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胡笳救孤城》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一曲胡笳救孤城》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一曲胡笳救孤城》表格式教案.doc_第3页
《一曲胡笳救孤城》表格式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曲胡笳救孤城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学校:花开满园年级:五年级( 1)班日期:2012、5、10教师:木子学科:语文课题:34一曲胡笳救孤城教时:1教时人数:44人教学目标:1、能在读文中理解“水泄不通、凄厉、四面楚歌、千古佳话”等词语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把课题补充具体的方法和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知道四面楚歌的故事,感受名将刘琨的勇敢和智慧。4、能在研读课文中感悟孤城凄凉的意境和胡笳曲的魅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推敲“冷月“、“荒漠”、“凄厉”等词,感受孤城凄凉的情境、刘琨愁绪万千的心境。2、通过与匈奴人草原上的生活和作战时的情景相对比,引发并感受匈奴人的思乡之情,明白一曲胡笳的魅力。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 一曲胡笳救孤城是沪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记叙了一个历史故事,赞颂了刘琨面对入侵强敌时的勇敢与智慧。课文开篇先交待了时代背景,西晋末年,北部边疆很不安宁。在这种情况下,刘琨驻守晋阳城,勇气可嘉,也为下文智退敌兵做了铺垫。课文接着写匈奴骑兵将晋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晋阳成了一座“孤城”,刘琨“急得团团转”。然后,课文用5个自然段的篇幅,详细描写了一天晚上,刘琨登楼巡察,面对冷月、荒漠他发出一声声长啸,惊动了匈奴兵营。刘琨由此想起了“四面楚歌”的故事,就让人取来了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胡笳,对着匈奴兵营深情吹奏。刘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骑兵的思乡情。匈奴将领眼看将士们无心恋战,就连夜撤兵了。“一首胡笳曲,救了一座孤城,被传为千古佳话。”课文就此戛然而止,显得简洁传神,既交待了故事的结果,又点了题。(2)学生实际: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也已经掌握不少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课堂中,教师更应在词语的运用和表达方面下功夫。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大多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作为老师除了继续提供一些学习方法之外,还更应注意每个教学环节设计上的层次性。使学生个人、同桌、小组相结合,多种学习方式穿插运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因为这是一篇历史课文,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基本能力、兴趣,做到让学生不仅能进入文本,更能从文本中感悟到人物的情感,进而从文本中感悟到主人公的品质。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已经自主学习了词语,教师也已让学生通过看图、阅读史料的方式认识了胡笳这一乐器和了解了西晋背景,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和部分词语意思。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热身小游戏:我说你答。既调动内在情绪,为学文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又检查了预习情况。一、导入新课(2分钟)二、了解晋阳城之“孤”(5分钟)三、体会刘琨所想(9分钟)四、感受胡笳曲之“情”(13分钟)五、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钟)六、总结升华(3分钟)七、课后作业板书设计1 听写词语:水泄不通、悦耳动听、哀伤凄婉、千古佳话2 故事发生在(西晋),主人公是(刘琨),选择性地用上这些词,加上自己的语言,把课题(一曲胡笳救孤城)说具体。 3 再次面对课题,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问题?那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西晋末年,解开这个谜底。1 从课前的预习中我们知道“孤城”其实就是晋阳城。“孤城”的“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2 ppt出示地图及填空:晋阳城的周围只有 ,只有 ,没有 3 除了地理位置偏僻,晋阳城又是面临着怎样的情境,让你感受到它是一座“孤”城?4师生共同概括:被重兵围困、援军未到、兵力减弱、粮食减少。“孤城”的“孤”还带有“孤立无援”的意思。1 这一切,怎能不让驻守晋阳城的并州刺史刘琨着急呢?在一个寂静的晚上,刘琨登上城楼(Ppt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番景色在愁绪满怀的刘琨的眼中,是怎样的呢?读读课文,找找句子。2 同样是这些景物,为什么在刘琨眼中,月亮是“冷”的,沙漠是“荒”的? 3 是啊,此时的刘琨,着急、忧愁、烦闷、孤独,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他想: 4指导朗读,读出刘琨的着急、忧愁、烦闷、孤独。5这是一声声凄厉的长啸,能不能改成“凄婉的长啸”?为什么? 6 没想到这情不自禁发出的一声声长啸,惊醒了匈奴兵,匈奴兵营里发出一阵骚动 。这一下启发了刘琨,让他想起了当年项羽的八千兵马被“四面楚歌”唱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呢?1 想到这里,刘琨的脑海中就闪现出一个主意:什么主意呢?联系下文说一说。2 胡笳曲怎么就有那么大的魅力呢?使匈奴人甘愿做逃兵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匈奴人在草原上的生活吧。3 现在,他们整日面对的是没完没了的作战,是身边战友一个个的流血倒下,是冷月、荒漠、山丘、孤城,是寂寞长夜中的苦苦思念。此刻,当熟悉的胡笳曲传入耳边时,匈奴人会有何表现呢?4 师生合作读: 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着:“_。” 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念叨着:“_。”胡笳曲还像是年幼的孩子在喃喃着:“_。”5 什么也抵挡不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对长期在外作战的士兵更是如此,我们就在朗读中体会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吧。1一曲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情,顿时匈奴兵们士气低落,无心作战,这五万将士只得连夜撤退,晋阳-这座孤城保住了。一曲胡笳,救了一座孤城,这件事被传为千古佳话。Ppt:佳话:流传一时,当作谈话资料的好事。2那你能根据板书,说说这件“好事”吗? 1 回顾全文,抓住描写刘琨的语句,师生合作读。2刘琨真是一个( )的人啊!他的勇敢与智慧里,蕴含着闻鸡起舞的勤奋与努力,更蕴含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向他学习,努力向上,掌握很多本领,用我们的智慧和才干保卫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的祖国!1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中国还是他国,都有许多像刘琨这样足智多谋的将领,也有许多像一曲胡笳救孤城这样以少胜多、以弱敌强或不战而胜的战役。其中,尤数诸葛亮的空城计与本课有异曲同工之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一看。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联:上联: 四面楚歌唱败项羽下联: _34一 曲 胡笳 救 孤城 勾起 长啸 吹奏 启发 骚动1 听写词语。2 校对。3 指名把课题说具体。4 质疑课题。学生自由回答。1 学生口头填空。2齐读句子。 1自由读1、2节。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概括晋阳城成为孤城的原因。1自由回答。2默读课文,找找句子,找出“冷”、“荒”。思考回答。1个人想象说话.2 同桌互相说一说。1个别读。2男生读。3齐读。辨别词语。指名介绍这个故事。1 默读4-7节。2指名说说什么主意。学生听完介绍后,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想象士兵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景。1小组内说一说。2写一写。3指名读一读。师生合作读。学生自由朗读。1根据板书,自己练习说一说。2指名说。回顾全文,师生合作读。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课后作业。一开始即通过听记词语,然后运用这些词语进行把课题说具体,训练学生概括能力,也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文本。对孤城原因的概括,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又帮助学生感受孤城凄凉的情境。对“冷月”、“荒漠”等词的品味,“凄婉”“凄厉”两词的比较,训练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读、想、说,帮助学生感受刘琨愁绪万千的心境,训练学生想像说话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四面楚歌的故事,能根据这个故事总结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原因,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