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doc_第1页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doc_第2页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doc_第3页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自主命题第8年,也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收官之年,明年将迎来课改后的首轮新高考。今年湖北卷继续贯彻“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传承七年来命题积累的经验和特色,同时力求在传承中创新,试题平和朴实而富有创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有力发挥高考甄别选拔的功能。语文:精心建构彰显人文情怀精心建构,保持试卷总体稳定稳定是保证试卷质量、考生正常发挥和高考平稳过渡的前提。命题者精心建构,从三个方面保持试卷总体稳定。一是试卷的板块结构、考点分布和题型配置上,与去年基本一致。二是试题编拟的语言,表述规范严密,指向具体明确。三是精心调控选文和设题的难度,确保难度稳定。文言文阅读选用西汉文学家刘向上汉成帝疏。文章说理透彻,被古人誉为“西京第一书疏”。命题者精心删改以排除疑难、疏通文脉,添加标题注释、归并古今字,使文本难易适度。科技文阅读选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文章将中国建筑特殊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比作“文法”,论述生动有力、层次分明,能够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命题者按文章递进层次布置考点,有利于考生答题。注重基础,积极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基础考查是湖北卷的优良传统,今年得以发扬光大。第一大题五个小题落实考纲的五个考点;每小题中的四个选项,各有对应知识点,不交叉、不重复。如第2小题考查字形,四个选项依次考查音同而别、形近而别、义近而别、音同形近而别的错别字。又如文言文考查中的第13题,三个句子翻译,涉及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对考纲知识点的全面覆盖,既能增强试题的测试功能,也能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知识。能力立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能力的检测力求全面而有层次,湖北卷兼顾了难易不同的考查。科技文阅读第6题考查概念理解,第7题考查文意理解,第8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推断,第9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概括,同样是考理解,却由浅入深,有易有难。新课程规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力求把“三维目标”考查融为一体。才子赵树理出自大家手笔:状人则白描勾画,惟妙惟肖;叙事则干净利索,简洁畅达。四小题,第16题由“题眼”切入,要求归纳作品对赵树理“才气”的描写;第17题要求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和人物特征;第18题要求体会作品细节描写的效果;第19题要求把握最后一段大意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四题相关,全面检测考生赏析文学作品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新课程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第20题“为校园内公共场所写一条禁烟提示语”,关注时代热点。第21题以宜万铁路的开通为背景推导结论和原因,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开拓创新,彰显博大人文情怀稳定,是为了传承;传承,又必须创新。湖北卷一直致力于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思路和创意。试题编拟以丰厚的审美意蕴彰显人文情怀。古诗词鉴赏今选用的两首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意境有别,情趣各异。题型由常见的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即填空题、结构分析题和审美鉴赏题,综合检测考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考查,用“刘诗优美,苏诗壮美”提示考生,可谓匠心独运。作文题“旧书”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意。不给材料,不出引言,就一个意蕴深厚的题目,审题没有干扰,行文没有羁绊,给考生叙事怀人、议人论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一部旧书,会打开青春学子尘封的记忆,引发温馨的回忆和深入的思考。他或许会想起爷爷留下的菜根谭,想起扉页上爷爷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她或许会想起箱底那本红楼梦,想起那年暑假躲进“红楼”,伴着林妹妹流了多少眼泪“旧书”可实写也可虚写,过往的一切都可比作一部旧书。翻开这部旧书,或回顾人生经历,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翻过这部旧书,或书写人生新的篇章,或展望明天,或塑造“新我”那些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较为深厚的考生,自能如鱼得水,一展才华。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守一方静土,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这,正是“旧书”寓意所在,也应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文化担当!数学:导向鲜明新旧有效对接立足教材,导向鲜明今年的数学试卷的题型结构与近几年基本一致,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略加延伸而不盲目拔高。文理科试卷均有100分左右的题,是由教材的例题习题加工改造而成的。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理科卷第2、3、6、10、17、21题,文科卷第3、6、9、19、20题,都直接考查函数与导数及其综合应用;理科卷第8、15、18、20题,文科卷第21题,都是以函数思想立意,蕴含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对数列的考查,回避技巧性过强的递推数列,将重点放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上。对不等式的考查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除考查其作为工具的应用性之外,还考查以不等式为结论的证明题(理科卷第21题)和恒成立问题(文科卷第20题)。立体几何题型题量稳定,难度有所降低,考查最基本的线面位置关系及其空间想象和推理论证能力,理科卷第18题的第()问在动态变化中考查合情推理意识;理科卷第14题与解析几何交汇,考查应变能力。解析几何的比例比去年有所增加,难度略有提高,文理科试卷(理科卷20题、文科卷21题)的解答题,主考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运算能力,及分类、整合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概率与统计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中,基本都是课本习题的改编,充分体现了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课本、跳出题海的命题指向。新旧融合,有效对接今年的数学试题,在关注社会热点、强调应用意识、引入数学史料、创设开放情境、体现大众数学、拓展数学视野、考查探究能力等多方面不失时机地渗透新课程理念,为实现与 明年新课程卷的自然对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纵观全卷,试题的选材立意与时俱进,文科卷第15题的地震问题,理科卷第10题的核辐射问题,理科卷第12题和文科卷第13题的食品安全问题,理科卷第17题和文科卷第19题的交通堵塞问题等,题型多样,题量分值加大,既兼顾了新旧教材内容的结合,又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试题背景中,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工具性和实用性。为了与新课程卷接轨,今年的数学试卷,一方面采用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方式,全面检测考生观察、试验、联想、猜测、类比、探究等思维品质。如理科卷第19题以考生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知识为基础,采用是否成立的方式设问;文科卷第20题以函数、导数和方程根的分布知识为载体,采用恒成立的方式设问,多视角地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对接新课程的大众数学思想,如理科卷第13题和文科卷第9题取材于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文科卷第7题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估算体积问题。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在知能并重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英语:注重基础着力内容创新依纲据本,侧重夯实基础今年英语试卷命题贴近我省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全卷实义词覆盖量为1128个,约占我省“补充说明”词汇表的35.3%,较去年有进一步提高。此外,试卷还涉及运用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构成的词汇,适于检验考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试卷注重对课本的覆盖,如“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的考点,涵盖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动词词组、介词词组和连词等,“完成句子”部分涉及时态、语态、分词、不定式、倒装、祈使语气的条件句等,考查的都是教材中的常见用法。此外,“多项选择”部分的第22题题干和“短文写作”的英文提示语,均直接摘自高三教材。难易适中,利于选拔人才今年英语试卷的试题难度比例合理,布局科学,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参照。试卷中,“听力”的前5题有意降低难度,以便考生更快进入状态。“多项选择”按照词类排列试题,和往年同类试题相比总体平和。“完形填空”选材注重上下文联系,有着较好的区分度。“阅读理解”选用的五篇文章,分别为记叙文、科普类说明文、新闻评论、书评和科技说明文,难度呈坡型上升,试题以细节理解推断题为主,适量穿插意图态度、主旨大意、词(句)义推断等中高难度的题目。开拓视野,构建文化意识试卷的选材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完形填空”讲述的是因战争而残疾的玛佳,身残志坚,克服困难与海豚共舞的励志故事;“阅读理解”的主题分别为诚信、狼嚎的意义、垃圾处理、不同的世界观以及智能手机的支付功能,主旨涉及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试卷的另一特点是题材具有国际视野,充满时代气息,所涉及的多项事件都是新近的热门话题。例如,“听力”的最后一篇独白,是英国伦敦某旅行社的导游词;“阅读理解”C篇是有关英国爱丁堡政府建立垃圾焚烧厂的报道;与此主题类似的新闻多次出现在今年5月的楚天都市报上。全面考查,实现平稳过渡试卷内容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