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件.ppt_第1页
管理会计课件.ppt_第2页
管理会计课件.ppt_第3页
管理会计课件.ppt_第4页
管理会计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anagementAccounting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成本性态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第四章量本利分析 第五章预测分析 第六章决策分析 第七章全面预算 第八章责任会计 第九章标准成本 第十章作业成本法 第十一章人力资源会计 第十二章战略管理会计 第一章总论 概述 一 管理与会计1 管理 management 2 会计 accounting 工具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二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与联系1 管理会计 managementaccounting 与财务会计 financialaccounting 区别 1 服务对象 财务会计 对外管理会计 对内 2 工作重点 财务会计 报帐型 会计 面向过去算呆帐管理会计 经营型 会计 面向未来算活帐 3 约束依据 财务会计 受公认的会计原则管理会计 受成本与效益关系约束 4 时间跨度 财务会计 很少有伸缩性 1月 1季或1年 管理会计 有较大的伸缩性 5 核算主体 财务会计 主要以整个企业为核算主体管理会计 以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为核算主体 6 核算程序 财务会计 核算程序比较固定 有强制性管理会计 核算程序不固定 可自由选择 7 精确程度 财务会计 力求准确管理会计 不要求绝对精确 8 信息特征 财务会计 提供系统 连续 综合财务信息管理会计 提供有选择的 部分的 或特定的管理信息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 首先 它们的核算对象就总体来说是一致的 2 其次 它们的原始资料很多是相同的三 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 利用财务会计 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 计算 对比和分析 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整个企业及其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 控制与评价 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 四 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1 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 2 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 五 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1 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2 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3 面向未来4 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章成本性态 costbehavior 混合成本的分解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一 成本 cost 的概念成本是指产品价值中物化劳动价值 C 和劳动者为自己创造价值 V 的货币表现 或 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耗费的总和 二 成本的分类 一 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1 制造成本 manufacturingcost 1 直接材料 directmaterial 2 直接人工 directlabour 3 制造费用 mannufacturingexpense a间接材料 indirectmaterial b间接人工 indirectlabour c其他制造费用 othermanufacturingexpense 2 非制造成本 non manufacturingcost 推销成本 sellingcost 管理成本 administrativecost 二 成本按性态的分类1 固定成本 fixedcost 1 酌量性固定成本 discretionaryfixedcost 如 职工培训费 广告费 新产品研制开发费 2 约束性固定成本 committedfixedcost 如 管理人员工资 折旧费等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 2 变动成本 variablecost 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注意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相关范围相关范围固定成本相关范围变动成本相关范围 3 混合成本 mixedcost 1 半变动成本 semi variablecost 半变动成本变动成本a固定成本产量半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2 半固定成本 semi fixedcost 半固定成本 阶梯式变动成本 习性模型 3 曲线变动成本 curve variablecost 成本a曲线变动成本习性模型产量 4 延期变动成本 delayed variablecost 成本a产量延期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三 成本按可控性分类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四 成本按可追踪性分类 归属难易分类 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五 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 按时间归属选择分类 可分为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 三 管理会计的总成本公式y 总成本a 固定成本总额b 单位变动成本x 业务量则y a bx成本Y a bxa业务量总成本模型 第二节混合成本的分解 mixedcost 一 高低点法 high lowpointsmethod y 混合成本a 固定成本总额b 单位变动成本x 产量y a bx高点 x1 y1 y1 a bx1 1 低点 x2 y2 y2 a bx2 2 1 2 y1 y2 b x1 x2 b y1 y2 x1 x2 例 某工厂2004年前半年维修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情况如下 月份123456直接人工 小时 550070005000650075008000维修费 元 7458507008209601000要求 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 并求出成本模型 高点 8000 1000 低点 5000 700 则 y a bx其中 b 1000 700 8000 5000 0 1a 1000 0 1 8000 200因此Y 200 0 1X二 散布图法 scatterdiagrammethod 三 回归直线法 thelineofregressionmethod a y b x nb n xy x y n x x 例 某厂2004年全年电力成本与机器小时 千小时 如下 月份123456789101112机器小时989101213111110878电力成本300025002900290036003400320033003000260023002600解 月份机器小时 x 电力成本 y xyx y 1930002700081900000028250020000646250000392900261008184100004102900290001008410000512360043200144129600006133400442001691156000071132003520012110240000811330036300121108900009103000300001009000000108260020800646760000117230016100495290000128260020800646760000合计116353003487001158105530000 b n xy x y n x x 12 348700 116 35300 12 1158 116 203 64a y b x n 35300 203 64 116 12 973 15y 973 15 203 64X假定2005年1月份将工作10000个机器小时 则预计的动力成本为 y 973 15 203 64 10 3009 55元 练习1 混合成本的分解资料 某企业2004年各月中最高生产量和最低生产量情况下的制造费用总额资料如下 上表的制造费用总额中包括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该厂会计部门曾对高点制造费用进行了分析 其成本组成情况如下 变动成本总额 150000固定成本总额 120000352500混合成本总额 82500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 采用高低点法将该厂的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2 若该厂计划期生产130000件产品 那么它的制造费用总额将为多少 1 高低点的成本构成情况如下 高点352500元 变动成本 150000固定成本 120000 混合成本 82500 低点285000元 变动成本 150000 150000元 100000 100000 固定成本 120000元 混合成本 65000元b y x 82500 65000 150000 100000 0 35 y a 0 35x将高点 150000 82500 代入方程 得 a 82500 0 35 150000 30000 成本公式y 30000 0 35x 2 若计划期产量为130000件 则总成本如下 混合成本 30000 0 35 130000 75500元 固定成本 120000元 变动成本 1 130000 130000元 制造费用总额 130000 120000 75500 325500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variablecosting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的评价 1 2 第一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全部成本法1 划分标准 按成本习性划分按经济职能划分2 划分类别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变动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变动成本变动制造费制造费用变动推销成本变动管理成本非生产成本推销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管理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推销费用固定管理费用3 产品成本包含的内容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变动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全部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一 产品成本组成不同二 产成品 与 在产品 存货估价不同三 盈亏计算结果不同结论 当本期生产量 本期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净收益 变动成本法净收益 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净收益 变动成本法净收益 3 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净收益 变动成本法净收益 例1 某公司三个会计年度的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净收益 解 1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 例2 四通公司连续三年有关资料如下 已知 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 固定生产成本为24000元 固定推销及管理成本为6000元 要求 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净收益 解 单位产品成本 第一年 4 24000 6000 8元完全成本法第二年 4 24000 8000 7元第三年 4 24000 4000 10元变动成本法 各年 4 四通公司收益表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 四通公司收益表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 结论 1 2 同前 3 4 在变动成本法下 不论三个会计年度的产量有无变动 存货量有无增减 只要销售量相同 其净收益就保持不变 第二节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的评价一 完全成本法的评价1 优点 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2 缺陷 这种方法计算的分期损益难于理解 二 变动成本法的评价1 优点 提供的成本资料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 能提供产品盈利能力资料 有利于决策分析 能分清各部门经济责任 有利于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 2 缺点 变动成本法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的要求 所确定的成本数据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 所提供的成本资料较难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第四章量本利分析 CVP 目标利润的分析 利润预测中的敏感性析 1 2 3 贡献毛益与盈亏临界点 第一节贡献毛益与盈亏临界点一 贡献毛益1 单位贡献毛益 cm p b贡献毛益总额 Tcm p b x或 cm x2 贡献毛益率 cm cm p或Tcm px二 盈亏临界点 break evenpoint 1 盈亏临界图收入收入成本成本业务量保本点 2 盈亏临界点的确定a 固定成本总额b 单位变动成本x 产销量p 销售单价 px a bx x a p b a cm盈亏临界固定成本总额点销售量单位产品销售收入 单位变动成本pxa 保本销售额 cm 3 多品种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A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 1 计算比重 fi 2 计算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 cm cm cm i fi 3 计算企业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即综合盈亏临固定成本总额界点销售额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 4 计算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即各种产品盈亏综合盈亏临各种产临界点销售额界点销售额品比重例1 某企业计划期内生产甲 乙 丙三种产品 固定成本总额为108000元 各自的销售量 售价等资料如下 试确定各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和销售量 解 1 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 2 计算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08000 27 400000元 3 计算各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和销售量 甲产品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400000 50 20000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00000 50 4000件乙产品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400000 30 12000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120000 15 8000元丙产品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400000 20 8000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80000 8 10000件 B 联合单位 法例2 某企业同时生产甲 乙 丙三种产品 有关销售量 单价及单位变动成本的资料如下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预计销售量 件 100002000030000销售单价 元 502010单位变动成本 元 30107又知该单位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47000元 试确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解 首先计算联合单位的贡献毛益 项目销售比单位贡献毛益 元 联合单位贡献毛益 元 甲12020乙21020丙339联合单位贡献毛益 元 49 计算达到盈亏临界点联合单位数 盈亏临界点联合单位数 固定成本总额 联合单位贡献毛益 147000 49 3000 单位 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联合单位单价 50 1 20 2 10 3 120 元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120 3000 360000 元 C贡献毛益率分解法贡献毛益保本率 固定成本总额 各种产品贡献毛益总额贡献毛益创利率 1 贡献毛益保本率 预测多品种盈亏临界点原理如下 综合保本销售额 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贡献毛益保本率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各该产品的销售额 贡献毛益保本率 全部产品销售利润额 全部产品贡献毛益总额 贡献毛益创利率 各种产品销售利润额 各该产品贡献毛益总额 贡献毛益创利率例3 承前例1 用贡献毛益率分解法确定各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和销售量 解 三种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 10 10000 6 20000 2 25000 270000 元 贡献毛益保本率 108000 270000 40 贡献毛益创利率 1 40 60 综合保本销售额 1000000 40 400000 元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甲 500000 40 200000 元 乙 300000 40 120000 元 丙 200000 40 80000 元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甲产品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00000 50 4000件乙产品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120000 15 8000件丙产品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80000 8 10000件D标准产品贡献毛益率法在多种产品中 选择一种产量最多的主要产品作为标准产品 以其贡献毛益率作为计算盈亏临界点的依据 其它非标准产品 可按其贡献毛益率的大小折算为标准产品 4 同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 1 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正常开工销售量 2 安全边际安全边际 现有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 现有销售量 3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 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 安全边际率 贡献毛益率例4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30000件 已知该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70 安全边际率25 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为7 5元 要求 1 预测该公司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2 预测该公司甲产品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解 1 变动成本率 70 贡献毛益率 1 变动成本率 1 70 30 又 贡献毛率 单位贡献毛益 cm 单价 P 单价 cm cm 7 5 30 25 元 件 保本销售额 销售收入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25 30000 1 25 562500 元 2 保本销售量 562500 25 22500 件 甲产品税前净利 30000 22500 7 5 56250 元 第二节目标利润的分析p 单价x 产销量b 单位变动成本a 固定成本d 目标利润 d px bx a x d a p b 即 目标销售量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单位贡献毛益 第三节利润预测中的敏感性分析一 有关因素对利润的敏感程度分析例5 大华自行车厂在计划期间原准备生产和销售车灯8000个 假定p 5 b 3 a 10000 可获多少利润 现在为了使目标利润能在原基础上有所增加 各有关因素每变动1 则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各如何 解 1 p p b x a 5 3 8000 10000 6000 2 计划期间各有关因素每变动1 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如下 敏感性按大小排列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二 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敏感性计算例6 假定大华自行车厂计划期间生产车灯8000个 现有生产能力为10000个 销售单价5元 单位变动成本3元 a 10000元 原预计利润为6000元 现根据本厂的生产能力及市场预测 将目标利润定为9600元 则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应如何变动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 解 提高售价TP p b x a9600 p 3 8000 10000则 p 5 45提高率 5 45 5 5 9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9600 5 b 8000 10000则 b 2 55降低率 3 2 55 3 100 15 增加销量9600 5 3 x 10000则 x 9800 个 增长率 9800 8000 8000 22 5 降低固定成本总额9600 5 3 8000 a则 a 6400降低率 3600 10000 100 36 若单位变动成本小于单价一半 其敏感性由大到小排序可能为 销售单价 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也可能是 销售单价 销售量 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三 计算有关因素同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例7 大华自行车厂通过技术改造后 计划期内生产和销售的车灯 由8000个增加到10000个 单价由5元降为4 8元 单位变动成本由3元降为2 6元 固定成本由10000元增加到12000元 试计算各有关因素同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解 P0 P0X0 a b0X0 5 3 8000 1000 6000P1 P1 b1 x1 a1 4 80 2 60 10000 12000 10000 第四节本量利分析模型的扩展一 产销不平衡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1 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编制的损益表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当期固定成本总额 产品综合贡献毛益率2 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编制的损益表例8 假定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 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编制的损益表如下表所示 某公司完全成本法损益表单位 元一 销售收入 8000件 10 80000减 销售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36000变动成本 9000件 5 45000小计81000期末库存产品 固定成本 36000 1 9 4000变动成本 1000件 5 5000销售成本合计72000二 销售毛利8000减 推销及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2000变动成本 8000件 0 20 16003600三 净利润4400 解 盈亏临界点的确定可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按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成本计算 变动成本率 45000 5000 1600 80000 52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36000 2000 1 52 79167 元 第二种方法 按当期由已售产品承担的固定成本计算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36000 4000 2000 1 52 70833 元 二 不完全线性关系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例9 假定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 其成本和单价随着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变动而变动 参看下图 销售收入与成本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生产能力利用程度 40 75 110 三 非线性的本量利分析例10 假定某企业产量与成本 收入之间的关系 可用非线性函数式表示如下 TR 3x 0 04x2TC 10 0 2x 0 04x2其中 TR代表销售收入 TC代表总成本 x代表产销量 1 确定盈亏临界点P TR TC 3x 0 04x2 10 0 2x 0 04x2 10 2 8x 0 08x2令P 0 解得x1 4 037 万件 x2 30 963 万件 2 确定最优销售量和最优销售价格dp dx 2 8 0 16x 0可得 x 17 5 万件 利润P 10 2 8 17 5 0 08 17 52 14 5 万元 当x 17 5 万件 时 销售收入TR 3 17 5 0 04 17 52 40 25 万元 最优价格 40 25 17 5 2 3 元 件 四 品种结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例11 以前例1为例 假定某公司同时生产和销售甲 乙 丙三种产品 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08000元 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贡献毛益率20 40 25 变化前销售比重50 30 20 变化后销售比重20 50 30 则综合保本销售额如何变化 变化前 综合贡献毛益率 20 50 40 30 25 20 27 综合保本销售额 108000 27 400000 元 变化后 综合贡献毛益率 20 20 40 50 25 30 31 5 综合保本销售额 108000 31 5 342857 1 元 五 不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1 不确定情况下的盈亏临界点分析例12 假定某公司预计在计划期间制造甲产品的有关售价和成本的数据 以及可能出现的概率 从大量历史资料中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项目可能金额概率销售单价2000 81800 2单位变动成本1500 61200 31000 1固定成本总额400000 9450000 1试问 敦煌公司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应为多少 2 不确定情况下的利润分析例13 某公司正在开发一个新产品 其寿命周期为1年 该产品主要针对一个市场 其价格为13英镑 经初步估计 该产品年销量可达到30000件 这个数字在企业正常生产能力范围内 但悲观的估计销量为24000件 最乐观的估计销量为36000件 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变动成本 材料成本2 5英镑其它变动费用3 5英镑年度固定成本 专项固定成本40000英镑分配来固定成本45000英镑半变动成本 正常生产能力比例半变动成本80 50000英镑90 53750英镑100 57500英镑110 61250英镑120 65000英镑 如不生产新产品 继续生产老产品 可年创利60000英镑 要求 1 分别计算销量为24000 30000 36000件时的利润 2 根据进一步调查 销量为24000 30000 36000件的概率分别为0 3 0 5 0 2 另外单位材料成本为2 5英镑的概率为0 7 为3英镑的概率为0 3 用概率分析法进一步预测利润 并对推出该新产品作一结论 解 1 最坏最可能最好预计销售量240003000036000销售收入312000390000468000销售成本 直接材料 600007500090000变动成本 84000105000126000半变动成本 500005750065000固定成本 850008500085000小计279000322500366000净利润3300067500102000 2 若材料价格为3英镑 则 最坏最可能最好预计销售量240003000036000净利润210005250084000用概率分析法的利润计算如下 销量材料单价联合概率利润期望值最坏24000 0 3 2 5 0 7 0 213300069303 0 3 0 09210001890最可能30000 0 5 2 5 0 7 0 3567500236253 0 3 0好36000 0 2 2 5 0 7 0 14102000142803 0 3 0 06840005040合计59640 习题 练习本量利分析模型应用资料 某机构经营一个度假村 该度假村包括客房部 商务中心 餐厅和各种健身设施 营业旺季20周 其中高峰期8周 客房部拥有80间单人房和40间双人房 双人房的收费为单人房的1 5倍 根据预测 客房部 单人房的每日变动成本为5英镑 双人房7英镑 客房部固定成本为170000英镑 健身设施 住客每人每天收费2英镑 散客每人每天收费5英镑 健身设施的固定成本为27000英镑 餐厅 每个客人每天给餐厅带来3英镑的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为25000英镑 商务中心 出租商务中心可增加贡献毛益总额20000英镑 商务客人的估计数已包含在其它方面的预计中 预定 营业高峰期客房部所有房间均已被预定 在其余12周 双人房客满率60 单人房客满率70 散客每天50人 假定所有的住客和散客都使用运动设施和在餐厅用餐 假定双人房每次均同时住二人 要求 1 如果要求客房部的利润为100000英镑 那么每间单人房和双人房的收费各应为多少 2 如果客房部利润为100000英镑 那么度假村总利润可达到多少 解 1 高峰期8周 房间数客满率租房天数约当天数住客人次单人房80100 8 7 80 448044804480双人房40100 8 7 40 224033604480其余12周 单人房8070 12 7 80 70 470447044704双人房4060 12 7 40 60 201630244032合计1556817696变动成本 单人房 4480 4704 5 45920双人房 2240 2016 7 2979275712固定成本 170000总成本245712利润100000要求达到的收入345712 单人房房价 345712 15568 22 21英镑双人房房价 22 21 1 5 33 31英镑保本点单人房房价 245712 15568 15 78英镑保本点双人房房价 15 78 1 5 23 67英镑2 散客 50 7 20 7000人利润计算表客房部 100000健身设施 收入 住客 17696 2 35392 散客 7000 5 35000固定成本2700043392餐厅 贡献毛益 24696 3 74088固定成本2500049088商务中心 贡献毛益20000总利润212480 第五章预测分析 销售的预测分析 成本的预测分析 利润预测 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分析 预测分析的基本概念 1 4 3 2 5 第一节预测分析的基本概念一 什么是预测分析二 预测分析的原则1 具有一定的样本量2 预测分析的时间 越短越准确3 预测分析必须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误差4 预测分析的方法应先进行测试三 预测分析的基本方法1 定量分析法 quantitativeanalysis 因果预测分析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2 定性分析法 qualitativeanalysis 四 预测的基本程序 1 确定预测目标 2 收集有关信息 3 选择预测方法 4 作出预测结论 5 定期检查验证 第二节销售的预测分析一 趋势预测分析法1 算术平均法计划期销售各期销售量 或销售额 之和预测数 X 期数 Xi N例1 永兴制盐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食盐的历史资料如下 要求 采用算术平均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食盐销售量解 X X n 138 136 142 134 146 144 6 140 万斤 2 加权平均法计划期销售预测数 y XiWi Wi或 y XiWi Wi bb 本季月平均销量 上季月平均销量 例2 承前例 要求根据4 5 6三个月的观察值按移动加权平均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量 解 先计算平均每月的销售变动趋势值 一季度平均实际销售量 138 136 142 3 138 67 万斤 二季度平均实际销售量 134 146 144 3 141 33 万斤 b 141 33 138 67 3 0 89 万斤 令 Wi 1 w1 0 2 w2 0 3 w3 0 5 x XiWi b 134 0 2 146 0 3 144 0 5 0 89 143 49 万斤 3 移动加权平均法例3 某企业2004年甲产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预测下年1月份的销售量 解 下年1月份销售量 952 6 67 4 979 件 4 指数平滑法销售预测数 平滑系数 上期实际销售量 额 1 平滑系数 上期预测销售量 额 A 1 F例4 兴华公司上半年6月份的实际销售量为144件 原来预测6月份的销售量为148件 0 6 试预测7月份销售量 7月份销售量 0 6 144 1 0 6 148 145 6万斤 5 回归分析法模型 y a bxa y b x nb n xy x y n x2 x 2 令 x 0 则 y xy x2例5 承前例 取其6个月和5个月的销售资料 要求按回归分析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食盐销售量 解 1 若观察期的历史资料为偶数 6个月 a y n 840 6 140b xy x2 52 70 0 74 y 140 0 74x7月份销售量y 140 0 74 7 145 18万斤 2 若观察期历史资料为奇数 5个月 计算如下 a y n 702 5 140 4b xy x2 20 10 2 y 140 4 2x7月份销售量y 140 4 2 3 146 4万斤 二 市场调查法1 对产品本身寿命周期进行调查2 对消费者的情况进行调查3 对市场竞争力情况进行调查4 对国内外和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调查例6 假定滨海市有居民100万户 通过市场调查 五种耐用消费品目前所处的市场阶段以及已拥有的户数资料如下 五种耐用消费品的市场阶段划分寿命周期试销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年数1 5年1 5年1 3年1 3年估计使用户数0 1 5 6 50 51 75 76 90 滨海市五种耐用消费品所处市场阶段及已拥有的户数 另 根据市场调查 计划期间滨海洗衣机厂在本市的市场占有率为60 对外地区的供应量约5000台 要求 1 作出滨海市五种耐用消费品平均每年需要量的预测 2 作出滨海洗衣机厂在计划期间的销售预测 解 1 滨海市五种耐用消费品平均每年需要量的预测 2 洗衣机厂在计划期间的销售预测 计划期间预计销售量 每年平均需要量 本市市场占有率 对外地区供应量 9000 60 5000 10400台 三 判断分析法例7 假定华夏果酒厂对计划期果酒销售量预测 决定由销售部门经理甲 推销商乙和推销员丙三人成立专门小组 进行判断分析 他们三人的初步预测资料如下 又假定根据以往经验 销售部门经理甲 推销商乙和推销员丙的预测准确性和重要性程度可分别按3 2 1进行加权 要求 根据上述三人的预测销售量作出综合的判断分析 解 预期价值 甲 50 0 2 45 0 5 40 0 3 44 5万乙 60 0 3 50 0 4 45 0 3 51 5万丙 55 0 1 48 0 6 42 0 3 46 9万综合的预计销售量 44 5 3 51 5 2 46 9 1 1 2 3 47 23 万瓶 第三节成本的预测分析一 趋势预测分析法Y a bxa b的确定有三种方法 1 高低点法b y x y高 y低 x高 x低 a y高 bx高 y低 bx低预测计划期产品总成本yp a bxp单位成本 yp xp例 假定华安公司只产销一种甲产品 从它最近一年的历史成本数据中获悉 该产品最高的月份为12月 共生产甲产品10000件 总成本为370000元 产量最低的月份为2月 共生产甲产品6000件 总成本为250000元 若计划年度1月份准备生产甲产品16000件 预测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各为多少 解 高点 12月 低点 2月 差异业务量 x 10000件6000件4000件总成本 y 370000元250000元120000元b y高 y低 x高 x低 y x 120000 4000 30元将b代入高点成本方程式 a 370000 30 10000 70000元 y 70000 30 x计划年度1月份总成本 70000 30 16000 55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 550000 16000 34 38元2 加权平均法令 w 1 y a bx 预测计划期产品总成本y aw bw x预测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 y x 例 环球公司最近三年生产甲产品的年平均成本数据如下 年份固定成本总额 a 单位变动成本 b 1999年80000元60元2000年85000元56元2001年90000元50元要求 预测2002年生产甲产品15000件的成本总额及其单位成本 解 假定三年的加权数分别为0 2 0 3 0 52002年甲产品总成本 y aw bw x 80000 0 2 85000 0 3 90000 0 5 60 0 2 56 0 3 50 0 5 15000 893500元2002年单位成本 y x 893500 15000 59 57元3 回归分析法y a bx a y b x nb n xy x y n x2 x 2 例 假定宏光机器厂只产销一种机床 其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 若宏光厂计划年度产量为60台 试预测机床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各为多少 b n xy x y n x2 x 2 5 2165000 150 62500 5 5500 1502 290a y b x n 62500 290 150 5 3800计划年度预计总成本 3800 2900 60 21200元计划年度单位成本 21200 60 353 33第三节利润预测一 根据销售利润率测算 计划期销售利润额 计划期预计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利润率二 根据销售成本利润率测算 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 计划期预计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利润率三 根据产值利润率测算 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 计划期预计工业总产值 产值利润率 第四节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分析一 分析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与销售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二 将基期资产负债表各项目 以销售百分比形式列示三 按下列公式计算计划期间预计需要追加的资金数量需追加资金 A S0 L S0 S1 S0 DEP1 S1R0 1 D1 M1例 金龙公司在基期2004年度的销售收入实际数为500000元 获得税后净利20000元 并发放了股利10000元 假定基期的厂房设备利用率已达饱和状态 该公司2004年末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金龙公司资产负债表2004年12月31日 若金龙公司在计划期间 2005年 销售收入总额将增至800000元 并仍按基期股利发放率支付股利 折旧基金提取数为20000元 其中70 用于更新现有的厂房设备 又假定计划期零星资金需要量为14000元 要求 预测2005年需要追加资金的数量 计划期需追加的资金 A S0 L S0 S1 S0 DEP1 S1R0 1 D1 M1 69 15 800000 500000 20000 14000 800000 20000 500000 1 10000 20000 14000 154000 元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订价决策 风险型决策案例 最优组合决策 1 5 3 4 2 存货决策 产品生产决策 第一节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一 经济决策二 经济决策的分类1 按决策时期长短可分为 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2按决策范围广狭可分为 微观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决策3按决策的基本职能可分为 计划的决策和控制的决策 4按决策所依据的环境 条件状况不同可分为 确定性决策 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三 决策分析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决策分析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一 付现成本 out of pocketcost 与沉没成本 sunkcost 二 历史成本 historicalcost 与重置成本 replacementcost 三 差量成本 differentialcost 与边际成本 marginalcost 四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cost 与估算成本 imputedcost 五 可避免成本 escapablecost avoidablecost 与不可避免成本 unescapablecost unavoidablecost 六 可递延成本 deferrablecost 与不可递延成本 undeferrablecost 七 专属成本 specificcost 与共同成本 commoncost 八 相关成本 relevantcost 与无关成本 irrelevantcost 第三节短期经营决策常用的方法一 差量分析法原理 差量收入 差量成本 0时 前一方案较优例1 假定惠中公司使用同一台机器可生产甲产品 也可生产乙产品 若机器的最大生产能力为10000定额工时 生产甲产品每件需10定额工时 生产乙产品每件需12 5工时 这两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和成本数据如下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 作出该公司生产那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二 贡献毛益法例2 承前例 采用贡献毛益法作出决策 解1 甲方案较优解2 三 量本利分析法例3 假定振化汽车厂全年需要活塞4000个 过去一直依靠外购 现该厂金工车间有不能移作他用的剩余生产能力 可以生产这种活塞 每个活塞的外购价为24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 但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9200元 要求 作出该项活塞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解 1 先列出两方案成本模型 购入 Y1 24X自制 Y2 9200 20X2 成本平衡点 24X 9200 20XX 2300个成本Y13 结论 Y22300产量 当X 2300个 两方案均可 当X 2300个 自制方案较优 当X 2300个 外购方案较优 第四节产品生产决策一 生产什么产品的决策分析 一 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例1 1 假定大隆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机器小时 但实际开工率只有原生产能力的70 现准备将剩余生产能力用来开发新产品甲或新产品乙 兹将新产品甲 乙的有关资料列示如下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作出开发那种新产品较为有利的决策分析 二 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例2 假定中原公司原来制造甲产品 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 销售单价为68元 其平均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6元制造费用 其中 固定费用12元变动费用8元单位成本56元若中原公司每年有35 的剩余生产能力 现有一客户愿以每件46元的价格订货3000件 需购置专属设备 每年需花费专属成本4000元 问 是否接受追加订货 例1 2 承前例 若制造甲 乙产品分别需支付专属成本1200元和1560元 则决策如何 1 采用差量分析法差量收入 46 3000 0 138000元差量成本 44 3000 4000 0 136000元差量利润 138000 136000 2000元 追加订货方案可行 2 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贡献毛益总额 46 44 3000 6000元减 专属固定成本4000元剩余贡献毛益2000元 追加订货方案可行 三 亏损产品是否转产或停产的决策分析例3 假定惠心公司本年度产销甲 乙 丙三种产品 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作出乙产品是否要停产的决策分析 解 其次 若乙产品停产 则 结论 1 停产 只要亏损产品有贡献毛益 就不应停产 2 转产 转产贡献毛益大于亏损产品贡献毛益 3 出租设备 租金净收入大于亏损产品贡献毛益 四 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1 自制方案中不增加固定例4 1 假定凤凰洗衣机厂每年需用甲零件3600个 若向市场购买 每个进货价为28元 若该厂自制 预计每个甲零件直接材料14元 直接人工6元 变动制造费用4元 固定制造费用6元 又假定该厂若不自制甲产品 生产设备无其它用途 要求 作出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解 自制的预期成本 14 6 4 3600 86400元外购的预期成本 28 3600 100800元 应自制 外购成本 Y2 28X 令Y1 Y2 即20000 24X 28X X 5000元 Y1 Y2 20000 5000 当X 5000时 两方案均可 当X 5000时 自制方案较优 当X 5000时 外购方案较优 结论 2 自制方案需增加固定成本例4 2 承前例 若凤凰洗衣机厂自制甲零件时 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20000元 则零件自制还是外购有利采用量本利分析法 设甲零件的生产量为X 则 自制成本 Y1 20000 24X 3 生产设备如不用于自制零件 另有租金收入例4 3 承前例 若生产设备不用于自制零件 可以租给外厂使用 每月可收取租金1300元 在这种情况下 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有利 解 自制预期成本 变动成本 14 6 4 3600 86400元机会成本 1300 12 15600元小计102000元外购预期成本 28 3600 100800元 采用外购方案为宜 五 半成品 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例5 1 假定中华公司每年生产甲半成品10000件 销售单价46元 单位变动成本20元 固定成本总额150000元 若把甲半成品进一步加工为完工产品乙 则销售单价可提高到80元 但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23元 专属固定成本80000元 问 是生产半成品甲 还是完工产品乙 解 差量收入 乙产品 甲产品 80 10000 46 10000 340000元差量成本 乙产品 甲产品 23 10000 80000 0 310000元差量利润 340000 310000 30000元 选择完工产品乙二 生产多少数量的决策分析 最优生产批量决策分析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需考虑两个成本因素 1 调整准备成本 2 储存成本 持有成本 总成本生产量 A 全年需要量Q 每批产量P 每天产量D 每天领用量S 每批调整准备成本C 单位零件全年平均储存成本则 全年批数 A Q每批生产终了时最高储存量 Q P P D Q 1 D P 年总成本 T 年调整准备成本 年平均储存成本 S A Q C Q 2 1 D P 求得Q 2ASC 1 D P 批次A Q AC 1 D P 2S总成本 T 2ASC 1 D P 例6 假定长虹机械厂全年需用甲零件36000个 专门生产甲零件的设备每天能生产150个 每天领用120个 每批调整准备成本为200元 单位零件全年平均储存成本为1元 要求 作出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 解 Q 2AS C 1 D P 1 2 2 36000 200 1 1 120 150 1 2 8485个批数A Q 36000 8485 4 2批总成本T 2ASC 1 D P 1 2 2 36000 200 1 1 120 150 1 2 1697元三 怎样生产的决策分析例7 假定长江机器厂在生产某种型号的齿轮时 可用普通铣床或万能铣床或数控铣床进行加工 资料如下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 作出在什么批量范围内选用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分析 1 设X1为普通铣床与万能铣床的成本分界点 普通 Y1 30 0 8X1万能 Y2 60 0 4X1令Y1 Y2即30 0 8X1 60 0 4X1得X1 752 设X2为万能铣床与数控铣床的成本分界点 万能 Y2 60 0 4X2数控 Y3 120 0 2X2令Y2 Y3即60 0 4X2 120 0 2X2得X2 3003 设X3为普通铣床与数控铣床的成本分界点 普通 Y1 30 0 8X3数控 Y3 120 0 2X3令Y1 Y3即30 0 8X3 120 0 2X3得X3 150 Y1Y2Y3120603075150300当批量300时 采用数控铣床 第五节存货决策一 经济订货量 economicorderquantity EOQ 的计算 一 经济订货的有关成本1 取得成本 Tca 1 订货成本订货的固定成本 F1 订货的变动成本 K 订货成本 D Q K F1D 全年需要量 Q 批量 2 购置成本购置成本 DU U为单价 取得成本 订货成本 购置成本 订货固定成本 订货变动成本 购置成本Tca F1 D Q K DU2 储存成本 TCc 储存固定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