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上小学期论文.doc_第1页
大三上小学期论文.doc_第2页
大三上小学期论文.doc_第3页
大三上小学期论文.doc_第4页
大三上小学期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绩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 论文题目: 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课程名称: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 任课教师: 王 忆 班级: 园艺 123 学号: 1201080627 姓名: 万红芳 长冲村万寿菊栽培现状调查摘要:长冲村位于云南南部的偏远山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从2012年起,该村引进了万寿菊作为主要经济作物。本次实习对该村万寿菊从种子购买、栽培管理到收获销售进行了调查,从而了解此作物在我村农民收入中的经济地位,探索能够使万寿菊发展为我村特色农业的方案措施。关键词:万寿菊 长冲村 农民收入调查时间:2014年暑假1 长冲村种植万寿菊的原因(1) 种植地的基本情况 (图为长冲村四面环山及土质图,左图黄色区域均为菊花)长冲村位于我国云南南部,低纬度地区,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800.00毫米。受季节和地形变化影响,呈现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立体气候特征。该村四面环山,土地自山脚到山顶均有分布。该村有200余户人家,约800人,人均年收入8000元左右,主要农作物有烟草、红薯、玉米和小米椒。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干旱的影响,玉米的收获并不理想,其次,玉米的种植到销售从4月一直到10月,期间要经历栽种、锄草、施肥、收获、储藏,需要耗费复杂的人力物力;烟草在当地已有10多年的种植历史,病害越来越多,越来越顽固,加之烟草种植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2014种植烟草的农户仅占该村的五分之一。(2) 万寿菊的基本情况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千寿菊、蜂窝菊,属菊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但稍能耐早霜,耐半荫,抗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生育适温约2230摄氏度。在正常条件下,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22.5t以上、产值可达13500元左右、利润可达6000元左右,经济效益较好。综合两者分析,长冲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适合于万寿菊的种植,不仅如此万寿菊从幼苗到收获所需时间较短,对土壤要求也不严。将万寿菊种植在较为贫瘠的地方既可以有效利用土地,优化资源,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图为菊花种植图)2万寿菊的栽培管理(1) 育苗万寿菊种子由产家提供,50元/亩,2500粒/亩。播种时间为4月初,播种前施氮肥(磷酸二铵)2kg/亩种子。播种后需要浇一次水,盖上一层杂草,达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播种后三天发芽,期间需要再交一次水。此后每周浇一次水,5月份便可以移栽,移栽时苗高510cm均可。(2) 移栽移栽地的准备在选取种植地时,由于万寿菊很容易成活、对土壤无特别要求;采摘时需要袋装;种植面积比较广,所以农户都会选贫瘠、平坦而又大面积的土地进行种植。肥沃的土地留着种对土壤要求更高的作物,同时也便于采收和运输。选好地后,垄成1.2m的平畦,距畦边30cm各打一个窝,放上底肥,磷酸二铵25kg/亩。移栽移栽的时间得视降雨而定,如果有强降雨天气就可以移栽,一般为5月初,没有降雨的话,移栽之后就得浇水。浇水对于大面积的种植是不可取的,所以人们都随天气而确定移栽时间。错过了5月初的降雨,可能就会等上很久,比如今年五月初降雨过后就到月末,移栽时间早晚就相差一个月。幼苗移栽深度没有特别要求,只要有土壤将根盖住,就很容易成活。每人每天可以移栽一亩。(3) 栽培管理施肥 时间:幼苗生根时 肥料:尿素,25kg/亩 价格;52.5元/亩 所需人力:每人施肥一亩需1小时,按当地的劳动力价(5元/h),为5元。农药 (左图为万寿菊斑枯病 右图为枯萎病)造成万寿菊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病害,经田间调查和查阅文献,万寿菊主要病害有枯萎病、斑枯病、花腐病以及病虫害等。 a. 枯萎病分为真菌性枯萎和细菌性枯萎。真菌性枯萎病植株受害后生长缓慢,叶片自下而上失绿黄化,最后整株叶片变褐、萎蔫,直至枯死。夏季气温高、雨水多的情况下发病严重。细菌性枯萎病是由欧氏杆菌属的一种细菌侵染引起的。症状为浅灰色水渍状斑,长12cm,而后渐变为黑色。茎干受害后软化腐烂,末梢枯萎。b. .斑枯病斑枯病病原菌是壳针孢属菊斑枯菌。症状为植株下部叶片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至黑色病斑,病斑周围有褪绿色晕圈,后期出现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随病情发展、病斑扩大,逐渐向植株上部蔓延,甚至全株叶片呈黑色干叶,悬挂在植株上。夏季降雨次数多、雨量大时病情发展快,分生孢子产生多,传播快;施氮肥多,植株嫩弱,发病亦重。c. 花腐病花腐病是由球腔菌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亦称疫病。病菌早期侵染花芽,使其不能生长,变黑枯萎,如侵染较晚,则形成半边开放的畸形花,从基部到顶端花朵呈浅褐色枯萎,花腐病病菌对叶片和茎也可造成危害。d. 万寿菊的虫害主要是细胸金针虫,咬食万寿菊幼苗的根和茎部,并能钻入根部及茎内为害,造成幼苗死亡,但该虫危害程度较轻。e. 对抗以上病菌及害虫病,在防治措施有三个:一是夏季雨水多时注意排水。二是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及病残体,可抑制病害蔓延;三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始期喷施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雷多米尔等杀菌剂交替使用。绑架万寿菊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移栽一个月后就可以开始绑架了,准备一米高的光滑的棍子,插在畦的两侧,每一侧约需要4个棍子,每两个棍子相距30m,主要是为了抗倒伏。如果劳动力充足,棍子密度再大一点,间距再小一些,抗倒伏能力更强,对以后采收非常有益。此项工作非常耗费劳动力,每亩地需要五个人工作一天(约为9小时)才可以完成。3采收及销售(1)采收万寿菊的采收从七月初开始,人们通常使用尿素袋子进行采收,因为此种袋子韧性较强,在采收时可以直立着,这样在1.5m高的菊花里就可以很轻松地采栽了。采栽开始后,菊花的开放速度会越来越快,直到9月份气温下降速度才会减缓,慢慢衰败。采花一般7天一采,采时需注意的是适宜,要采取完全开放的花朵,并且得适时及时地采,过了采栽时间,花就会凋谢,采得过于频繁,花朵又未完全开放,两者都会显著降低产量。按七天一采的规律,一亩地菊花平均可以采栽6次,最多为9次,每次平均采栽350kg,所以亩产2100kg。 (图为我的妈妈和妹妹在采收菊花)(4) 销售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万寿菊收购、加工、销售;农产品研究开发等产品。该公司在长冲村隶属的村委会设有采购部,主要工作是4月份签订农户种植万寿菊的合同并发售种子,7月份到9月份进行收购。村民们采栽袋装好立即用牛车、三轮车、新天力等工具运到收购地,卖了就可以了。价格为0.90元/kg,每亩销售额约为1890元。万寿菊是以数量为优势的农产品,但是采摘季节正值雨季,大量的水分扣除对农民非常不利。每天采购的菊花中,含水量的多少该扣除多少水分都是收购者一句话,同一批次的菊花会出现多种水分扣重情况,因此由于扣水分而发生争执是常有的事。4利润计算(1) 投入/亩 育苗期:从播种到移栽,一个人需16小时进行管理,每小时工价为5元,16*5=80元 移栽:一个人需工作5小时完成移栽地的准备,移栽从拔苗到栽种完成需10小时,15*5=75元 栽培管理;施肥1小时,喷药1小时(栽培过程中喷施一次即可),2*5=10元采收及销售:每亩平均采收2100kg,每人一小时平均采20kg,需105个小时,105*5=525元 绑架:5个人绑9个小时才可完成一亩地的绑架,5*9*5=225元 化肥:氮肥(磷酸二铵)2kg、磷酸二铵20kg、尿素25kg 每袋磷酸二铵45kg,售价98元;每袋尿素50kg,售价105元。98/45*22+105/2=65.4元 农药及种子:50元/亩(两者一起销售) 综上所述:每亩万寿菊需投入1030.4元,其中劳动力投入为915元,物质投入115.4元。(2) 利润万寿菊每亩销售额为1890元,扣除物质投入的利润为1449.6元;扣除劳动力投入和物质投入的利润为860.6元。 (图为今年菊花采收单)5分析思考在长冲村,万寿菊的种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使农民经济作物多元化,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的一个良方。长冲村2014年万寿菊种植面积为800亩,创收150万元。除此之外,贫瘠的土地种植过万寿菊以后,来年种植玉米或是其他作物或者是在收完菊花后种植豌豆,作物长势比未种植菊花之前好,收成也相应增加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一、农民仍然是小户经营模式,没有一定规模;二、在价格方面,农民处于被动地位,销售渠道单一,没有选择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