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复习一、分子中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F、Cl、O一定满足,其他原子的化合价绝对值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否等于8。二、化合物化学式的判断: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2、绝大多数化合物中价电子数之和为偶数。例1、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得化合物X。X由K、Cr、Cl三种元素组成。将1.892gX中的铬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后者可以从过量的KI溶液中氧化出2.667g碘单质(Cr2O726I14H2Cr33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X的溶液加入过量AgNO3溶液,可得到4.52gAgCl沉淀。则X的化学式为AK3Cr2Cl7 BK3Cr2Cl5 CK3Cr2Cl9 DK3CrCl4例2、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三种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A2BC A2B2C2 A2B2C4 A4BC4 A2B2C3 A3BC4 ABC3A B C全部正确D除外正确三、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应用:例1、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是A1 B2 C3 D4例2、已知S2O8n离子和H2O2一样含过氧键,因此也有强氧化性,S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2氧化成MnO4离子,若反应后S2O8n离子变成S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离子数之比为5:2则S2O8n中的n值和S的化合价是A 2, 6 B 2, 7 C4,7 D 4, 4四、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简单阴离子判断:RO3+5R+6H+3H2O+3R2 R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_、原子最外层电子数_。五、元素周期表对工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寻找合成制冷剂及生产农药(农药多数是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对应元素的区域在非金属区域;寻找半导体材料对应元素的区域在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接界处的元素,如Ge、Si、Ga、Se等;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对应元素的区域在周期表里过渡元素。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是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受反应环境、条件的影响;物质的还原性、氧化性和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基本对应,但是受反应环境、条件的影响。2C + SiO2Si + 2CO 金属性CSi 在这个反应中,C是还原剂,Si是还原产物,还原性CSi3Cl2 +6 KOH5KCl + KClO3 + 3H2O Cl2是氧化剂,KClO3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2KClO3KClO3 + 6HCl(浓) KCl + 3Cl2+ 3H2O KClO3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KClO3Cl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1)同周期:左强右弱;同主族:上弱下强(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性顺序大多数一致)。(3)酸碱理论判断: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4)根据发生化学反应的难易情况判断: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5)根据反应能力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A置换出B,则A活泼。(6)根据反应能力判断:金属与盐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A不能置换出B,但可以置换出氢气,生成含B元素的氢氧化物沉淀,则A远比B活泼。(7)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常温下与水(或氧气)就反应的金属比加热条件下反应的金属活泼,例如:钾、钠、钙比铁、铜活泼。(8)根据反应对象判断:常温下金属钠遇水(或氧气)就变质,常温下铁在氧气和水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缓慢变质,常温下铜遇到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缓慢变质,结论:金属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钠、铁、铜。(9)根据氧化还原理论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能力越强,其对应的金属单质还原性越弱(铁离子对应的是亚铁离子,不是铁单质)。(10)根据氧化产物中氧元素的价态判断:金属与氧气化合,生成物中氧元素的价态种类越多,金属性越强;例如:锂元素只有氧化锂,钠元素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钾元素有氧化钾、过氧化钾和超氧化钾三种,金属性强弱顺序是:钾、钠、锂。 (11)通常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但是也有例外,Mg、Al和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Al作负极;常温时Al(或Fe)、Cu和浓HNO3构成原电池时,Cu作负极。2、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1)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判断: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下而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相比之下,右上角的元素比左下角的元素非金属性强。(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F2O2Cl2Br2I2S,非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非金属性越强。(3)根据酸碱理论判断: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一定要强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4)根据氧化还原理论判断:非金属阴离子还原能力越强,其对应的非金属单质氧化性越弱。(5)根据非金属与氢化合产物的稳定性判断:产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6)活泼非金属置换不活泼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弱者非金属性越强。(7)根据反应能力判断:非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A置换出B,则A活泼。(8)根据反应能力判断:非金属与盐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A不能置换出B,但可以置换出氧气,则A远比B活泼。与同种金属反应越易,非金属性越强。(9)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常温下就能与金属就反应的非金属比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的非金属活泼,例如:钠与氧气常温下就反应,钠与硫单质加热条件才能反应,氧气比硫活泼。(10)根据氧化产物中变价金属元素的价态判断:变价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使变价金属生成高价态化合物的非金属比生成低价态化合物的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例如: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三氯化铁,红热的铁丝插入到硫蒸气中只生成硫化亚铁,说明非金属性氯比硫强。七、奇偶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为奇数,原子序数为奇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为偶数,原子序数为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或差为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或差为偶数。化合物中价电子数之和为偶数。例1、两种短周期元素X、Y、可组成AB3化合物,则X、Y原子序数差可能是 5 6 2 4ABCD例2、两种短周期元素X、Y、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化合物,则X、Y原子序数差可能是 5 6 2 4ABCD八、半径大小规律1、原子半径: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小(0族除外)。2、离子半径:同主族同价离子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如:O2FNaMg 2Al 34、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化合价高的微粒的半径小。FeFe2+Fe3+ HHH+九、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根据每个周期包含元素种数(从第一周期到第六周期分别为2、8、8、18、18、32;或设n为周期序数,每周期最多容纳元素数目为:奇数周期为(n1)2/2;偶数周期为(n2)2/2)和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各族的顺序判断。(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VIII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十、等电子数微粒规律: 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组:原子:Ne;分子:CH4、NH3 、H 2O、HF;阳离子:Na、Mg 2、Al 3、NH4、H3 O;阴离子:N3、O2、F、OH、NH2。 核外有18个电子的微粒子:原子:Ar;分子:C2H 6 、N2H 4 、SiH 4 、PH3 、H2 S、HCl、F2、H2O2 、CH3F、CH3OH;阳离子:K、Ca2;阴离子:P3、S2、HS、Cl、O2 2。十一、元素推断题的常见题眼(一)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1、同位素之一没有中子;构成最轻的气体;其单质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2、其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N) 3、与H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元素是氧(O)。与O形成两种共价化合物的元素是氢或碳(H、C)。与O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是钠(Na)。4、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单质保存在石蜡中;没有过氧化物的碱金属。(Li)5、焰色反应为黄色的是钠。(Na) 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是钾。(K)6、其单质具有与强酸、强碱反应的性质。(Al、Be) 7、唯一能够形成氧化物原子晶体的元素。(Si)8、水中的富营养元素。(P) 9、其单质为淡黄色的粉末,易溶于二硫化碳,用于除去洒落的汞。(S)10、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常见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1、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二倍的元素。(Li)2、最高正价数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三倍的元素。(S)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Li、P)4、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二倍的元素。(Li、Si)5、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四倍的元素。(Mg)6、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八倍的元素。(Na)7、主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相同的元素。(H、Be、Al)8、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二倍的元素。(C、S) 9、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三倍的元素。(O)(三)常见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含量1、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其次是(Si)。 2、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Al)3、其单质是人工制得的纯度最高的元素。(Si)4、其单质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C)5、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N)6、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O)7、常温下,其单质是有色气体的元素。(F、Cl)8、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9、在空气中,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C)10、其单质是最易液化气体的元素。(Cl) 11、碳的氢化物中含碳量最低、含氢量最高的是CH412、气态氢化物中含氢量最低的是HI(四)常见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Cl) 2、其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F)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其氢化物起化合反应的元素为氮(N),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为硫(S)。4、其气态氢化物与其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N)5、在空气中,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易自燃的元素。(P) 6、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能雕刻玻璃的元素。(F)7、其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O) 8、其单质能导电的非金属元素。(C、Si)9、其单质能与强碱溶液作用的元素。(Al、Si、S、Cl)10、其单质能够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氯气等气体中燃烧的元素。(Mg)11、应用于考古学领域研究的是碳(C)146C。(五)周期表中的某些元素的特性1、与水反应最激烈的金属是铯(Cs),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是氟气(F2)。 2、原子半径最大、金属性最强元素的是Cs;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3、单质硬度最大的,熔、沸点最高的,形成化合物品种最多的是碳(C)4、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元素是碳和硅(C、Si)。5、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三者均相等的是H。6、单质和最高价氧化物都是原子晶体的是Si。 7、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磷(P)。8、最高正化合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是O、F。9、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是锂(Li)、钠(Na)、氟(F)。10、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有碳(C)、磷(P)、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二中分班试卷及答案
- 购置合同如何写模板(3篇)
- 2025年中医养生顾问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青少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
- 2025年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黄冈中招试卷及答案
- 浮法玻璃成型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小区保洁节日安全培训课件
- 液膜提取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石英晶体振荡器制造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ch棘皮动物》课件
- 急诊科岗位职责
- 中国服用过兴奋剂运动员名单 兴奋剂真的是毒品吗
- 小学英语语法时态讲解与归纳
- 《生存与修炼》熊厚音讲《道德经》教学文案
- 淘宝新店运营计划书文献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修改版ppt]课件
- ICH Q6B 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制品的检验方法和可接受标准
- 12贮水花盆案例总结-2015天津中心修改43
- (精心整理)六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和密度的计算
- 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