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书愤陆游 解题 书 愤 写 愤懑 悲愤 书愤 书写心中的愤懑 不满 思考 愤 的原因有哪些 愤 的根源是什么 知人论世 陆游 1125 1210 南宋爱国诗人 字务观 号放翁 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陆游生于1125年 就在他出生的第二年 就碰上 靖康之变 家人南下逃难 他九岁时才返乡定居 这样的经历促使他20岁时便立下了 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 的志愿 29岁时赴试 明年复试 由于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 且 喜论恢复 触怒了秦桧 竟被黜落 其后孝宗即位 起用抗战派人士 赐他进士出身 派任地方通判 后张浚北伐 终以失败告终 因陆游曾力说张浚北伐 因此被加上 鼓唱是非 力说张浚用兵 的罪名 罢归山阴故里 后入王炎幕府担任川陕宣抚使司干办公事 主管视察军政事务 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东归 他被调成都 代理地方官 无所作为 范成大镇蜀 他被召为成都府参议官 后虽入朝任朝议大夫 礼部郎中等职 但十余年间 三遭黜落 在江西任上因拨义仓救灾 以 擅权 罪免官还乡 在家闲居六年 在淮东任上以 不自检饬 所为多越于规矩 论罢 朝官任上又被诬为 嘲咏风月 而罢黜 此后二十年中 除了一年起用为史官外 一直闲居在山阴家中 观其一生 陆游仕途坎坷 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但 恢复 之志贯穿始终 抗金报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 由此迸发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诗歌的基调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 多豪丽语 言征伐恢复事 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通篇都是围绕着 愤 写的 鉴赏要点 书愤 早岁 那知 世事艰 中原 北望 气如山 楼船 夜雪 瓜洲渡 铁马 秋风 大散关 塞上 长城 空自许 镜中 衰鬓 已先斑 出师 一表 真名世 千载 谁堪 伯仲间 年轻时候不知道世事艰难 北望被沦中原积愤如高山 雪夜驾战船破敌瓜洲渡口 秋风里骑战马收复大散关 空言塞上万里长城自安慰 只可叹镜中两鬓白发早生 出师表名传后世诸葛高风 千百年来有谁能相提并论 诗歌大意 写作背景 书愤 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 他罢官在家乡山阴赋闲了6年 直到这一年春天 又被起用 任命为朝奉大夫 权知严陵军州事 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因此 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前四句 回顾往事 后四句 抒发感慨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首联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 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上句 那知 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 天真纯真 艰 字直接道出诗人经历的辛酸与坎坷 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 排挤和迫害 正如 公卿有党排宗泽 帷幄无人用岳飞 陆游 夜读有感 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 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 为下文 空自许 作铺垫 它是诗人 愤 的根源 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 大散关失而复得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诗人用 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 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 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实现北定中原 统一祖国的理想和愿望 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 1161年 当时诗人才36岁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长城 出自 南史 檀道济传 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 檀大怒道 乃坏汝万里长城 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 可见诗人陆游也是以长城自比 运用此典故表达了对檀道济的敬仰 希望能像他一样建功立业 檀道济对当权派迫害忠良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 揭露南宋统治者摧毁抗战力量的愚蠢做法 空 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 是理想与希望的落空 镜中衰鬓已先斑 中的 已 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 人已衰老的悲愤之情 其中因壮志未酬 功业未就 年华已逝 人将迟暮而产生的悲愤之情自然迸发 此联说现在 抒岁月蹉跎 壮志未酬的感慨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里又运用了典故 诸葛亮在 出师表 中曾说过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的话 诗人正是以此自勉 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由此可见 书愤 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 然而并不绝望 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 年事已高 壮志未酬之情 书 敬仰孔明 壮心不已之愿 这首诗题目为 书愤 就全诗来看 作者因哪些事而 愤 找诗中字眼回答 所愤之一 世事艰 所愤之二 空自许 所愤之三 鬓先斑 所愤之四 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 它借北望中原 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 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 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主题总结 艺术特色 1 虚实相生 变化多姿 2 通过场面写人 通过场面写情 3 用典故巧妙 不留痕迹 陆游其他爱国诗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境中寄寓报国理想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身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褚只尚守和亲策 志士虚捐少壮年 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 追赶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 帷幄无人用岳飞 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常恐埋山丘 不没埋锋镝 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 犹能为国平燕赵 老马引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精神 对比赏鉴 和杜甫 蜀相 相比 书愤 与其在歌颂诸葛亮功绩 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蜀相 着重刻画诸葛亮 功盖三国 老臣之心 书愤 意在写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精神品格 陆游侧重以诸葛孔明自况 表达渴望北伐复国 建功立业的心愿 杜甫却是表达对英雄的惋惜 追慕以及自身不得志的痛心 蜀相 先写景 在景中显情 然后抒发情感 情景交融 书愤 先由早年往事写起 再写到现在 虚实结合 融情于事 功绩方面 情感抒发 表现手法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听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 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 是谁让 我 到京城来做官的呢 只身住在小楼之上 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 次日清晨 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 来到京城 诗人不去结交权贵 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 作草 分茶 消磨时光 闲居无聊 志不得伸 于是诗人自我解嘲 我 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 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临安春雨初霁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186年 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重新启用 宋孝宗任命他权知严陵军州事 陆游在赴任前 先到临安去觐见皇帝 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 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 严陵山水胜处 职事之睱 可以赋咏自适 显然不想重用他 他对这个职位并不感兴趣 但迫于 圣命 又为了维持生计 也只好接受下来 临安春雨初霁 这首诗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在临安写的 临安春雨初霁 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生活的心绪 这和他壮志难酬 心情抑郁是分不开的 时陆游已62岁 在家赋闲5年 被启用为严州知府 任前到临安觐见皇帝 候于西湖边客栈 百无聊赖写下此诗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