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科学 第一讲 食品工业现状.ppt_第1页
食物链科学 第一讲 食品工业现状.ppt_第2页
食物链科学 第一讲 食品工业现状.ppt_第3页
食物链科学 第一讲 食品工业现状.ppt_第4页
食物链科学 第一讲 食品工业现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链科学 吴立根2012 10 1 食物链 食品链 foodchain 食品链是从初级生产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和操作的顺序 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的生产 加工 分销 贮存和处理 注1 食品链包括食源性动物的饲料生产 和用于生产食品的动物的饲料生产 注2 食品链也包括与食品接触材料或原材料的生产 来源GB T22000 20006 ISO22000 2005 食品链 生产 流通 加工 销售 餐桌 原料安全 流通环节的安全 加工环节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 市场准入条件及销售安全 食品安全追踪 食品安全溯源 第一讲中国食品工业现状 食品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 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 与农业依存度最大 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它的发展倍受人们的瞩目 食品行业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行业 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呈快速增长态势 2011年 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31735家 实现现价食品工业总产值78078 32亿元 同比增长31 6 高出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速3 7个百分点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9 1 2011年全国主要食品产量快速增长 在29类列入工业统计食品中 有15类食品产量增长速度超过二成 26类增长超过一成 出现全面增长局面 其中小麦粉产量11677 8万吨 同比增长24 1 软饮料产量11762 3万吨 增长22 0 以上两类产品产量过亿吨大关 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 1万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 8 有力带动了农业 流通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 2009年 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 规模以上企业 下同 49678亿元 比2005年的20473亿元增长了143 年均递增约25 提前实现了 十一五 规划 食品工业总产值2010年达到40900亿元 年均增长15 的目标 食品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2005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 03万亿元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8 2 按年增长26 9 期内 产品销售率98 6 实现利税总额3 365亿元 增长21 6 进出口总额449 7亿美元 增长13 7 2003年1 12月食品类行业合计完成总产值27893 74亿元 比上年增长22 47 一 食品工业与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关系 几乎所有的食品工业原料都来自农业 可以说是农业生产体系的延伸 食品工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农业向高效农业发展 所以食品工业的调整和发展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发展农村经济 帮助农民致富 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 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 保持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食品工业还是增加财政收入 扩大劳动就业 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大行业 还可带动机电 轻工 化工等一批相关行业的发展 所以食品工业永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如美国 英国 日本等 其食品工业产值往往位于各行业第一 占整个国家工业总产值的10 18 1999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仅在7800多亿元 2004年总产值16000亿元 近10年发展最为迅速 2007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 8 2011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 1 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往往达1 6 2 4 1 我国目前为0 5 1左右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二 世界食品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 现状 1 世界食品市场现状及主要生产消费国 奶类产品 不包括冰淇淋类产品 主要生产国 美 俄 印 德 法 巴西 乌克兰 英 主要出口国 德 荷 法 新西兰 比 爱尔兰 丹麦 英 奥 市场产品过剩 产量年增长率约为1 速冻及冷冻产品 除冰淇淋类产品外 速冻产品的营业额10年来增长了17 人均消费量 丹麦50公斤 年 美国45公斤 年 英国44公斤 年 法国30公斤 年 德国24公斤 年 冰淇淋类产品为新兴市场 1990年至1998年增长了18 人均年消费量 美国22升 瑞士14升 丹麦10升 英国9升 法国6升 速冻及冷冻产品市场8大企业占据了71 的份额 甜食 饼干 面包 新鲜面包和糕点消费下降 饼干 工业生产糕点 面包干消费增长 糖的直接消费减少 工业消费增加 巧克力和甜食的欧洲最大生产国为德 英 法 人均消费量稳步增长 10年来 法国的消费量增加了23 肉和肉制品 主要出口国 澳 欧盟 美 新西兰 阿根廷 加 巴西 乌克兰 印度 主要进口国 美 日 俄 欧盟 加 韩 巴西 埃及 1998年贸易减少 欧盟的牛肉贸易减少了6 新鲜水果蔬菜 香蕉 柑桔和仁果3类水果的交易占总额的85 蔬菜产量25年来翻了一番 1995年达5 6亿吨 主要生产国是中 印 美 土 日 意 西 韩 俄 伊朗 埃及和法国 法国水果消费增长到61公斤 蔬菜68公斤 饮料 烈性酒市场停滞 葡萄酒产区集中 10个国家生产90 的产品 约合276亿升葡萄酒 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均十分本地化 水的消费市场年增长率为5 1998年消费了725亿升水 矿泉水占市场的72 果汁饮料10年来消费增长了3倍 人均年消费量 美国45升 德国41升 英国20升 法国17升 罐头食品 罐头食品的市场缩小 某些特色罐头的消费在增长 禽类食品 主要生产国和地区 美 中 欧盟 巴西等 中国的产量自1990年以来增长了4倍 欧洲的产量自1994至1997年增加了20 而消费增加了17 海产品 中国是惟一产量增长的国家 在欧洲 除挪威产量保持稳定外 其他国家均下降 食油类 橄榄油第一 按价值 调味酱类 7个企业占据80 的欧洲市场 调味品类 市场以年增长率8 的速度发展 茶和咖啡类 主要由英联邦国家供货 速食谷物类 近3年来 法国市场平均年增长6 1 2 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现状 发达国家的食品原料加工率一般都在70 以上 有的高达92 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仅为20 30 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很高 一般在10 以上 最高的接近18 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也很高 一般是1 6 1 2 4 1 这说明他们把农业产值翻了一番到二番 发达国家的食品机械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高 食品机械出口比例都比较大 例如 法国食品机械的进出口额各为其国内产值的一半左右 日本出口额占其生产总值的50 进口额占出口额的72 3 美国的食品工业 美国食品总产值1987 1992年均增长3 6 1994年达到4300亿美元 高附加值食品年增长4 1 1994年为2230亿美元 1992年的4058亿中 肉及其制品936亿美元 饮料582亿美元 乳及其制品543亿美元 谷物及其制品493亿美元 罐头和冷藏制品450亿美元 面包287亿美元 糖与糕点227亿美元 油脂194亿美元 其它344亿美元 美国食品业从业人口167万 肉及其制品业43 5万人 饮料业17 9万人 乳及其制品业15 3万人 谷物及其制品业12 6万人 罐头和冷藏制品业24 4万人 糖与糕点10 4万人 油脂业3 2万人 其它18 3万人 高附加值食品业职工在1987 1994年间减少了1 6万人 1998年美国超市销售总额2273亿美元 其中包装食品占80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 3 冷藏食品占包装食品总量的41 3 4 英国的食品工业 1999年英国每人每周食品和饮料支出额为23 97英镑 比上年增加1 3 其中16 89英镑是买回家的 另外7 08英镑是在外消费的 1999年乳与乳品的消费量下降2 是由于液体全乳9 的下降 奶酪消费持平 各种牛肉的消费变化不大 羊肉和家禽的消费减少 冷冻方便肉品则比上年增长8 油脂消费比上年减少5 绿色蔬菜消费持平 其它蔬菜则有3 的上涨 冻土豆制品的消费在过去10年中增加40 水果的消费量在过去10年中增加17 面包的消费量下降3 软饮料的消费量比上年略有增加 啤酒则下降了4 葡萄酒却继续保持与上年相似的增长势头 二 发展趋势 1 产品结构发展动态 当前 世界食品工业产品的发展可概括为 四化 二重视 食品方便化其特点是注重包装 运输 储存 开启食用简便及卫生和营养 世界上的方便食品现已超过1 2万种 欧美工业发达国家 方便食品已占国民膳食中的三分之二 食品功能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改变 人们对食品要求营养丰富 味美可口的同时还追求对人体具有某些功效 如起到防病 抗病 祛病 强身 恢复健康等作用 功能食品在经济发达国家中的年递增率均在15 以上 在美国已视为 21世纪食品 发展方向 在日本被誉为 21世纪食品 食品绿色化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 优质 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从国际市场来看 绿色食品是当前国际食品的一大潮流 在欧洲近期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企业就有近2万个 专家们预言 21世纪的农业是 生态农业 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 绿色食品 食品多样化目前世界上的食品品种有百万余种 不同国家的食品随其国家本身的地理 气候 习惯 文化相异而不同 世界各国根据不同的风士 人情不断开发符合人们意愿的各种食品 世界食品发展多样化趋势明显 重视新型食物资源的开发目前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新资源食品主要有 藻类食品 人造食品 昆虫食品 野生植物 超微细食品等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 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 如加以开发利用 其产量 以营养蛋白计 可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总量的15倍 重视发展品牌效应国外许多大集团 跨国公司 都非常重视发展品牌产品 各国都有自己特色的品牌产品 世界上大企业的历史 都是创名牌的历史 2 世界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开始逐步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世界食品工业也开始步入高科技时代 向着国际化 产业化 规模化 科技化 营养化方向发展 国际化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 以其资金 科技 人才 管理等优势 快速发展成为一大批跨国食品公司 据资料提供 早在1995年 世界食品工业总产值 1 5万亿美元 的20 来自100家左右的跨国公司 食品工业国际化将形成主流 产业化 规模化食品工业是与其他产业交叉最多 关联度最大的综合性产业 由此而牵动农 牧 渔 旅游业 印刷业 包装业 信息业 精细化工业 餐饮业的发展 形成联动效应 近年来 世界上一些跨国食品公司日益向经营规模化 产品标准化 管理现代化 集农 科 工 贸为一体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科技化高新技术日益向食品工业渗透 生物技术 膜分离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高压技术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 静电杀菌技术 辐射技术 包装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 大大改变了传统食品工业的面貌 提高了食品工业的科技含量 促进了食品工业的科技化进程 营养化由于人们对食品的追求 已从原来的吃饱 吃好 发展到吃得营养 吃得健康 吃得科学 世界食品工业呈现安全 营养 方便 美味 天然五大发展趋势 食品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很具创造活力的新课题 三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和今后发展重点 一 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进入90年代 我国的食品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99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2882亿元 1999年为7828亿元 2002年达9620亿元 十年翻了2 7倍 13年翻3 33倍 2004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16000亿元 2007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 8 一是发展势头迅猛 产值跃居各行业之首1981年 1990年的十年间产值以年均8 8 的幅度递增 1993年 1998年又以11 6 的幅度递增 产值也由3428 6亿元增至5900亿元 提前实现了 全国食品工业1981年 2000年发展纲要 提出的翻两番的目标 利税总额在199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后 1997年达到1157 8亿元 占全国工业部门利税总额的20 2007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 8 二是重视结构调整 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行业结构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已分别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5 和18 以上 比重明显上升 发展最快 产品结构向新门类和创名牌方向发展 企业结构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与食品工业联动的包装行业在经济部门中的位置已由80年代的20多位上升到第16位 三是注重科技进步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食品行业在狠抓技术设备引进和改造的同时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 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大提高 逐步走向机械化 连续化 自动化 食品制成品向多样化 高质化发展 生物技术 气调保鲜 速冻 干燥 微波 辐照 膜分离等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是国家规划引导 各地积极推动发展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出台了发展规划和许多项政策措施 在国家的规划政策引导下 各地把发展食品工业放到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上来抓 到1997年有12个省 市的食品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山东省实施 集团战略 和 银企联手 措施 为骨干食品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广东省重视实施 名牌战略 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 河南 江苏 上海把食品工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 呈现出勃勃生机 但是我国的食品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落后状态 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低 加工程度浅 半成品多 制成品少 直接进入人们一日三餐的方便食品比重很低 加工程度仅20 30 而发达国家达80 以上 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我国仅0 5 1 而发达国家为1 6 2 4 1 小低散差 的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企业管理水平低 营销没有摆脱被动的局面 二 我国食品行业的状况目前 食品行业是轻工业中的重点行业 而且根据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发展历史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00美元时正是食品工业大发展时期 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的起步阶段 这一高速发展阶段一般可持续20 30年 所以目前正是发展食品工业的大好时机 但由于食品业门类广 种类多 各行业的状况也是有所不同的 分述如下 1 乳制品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乳品加工业发展迅速 过去五年国内乳品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5 全國奶牛頭數現為800萬頭左右 年產奶量約為1625萬噸左右 人均占有量达10多公斤 加工企業560多家 乳品消費最為集中的大城市 增幅保持在20 到30 左右 我国乳制品加工转化率只有20 左右 低于发达国家80 的水平 乳品行业近年来行业集中度已越来越高2002年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银桥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古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金星乳业有限公司 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等十家行业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型乳品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7 7亿元 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52 完成销售收入183 4亿元 占行业基数的53 利税总额近22亿元 占全行业的60 十家企业液体乳总产量达到1938671吨 同比增长70 强 乳制品完成250754 5吨 大幅度超过行业增长的平均数 什么样规模的企业算是大企业 行业内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方式是企业日生产乳制品能力1000吨以上 国内目前有这样资格的企业不多 伊利 光明 蒙牛 三鹿是行业内的四大天王 2003年销售收入份额近45 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这四大企业可望居主导地位 乳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从消费市场来看 全国各城市鲜奶零售市场总体价格基本保持平稳态势 但地区间价格差距缩小 以大企业为首发起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行业品牌集中度迅速提高 中小企业处境艰难 目前北京 上海 广州等一级城市市场消费已渐趋于饱和 未来增长主要在结构升级 二三级城市市场是未来2 3年增长的重点 广大农村市场的开拓则任重而道远 在乳业产品链中 按照毛利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依次是 奶酪 酸奶 纯鲜奶 奶 现阶段我国奶酪消费市场较为有限 酸奶市场正在稳步增长 而近年来由纯鲜奶 奶构成的液态奶市场呈井喷之势 其中 奶增速尤为惊人 低档冰淇淋的毛利率虽然比不上奶酪和酸奶 但应该要高于 奶不少 而近年来这一市场的年增长率均为 左右 去年冰淇淋销售额已达到 亿元左右 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在国内市场 常温奶处于主导地位占80 市场 鲜奶在国外成熟的液态奶市场中一般占80 常温奶是20 随着人们牛奶知识的普及提高 喝鲜奶是大势所趋 但液态奶的生产 销售的格局与2003年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地变化 最主要的是几大家液态奶生产企业排名发生变化 蒙牛以销售液态奶66亿元的成绩名列榜首 伊利以58亿元紧随其后 光明以52亿元排名第三 三鹿以16亿元将三元挤出第四的位置 而三元的液态奶销售额也跌破10亿元的大关 液态奶产品质量问题 液态奶产品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 蛋白质 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值 二 个别产品的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等卫生指标严重超标 三 产品标签混乱 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和了解 质量安全 结构不合理 市场不规范等仍是制约我国乳业发展的瓶颈 中國乳業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國內乳產品人均佔有在10公斤左右 而世界發達國家人均佔有量在百公斤左右 中國人均乳類消費量為13公斤 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消費量的7 這說明中國現在的乳產品生產 消費還不能滿足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的需要 同時也說明中國乳業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2011年1 9月份我国乳制品产量趋势调查情况 来源 国际畜牧网 孕婴童商务网时间 2011 12 219 56 39点击 91进入2011年以来 乳制品上升幅度较快 截至2011年9月底 全国乳制品生累计达到1729 42万吨 同比增长13 2 较2010年同期增速回升3 14个百分点 单月来看 2011年9月乳制品生达到214 28万吨 同比增长11 99 较2010年9月增速上涨2 11个百分点 9月乳制品生增速较本年8月下降2 62个百分点 乳制品中以液体乳生产为主 液体乳增速由平稳增长到快速上升从而导致乳制品行业整体增速回升幅度不断抬升 分品种具体数据显示 2011年1 9月 全国液体乳的累积为1497 89万吨 同比增长13 2 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3 47个百分点 较8月累计增速回落0 41个百分点 单月来看 液体乳9月单月为186 76万吨 同比增长11 53 今年9月的增速较2010年9月增速上涨2 14个百分点 较本年8月增速下降2 97个百分点 1 9月 冷冻饮品累计214 82万吨 同比增长19 22 比2010年同期增速上升15 37个百分点 较本年8月累计增速回落1 87个百分点 9月份当月冷冻饮品达到17 28万吨 比8月份减产9 98万吨 环比增长 36 61 从同比增速来看 9月份当月冷冻饮品同比增长了2 29 增速比8月份下降10 96个百分点 比2010年同期增速下降9 48个百分点 2 饮料酒行业 白酒和黄酒是我国独有的酒种 其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大陆 其消费群体也集中于海内外华人 有利于产品扩大出口 啤酒 1998年我国啤酒产量达1988万吨 仅次于美国 5万吨以上的啤酒企业80 都与国外知名啤酒企业合资 目前合资企业的啤酒产量已占全国啤酒产量的31 可见 我国啤酒行业是开放度较高的行业之一 合资企业生产的啤酒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 多年来我国啤酒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一直是顺差 随着啤酒进口关税的逐步降低 从国外进口的原装啤酒会有所增加 但因进口啤酒的鲜度差及不宜长途运输等特殊因素 其进口总量不会太大 约占5 左右 对啤酒行业发展影响不会大 相反 由于大麦等农产品原料关税大幅度下降 啤酒生产成本可大为降低 其竞争力可进一步增强 葡萄酒 英国国际葡萄酒和烈性酒记录事务所 INTERNATIONALWINES SPIRITSRECORD 缩写为IWSR 是一家设在英国的市场研究机构 根据该机构于最近所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葡萄酒产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欧元 几乎与化妆品的零售总额不相上下 或者相当于唱片产品零售总额的三倍 世界葡萄酒产品的消费数量达到238 6亿升 而同期世界葡萄酒产品的生产数量达到258 6亿升 法国国内葡萄酒产品生产数量的增长率将达到6 3 为49 5亿升 这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葡萄酒产品生产国 排名仅次于第一大生产国意大利 葡萄酒产品生产数量为50 2亿升 其他一些国家的葡萄酒生产数量增长速度远超过这两个国家 德国 增长率大约为21 奥地利 增长率超过20 或者西班牙 增长率大约为14 和美国 增长率超过11 对于不含汽的葡萄酒产品而言 法国仍然维持其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 出口总数量为15 5亿升 法国葡萄酒产品的出口总额达到40亿欧元 意大利则总是紧随其后 出口总数量达到15 3亿升 但是 仍然是世界新兴葡萄酒生产国的出口数量增长得最快 其中尤其要数奥地利的出口增长率最高 达到75 在2000 2007年期间 丹麦和英国一样将分别是两个人均葡萄酒产品消费量增长得最快的国家 其中预计丹麦的人均消费量将从原来的不到30升 增长到35 4升 而英国的人均消费量将从原来的14 5升 增长到16 7升 按照产品数量来计算 5个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中国和法国 消费数量的增长额将占上述世界葡萄酒产品消费数量的增长总额的60 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0 4升 而世界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为6升 欧洲主要葡萄酒生产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达到60升 所以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 进口葡萄酒约占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的10 预计中国的葡萄酒产量 销量以及行业收入还会以每年10 以上的增幅持续增长 而在这一行业数据统计中 葡萄酒业的老三家 又称旧势力 长城 张裕 王朝三分天下 三家的市场占有率合计高达52 1 三家的资产合计拥有全行业的38 7 销售收入更是占全行业的56 2 中国葡萄酒生产企业有600家左右 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公司 众多葡萄酒生产企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张裕等一批老牌葡萄酒生产企业 一类是白酒业转产葡萄酒 一类是其他行业涉足成为后起之秀 一类为沿海的进口葡萄原酒灌装厂家 从目前葡萄酒的行业结构看 企业小 生产分散是最突出的特点 全国葡萄酒企业的平均年生产能力还不足2000吨 年产量在1000吨以下的占80 左右 1000 5000吨的企业约占20 50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0 目前 产量过万吨的企业已有张裕 长城 王朝 威龙 华夏 丰收 通化等7家 从葡萄酒产品结构来看 已形成以全汁葡萄酒为主的产品结构 其中干型 半干型葡萄酒已占总量的50一60 在干型酒中 干红葡萄酒约占80 干白葡萄酒约占20 高档次产品品种日益丰富 除已有国际公认的高档单品种葡萄酒外 高档起泡葡萄酒 年份酒 产地命名酒也相继出现 葡萄酒的功效 含有丰富的多种矿物质 如磷 钙 铁 镁 铜等 抗氧化的多酚 预防动脉硬化 心脏病 中风 改善冷虚症 睡眠等方面技高一筹 略带微涩的丹宁可舒缓压力 镇定精神 消除疲劳 调理体质 改善肤质 维C滋润肌肤 明目 硼降低胆固醇 1 增进食欲葡萄酒鲜艳的颜色 清澈透明的体态 使人赏心悦目 倒入杯中 果香酒香年鼻 品尝时酒中单宁微带涩味 促进食欲 所有这些使人体处于舒适 欣快的状态中 有利于身心健康 2 滋补作用葡萄酒中含有糖 氨基酸 维生素 矿物质 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它可以不经过预先消化 直接被人体吸收 特别是对体弱者 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 对恢复健康有利 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和奥立多元素 OligoeLement 具有搞氧化剂的功能 可以防止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性氧 Ros 对人体的伤害 如对细胞中的DNA和RNA的伤害 这些伤害是导致一些退化性疾病 如白内障 心血管病 动脉硬化 老化的因素之一 因此 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具有防衰老 益寿延年的效果 3 助消化作用葡萄酒含有各种有机酸 具有轻度酸味 而这种酸味与人体了酸的酸度 PH2 2 5 相近 这正是蛋白质消化的适宜条件 因此葡萄酒是配合蛋白质最优良佐餐饮料 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 每60 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 葡萄酒中单宁物质 可增加肠道肌肉系统中平滑肌肉纤维的收缩 调整结肠的功能 对结肠炎有一定疗效 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醇 有助消化 防止便秘 4 利尿作用一些白葡萄酒中 酒石酸钾 硫酸钾 氧化钾含量校高 具利尿作用 可防止水肿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5 葡萄酒与心血管病的防治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 能够稳定构成各种膜的胶原纤维 能抑制组氨酸脱羧酶 避免产生过多的组氨 降低血管壁的透性防止动脉硬化 另外 原花色素梗塞死亡的危险 据美国医学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 喜欢饮用低度葡萄酒的法国人 意大利人 心脏病死亡率最低 而喝烈性酒多 葡萄酒少的美国人 芬兰人心脏病死亡率很高 6 葡萄酒对脑血栓的防治作用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 Resveratrol 它是一种植物抗毒素 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葡萄酒中的的藜芦存在于葡萄皮上 是一种到杉新苷葡萄配糖体 在红葡萄酒中每升含1微克左右 而在白葡萄酒中只含0 2微克 实验表明 即使将红葡萄酒稀释1000倍 对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仍然有效 抑制率达42 可减少脑血栓的发生 7 葡萄酒可防治肾结石德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 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防止肾结石 慕尼黑大学医学研究所的医学家们最近指出 多饮用饮料可以防止肾结石的传统说法并不科学 也不全面 最重要的是要看饮用何种饮料 通过对4 5万健康人和病人的临床观察 研究人员确认 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的人 不易得肾结石 研究人员发现 适量饮用不同饮的人 得肾结石的风险也不一样 每天饮用四分之一公升咖啡的人 得肾结石的风险要比无此习惯的人低10 常饮红茶则要低14 而常饮葡萄酒的人得肾结石的机会最少 得病的风险要比无习惯的人低36 8 葡萄酒可预防乳腺癌9 葡萄酒能抑制脂肪吸收日本科学家发现 红葡萄酒能抑制脂肪吸收 有老鼠作试验 老鼠饮用葡萄酒一段时间后发现 其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变缓 对人作临床试验 也获得同样的结论 10 红葡萄酒防治视网膜变性 3 软饮料行业 我国饮料工业自1980至1999年平均增幅高达23 2002年的饮料总产量为1491万吨 比上年增长25 7 连续保持了2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3年 我国饮料产量2374万吨 人均消费18 2公斤 已接近世界人均消费18 3公斤的水平 其中功能型饮料产量78万吨 人均消费0 6公斤 这个数字与世界功能型饮料年产4500万吨 人均消费7 5公斤的产销量差距较大 由此可见 我国功能型饮料的发展空间很大 中国的软饮料行业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从1979 1995年为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碳酸饮料的天下 历时近17年 从1996 2000年为第二阶段 重要的标志是娃哈哈 乐百氏和农夫山泉包装水在中国的热销 打破 两乐 在饮料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 历时近5年 2001年最重要的景观就是康师傅茶饮料倍受青睐 可以视为中国饮料发展的第三阶段 2002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以统一鲜橙多为代表的果汁饮料在市场上的火爆销售视为第四阶段 饮料工业开始向主产省集中 主产省保持绝对优势 2002年前5名是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河北 广东省产量351万吨 居全国饮料总产量的24 增长最快的是江苏省 产量92万吨 增幅高达51 5个主产地的产量达951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的64 增幅也高达29 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高 娃哈哈 健力宝等全国饮料十强企业 加上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 总产量达976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的65 这些企业产量增长非常快 去年十强企业同比增长高达50 饮料市场对品种的需求发生变化 目前 瓶装水占554万吨 居第一位 碳酸饮料占420万吨 居第二位 茶饮料居第三位 为185万吨 专家认为 茶饮料之所以走红 是因为其健康天然的口味符合现代人的时尚要求 去年夏天 一些企业推出的低糖或无糖的清饮式茶饮料 备受都市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女性消费者的欢迎 今后 随着产品的不断创新和价格的不断降低 茶饮料的市场前景会更加乐观 中国软饮料市场集中化程度的加剧 1999年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 1999年果汁饮料市场占有率前4名品牌的占有率总和为38 1 而前十名品牌的占有率总和也仅为57 5 碳酸饮料中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57 6 和21 3 二者之和接近80 瓶装水市场的CR4也超过了50 饮料市场的品牌集中与垄断可见一斑 饮料产品有其成长的生命周期 即经历产品的四个阶段 产品导入期 产品成长期 产品成熟期和产品衰退期 各种饮料类型在市场所处阶段不同 市场空间和拓展策略也表现很大差异 碳酸饮料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 品牌集中度非常高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分销渠道和市场覆盖率来实现效益增长 果汁饮料和茶饮料均还处于产品成长期 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目前我国人均果汁消费量为1KG左右 世界平均水平为10KG 果汁饮料分为纯果汁 果汁饮料和果味饮料三种类型 各种不同类型饮料成长的空间也比较大 市场上对健康低糖和天然营养的新型果汁需求很大 果汁行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果汁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果汁消费国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 所以我国的苹果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随着高成本生产国的不断退出 我国苹果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更加突出 世界浓缩苹果汁生产中心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越发明显 茶饮料2004年 功能饮料发力 茶饮料在这两年虽充当着 配角 却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目前 国内茶饮料的竞争不断加剧 茶饮料的市场整合速度加快 在茶饮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康师傅 健力宝 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争相进入茶饮料行业 功能饮料2004年 被业内称为功能性饮料发展年 脉动 的火爆炸开了功能性饮料的市场缺口 使得许多保持着高度市场敏感性的厂商在最短的时间内急速跟风而上 于是在04年饮料旺季尚未完全启动之际 娃哈哈的 激活 汇源的 他 她 养生堂的 尖叫 康师傅的 劲跑X 等一个个功能性饮料相继出生 外国的饮料巨头也把功能饮料看成香饽饽 争先恐后地进入中国功能饮料市场 如来自美国的佳得乐 来自日本的力宝健等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公司也表示看好中国的功能饮料市场 4 肉类工业 2003年中国肉类 含猪 牛 羊 禽肉 产量6932万吨 人均占有量达到53kg 其中猪肉4518万吨 占65 1 牛肉630万吨 占9 1 羊肉257万吨 占56 禽肉1312万吨 占18 9 禽肉总产量中鸭肉产量为173 7万t 占15 5 鹅肉163万t 占14 6 鸡肉产量为781 8万t 占总产量的69 9 禽蛋产量2606万吨 人均占有量20kg 2010年 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7925 8万吨 肉制品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 与2005年相比 分别增长了14 2 和34 8 肉制品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所占比重达到15 1 增加3 6个百分点 在肉类总产量中 猪肉5071万吨 禽肉1656万吨 牛肉653万吨 羊肉398万吨 杂畜肉146万吨 其比重为 猪肉64 0 禽肉20 9 牛羊肉13 2 杂畜肉2 产品结构逐步改善 2010年我国肉类商品市场交易总额为11489 3亿元 比2005年增长158 其中 规模以上肉类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额6770亿元 利润总额304亿元 分别增长195 和287 8 其中 肉制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2886亿元 利润150 2亿元 分别增长38 7 和215 7 中国肉类生产量的增长仍受世界关注 称之生产大国 其产量占世界的27 居第一位 其中猪肉占世界47 居第一位 牛肉占世界9 居第三位 羊肉占世界26 居第一位 禽肉占世界17 居第二位 禽蛋占世界45 居第一位 2003年肉类食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 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 1889个 资产总额达到813 88亿元 其中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为263 9亿元 占32 4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为549 95亿元 占67 6 其加工销售收入为1186 9亿元 其中屠宰及肉类加为419 1 亿元 占35 3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为767 84乙元 占64 7 据全国肉类行业50强企业统计 企业数量仅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2 但其资产总额占行业的54 其销售收入占全行业58 7 世界肉类市场正稳定而大幅度发展 全球肉类总销售量为20000万吨 其中猪肉8300万吨 近几年产销量稳定呈上升势头 肉类总销售量年增长32 猪肉年增长40 以美国为例 肉类深加工量占总产量的96 人均年消费60kg 我国是世界头号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 在近10年里 我国肉类总产量和销量几乎翻了一番 但我国肉类深加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差甚远 1998年肉类制品总产量仅为140万吨 加工率只有24 城市人均消费35kg 1999年增长预计达15 可见我国肉制品市场潜力很大 前景广阔 十年前四川一个省的猪肉产量占了全国生产量的1 6 现在比例下降 表明中国的猪肉产区扩张 北方主产区比重上升 1990年北方前三强 山东 河南 河北 猪肉产量占全国15 比不上四川 17 39 一个省 2002年北三强 22 与南三强 24 川 湘 粤 旗鼓相当 这只是猪肉单品种 如果从肉类总产量比较 北三强的比重高过25 南三强只占到全国内类总产量的1 5 中国内类区域化生产特色鲜明 五省牛肉累计产量占全国牛肉总产量的一半 七省合计猪肉产量 肉类总产量 也都分别超过了全国产量的半数 2003年我国肉类企业3728个 资产498亿元 从业人员47 46万人 工程技术人员1万人 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有120家 出口企业200家 十一五 期间 全国肉类工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10年 规模以上肉类工业企业总数达到4054家 比2005年增长64 3 资产总额达到2940亿元 增长157 销售收入总额6770亿元 增长195 占全国肉类市场交易总额的58 9 比2005年增加了7 4个百分点 畜禽肉类的消费以原料或初级产品为主 加工率只有3 4 年人均约2公斤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 40 有点达70 的水平 产品结构中式产品生产比重不到20 而西式产品占80 河南达到90 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肉制品分两大类一 传统风味的中式肉制品 约500多个名 特 优产品 其中金华火腿 广式腊肠 南京板鸭 德州扒鸡 道口烧鸡 文昌鸡等蜚声国内外 二 西式肉制品 150年历史 有火腿类 香肠类 培根类 肉糕类 肉冻类 传统的禽肉制品大都以整鸡加工为主 腌腊制品 酱卤制品 熏烧制品 油炸制品等 名特优产品 云南风鸡 道口烧鸡 德州扒鸡 常熟叫花鸡 长沙油淋鸡 南京板鸭等 涌现出了一批大中型禽肉制品加工厂 中国德州扒鸡集团公司坚持把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开发研制出不同口味需求和具有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 德州 牌五香脱骨扒鸡系列 产品达二十多种 成为驰名华夏的正宗名牌产品 江西德宇集团依靠科技 探索出用酵酶处理蛋白的技术和工艺 成功地制作出一种风味独特冠名为 景德板鸡 的新食品 畅销国内外市场 97年产值突破2亿元 鸭制品方面首屈一指的企业是以年产量1千万只称雄亚洲最大的鸭加工企业 中英合资 河南华英禽类加工厂 该厂以一流的设备 严格的工艺 完善的包装生产胸腿肉为主的冷冻制品出口东欧 日本市场 素有 鸭都 之称的南京 较具规模的生产企业约10家 年加工能力1500万只 这些企业已把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 各具特色的产品中影响较大的品牌如湖熟板鸭集团公司生产的 湖熟牌 产品先后出口日本 美国 韩国及东南亚 桂花鸭集团生产的 桂花牌 商标已在12个国家注册了商标 海南的文昌鸡也利用先进的宰杀技术实现日宰近10万羽的生产能力 同时生传统的文昌鸡熟食产品 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 香港 近年来 一些大型肉鸡饲养企业如青岛正大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成食品 大连 有限公司 上海大江集团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 河南的大用等 积极开拓禽肉深加工领域 扩大熟食品的比例 以多样优质的分割肉产品外销日本 东欧市场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