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ppt_第1页
2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ppt_第2页
2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ppt_第3页
2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ppt_第4页
2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土壤孔性 结构性与耕性 一 土壤孔性 土壤孔性包含两层含义 孔隙度是土壤孔隙的数量 孔径大小及其比例是土壤孔隙质量 砂质土壤孔径大 孔隙度小 粘质土壤孔径小 孔隙度大 所以 不能用孔度大小来描述土壤的通气 透水性强弱 1 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 孔隙度 1 固相率 液相率 气相率计算式 一 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的数量指标 1 土壤密度 s 土壤密度 单位容积固体土粒 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 的质量称为土壤密度 克 厘米3 影响土壤密度的因素 土壤密度仅仅取决于土壤固相颗粒的物质组成 土壤密度值 绝大多数矿物的密度为2 60 2 70g cm3之间 对于矿质土壤而言 经常取其中间值2 65g cm3作为土壤密度近似值 定义式 2 土壤容重 假比重 b 概念 田间自然状态下 单位容积土壤 包括孔隙 的干质量称作土壤容重 也称土壤假比重或者干容重 单位 克 厘米3或吨 米3 定义式 土壤容重值容重是土壤的一个动态性质 时空变异性很大 耕层以下相对稳定 土壤容重值多介于1 0 1 5g cm3之间 夯实的土壤容重则可高达1 8 2 0g cm3 土壤容重的影响因素 质地影响 砂土 1 2 1 8 壤土 粘土 1 0 1 5 土壤结构特征 团聚良好的土壤小于结构不良的土壤土壤松紧程度 根 虫孔较多容重较小 耕层小于底土 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容重小 反之 则大 各种自然因素人工管理措施 容重的意义与作用 是土壤松紧程度的重要判据之一计算土壤孔隙度 计算土壤重量 一亩地农田耕层土壤重约为30万斤左右 计算土壤各组分的数量设耕层厚度0 2m 容重1 3t m3 有机质含量15g kg 0 015t t 全氮量0 75g kg 0 00075t t 计算耕层土壤各种养分储量 1hm2 104m2 0 2m土层计 土壤 10000 0 2 1 3 2600t有机质储量 2600 0 015 39 0t全氮储量 2600 0 00075 1 95t 当量孔径 与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隙直径称为当量孔径 根据毛管理论 得出茹林公式 T 3 D式中 d 当量孔径 mm T 孔隙中土壤的水吸力 mb或cm水柱 茹林公式的建立 为土壤孔隙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常根据孔隙的大小及作用将土壤孔隙分为三级 非活性孔隙 毛管孔隙和通气孔隙 二 土壤孔隙的大小分级 土壤孔隙的质量指标 1 非活性孔隙 孔径小于0 002毫米 土壤水吸力为1500kPa以上 几乎是束缚水占据的孔道 对作物无益 微生物和根毛都伸不进去 故叫无效孔隙 粘质结构土壤居多 2 毛管孔隙 当土壤当量孔径为0 02 0 002mm时 土壤水吸力150 1500kPa 毛管作用活动强烈 水分传导顺畅 水分对植物完全有效 3 通气孔隙 非毛管孔 孔径 0 02mm 土壤水吸力小于0 15bar 水分受重力作用明显 灌溉时是水分是入渗通道 日常是气体交换通道 二 土壤结构性 一 土壤结构的概念土壤结构 土粒 单粒和复粒 的排列 组合形式 这个定义包含着两重含义 结构体和结构性 二 结构体类型 良好团粒结构体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具有一定结构体形状 大小 旱地一般以直径为0 25 10mm为宜 边面不明显 圆形较好 其中1 3mm大小为佳 水田微团聚体 0 25 0 001mm 的数量愈多愈好 2 要有多级孔隙 同时担负供水和通气的功能 3 要有一定稳定性 水力学稳定性 机械稳定性 生物学稳定性 是含有机质丰富肥沃土壤的标志特征 三 团粒结构的优越性 1 改善了土壤孔性 多级 2 协调着土壤水分与空气矛盾 水分包括透水和保水 3 协调了土壤保肥与供肥的矛盾 4 稳定了土壤温度 调节了热状况 5 改善了土壤耕性 有利于幼苗出土和根系下扎 6 其它方面 抑制了毛管水的上升 达到了保水和抑制土壤盐渍化 保护土壤免遭水蚀和风蚀 直径 0 5mm的团聚体 随风飘移可能性大 在生产中 土壤结构是经常变化的 1 破坏土壤结构的措施 1 水的作用 雨滴击打 淹灌的泡散 粘粒的水合 以及团聚体内部封闭空气的爆破作用 使团粒分散 灌溉的破坏作用 2 大型农机具重压及人畜的踩踏 3 土壤胶体上离子倒换过程 化肥施用 土壤板结 4 微生物的两重性 形成腐殖质 分解有机物 四 土壤孔性和结构性的调节 2 培育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 1 精耕细作 增施有机肥料 土肥相融 2 扩种绿肥牧草 实行合理轮作倒茬 一年生作物耕作频繁 不利于结构形成 多年生作物有利于结构形成 实行粮草轮作 粮肥轮作可以改善结构 3 科学的农田土壤管理实行合理灌溉 晒垡 冻垡灌水方式 细流沟灌 防止大水漫灌 4 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使用石灰或石膏 改良土壤的酸碱性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剂等 一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物理机械性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 主要包括粘结性 粘着性 可塑性等 是土壤受内外力作用后产生的性质 三 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1 土壤的粘结性土壤的粘结性就是土粒间互相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它使土壤具有抵抗机械破碎的能力 增加耕作时的阻力 并影响耕作质量 阻碍植物根系的发育 2 土壤的粘着性土壤的粘着性是指在湿润状态下土壤粘着于其它物体表面的性能 这种性质使土壤在耕作时粘着机具 增加摩擦阻力 造成耕作困难 整地质量恶劣 3 土壤的可塑性 1 土壤在湿润状态下 受外力作用塑造成各种形状 当外力消失和干燥后 仍能保持其形状性能 称为土壤的可塑性 2 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a 水分含量 土壤开始呈现可塑状态时的水分含量 称为下塑限 当水分增多 使可塑状态开始消失时的含水量 称为上塑限 上塑限和下塑限之间的含水范围称为塑性范围 上塑限与下塑限含水量之差称为塑性值 b 土壤质地 土壤中粘粒越多 质地越细 可塑性越强 c 代换性阳离子种类 代换性钠离子因水化度大 使土壤分散 因此可塑性增大 相反 钙离子因具有凝聚作用可减小土壤的可塑性 d 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能提高土壤的上 下塑限 而一般不改变塑性值 二 土壤耕性1 土壤耕性 土壤在耕作时及耕作后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物理性和物理机械性的总称 2 适耕期 适宜于土壤耕作的土壤水分含量所能保持的时间长短 1 耕作难易耕作机具所受阻力的大小 可以反映出耕作难易的程度 它直接影响劳动效率的高低 2 耕作质量土壤耕作后能否形成疏松平整 结构良好 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是衡量土壤耕性的重要标志 3 宜耕期的长短在保证耕作质量和劳动效率的前提下 宜于耕作的时间长短 也反映了耕作时对土壤水分状况要求的严格程度 3 衡量土壤耕性好坏的标准 掌握土壤宜耕状态可从下面几点着手 1 看地表土色情况地表外白里黑 半干半湿 是正适宜耕作的土壤湿度 用手检查取土置于手中握紧后放开 看土是否松散 或将土在手中捏成土团 然后将手松开 土团落地如散碎 即为土壤宜耕状态 试耕试耕后土壤被耕锄抛散 不粘机具 则适宜耕作 4 掌握土壤宜耕状态的方法 5 旱地耕作的基本作业及其作用 1 深耕一般耕深到22 24cm以下 其作用主要是扩大活土层 增加总孔度 增大蓄水能力 改善通气透水性 扩大根系营养范围 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 加速矿物养分有效化 2 耙 耱其主要作用在于破碎表土土块 平整地面 轻度压实 破除表土板结 防止龟裂 减少水分蒸发 创造上需下实的孔隙分布状态 3 镇压通常只能在土壤较干旱时进行 其作用为可以压碎土块 填实裂缝 防止透风跑墒 4 中耕是在作物生长期间所进行的田间作业 其主要作用是破除灌水后表土板结 提高表土土温 减少底土蒸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