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逻辑导引 IntroductiontoModernLogic 第七讲语用逻辑 预设 预设的语用特征预设与断言 衍推的区别预设的分类非陈述句预设预设的应用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预设 presupposition 最早由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日益成为哲学 逻辑学和语言学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我国语言学界 presupposition通常被称为 前提 而在逻辑学界 为了与推理中的前提 premise 相区别 一般都称之为 预设 预设是指暗含在语句中的一种预先设定的信息 在交际中通常表现为双方都可理解 都可接受的那种背景知识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预设具有以下语用特征 共识性隐前提话语的恰当性条件三值逻辑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共识性 在言语交际中 为了实现有效的沟通 需要双方都认同或相信的 无争议信息 noncontroversialinformation 这就是预设的共识性 这是预设最本质的特征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无论说得多么面面俱到 这新的语言措词所留下的隐含信息总比能明确表达的要更多 话语所携带的未披露的信息世界叫做背景信息 backgroundinformation 有时也叫做共有知识 commonknowledge 或共同基础 commonground 因为必须假定这种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为发话人和释话人所共有 而且由于这类假设都涉及到递归嵌入和相互嵌入 如我知道你知道我是知道 等等 因而术语相互了解 mutualknowledge 也是常有的了 一般情况下 我只用 背景信息 或 背景假设 因为这两个术语可以避免对有关信息的实际或甚至假定的 共有过程 做出种种交待 维索尔伦 语用学诠释 P31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预设是正确理解一句话语从而发生相应效应的前提 所以它必须是交际双方共知的 发话者在一定预设中构建话语 受话者也在一定的预设中进入话语的理解 交际不可能在预设的真空中发生 只有当受话者所掌握的预设与发话者所设立的预设一致时 话语的意义才能按发话者的意图被正确理解 才会有双方的沟通 刘大为 预设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共识性 交际双方的 无争议信息 也可以说是 双方共知或共信的信息 共知 和 共信 有些区别 但都是 无争议 的信息 亦即双方 都可理解 都可接受 的信息 A 小张知道董事长不再偏听偏信 B 小张知道董事长还是偏听偏信 a 董事长不再偏听偏信 b 董事长还是偏听偏信 董事长曾经偏听偏信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隐前提 如果把句子直接表达于外的命题称为 显前提 的话 那么预设就是蕴藏于内的 隐前提 孩子 爸爸 今天天晴了 爸爸 那你准备一下 我们马上去动物园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话语的恰当性条件 许多语句需要有特定的文化条件和语境 为了让说出来的话使人听懂 知道想表达的字面意义 就应当满足这些条件 这些条件就叫语句的预设 Keenan TwoKindsofPresuppositionsinNaturalLanguage 1a 请帮我把门打开 门是关着的 1b 小王把那些衣服洗了 那些衣服是脏的 1c 您喜欢红色的那件 还是蓝色的那件 顾客已有意向购买衣服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话语的恰当性条件 作为话语恰当性的条件 一个话语往往不止一个预设 公司办公室的电脑坏了 p1 存在某公司 p2 某公司有办公室 p3 办公室有电脑 p4 电脑是有可能坏的东西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三值逻辑 从逻辑命题的真假方面考虑 预设为真是确保命题具有逻辑真值 或真或假 的必要条件 如果预设为假 则命题既不能取真值 也不能取假值 而只能取零值 或无意义 可用符号表示为 因此 预设逻辑与传统逻辑的明显区别在于 后者是二值逻辑 而预设逻辑属于三值逻辑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三值逻辑 若2c真 则如果2a真 则2b假 如果2b真 则2a假 若2c假 则2a和2b都既非真 亦非假 而是无意义 2a 张明还在从事财务软件的开发 S 2b 张明不再从事财务软件的开发 S 2c 张明原来从事财务软件的开发 p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有的逻辑学家提出了预设可以用 否定检验法 加以测试 他们认为 语句p是语句S的预设 当且仅当 它可由S和 S共同推出 3a 小王忘了去上课 S 3b 小王没有忘记去上课 S 3c 小王本来打算 应该 去上课 p 3c是3a和3b的预设 因为根据 忘记 这个预设触发语 我们可以由3a和3b这两个互相否定的语句共同推出3c 7 1预设的语用特征 在日常语言交际中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语句 小钱今天又醉了 老张后悔没有去上海 这两个句子分别预设 小钱曾经醉过 老张没有去上海 其中语词 又 后悔 是预设的触发因素 这说明预设往往同某些特定的语词相联系 人们因此把产生预设的特定语词称为预设触发语 presupposition tiggers 7 2预设与断言 衍推的区别 预设与断言预设与衍推 7 2 1预设与断言 预设和断言是一个陈述语句相互依存的两个组成部分 1a 那位戴眼镜的女青年是公司经理 1b 那位戴眼镜的女青年不是公司经理 1c 那位女青年戴眼镜 1d 她是公司经理 1a可以推出1c 也可以推出1d 1b也可以推出1c 但不能推出1d 显然 1c不同于1d 1c是预设 1d是断言 7 2 1预设与断言 预设和断言的区别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S预设p S真则p真 S假则p也真 S断言p S真则p真 S假则p假 张大夫的弟弟是个新闻发言人 该句有两个组成部分 存在x x是张大夫的弟弟 或张大夫有弟弟 x是个新闻发言人 是预设 经得起否定的测试 是断言 它经不起否定的测试 否定的测试 是区别预设和断言的最重要的方法 7 2 1预设与断言 预设 断言 已知信息 新信息 既是日常会话常见的信息结构模式 也是人类知识增长的一般模式 无论是何种意义上的信息交流 都不能没有承载新信息的断言 否则交流大都是多余的 但是也不能没有双方共知或共信的预设 否则交流就缺乏必要的背景和条件 日常信息交流 以预设为起点 以断言为归宿 当断言为对方所接受时 它就转变成了相应的预设 7 2 2预设与衍推 预设和衍推也是两个相近似而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 2a 那位戴眼镜的女青年是大学教师 2b 那位戴眼镜的女青年不是大学教师 2c 那位女青年戴眼镜 2d 那位戴眼镜的女青年是知识分子 2a可以推出2c 也可以推出2d 2b也可以推出2c 但不能推出2d 显然 2c不同于2d 2c是预设 2d是衍推 7 2 2预设与衍推 预设和衍推的区别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S预设p S真则p真 S假则p也真 S衍推p S真则p真 S假则p真假不定 衍推与断言一样 同样经不起否定测试 7 2 2预设与衍推 衍推是一种应用义素分析法的语义推理 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 是必然性推理 衍推通常都有自己的命题序列 黄强买了一本 射雕英雄传 1 黄强买了一本武侠小说 2 黄强买了一本小说 3 黄强买了某个数量的小说 4 黄强买了小说 5 黄强买了某物 7 2 2预设与衍推 衍推理论表明 我们每说一句话 都使自己默然承诺了许多命题的真实性 如果我们说出一句话 同时又否定其中的一个衍推命题 就会自相矛盾 黄强买了一本 射雕英雄传 但黄强没有买过武侠小说 7 3预设的分类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事实预设与理论预设 7 3 1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 语义预设 语义预设的一般表述为 语句S预设命题p 或p是S的预设 当且仅当 S可以推出p 并且 S也可以推出p S p S p 1a 董事长的媳妇开奔驰车 S 1b 董事长的媳妇没有开奔驰车 S 1c 董事长有媳妇 p 7 3 1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 语义预设 语义预设属于真值预设 可以从语句S和 S必然地推出预设p 但是预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被取消 所以 预设并不具有必然性 2a 他看到一只凤凰从树林里飞来 S 2b 他没有看到一只凤凰从树林里飞来 S 2c 凤凰是存在的 p 7 3 1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可以一般地表述为 一个语句S预设命题p 或p是S的预设 当且仅当 p使得语句S具有恰当性 3a 请你把这台机器修理一下 厂长对员工说 S 3b 该修理的机器是厂长和员工都明确的 p1 3c 这台机器有故障 p2 3d 厂长知道员工有能力修理机器 p3 7 3 1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 在语用预设与语义预设的比较中 并非语义预设有什么错误 而是两者的角度不同 语义预设关注的是真值 而语用预设关注的是恰当性 语义预设更多地局限于二值逻辑 而语用预设则属于三值逻辑 7 3 1事实预设与理论预设 事实预设 根据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共知或共信的背景信息 知识 的不同 可以把预设分为事实预设和理论预设 事实预设是指人们在认知和交际中共知或共信的是某种具体的事态 它通常表现为一个或一组表征经验性知识的事实命题 4a 老张的儿子不再逃学了 S 4b 老张的儿子曾经逃过学 p1 4c 老张的儿子是学生 p2 4d 老张有儿子 p3 4e 存在老张这个人 p4 不仅陈述句存在事实预设 非陈述句也有事实预设 5a 小宝什么时候回家 S 5b 小宝 回家 S 5c 小宝不在家 p 7 3 1事实预设与理论预设 理论预设 理论预设是指人们在认知和交际中共知或共信的是某种理论背景 它通常表现为一个或一组具有普适性和概括性的概念 命题 或公式 李政道谈 20世纪的物理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因为普朗克这个方程式的量子解释 到1925年 海森伯 薛定谔 狄克拉 弗米等人就提出了量子力学 原子结构 分子物理 核能 激光 半导体 超导体 计算机等几乎绝大部分20世纪的科技文明就是从狭义相对论 量子力学而来的 物理的挑战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P8 7 4非陈述句预设 疑问句预设祈使句预设 7 4 1疑问句预设 疑问句是表示 询问 语旨行为的语句 一般都有问词 问域 说话时有疑问语调 书面语有问号 汉语中的问词有两类 一是疑问代词 如 谁 什么 怎样 多少 哪里 等 一是语气助词 吗 吧 呢 等 问域是指询问的范围 如时间 处所 数量等等 疑问句 汉语疑问句分为三类 是非问句 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 1a 青海湖是不是世界最高湖 1b 青海湖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 1c 青海湖位于我国的哪个省 一个语句p是问句 S的预设 当且仅当 p的话语结构等同于 S的话语结构 且删除问词和问号 7 4 1疑问句预设 疑问句的预设 1 是非问句是非问句是把一件事情说出来以后 要求听话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S1 青海湖是不是世界最高湖 话语形式是 U A A S1的预设p为 青海湖是世界最高湖或者青海湖不是世界最高湖 7 4 1疑问句预设 疑问句的预设 2 选择问句选择问句是给出并列的几个选项 让听话人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回答 S2 青海湖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 话语形式是 U A1 A2 An S2的预设p为 青海湖是淡水湖或者青海湖是咸水湖 7 4 1疑问句预设 疑问句的预设 3 特指问句特指问句是对一件事情中的某个 些 项目提出疑问 句中的问词相当于未知数x 要求听话者提供信息 对x作出解答 S3 青海湖位于我国的哪个省 话语形式是 U x B Ax S3的预设p为 青海湖位于我国的某个省 7 4 1疑问句预设 疑问句的预设 疑问句的回答 有疑问 就会有回答 问句的回答分为可能回答 真回答 回避和回绝四种情况 它们都与回句的预设相联系 1 问句的可能回答就特指问句而言 可能回答的语形和其预设相同 只需用有所指称的语词来代替原来的问域 就是非问句和选择问句而言 可能回答就是其预设的一个选言支 1a 青海湖不是世界最高湖 1b 青海湖是咸水湖 1c 青海湖位于我国的青海省 7 4 1疑问句预设 1a 青海湖是不是世界最高湖 1b 青海湖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 1c 青海湖位于我国的哪个省 2 问句的真回答问句的真回答 当且仅当它是这个问句的一个可能回答 并且它是真 3 问句的回避问句的回避 当且仅当它是问句的预设或者是预设的预设 灵隐寺冷泉亭的对联 上联 峰从何处飞来 泉自几时冷起 下联 峰从飞处飞来 泉自冷时冷起 7 4 1疑问句预设 疑问句的回答 4 问句的回绝问句的回绝 当且仅当它是与问句的预设相矛盾的语句 2a 你把偷来的东西藏哪儿啦 2b 你偷了东西 2c 我根本就没偷东西 2b是问句2a的预设 2c与2b矛盾 所以 它是问句2a的回绝 疑问句的回答 7 4 1疑问句预设 疑问句的真假 问句本身是没有真假的 但是从逻辑的角度 根据问句和回答之间的关系 可以赋予它真假的含义 一个问句 如果它有可能回答 并且有真回答 那么这个问句就是一个真问句 2 一个问句 如果它有可能回答 但是没有真回答 那么这个问句就是假问句 3 一个问句 如果它连可能回答也没有 那么就是一个无意义的问句 7 4 1疑问句预设 3a 青海湖是世界最高峰吗 真问题 3b 金字塔在雅典还是罗马 假问题 3c 超人浏览过长城吗 无意义问题 7 4 2祈使句预设 祈使句是表示命令 请求等语旨行为的语句 表达时有一个表示祈使的语调 祈使句的一般特征是 1 第二人称 2 主语省略 语境中的听者 3 将来时态 书面语通常用符号 S 过来 话语形式是 U A 它的基本预设是 听话人不在说话人身边 7 4 2祈使句预设 说话人S对听话者H说一句祈使话语U A 就是S要求H完成A这一行动 一个祈使句 S预设语句p 当且仅当 p所表述的事实是 S尚未实现的那种事实 把S说出U A 时 即H尚未进行A这一行动时 的事态记为G H完成A后的事态记为G 根据是否改变原来事态 祈使句的预设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类别 7 4 2祈使句预设 1 G G 的预设如果S要求H使G保持不变 这个祈使句就是G G 句 S1 让门关着 S2 请不要开门 预设p G 门是关着的 7 4 2祈使句预设 2 G G 的预设一个祈使句 如果S要求H改变事态G使之成为不同的G 便是G G 句 S1 把门打开 S2 别把门关着 预设p G 门是关着的 7 4 2祈使句预设 有命令 就有服从与否的问题 根据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可以赋予祈使句真假的含义 如果一个祈使句得到服从 并且成为事实 那么就是一个真祈使句 反之 便是个假祈使句 2 如果一个祈使句不可能得到服从 那么就是无意义的祈使句 4a 你们以十一 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给华东 中原野战军下达的命令 4b 我命令政府和人民要竭尽全力拥护种族法律 无情地打击一切民族的毒害者国际犹太人 1945年4月29日希特勒毙命前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 4c 叫龙王来降雨 预设与话语表达预设与话语理解 7 5预设的应用 预设与话语表达 7 5预设的应用 准确地表达思想 首先 应当注意自己所运用的事实预设的准确性 避免出现 言不符实 的现象 1a 听说你又没考及格 1b 老李后悔自己的言辞过于激烈 1a 你过去至少有一次没考及格 1b 老李的言辞过于激烈 预设与话语表达 7 5预设的应用 准确地表达思想 其次 应当注意自己所运用的理论预设是否为听话者所共知 避免 对牛弹琴 2 从社会大系统的角度来看 可以认为科学具有3种社会形态 即科学的知识形态 科学的技术形态和科学的文化形态 前者是科学的原生态 后两者是科学的衍生态 知识形态的科学缘起于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探索 因此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WJDGC 0027-2025 计算机视觉的几何型建筑材料智能检测技术
- 水利闸口承包合同范本
- 期货业务合作协议书
- 施工合同延续补充协议
- 教育大会项目协议书
- 文具店购物合同范本
- 施工防尘安全协议书
- 模具材料转让协议书
- 詹姆斯新合同三方协议
- 楼梯护栏扶手协议书
-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课件
- 中国广电笔试试题及答案
- 汉日翻译之理解当代中国(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青岛滨海学院
- 2025年食品机械与设备考试题(附答案)
- 医院消防系统定期维保方案
- 2025年论语十二章课件:让儒家智慧照亮现代人生
- 九段秘书工作法4
- 绞车司机考试题库
- DB21T 2412-2015 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 金融理论与政策(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3版
- 高职数学课件 1.3 1.4 1.5 极限的运算 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