轻水口重量 节省原料 合理安排机台 使用机械手 改良加工夹具 综合利用好呆料和水口料 优化包装 合理替代价格贵原料 佳能低毛利状况 佳能低毛利分析 佳能低毛利改善措施 十塑胶生产绩效管理 10 1绩效管理系统 机构设置与岗位设置 岗位说明 目标管理 人员聘任 绩效考核 考核结果判断 培训体系 聘任制度 岗位管理体系 激励体系 薪资福利体系 其它公司制度 10 2绩效考核的目的和用途 1 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 加强和提升员工绩效的本公司绩效 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并提升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2 考核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 报酬管理和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 10 3考核的原则 一致性在一段连续时间内 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大的变化 至少应保持一年之内考核的方法具有一致性 公平性对于同一岗位的员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 公开性员工应知道自已的详细考核结果 客观性考核要客观的反应员工的实际情况 避免由于光环效应 偏见带来的误差 考核的原则 10 4绩效管理的六步法 绩效管理的六步法 设立绩效目标 制订行动计划 反馈面谈 绩效评估 辅导及反馈 记录绩效表现 10 5绩效考核操作三大盲区 事前盲区 重表格 轻契约设计层面上对其他考核要素 如权重 数据来源目标或标准分级等的考虑不周指标在员工日常工作的忙碌中被遗忘事中盲区 重结果 轻辅导未强调的是过程辅导和不断改进事后盲区 重应用 轻匹配绩效考核在众人为考核分数高低的争执 喧哗中 淹没 沉沦 10 6塑胶部各岗位的KPI及绩效考核 经理 生产主管 模具工程师 机修主管 工艺工程师 料房组长 上模组长 技术组长 生产组长 统计员 10 7绩效面谈技巧 做好面谈准备对考核资料进行评估和分析给员工比较充分的准备时间安排合适的面谈时间和地点 恰当运用沟通技巧提问倾听理解换位思考 避免冲突积极面对 不要因为害怕突而不面谈避免激烈的正面冲突 因不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情绪化对抗 令其转入冷静后再谈理性化对抗 明确告知你的感受和遗憾坚持原则 合理让步 面谈原则只谈论与工作有关的内容基于具体事实行表扬或批评只谈能力和绩效而不涉及人格改变行为方式而不是改变人不将对方与第三者比较谈话具体而直接只谈当期的绩效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绩效有可能提高的方面 十一塑胶精益生产 11 1精益生产的起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 而在80中期被欧美企业纷纷采用 它是美国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 国际汽车计划 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 随着微利时代的来临 精益生产模式成为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11 2 精益 释义精益生产 LeanproducionLp 又称精良生产 其中 精 表示精良 精确 精美 益 表示利益 效益等等 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 来达到降低成本 缩短生产周和改善质量的目的 就是及时制造 消灭一切浪费 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11 3为什么要实施精益化管理 参与市场竞争及全球化的需要Shorterleadtimeandontimedelivery快速度准时交货Growthemix specialconfigurations需求品种增加 特殊定制Maintaim improvequalityandreduceprice不断改进质量及降低销售价格Totallifecycleofproductbecomingshorterandshorter产品和生命周期越来越短Noboundary businessglobalizevillage无国界 业务 地球村 11 3为什么要实施精益化管理 生存 竞争全球化的需要商业中没有天赐的王权 需要靠自已的实力才会在市场的话语权 为了生存 我们必须与行业最佳一致或比它更好 较之竞争对手 我们必须为了最好的质量 价格和交货而奋斗经营趋势微利时代已经到来 11 4微利时代下销售额对利润的影响 11 4微利时代下销售额对利润的影响 11 4微利时代下销售额对利润的影响 微利时代下增加销售额与降低成本的比较 降低10 成本 增加40 的销售额 11 5微利时代强者都得精益瘦身 每天早晨在非洲 一只羚羊醒来 它知道它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快 否则就会实杀死 每天早晨在非洲 一只狮子醒来 它知道它必须比跑过最慢的羚羊 否则就会饿死 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 每当太阳升起时 你最好在奔跑 11 6精益企业竞争优势 生产时间减少90 库存减少90 生产效率提高60 到达客户手中的缺陷减少50 废品率降低50 与工作有关的伤害降低50 11 7构筑精益企业之屋 精业企业 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库存降低 标准化生产 看板拉动 缩短生产周期 均衡流动生产 流动生产 小批量生产 设备布局 多技能员工 作业快速转换 观念转变 5S 员工提案 小组专项改善 价值流管理 团队精神 人员培训 持续改进 全生产维护 自动化及防错 设备总有效性 全面质量管理 11 8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 精益生产系数 Value价值 Perfect完美 Demandpul需求拉动l Flow流动 Valuestream价值流 降低成本 改善质量 缩短生产周期 按需求生产 使工作象河流一样流动起来 识别从接单到发货过和的一切活动 站在客户的立场来识别价值 客户满意无差错生产持续改进 11 9七大浪费 七大浪费 运输 多余加工 数量 库存 等待 制造过多 缺陷 多余动作 质量 11 10制造过程中的七种浪费 七种浪费缺陷 生产出有缺陷的产品或用错原料方面的浪费 包括对第一次加工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处理的部件进行重新加工所形成的浪费 包括为处理有缺陷的产品或进行再加工导致正常的加工过程中断所引起的生产效率降低方面的浪费 过量生产 生产那些不准备马上使用或出售的部件 运输 移动原材料超过必要的限度 流程中额外的步骤 远距离运送 移动过多的库存 这通常是由布局比较差引起的 等待 两相作业之间的等待时间 以及由于等待原材料 生产线不平衡或作业计划出错等导致的某项作业过程中的闲置时间 库存 过量和以原材料 在制品和产成品和形式储存存货 多余动作 成功地完成作业所不必需的任何多余动作 明显的动作形式的浪费包括在工作台上往返移动和寻找部件或者工具 不太容易察觉的动作形式的浪费包括工人重心的变化等额外步骤 例如 从椅子上走到工具箱再回到椅子等 过度加工 对产品做不必要的过分加工 这是唯一最难确定和消除的浪费 减少这类浪费通常需要消除不必要的工作要素 包括自动化实施过程中的检查 缺陷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以品质求生存 以效益求发展 明确产品质量标准 从一开始就做对 如果注塑生产中产品质量控制不好 就会出现不良率高 废品多 产量低 退货返工 延误交期 甚至会丢失客户订单 胶件退货是最大的浪费 即影响企业声誉 又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一公司生产多士炉 生产出货时 货正常 几个月后 客户来了投诉 20万多士炉 80 破裂 后经调查 用PC料啤塑多士炉外壳是时 因外壳粘膜 故使用了脱模剂 脱模剂渗透至PC胶件内 产生应力开裂 16万多士炉海外动回 重拆并组装 度赔偿巨额损失 控制注塑产品质量主要措施 控制注塑产品质量主要措施 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模具使用 维护 保养工作 制订好拌料 加料和碎料规范 完善注塑生产作业指导书 从一开始就做对参与新品开发 消除潜在品质量问题 加强注塑技术管理知识培训 改善工作环境 控制注塑工艺条件 执持三检 自检 互检 专检 消除 等待 修好模 未通知PMC 修模方案错误 修模单未及时发出 待上落模 待签名 标准不清 待配料 待碎料 料未购回 待加料 待烘料 待工具 修好机 未通知PMC 待修机员 待配件 待料 等修机 等人手 等包材 等签板 等调机 等作业指导书 等模 等待 无人车间生产现场 自动化生产程度高的注塑企业 上等 每台机的机位工人数量平均1人以内 只要产品结构 模具设计科学合理 模具质量好 注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高且注塑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 注塑生产是完全可以实现无人作业化的 减少机位人手措施 减少机位人手措施 做好生产过程的模具使用 维护 保养工作 应用五段射胶理论应用 减少披锋和气纹 制作优良的工夹具 优化产品肉厚 改善批锋 选择正确的浇口位置和形式 正确地设计和制作好模具撑头 十二塑胶部架构 流程及运作表格 12 1塑胶部架构 经理 生产主管 模具工程师 机修主管 工艺工程师 料房组长 上模组长 技术组长 生产组长 统计员 12 2注塑部主要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是各个工序 岗位人员工作和程序 如果注塑部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一个正确的流程 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按流程去做事 就会少走弯路 减少问题的发生 注塑部工作岗位多 若没有工作流程 大家做事都很盲目 乱而无序 这样就一定会出很多问题 确保注塑部正常运作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A 注塑部生产流程 注塑部收到 生产通知单 按 领料单 到仓库领料 并安排配料 配色 是否欠料 查阅有关资料 BOM 注塑工艺条件表 注塑安排转模 生产 资料是否齐全 合理设定注塑参数 开啤生产 IPQC首件确认 是否合格 与工程部联络解决 YES OK YES NG NO NO 调机改善 依QC签板正常生产 IPQC对胶件进行检查 测试并记录 是否合格 自检OK后加工水口并包装 分区域放置并通知QA抽检 是否合格 胶件入库 依QA检查报告要求处理 调机 修模改善 NO OK OK NO B注塑部试模工作流程 工模部做模 改模 修模完成后 工模部通知工程部 试模通知单 交PMC PMC收到 试模通知单 后跟进原 色粉 PMC通知注塑部安排试模 注塑部调机试出第一模样板后 10分钟内 通知模具部和工程部派人到现场进行初试状态分析 工程部或模具部确认是否继续试模 注塑记录工艺条件 写试模报告 注塑部将样板和试模报告交给工程部 工程部检测样板 完成试模报告 注塑部啤出所需要的样板 调整工艺参数 落模维修 NO YES 工艺问题 C注塑机开啤流程 接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