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下注解及习题.doc_第1页
孙权劝学课下注解及习题.doc_第2页
孙权劝学课下注解及习题.doc_第3页
孙权劝学课下注解及习题.doc_第4页
孙权劝学课下注解及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复习题一、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_,此书是_主持编纂的一部_通史,记载了从_到_共_间的史事。2、司马光,字_,_ 时期_ 家, _家,世称_,谥号_。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_、_。 二、字词句积累(一)、注音孤岂欲卿( ) 但当涉猎 ( )即更刮目相待( ) 肃遂拜蒙母( ) (二)、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 卿_当涂:_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多务:_3、蒙乃始就学:乃_:4、卿今者才略: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_治经_博士_邪_6、但当涉猎:但_涉猎: _7、及鲁肃过寻阳:及_过_5、见往事耳:见_往事_9、即更刮目相待:更_刮目:_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_见事_11、非复吴下阿蒙:非复_三、内容理解1、本文主要写 _孙权劝学 和 鲁肃赞(叹)学。采用 对 话 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2、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才略大增,鲁肃叹服不已,并与之结为朋友。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表明吕蒙治学的毅力好自信心的语句是什么?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孙权为何劝吕蒙学习?因其“当凃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5、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6、吕蒙是如何对待孙权的劝说的?先是不愿意学,以“军中多务“推辞;而后认为孙权说得有道理,“乃始就学”。7、鲁肃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8、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9、根据人物对话,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孙权:作为封建君主,能看到“当涂管事”的责任及学习的重要性,善劝,平易,关心,爱护下属,是一位有长远的眼光的明君。吕蒙:作为军事将领的吕蒙由先以军务繁忙推脱,到听从劝告,开始就学,显示了他虚心受教、知错就改,的作风。鲁肃:鲁肃有识别人才的眼光,爱惜人才的大将风度。10、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善于挤总还会有的。只要虚心接受教诲,认真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广才。另外,一定要学会采纳并听取他人的好的意见。11、请举两例关于劝学的名言警句和劝学故事,例如: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师旷劝学;朱熹劝学;孙权劝学;秦观劝学12、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13:成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