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分析.doc_第1页
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分析.doc_第2页
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分析.doc_第3页
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分析.doc_第4页
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分析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他的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为了适应新技术以求发展,纯粹的企业家需要信贷,他只有先成为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熊彼特的这句话指出了银行家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也说明了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来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服务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为补充、相对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对于地处中国大西部并且面临淹没搬迁的三峡库区而言,其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6.1.1金融服务业概述所谓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通融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的活动。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除了银行、保险公司外,还包括各类信托机构、证券公司等。例如,银行主要提供提取现金、货币支付、信贷、存款以及金融顾问等五类服务;保险公司主要为顾客提供意外损失发生时的利益补偿服务;证券公司则主要是为顾客的投融资需要服务;等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是专门还是宽泛,取决于一国的金融监管政策。从实践情况看,如果分行业经营,分业管理政策,金融机构只能提供专业性服务;反之,如果实行混业经营政策,各类金融机构间提供的业务界限就会变得模糊甚至消失。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就是金融服务,但金融服务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品或服务的特征。据国内外的经济学家总结,金融服务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的的特征:(1)无形性。一项具体的金融服务不会对购买者的触觉、味觉、听觉等起作用,它是一种无形的、非实体化产品,并且也难以加以证明或予以展示。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告诉顾客服务的内容及特别的益处,以得到顾客的支持。(2)不可分性。这是由于金融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是同步进行的,这种“无库存性”使顾客更加关心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以及产品的价格、促销方式等是否恰当,是否满足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用卡、电话银行、ATM等这些新工具的使用,使得金融服务具有了可转移性。(3)异质性。金融机构向不同区域的不同顾客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但这些服务一般都不能被标准化。(4)缺乏专门特性。在大多数客户看来,不同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没有什么差异,他们选择金融机构的标准一般是基于便利原则。所以金融机构应当重视的是“包装”和推销工作而不是一位强调自己产品的独特性。(5)高度个性化的直销系统。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设立分支机构,直接、紧密的金融服务客户关系决定了金融服务的方式是直接销售渠道。(6)地理分散性。为满足国际、国内和地区的需要,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分支网络,使服务既具有吸引力,又能够广泛应用。(7)风险性。在出售银行服务或保险产品时,金融机构是在买入风险,因此必须在业务增长和风险控制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8)需求波动性。对某些特别的金融服务的需要受一般经济活动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如人寿保险。这是金融机构必须考虑的一种压力。(9)劳动力密集。金融服务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人工费用影响产品的价格。为节省人工费用成本,也为了更方便顾客,科技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金融服务业,简言之,就是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金融服务业也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比如:金融服务业业的实物投资比较少,因而其产出也难以确定和计量;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功能是资金融通的中介,而现代金融服务业则是具有越来越多地与信息生产、传递和使用相关的功能,特别是由于经济活动日益金融化,金融信息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金融服务业传统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信息化,金融服务业逐渐变成了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的密集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已经成为决定金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体现了国际化、市场化方向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从银行、证券、保险到基金、期货、外汇交易等各个方面都全面地快速发展;典当、黄金市场近年来也都全面推出。一个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已基本建成。在这样的形势下,全国范围内的金融业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金融服务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由于三峡库区特殊的建设任务和经济发展目标,库区的金融服务业除了具备金融服务所具有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特殊的作用:(1)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库区的经济总量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的技术含量低,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库区经济的长期增长必须依靠资本投入增长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支持。通过库区金融服务业的有效发展,才能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2)移民扶持功能。库区现在及以后时期的移民任务具体体现在帮助移民重建家园、发展经济,使得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安居乐业。解决移民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资金约束。虽然中央已划拨了移民资金,但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移民的前提安置上,而移民后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资金约束,这就需要库区金融服务业的大力支持。(3)扶贫功能。三峡库区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4个,贫困人口76万人,扶贫任务十分繁重。扶贫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部门的全面介入,但资金问题依然是扶贫中的中心问题。库区的金融机构理应进行金融创新,为扶贫提供融资便利,特别是要有效地满足因开发式扶贫引发的金融需求。(4)生态环境维护功能。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维系着三峡工程的寿命、中华民族水资源的有效提供,甚至危机国家安全。保护好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环境意义重大。在生态环境的维护方面会产生巨大而特殊的金融需求,这些金融需求的满足也需要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有力配合。6.1.4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1、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三峡库区的金融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比较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从2000年到2005年,三峡库区的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从189984万元增加到308145万元,6年只增加了62.2%。同时,三峡库区的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总量比较小,对服务业的贡献比较小。在重庆库区各区县中,2005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亿元的区县只有11个,另有4个县没有达到1亿元。在所有15个区县中,没有一个区县的金融保险业增加值超过5亿元,超过4亿元的只有3各区,即万州、涪陵和长寿。截至2005年末,重庆三峡库区15个区县共有银行金融机构12家,2134个网点,各项存款余额1248.42亿元,贷款余额642.5亿元,分别占全市存、贷款余额的26.09%和16.72%。现有各类保险机构15家,418个营业网点,2005年实现保险收费收入共计21.7亿元,占全市保费收入比重达到30%,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例)为2.04%,相当于重庆平均水平2.36%的86%,保险密度(保费收入占总人口比例)150元,与全市233元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库区现有证券营业部6家,证券服务部9家,分别占全市的9.52%和34.61%;上市公司11家,占全市33家上市公司的33.33%;证券开户数10.18万户,占全市开户总数的10.92%。资产管理公司两次对三峡库区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共接收不良资产44.18亿元。总体看来,虽然三峡库区的金融服务业发展还比较落后,但库区金融服务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为库区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积极支持库区企业搬迁和技术改造、支持库区三农发展和扩大就业、支持库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库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6-1 三峡库区金融保险业20002005年统计数据(单位:万元) 区县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库区189984213903 232895 252949 274643 308145 万州区3141333582 34983 38055 42008 46226 涪陵区2671729131 33651 36033 38214 42315 渝北区1266815034 16469 18192 20738 24886 巴南区1411015964 17679 17661 19077 20412 长寿区3081035500 35700 39119 41124 45265 丰都县83259312 10324 11692 13176 14868 武隆县30327216 8044 8910 8496 9843 忠 县95169881 11194 11188 11346 12084 开 县1199313075 14363 15310 16311 19069 云阳县72618075 9168 10910 12598 14513 奉节县73927976 8504 8901 10470 12126 巫山县4843 5130 5873 6653 7231 8132 巫溪县2748 3224 3778 4302 4923 5686 石柱县3457 3749 4065 4682 5300 6159 江津市15699 17054 19100 21341 23631 26561 2、三峡库区金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发展后劲不足。库区金融机构的比较效益低于其他发达地区,不少银行在库区大量撤并网点,库区资金的外流现象突出。同时,由于企业搬迁、移民拆迁,金融机构形成的呆坏账增长,金融资源的再生长能力很弱,自身造血功能不强。金融对库区的服务力度减弱,又使库区亟待解决的产业空虚以及就业难等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地影响了移民的安稳致富和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库区金融服务也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金融机构网点萎缩,金融服务逐渐削弱。据统计,库区商业银行储蓄所以上网点在直辖后不到7年的时间里减少了384个,下降幅度高达42.8%,而同期受淹没影响更大的库区腹心和库首9区县,金融机构数量撤并高达54%,被保留下来的基层商业银行也部分丧失了基本的信贷功能。目前,只有万州、涪陵等中心城市的商业银行拥有十分有限的信贷审批权限,库区其它各区县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沦为单一的吸收存款、履行支付结算职能、向上汇报贷款项目信息的金融单位。机构网点的撤并和信贷权限上收,一方面使金融机构为库区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严重萎缩,大大缩减信贷资金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库区企业或个人接受金融服务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其次,总量增长缓慢,库区资金闲置和外流现象突出。从金融业发展方面来看,库区存款增长速度与全市和全国基本同步,但贷款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2004年,库区人民币贷款年均递增9.9%,分别低于全市4.7个百分点和全国3.2个百分点。贷款增长乏力,使金融支持库区可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资金的闲置和外流最主要体现为“存差”的不断扩大。1997年至2005年,库区银行类金融机构(邮政储蓄除外)平均存贷比从105.55%下降到55.69%,下降49.8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平均存贷比从117.48%下降到50.10%,下降67.37个百分点,而农村信用社及万州商业银行平均存贷比从72.21%下降到70.87%,仅下降1.34个百分点。国有及股份制银行信贷萎缩严重,是资本流出的最重要原因。再次,融资渠道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库区资金来源结构失衡。虽然库区有11家上市公司,但主要分布在库尾靠近重庆主城区的区域,处于三峡库区腹心的仅三峡水利一家,从96年上市后就没有再融过资,总共募集资金仅3.08亿元,仅占全市证券同期融资总额的3%,已有的上司公司也存在持续盈利能力差,治理结构不规范,风险突出等问题。在拟上市企业资源培育方面,库区进入辅导程序的拟上市企业仅3家,且2家已终止辅导,库区直接融资渠道阻塞,短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而信托、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发行企业债券和租赁等其他非银行融资手段基本没有发挥作用。据统计,腹心库区融资总量中银行信贷占比达到99.5%以上,库区企业完全依靠银行信贷款这一单一融资渠道获取资金支持,极大地限制了库区经济的发展。另外,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差,区域性金融风险突出。虽然库区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今年来有所好转,但总的来说,库区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区域性金融风险仍然突出。据统计,库区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从1997年的30.3%一路上升至2001年47.8%的高点,至2004年年末仍然高达37.5%。不良贷款绝对额连续7年呈上升态势,至2004年总额已高达227亿元。其中,万州商业银行和15个区县市农村信用社的不良总额已经高达227亿元。其中,万州商业银行和15个区县市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额高达42亿元。农业发展银行在库区供发放农产品收购贷款25亿元,其中各类不良贷款余额高达20亿元,占比达到80%。2005年末,在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例下降到8%的情况下,库区金融机构的不良占比仍高达1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最后,经营效益不高,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库区淹没搬迁的特殊原因,导致库区金融机构损失严重,经济效益一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据统计,截至2005年末,三峡库区设计淹没搬迁的金融机构共426个,资产损失总额92.27亿元,其中累计消化损失44.81亿元,尚有待核销损失47.46亿元,占资产总损失的51.44%。损失最大的农行、农村信用社预计资产损失分别为23.亿元和16.58亿元(本息13.64亿元),特别是腹心库区仅有的一家法人金融机构万州商业银行,在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