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练习题 1 高某出生在甲国 其父亲是乙国人 母亲是丙 丁双重国籍人 假设对原始国籍的获得 甲丙两国采取纯粹的出生地主义 乙丁两国都采取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 此时 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 对于高某此时国籍状况 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 高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B 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C 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D 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 1 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 两年前 戴父在甲国定居 并获甲国国籍 2006年7月 戴父去世 根据有效遗嘱 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 根据甲国法律 取得该不动产后 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 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 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 声明退出中国国籍 其后 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 针对以上事实 根据我国 国籍法 的规定 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 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B 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 即退出中国国籍C 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籍 就应当得到批准D 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2 甲国公民廖某在乙国投资一家服装商店 生意兴隆 引起一些从事服装经营的当地商人不满 一日 这些当地商人煽动纠集一批当地人 涌入廖某商店哄抢物品 廖某向当地警方报案 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措施控制事态 而是袖手旁观 最终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 下列对此事件的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 该哄抢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乙国的国家行为 B 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C 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 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 D 廖某应首先诉诸于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 寻求救济 3 甲国公民詹某在乙国合法拥有一幢房屋 乙国某公司欲租用该房屋 被詹某拒绝 该公司遂强行占用该房屋 并将詹某打伤 根据国际法中的有关规则 下列救济方式哪一项是正确的 A 詹某应向乙国提出外交保护请求B 詹某可以将此事件诉诸乙国行政及司法当局 C 詹某应向甲国驻在乙国的外交团提出外交保护的请求D 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4 甲国人兰某和乙国人纳某在甲国长期从事跨国人口和毒品贩卖活动 事发后兰某逃往乙国境内 纳某逃入乙国驻甲国领事馆中 兰某以其曾经从事过反对甲国政府的政治活动为由 要求乙国提供庇护 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关于引渡和庇护的任何条约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 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 由于兰某曾从事反对甲国政府的活动 因此乙国必须对兰某提供庇护B 由于纳某是乙国人 因此乙国领事馆有权拒绝把纳某交给甲国C 根据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的规定 乙国领馆可以行使领事裁判权 即对纳某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后 交由甲国予以执行D 乙国可以对兰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 但乙国没有把兰某交给甲国审判的义务 5 中国公民李某 曾任某国有企业总经理 2004年携贪污的巨款逃往甲国 根据甲国法律 对李某贪污行为的最高量刑为15年 甲国与我国没有引渡条约 甲国表示 如果中国对李某被指控的犯罪有确凿的证据 并且做出对其量刑不超过15年的承诺 可以将其引渡给中国 根据我国引渡法的有关规定 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 我国对于甲国上述引渡所附条件 是否做出承诺表示接受 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B 我国对于甲国上述引渡所附条件 是否做出承诺表示接受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决定C 如果我国决定接受甲国上述引渡条件 表示接受该条件的承诺由外交部向甲国做出 D 一旦我国做出接受上述条件的承诺并引渡成功 我国司法机关在对李某审判和量刑时 应当受该承诺的约束 6 甲国人詹氏 多次在公海对乙国商船从事海盗活动 造成多人死亡 同时詹氏曾在丙国实施抢劫 并将丙国一公民杀死 现詹氏逃匿于丁国 如果甲乙丙丁四国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 根据国际法中有关规则 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 丁国有义务将詹氏引渡给乙国B 丁国有义务将詹氏引渡给丙国C 丁国有权拿捕詹氏并独自对其进行审判 D 甲国有权派出警察到丁国缉拿詹氏归案 7 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 炸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 逃至乙国 艾某的行为根据甲国刑法 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 基于以上情况 根据国际法 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 A 如甲国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 则乙国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B 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 则乙国有义务对艾某进行庇护C 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 也不将其引渡给甲国D 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 8 中国公民陆某2001年通过其在甲国的亲戚代为申请甲国国籍 2002年获甲国批准 2004年5月陆某在中国因违法行为被刑事拘留 此时 陆某提出他是甲国公民 要求我有关部门通知甲国驻华领事 经查 根据甲国法律陆某持有的甲国护照真实有效 陆某本人到案发时从未离开中国 也从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 根据中国国籍法有关规定 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 陆某仍是中国人B 陆某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C 陆某是中国法律承认的具有双重国籍的人D 陆某的国籍状态不确定 9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 甲国人贾某为该办事处雇员 贾某利用职务之便 将办事处公款1000万美元窃为已有进行挥霍 此间 贾某在乙国又参与了一起伪钞案 贾某从未到过中国 目前其在甲国 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 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 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 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 中国对贾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没有管辖权B 乙国向甲国就贾某伪钞案请求引渡 如获成功 贾某被引渡到乙国后 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 径直将贾某转引渡给中国C 中国对贾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辖权 可以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贾归案D 中国法院可以对贾首先作出缺席判决 然后申请甲国对该判决予以执行 10 在当事人所具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均为外国国籍时 各国解决国籍积极冲突的做法有以下哪些 A 以当事人最先取得的国籍为准B 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准 C 以当事人住所或惯常居所所在国国籍为准 D 以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为准 第一节国籍 第一节国籍 一 国籍的概念是表示个人 自然人 具有某个国家的公民或国民资格或身份 与该国保持着永久的法律联系 处于该国的属人优越权之下 二 国籍在国际法上的作用和意义表现 其一 国籍是国家确定某人为其公民或国民的根据 其二 国籍是确定一个人法律地位的依据 严格说 只有个人才是各国国籍法的主体 法人 船舶和航空器只是国籍的类推或比喻其三 国籍是国家行使管辖权的依据 外国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无需服兵役 二 国籍的取得 一 由于出生而取得国籍 原始国籍 1 血统主义 JusSanguinis 3 出生地主义 JusSoli 2 混合主义 多数国家采用包括我国 二 由于加入而取得国籍 继有国籍 1 自愿申请入籍 又称归化 2 因婚姻而取得国籍 3 因收养而取得国籍 4 取得住所5 领土转移6 认知 非婚生子女自取得准婚生地位起 取得其父亲的国籍 引申理解 对于取得既有国籍的人 在法律地位上是否与具有原始国籍的人完全一样 各国立法不大一致 有些国家有限制 举例 美国宪法第2条规定 入籍的美国国民永远不能当选美国总统 国籍的取得附表1 国籍的区分 图表国际法的居民 ppt 三 国籍的丧失与恢复 一 国籍的丧失 1 自愿解除国籍 2 非自愿丧失国籍 由于取得外国国籍而丧失或剥夺国籍 三 双重 多重国籍的产生与解决 积极冲突 一 双重 多重国籍的产生 1 由于出生 2 由于婚姻 3 由于收养 4 由于入籍 二 双重 多重国籍的解决1 国际法调整2 签订条约解决 双边条约或多边条约 3 国内立法 四 无国籍的产生与解决 消极冲突 一 无国籍产生的原因 1 由于出生 2 由于婚姻 3 由于剥夺 4 其他原因 二 无国籍问题的解决1 签订条约 1930年条约 2 国内立法 我国国籍法第六条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 定居在中国 本人出生在中国 具有中国国籍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一 中国国籍法原则1 各民族和男女平等地具有中国国籍的原则 2 出生国籍适用出生地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混合原则 3 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原则 4 国籍的加入 退出和恢复视适用自愿申请与审批相结合的原则 二 取得1 混合原则 血统原则为主 出生地原则为辅 第四条 第五条 1 父母一方或双方为中国公民 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2 父母一方或双方为中国公民 本人出生在外国 具有中国国籍 但本人出生时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3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 定居在中国 本人出生在中国 具有中国国籍 2 自愿加入 满足条件之一 中国人的近亲属 定居在中国 其他原因获得批准具有中国国籍 三 丧失1 自动丧失国籍 取得外国国籍 定居在外国的公民 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 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2 申请以及条件之一 外国人的近亲属 定居在外国 3 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第二节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 国家对外国人的管辖权 二 对外国人入境 居留和出境的管理 一 外国人的入境 1 有效护照并签证 入关检验 2 入境国家没有准许外国人入境的义务 外国人也没有要求入境的权利3 国家处于安全 公共秩序 和公共利益的考虑有权拒绝下列人入境 精神病患者 传染病患者 刑事罪犯 二 外国人的居留外国人不享有政治权利和服兵役义务 三 外国人的出境 有未了结的税 债或诉讼可限制出境 特殊可限期离境或驱逐出境 特定条件下有权限令外国人出境或驱逐出境 有规定 三 外国人的待遇 1 国民待遇 principleofnationaltreatment 内内平等 一般限于民商事和诉讼权利 同时 限制外国人某些权利 如不动产的取得 谋取职业或行业方面加以限制 2 最惠国待遇 principleofmost favored nationtreatment 外外平等 主要限于经济 贸易和投资活动方面 存在例外 安全例外 国际收支不平衡 关税同盟 边境贸易 3 互惠待遇 principleofreciprocaltreatment 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某种权利 利益或优惠须以该外国人的国籍国给予该国在其境内的国民某些优惠 权利或利益为前提 互惠制的例外 普惠制 四 外交保护 1 概念 泛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2 条件 1 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 2 受害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 3 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五 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地位 一 外国人须服从中国国籍二 外国人须服从中国关于外国人入境 居留和出境的管理 第三节引渡和庇护 一 引渡 一 引渡的概念 extradition 一 引渡的概念 二 引渡的法律依据1 国际条约 1 双边的引渡条约或含有引渡规定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这些条约一般会对引渡问题作出全面而集体的规定 是引渡最主要的国际法依据 2 区域性的引渡条约或多边协定 3 含有引渡条款的一般性的国际公约 这些公约一般会对缔约国给予某种特定罪行的引渡义务等问题作出原则性的规定 2 国内法 1 专门规定引渡问题的单行法规 一般称为 引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于2000年12月28日颁布并实施 2 含有引渡规定的一般法规 三 引渡的规则 1 请求引渡的主体 是指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 2 引渡的对象 是指被某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 3 根据国际法 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的义务4 国家可以拒绝引渡本国国民 5 引渡原则 1 引渡的相同原则 在国际合作事项中 凡将双重犯罪视为一项条件的 如果协助请求中所指的犯罪行为在两个缔约国的法律中均为犯罪 则应当视为这项条件已经得到满足 而不论被请求缔约国和请求缔约国的法律是否将这种犯罪列入相同的犯罪类别或者是否使用相同的术语规定这种犯罪的名称双重可罚性原则 2 罪行特定原则 又称罪名专用原则或专一原则 PrincipleofSpeciality 3 死刑不引渡原则 被请求引渡人在请求国曾经遭受或者可能遭受酷刑或者其他残忍 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者处罚的 4 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是引渡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准则 是指被请求引渡国在接到请求引渡国的引渡请求后 对于可以引渡的被请求引渡人做出引渡决定 或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决定不予引渡 但是此时必须将被请求引渡人移交本国司法机关就引渡请求的罪名予以审判或执行刑罚 5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排除适用 A 公约 规定了腐败犯罪不应视为政治犯B战争罪C危害人类罪D劫机犯E侵害外交代表 6 简易引渡制度 简易引渡是指被请求引渡者明确表示愿意被引渡到请求国接受审判和处罚时所进行的引渡 这种引渡省略了在一般引渡活动中所需要进行的司法审查程序 简易引渡体现了被请求国对被请求引渡者意志的尊重 后者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是适用简易引渡的基本条件 简图一 我国的引渡程序 国际法的居民 ppt 第七条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才能准予引渡 一 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均构成犯罪 二 为了提起刑事诉讼而请求引渡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 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均可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其他更重的刑罚 为了执行刑罚而请求引渡的 在提出引渡请求时 被请求引渡人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为六个月 对于引渡请求中符合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多种犯罪 只要其中有一种犯罪符合前款第二项的规定 就可以对上述各种犯罪准予引渡 第八条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拒绝引渡 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本国国民 二 在收到引渡请求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司法机关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已经作出生效判决 或者已经终止刑事诉讼程序的 一事不二诉 三 因政治犯罪而请求引渡的 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给予被请求引渡人受庇护权利的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四 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其种族 宗教 国籍 性别 政治见解或者身份等方面的原因而被提起刑事诉讼或者执行刑罚 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在司法程序中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的 歧视 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 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 军事犯罪 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 在收到引渡请求时 由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已被赦免等原因 不应当追究被请求引渡人的刑事责任的 先诉原则与时效 七 被请求引渡人在请求国曾经遭受或者可能遭受酷刑或者其他残忍 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者处罚的 人道主义 八 请求国根据缺席判决提出引渡请求的 但请求国承诺在引渡后对被请求引渡人给予在其出庭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审判机会的除外 第九条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拒绝引渡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辖权 并且对被请求引渡人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或者准备提起刑事诉讼的 二 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 健康等原因 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 赖昌星月内第三次接受聆讯继续在家中软禁 图 二 庇护 一 庇护的概念asylum1 领土庇护 国家基于主权 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 准其入境和居留 并给予保护 2 域外庇护 又为外交庇护 它是指一国的使领馆 军舰或商船对于所在地国家的罪犯给予保护 美洲区域国际法 紧急适用 不具有普遍意义 现代国际法不承认使领馆庇护 外交庇护并非国际法承认的权利 二 庇护的对象政治犯 politicalcriminal offenders 和政治难民 politicalrefugees 三 庇护的法律依据 基于属地管辖权 领土庇护是国家行使属地管辖权的结果 以国家主权为根本的国际法依据 四 条件 避难者被指控的有关罪行确属政治罪行 行刺条款 attentatclause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引渡和庇护的实践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引渡的实践双边引渡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庇护的实践享有领土庇护权 不实行域外庇护 第四节难民及其法律地位 一 难民的确定 依据1951年 公约 和1967年 议定书 作为难民 要获得难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推广及市场调研合作协议
- 快递大客户合作合同书
- 员工手册内容编写模板规范员工行为标准
- 国际商事法律合同认证合同
- 2025年金融行业合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策略咨询合同
- 2025年度佛教寺庙土地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智能化办公楼室内设计施工合同
- 2025年物流企业车辆租赁与高效调度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国际博览会现场同声传译及VIP客户接待专项服务合同
- 2025医美企业私募股权融资及股份买卖服务合同
- DB1507∕T 107-2024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 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清单
- 《胃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星巴克劳动合同范本
- SJ∕T 11614-2016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规范
- 绿化种植工程合同范本
- 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协议书
- 《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标准
- 第7章 显微镜下常见矿物特征
- 中海物业服务程序培训资料
-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