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岱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21世纪是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岱山有着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开发潜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明晰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明确海洋产业发展的任务目标,搞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对于壮大全县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富强岱山、宜居岱山、开放岱山、和谐岱山”,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海洋经济发展条件(一)区位优势。岱山地处舟山群岛中部,西靠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东濒辽阔的太平洋,扼据南北沿海航线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与西太平洋国际大港釜山、东京横滨、大阪神户、高雄等处于600海里海运圈内,是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航道穿越县境,锚地设在境内蛇移门岸线外侧。岱山本岛距上海芦潮港仅45海里,衢山岛距大小洋山仅11.8海里,距长江口(长江口灯船)40海里,拥有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二)港航资源优势。岱山海域辽阔,深水岸线资源丰富,拥有海岸线717公里,水深超过10米的可利用岸线达70公里,水深超过15米的可利用岸线约52公里,水深超过20米的可利用岸线有108.9公里。各港区海域广袤,水深不淤,锚地宽长而顺直,避风条件良好。有关资料显示,航道水深在23.5米以上,符合建世界A级深水大港的要求。在衢山港建集装箱泊位,可全潮位通航马六甲型集装箱船舶;建大宗散货码头,30万吨货物满载或原油船只可全天候出入,尤其是衢山境内的蛇移门港和衢黄港,与嵊泗县马迹山港同为华东地区最好的三大深水良港,更是具备建设世界超一流深水大港的自然条件。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港口设计研究院等一些研究机构的专家经实地考察和科学分析后,一致认为岱山的港口资源是“一颗真正的东海明珠,是难得的稀世奇珍,是天造地设的大港,是中国最理想的东方大门”。(三)滨海旅游优势。岱山气候宜人,景色旖旎,海岸、洞、山、沙滩、奇礁、怪石、 古迹遍及全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岱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运动于一体海岛旅游基地。 自唐代(618-907年)以来,岱山就有东海蓬莱的美名。岱山位于舟山群岛中部,岛海相依,孤悬海中,为舟山第二大岛,全县406个大小岛屿犹如一串闪亮的宝石镶在东海碧波之中,岛海相依,水天相连,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海水、沙滩、礁石、海鲜、渔火是岱山旅游的特色。岛内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大舜庙后遗墩遗址;以及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岛上留下了“渔猎煮海”的足迹,“渔盐之利,甲于一方”,岱山贡盐,闻名遐迩。还有五代(907-960年)年间古刹超果寺、宋(960-1279)岱山书院等名胜古迹。全县有高亭、秀山、衢山、长涂四大景区。主要景点有:浦门晓日、石壁残照、燕窝石笋、双龙戏珠、观音驾雾、竹屿怒涛、白峰积雪、鱼山蜃楼、鹿栏晴沙、九子沙滩等“蓬莱十景”。磨星山景区仙茶满坡,山顶新建的“华藏世界”堪称我国人文景观一绝。近年来,日本专家曾三次组团来岱山考察,向日本人民介绍东海上这个蓬莱仙岛。(四)对外开放优势。目前,岱山境内包括衢山、高亭、秀山等地的大部分海域、港区、锚地已正式对外开放,开放区域达到460平方公里。另外,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舟山海关相继在岱设点工作,其他涉外机构在岱设点工作也已有序展开,这一些都为岱山港口的下步开发和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一)临港工业“十一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以“保增长、促转型、增活力”为主线,坚持海洋经济主攻方向,加大了对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力度,做大做强船舶产业,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7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3%。三次产业比从26.5:34.5:39.0调整为14.2:57.2:28.6,我县正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船舶修造快速崛起,年产值从12.8亿元跃升到239亿元,2010年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占全市一半份额以上,岱山成为首个省级船舶修造产业基地。金海重工、常石集团和岱西船舶基地一批船企项目进入规模化生产,普斯耐驰、凯华、金海舟等船配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以船舶修造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实现产值258.6亿元,是2005年的9.7倍。汽配、水产、电机、化纤等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岱美、腾华、晨光等企业引领行业结构调整作用明显。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4万千瓦。工业用电量从1.2亿千瓦时增加到5.5亿千瓦时。经济开发区和东沙、岱东工业基地加快设施配套,平台承载能力不断加强。五年新增上百亿企业1家、上10亿企业2家、上亿企业14家。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是2005年的5倍。(二)海洋渔业2010年实现渔业总产值3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水产品总产量35.05万吨,比上年增长3.5%。年内新建南峰渔业专业合作社1家,东沙鱼胶专业合作社1家,年末渔业专业合作社已达27家。年内销毁老、旧、破木质、钢质渔船42艘,渔民双转技能培训108人。全年实际水产养殖面积2.64万亩,比上年下降1.9%,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31万亩,下降4.0%,产量0.94万吨,增长0.9%。年末拥有机动渔船2365艘,比上年减少84艘;总吨位28.20万吨,与上年持平;总功率45.38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2%。其中捕捞渔船2135艘,比上年减少65艘;总吨位25.28万吨,比上年下降0.2%;总功率39.45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8%。 (二)海洋运输业2010年,物流行业增加值达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是年,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40.16万吨,比上年增长29.5%。其中矿物材料吞吐量534.18万吨,增长23.9%;水泥10.99万吨,下降10.0%;钢铁99.36万吨,增长119.9%;煤炭2.22万吨,下降56.6%;石油27.96万吨,下降3.5%。全年旅客吞吐量575.89万人,比上年增长16.0%。年末全县有生产性泊位62个,比上年末增加1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个。年末有集装箱运输企业55家,比上年末增加9家;车辆数1308辆,总吨位3.93万吨,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5.5%和26.5%。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6455辆,比上年末增长30.9%;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130辆,比上年末增长49.3%。年末有海运企业30家,在册营运客货船舶326艘,运力达到68.41万载重吨,比上年末净增6.26万载重吨。拥有万吨级船舶和油船等特种船舶43艘,运力38.07万载重吨,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5%和16.9%,运力比重由上年的52.38%提高到55.64%。(三)滨海旅游业海岛旅游持续升温,景区景点整合提升,节庆赛事成功举办,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2010年全县有旅行社5家,旅游星级饭店9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1.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7%和26.4%。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港口开发进展缓慢。我县港口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港口的层次结构和规模没有形成,总体规模较小,部分原油矿砂中转、大型散货码头正在建设或还在招商引资中,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待改善。目前,岱山本岛除一座三千吨级和1万吨级2座通用码头外,其余都是些500吨级及以下码头,或者是船舶企业的舾装码头。二是产业发展不均衡。临港产业作为现代化大工业主要组成部分,我县在发展过程中只是依靠港口岸线资源优势,以引进船舶工业为主,与之相关的仓储、物流等共生产业及金融、保险、商贸等服务产业,无论从产能配比和依附程度都太为单薄,对临港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带来难度。三是港口物流体系不完善。港口物流好比临港产业的“血脉”,由于受区域位置的制约,我县陆路运输一直是物流业发展的“短腿”,虽然近几年集装运输纷纷落户我县,但真正为本地企业服务的很少。2009年,全县货物吞吐量仅为648.85万吨,且货物全部为内贸,在整个宁波-舟山港中所占比例很小,从而抑制了港口功能的发挥。与此相关产业链未能得到有效延伸和深化,已不能适应今后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产业集群格局远未形成。作为依托港口资源而生的临港产业集群,过去我县没有一个系统的、统筹的发展理念,往往各自为政,采取以项目带开发的发展思路,难以做到以最有利于区域发展的原则进行项目布局,由于港和区未能形成一体,没有整体联动,导致发展空间受限,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五是科技支撑产业不足。我县众多临港产业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特别以临港工业为代表的船舶修造,虽然工业产能比较高,但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不高,核心技术支撑主要依赖外部,缺乏自主产品和品牌,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四、岱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四大”建设。省委、省政府把“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及今后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十二五”期间,我县也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紧抓住省海洋经济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主体功能区等重大规划实施和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临港产业的 “四大”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成为我省海洋综合开发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大平台:应以前瞻的理念把大平台建设作为全县发展战略来谋划布局,创新思路构筑大平台、拓展新空间、推动大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临港产业的大平台建设要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整合提升后的岱山经济开发区为大平台,全面打造“一岛六基地”,即秀山休闲度假岛、本岛西南部临港产业基地、衢山大宗物流基地、大长涂能源物流基地、东沙船配基地、航运服务基地和现代渔业基地。大产业:要有战略的眼光培育和提升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大产业。做大做强船舶工业,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做深做精水产加工,积极培育海洋能源,稳定发展海洋渔业,着力形成以船舶工业为基础、港口物流为先导、高新技术制造业为支撑、海洋能源、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为补充、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大产业格局。打响产业集群发展攻坚战,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船舶修造产值400亿,船配产值40亿,港口货物吞吐量6000万吨。大项目: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牛鼻子,投资增长乏力事关我县产业发展后劲,必须抓紧实施一批经济支撑力强的大项目。要把加快衢山鼠浪湖、黄泽山物流项目的核准进度和引进大长涂能源物流项目作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木材加工中转项目和惠生工程项目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一批大港口大物流大制造业,为当前和今后我县临港产业的转型发展打基础、上水平、增后劲。大企业:扎实推进大企业建设,应实行重点培育和积极引进并举。一方面,要大力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推动行业龙头金海重工、常石造船、海天、海舟、中基、东邦、普斯耐驰等重大企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要全力帮助在建的柘中建材、华晟重工、晨洲成路等企业,加快建设进程,力争早日投产,使之成为带动我县临港产业发展新的骨干力量;同时,要借助海洋综合开发这股东风,积极引进国内外实力企业到我县落户生根,利用其资金、技术、市场等丰富资源,优化提升我县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港区联动。港区建设要围绕能源、造船、石化、建材等进行合理布局,依托龙头企业的推动和拉动,实现临港工业区和港口有机结合,逐步融为一体。要注重正在开发的黄泽山、鼠浪岛、小衢山等港区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的引进,大力发展港口装卸搬运、中转运输等基础业务,积极开展船代、货代等代理业务,努力提升和拓展集装箱、滚装、配送服务等高附加值和新型物流增值服务,实现由“港到港”向“门到门”服务的转变。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统筹研究解决好产业园区规划、岸线和海域使用。以大项目、大产业、大公司为重点,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走出去、请进来,推进港区开发建设,尽快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港陆联动,构筑强大物流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港陆联动中的主导和调控作用,注重港口物流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运输仓储、产品包装、进出口、信息管理、金融保险等各个行业培育。大力扶持一批本地港航陆物流企业,积极招商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推动形成一批物流企业联盟体。以优化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环境为突破口,构建高效快捷、货畅其流的物流综合支撑体系。进一步构筑水水中转、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体系,形成大宗商品物流增值、集装箱物流增值、临港产业物流增值、现代高端港航服务体系。进一步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大对外对内开放,以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产业的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拓宽发展空间。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区域和区域内部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缩短了区域间的距离,区域合作的障碍被不断打破,使我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因此,要打破地域、部门、所有制的禁锢,积极参与国内区域分工与协作。按照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的原则,推进企业在本区域内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综合竞争力。一是要加快开发利用共享资源的步伐。要抓住当前港口开发的良机,引导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技术合作、引资入股等形式,加快我县临港企业转型升级节奏。二是鼓励强强联合。竭力利用金海重工、常石造船等这些公司实力雄厚,建议组成联合舰队,主攻关系密切、影响较大、多方受益的大中型重点协作项目。三是要支持强弱联合。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有实力企业采取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带动一批企业走出困境。强化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是增强人才支撑。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县和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铁站台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电路基础自锁知识培训课件
- 电芯厂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高边坡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贴膜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高血压病课件
- 电脑知识培训活动课件
- 电脑知识培训实施方案课件
- 智慧化工园区数字孪生应用方案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120个文言实词
- 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目标
- 恶性肿瘤微量营养素缺乏与补充
- QB∕T 8045-202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结构泡沫板材
- 初中英语校本教材
- 2024年内蒙古丰镇市招聘社区工作者26人历年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案”说刑法(山东联盟)-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职业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导言)(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职生职业素养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