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人生100帖_圣严.ppt_第1页
快乐人生100帖_圣严.ppt_第2页
快乐人生100帖_圣严.ppt_第3页
快乐人生100帖_圣严.ppt_第4页
快乐人生100帖_圣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聖嚴法師著快樂人生 快樂並不在於有與非有而是在於珍惜與知足人生時時刻刻都是新的體驗懂得體會當下的感受原來 快樂就是那麼簡單 100帖 2 第一篇和喜自在第二篇化解煩惱第三篇消除壓力第四篇知足常樂 目錄 第一篇和喜自在 4 第一篇和喜自在 日日是好日 人人是好人 事事是好事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5 第一篇和喜自在 所謂 逆向思考 並不等於逆來順受或隨波逐流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勇於面對 歡喜接受 盡心盡力處理然後 放下一切的結果不管過程圓滿與否心無罣礙 隨意自在 法鼓晨音 6 沒有什麼不公平 不合理的只要自己心平氣和生活便能快樂一些 如何化解仇恨 第一篇和喜自在 7 真正的快樂在於珍惜我們每一個念頭與行為 人間世 第一篇和喜自在 8 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即使正在受苦 也不會覺得那麼痛苦因為對他來說 已沒有苦難這回事能不以苦難為苦難 這就是真正的滅苦因此 消極的出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只有積極的知苦 體會苦 從苦難中成長才可以真正的離苦得樂 快樂自己決定 第一篇和喜自在 9 沒有閒事掛在心頭就是過著人間賞心樂事的時光 聖嚴說禪 第一篇和喜自在 10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四眾佛子共勉語 第一篇和喜自在 11 擁有健全的人品 健康的身體 愉快的心境才是人生的資本 禪門 第一篇和喜自在 12 盡心盡力的做但是成事在因緣經過努力以後不管是得是失 不論好壞成敗心中都已經不再計較 也沒有任何負擔這才叫做 放下 大法鼓 第一篇和喜自在 13 要以平等的慈悲心關懷他人要以無我的無慧心出離煩惱如果能夠學習著運用這些觀念和方法就會享受到心無罣礙 解脫自在忙也自在 閒也自在好也自在 壞也自在富也自在 貧也自在 空花水月 第一篇和喜自在 14 不要貪求好現象也不要討厭壞境界只有不忮不求 才能無欠無餘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快樂自己決定 第一篇和喜自在 15 平常心就是最自在 最愉快的心 法鼓鐘聲 第一篇和喜自在 第二篇化解煩惱 第二篇化解煩惱 遇到煩惱要面對它 接受它 處理它 放下它不自找煩惱 就是智慧有煩惱的時候不要把它當成困擾 就沒有煩惱 福慧自在 第二篇化解煩惱 看到了只是看到聽到了只是聽到而不產生好惡因為心裡有了好惡的分別就會有執著喜愛的就想佔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 煩惱就來了 人行道 第二篇化解煩惱 事情發生了能夠處理的就處理不能處理的就接受然後暫且放下來待因緣際會時再處理這就是智慧 是非要溫柔 第二篇化解煩惱 佛法教導我們時時觀察自己微細的念頭不要被自己蒙蔽不論外在的境界如何變化情緒都不會受到牽動那麼 就可以斷除煩惱了 人行道 第二篇化解煩惱 煩惱是自己的如果感覺到這個環境有煩惱 有問題應該先檢討自己不要責怪他人 埋怨環境 佛法妙錦囊 第二篇化解煩惱 當自己發現起煩惱時要感謝使你產生煩惱的人 事 物因為 他們是在幫助你修行 禪與悟 第二篇化解煩惱 來自外在的幫助只能暫時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能穿透問題的根源真正解決問題基本的方法其實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仰賴自己透過修行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禪的智慧 第二篇化解煩惱 錯把無常當做永恆不希望接受無常的事實煩惱就會出現 老得有智慧 第二篇化解煩惱 煩惱來時 不要害怕 不要討厭讓它煩去 自己不煩久而久之 煩惱會愈來愈少 聖嚴法師法鼓集 第二篇化解煩惱 智慧生於煩惱而用於煩惱 禪與悟 第三篇消除壓力 28 不要跟他人比高比低只要無愧於心地盡心盡力 禪門 第三篇消除壓力 29 如何把心放鬆簡單地說好事不強求壞事不拒絕 禪的體驗 禪的開示 第三篇消除壓力 30 第三篇消除壓力 生活的壓力是由自我與環境的對立所造成家庭生計的壓力是由經濟收支不能平衡所造成工作的壓力是因個人稟賦及缺乏安全感所造成如果能不受外在正面或負面現象的影響心理壓力自然消失若能加上樂天知命的修養不論遇到順境和逆境 都能淡化與美化 禪門 31 把工作當成是一種奉獻的機會是一種藝術的把玩是一種生命的欣賞就能在輕鬆的身心狀態下把工作做好 人間世 第三篇消除壓力 32 以自己的人力 物力 條件和情況調整自己的腳步心理上沒有壓力只是努力 放下壓力吧 第三篇消除壓力 33 享受工作 享受生活感覺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那就不會緊張也就沒有壓力了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第三篇消除壓力 34 有些人不僅擔心已經發生過的問題對於還沒有發生的事也莫名地擔憂著 結果這也擔心 那也擔心讓自己陷入永無止境的憂慮中這些都是杞人憂天的錯誤想法世間本是無常 多變的凡事只要因應得當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人間世 第三篇消除壓力 35 沒有負擔是最舒服的事人只要有期待 就有負擔只要想排斥 也是負擔所以面對生活應該要不期待也不排斥隨時練習放下 放鬆 智慧一 第三篇消除壓力 36 提起之後必須放下才會隨順因緣舒卷自如能大能小 自由自在 禪的世界 第三篇消除壓力 37 滅少壓力的辦法很簡單少一點得失心多一點自知之明然後在確定方向之後要能夠全力以赴 是非要溫柔 第三篇消除壓力 38 頭腦休息可輕鬆面對煩躁的狀況放開心胸靜觀世間萬象壓力便找不到自己 人間世 第三篇消除壓力 第四篇知足常樂 第四篇知足常樂 人 需要 的東西不多但 想要 的東西太多因而造成自己的忙碌 緊張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壓迫感 是非要溫柔 有也足 無也足多也足 少也足好也滿足 不好也滿足這是一種內心自求安樂 穩定 自在的最好方法 知足最滿足 第四篇知足常樂 第四篇知足常樂 物質的貪求是沒有止境的已經有了的 希望多一點多了又希望更多 永無滿足就像是口渴的人喝鹽水一樣愈喝愈渴 愈渴愈喝 最後變成死路一條物質生活不能沒有 但要適可而止要知足 惜福 就會滿足快樂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少欲知足就不會有強烈的欲望而貪得無厭就能夠安自己的心了 平安的人間 第四篇知足常樂 知足不是懈怠懶惰 不事生產而是安於自己能得到的和所得到的並且常常有餘裕分享給他人 智慧一 第四篇知足常樂 第四篇知足常樂 少欲 知足是對自己而說惜福 培福則是對已經擁有的要盡量愛惜 不要浪費 聖嚴法師與人文對話 少欲的人 其心坦蕩無所憂慮 無所畏懼遇到任何事無論多少 都覺得滿足 佛遺教經 第四篇知足常樂 對自己負責需要練習控制自己要能夠不受環境的誘惑 獨立做自己 第四篇知足常樂 盡自己的力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能得多少就得多少不應該得到的 不執著一定要擁有順應所處的環境 生活就會快樂一些 知足最滿足 第四篇知足常樂 知足 並不等於放棄生存的權利也不等於放棄工作的責任更不等於放棄努力進步的機會而是順應自然 適應社會因應所處的環境 是非要溫柔 第四篇知足常樂 與其爭取不可能得到的東西不如善自珍惜運用自己所擁有的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第四篇知足常樂 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不等於物質財富的擁有不能從經濟條件的好壞來定論真正的財富在於內心世界的寬廣 豁達與包容更重要的是有一顆慈悲心以慈悲心對待眾生由衷地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