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总支部抗旱救灾先进材料.doc_第1页
村党总支部抗旱救灾先进材料.doc_第2页
村党总支部抗旱救灾先进材料.doc_第3页
村党总支部抗旱救灾先进材料.doc_第4页
村党总支部抗旱救灾先进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旱救灾:党总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尽彰显记扬武镇顺水村党总支部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概况】去年入秋以来,新平县扬武镇顺水村与其他地方一样遇到了特大旱灾,农田受灾4301亩,农作物受灾735亩,绝收267亩,核桃受灾800亩,竹子受灾450亩;265户1050人、1322头大牲畜、1012头生猪、158只山羊饮水困难。面对突如其来的旱灾,村党总支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共产党员抗旱救灾先锋行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投入抗旱救灾工作,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为群众找水源、架水管、修沟渠,送水、送物资,帮扶特困户,宣传节约用水,安抚群众思想,调处矛盾纠纷,生产技术辅导,引导群众“水改旱”等,奋力夺取抗旱救灾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增加抗旱救灾责任感和使命感。旱情出现后,村党总支及时召开会议,认真分析研究旱情,充分认识旱情的持久性、严峻性、危害性和紧迫性,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方案,明确各支部职责和任务,村主要领导负责联系重点小组,党员联系困难群众,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党员随时冲锋在一线,为民分忧,为民解难。全体党员与群众一道积极投入抗旱救灾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合理调配水资源,大力倡导节水型生活。村党总支根据全村现有水源情况,严格遵守先保人畜饮水后保生产的原则,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真正做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实行对现有水源消毒净化,专人管理,定时定量供水。在辖区内的学校和村民家中积极开展抗旱节水宣传,大力倡导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旱自救工作。村党总支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发挥其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组织群众自力更生,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使因旱灾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争取项目和资金,解决水利设施等困难。村党总支在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抗旱救灾的同时,积极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如实汇报旱情,反映困难,争取各方支援,结成“城乡党组织抗旱救灾结对心连心对子”。各级党委、政府及扶贫联系单位纷纷派出相关工作人员驻村帮助指导抗旱工作。扶贫联系单位市建设局及时送来150只抗旱水桶、8吨洁净水和2万元抗旱急需资金,并投资42万元架设输水管道4820米,新建水池2个78m3,修缮水池3个185 m3,彻底解决了摆夷寨、顺水、阿鲁丘、村完小共159户710人、63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县建设局派出工作人员驻村帮助指导抗旱工作,并送来抗旱资金1万元。县关工委也送来1500元抗旱资金,及时解决群众抽水、运水的资金问题。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活动”,发动全体党员捐款献爱心,共募集资金1452元。抗旱保春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针对旱情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村党总支“一班人”深入田间、地头及农户家中,帮助和指导群众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早落实烤烟生产和粮食生产计划,全面安排部署春耕备耕生产各项工作。严防死守,狠抓抗旱期间的护林防火工作。强化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增强全民防火意识,深入开展森林火险隐患排查,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成效】村党总支“一班人”团结和带领党员群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保民生,促春耕。争取资金项目彻底解决摆夷寨、顺水、阿鲁丘、村完小的饮水困难,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复沟渠,全面加强和改善水利设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水改旱”,种植烤烟和玉米,做到能栽尽栽、满栽满插,有效降低因旱灾而造成的损失,为抗旱保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坚持抗旱与防火并举,始终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有效地保障了森林的安全;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增进党员同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感情,赢得了民心;没有因干旱造成人畜渴死饿死事件,确保了全村的社会稳定。目前,旱情仍在持续,抗旱救灾工作还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村党总支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群众从党员的行动中不仅看到了希望,还更加坚定了抗旱自救的信心。村里有支运水队丹寨县雅灰乡雅灰村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1 更新时间:2010-4-27 “送来水了,这下可好了,这下我们用不着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一位村民高兴地喊着,一桶桶清澈的泉水倒进自家的桶里,围着的人群陡然炸开了锅,人们四处奔走相告。 这一幕发生在3月17日雅灰村老街,这是村两委班子给群众办的一件实事,也是抗旱自救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又一件好事。大家都说,村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天灾无情 沟深谷险,地势险要。 处在山头的雅灰村,系乡政府驻地,东接本乡杀益村,南与本乡羊高村毗邻,西接本乡瓮帮村,北抵本乡排寿村,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 2008年初全村共有160户557人。去年7月份以来,雅灰村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持续高温伏旱天气,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减产,全村水稻受灾面积360亩,玉米受灾面积达175多亩,蔬菜受灾面积达136多亩,水井干枯 4口,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2336人的饮水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全乡干部职工、中小学全体师生、雅灰村全体村民全部到10公里以外的排调河和猴子河取水。群众的饮用水成为村两委急需解决的问题。 “天都这样干了,不能让群众的心也跟着干了” 面对天灾,村两委充满信心,村委会主任赵启林幽默地说:“天都这样干了,不能让群众的心也跟着干了。”雅灰村两委班子在全乡召开抗旱救灾工作会后,及时了解掌握全村旱情,为乡党委政府负担,雅灰村两委积极组织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队长,村委会主任为副队长,其他两委班子和党员为成员的抗旱救灾服务队,积极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形成三大员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全体党员全力以赴,齐心协力配合抓抗旱的工作格局,村两委与全村人民并肩作战,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旱救灾之歌。为解决“困难户、低保户、五保户、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等弱势群体的饮水困难,村两委组织人员为他们送水上门,确保他们生活用水。同时,还做好周边群众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发扬互帮互爱精神。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自去年9月以来,乡政府和村两委一直用4 辆汽车到码头河和猴子河去运水,在每天的中午对乡政府驻地、雅灰村、雅灰中小学共计2336人的生活用水实行限量无偿供应,4辆运水车分别为中学、小学、老街、新街、医院等乡属各单位和乡政府驻地。每户每天限量供水50公斤,学生每人每天一斤饮用水,8人供应一盆洗脸水洗脚水,“一水三用”,循环利用,洗脚后积留冲厕所。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人是活的,只要有心气,什么困难都不会让我们屈服。 村支书杨兴能,担任支部书记近10年了,是一个有着丰富农村经验的干部。就是这位农村汉子不屈的性格,凝聚了干部群众的心。也正是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才重新唤起了群众抗争的斗志,点燃了群众收获的希望。 支委委员、村主任赵启林同志,是位年富力强农村致富带头人,他放弃了搞木材挣大钱的机会,主动回到雅灰村抗旱第一线,组织党员运水送水,挨家挨户查看村民生活用水情况,寻找水源等,一天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经常干到深夜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中,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抗旱战场上。 村委委员、村副主任唐从美同志,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抗旱救灾工作,每天奔赴在村、农户家中,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组织村民发水送水,待全村各户都把自家的缸装满,他才知道自家的水缸还没装,对此他却毫无怨言。目前,全村已经翻挖耕地150多亩,育水稻苗90公斤,全村掀起了春耕的热潮。 这样的事迹在全乡党员干部中还有很多很多,雅灰乡党、委政府班子率先垂范,发扬不怕吃苦,不怕流汗,顶烈日,战高温,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到抗旱救灾第一线,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找回逝去的绿旧县乡长伸沟村党支部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来水了,这下可好了,村干部还是能干,这下菜可以栽得下了”,一位村民大声喊着,眼前一股清澈的河水从铁管里涌入引水渠里,许多孩子向水流动的方向奔去,围着的人群陡然炸开了锅,人们四处奔走相告。这一幕发生在8月16日旧县乡长伸沟村1社,这是村支部给群众办的一件实事,也是抗旱自救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又一件好事。说起长伸沟村党支部,村民无不举起大拇指,都说村党支部好样的,村干部是他们的贴心人。灾难来袭 长伸沟村位于旧县乡最南边,全村辖9个社,总人口1291人,共358户,党员33人,耕地面积1078亩。7月5日以来,长伸沟村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持续高温伏旱天气,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减产,全村水稻受灾面积530亩,结实率不到50%,红苕受灾面积达380多亩,蔬菜受灾面积达300多亩,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收成和收入,往日的绿已不复存在。而且,该村是全乡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由于长时间不下雨,许多菜苗虽然保住了,但大都过了苗龄期10多天了,如果不想办法解决生产用水,菜农的损失将不可估量,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头衔”可能因此而失去。支部这根绳牢牢牵住了群众的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村支部一班人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我们不能让原有的优势葬送在我们这班人手里,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组织才是群众的依靠和希望。 在乡抗旱救灾工作会后,村支部一班人清醒认识到今年旱灾的严重性,在这个节骨眼上,群众早已手足无措,仅凭群众的个人力量根本无法抵御旱灾的肆虐,该是支部站出来的时候了。在群众最危难的时候,“主心骨”都不硬起来,群众如何能够站起来。“旱魔,还我绿色!”村支部一班人响亮的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一场“找回绿色”的战斗就此展开。 天干人心润。村支部一班人成三个组,挨家挨户了解和登记各户受灾情况,把党对受灾群众的关怀送到了群众家里。全村吃水困难群众有3户,支部一班人及时做好周边群众的工作,发扬互帮互爱精神,妥善解决了吃水困难户的人畜饮水困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拿支部书记王昌荣的话来说:“天都这样干了,不能让群众的心也跟着干了。” 天不遂我愿,我便向河借。长伸沟不属于自由灌溉区,只有嘉陵江从他旁边经过,多年来,靠天吃饭能够解决生产用水问题,全村3处提灌站多年失修,已无能力提灌,群众戏之为“门前一条江,两眼泪汪汪,纵有千万水,无力到田间”,这真实地反映了全村缺水的严峻形势。今年的大旱却让支部一班人坚定了一个信心:要彻底结束长身沟人靠天吃饭的历史,要让这里真正成为群众栖身之所。说干就干,村支部一班人组织群众多方筹集资金5000多元,先后两次到广安市买回了高压管及配套设施,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精心组织技术人员日夜修复电机和抽水管道,他们顶烈日,冒酷暑,困了就在打个盹,饿了就吃方便面,仅用了短短的4天时间,就修复了1社、2社共两处提灌系统,硬是从落差20米的江中将水抽到干涸的土地里,有效地解决了近300亩的农田用水难题,保证了无公害蔬菜基地用水,田间地头重新焕发了久违的绿色。要干就要一步到位,日前,7社的22千瓦时提灌站也正在修建和恢复中。一切工作那么井然有序。 秋天始终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不会向任何困难妥协。大春损失晚秋补,村支部一班人知道晚秋生产的基本条件已具备,该是动员群众轰轰烈烈搞生产的时候了。村支部一班人先是制定了周详的生产计划,制定了晚秋扩大晚种植面积和增加畜禽补栏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减产不减收。在全村1、2、4、5、8、7社进行了抓点示范,大搞蔬菜示范片,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秋菜、秋红苕、秋洋芋等晚秋作物;目前,全村已经翻挖耕地200多亩,育菜苗30亩,净种蔬菜面积100亩,全村掀起了大搞晚秋开发的热潮。人是活的,只要有心气,什么困难都不能让我们屈服 村支书陈昌荣,担任支部书记近10年了,是一个有着丰富农村经验的干部。这是这位农村汉子不屈的性格,凝聚了干部群众的心。也正是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才重新唤起了群众抗争的斗志,点燃了群众收获的希望。 村委委员、村主任曹晓林同志,是位年富力强农村致富带头人,他放弃了在县城搞建筑挣大钱的机会,主动回到农村抗旱第一线,战高温,顶着烈日安装提灌设施,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经常干到深夜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中,休息片刻,披星戴月,又忙着收回自家田里的水稻,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抗旱战场上,实在是累困了,就倒在工地荫凉处小睡一阵,醒后,又投身到抗旱工作中。 村委委员、村副主任夏杰明同志,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抗旱救灾工作,每天奔赴在村、社、农户家中,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组织村民抢收稻谷,待全村收完后,他才知道自家的稻谷还没收呢,对此他却毫无怨言。 这样的事迹在全村党员干部中还有很多很多。村党支部一班人率先垂范,发扬不怕吃苦,不怕流汗,不畏酷暑,顶烈日,战高温,用实际形动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灾害降临时,他们不是被旱魔所吓倒,而是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地投身到抗灾自救工作中,始终坚守抗旱第一线,用自己默默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大地虽干涸 党旗更润色记新寨乡乐洋村党支部抗旱救灾先进事迹新寨乡乐洋村,坐落在该乡最东南面,与思南县天桥乡接壤,是全乡最大的一个自然村,距乡政府所在地30多公里,全村有524户,2036人,32名党员。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发扬“宁愿苦干实干,不愿苦等苦熬”的精神,全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然而,去冬今春的连续干旱,使原本就缺水的乐洋村村民饱受了难以想象的艰苦考验。在灾难面前,乐洋村每位党员干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精神,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严防森林火灾,彰显“为生存而战”抗旱救灾精神,战胜了旱魔,实现了一方平安,社会稳定。水乃生存之本乐洋村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村民居住分散,去冬今春以来的连续高温天气如同一个大蒸笼,蒸干了乐洋村村民平时的饮用水源,蒸裂了本就十分贫瘠的土壤。乐洋村党支部的党员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向乡党委、政府争取人畜饮水项目。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命富的带领下,通过多方努力,在上级争取到资金10元,安装自来水管近8000米,为染行、官厅、核桃坪等村民组近500余人解决了饮水困难。染行组村民张进林是养殖大户,其养殖场距村寨500米,且地势较高。村党支部深知张进林的养殖场正处在艰难时期,要他自己掏钱安装水管,修建水池十分困难。村委委员、村委会主任史子强借到县城办事之机,主动找到乐洋籍在县城工作人员,捐了2000多元,为张进林养殖场购买水管和抽水机等,解决了养猪场的饮水问题。张进林激动地说:“村党支部真是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我的养猪场解决了饮水问题,使我更有信心和决心,我一定要示范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抗旱保苗是民生该村梅子坳是生态茶园示范点。炙热的阳光,干涸的土地,使新定植的茶苗眼看着就要干枯,未定植的茶苗不能定植,示范点的群众心急如焚。村党支部发出号召,全村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措施,与大自然灾害作斗争,村党支部一般人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捐资抗旱拉水运费,村支书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假植茶苗,村委副主任周志强用自己的大车拉水浇苗。村支部委员王治昌、高云婵组织群众带工具运水,通过几天的奋斗,使100多亩茶苗得到保护。乡党委书记祝正君到该村指导抗旱救灾时,看到群众浇水救苗的感人场面,高度肯定了该村党员干部,在大旱大灾面前起到的主心骨作用。位于该村五官溪组的全村烤烟育苗基地,虽然不缺水,但持续的高温照射将大棚顶的塑料薄膜晒坏。育苗在即,烟草部门送来塑料薄膜后,村支书、村主任带领几位烟农,顶着炙热的阳光,坚持用两天时间就把2000多平方的烟棚盖好。据统计,在抗旱期间,全村党员义务参加抗旱救苗近280人次,用车拉水72车近500方,假植茶苗80000株。抢通运输公路是关键乐洋村唯一的出行道理凯乐(凯望至乐洋)公路,是2009年全乡四条实施通村公路之一。因为施工,阻塞了道路,使用车运水所需的油料一时受阻。村党支部立即召集群众,连续奋战三天,终于抢通了公路。公路承包老板由衷地说:“乐洋村群众在困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才能解决办法,不是找人论理、扯皮,这里真是施工环境最好的地方”!森林防火迫在眉急该村森林面积近2000亩,特别是关山林有“新寨梵净山”之称。由于久旱无雨,森林防火十分严峻,党支部深知肩上的担子沉重,也非常明白发生森林火灾扑救的艰巨性和灾难性。为防范于未然,制定防火工作,一是召开村组干部会统一思想,分解任务;二是及时召开群众大会,加大防火宣传,严禁野外用火。在各路口挂标语,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抽派20名巡防队员,坚持每天上午7:00至晚上8:00分阶段进行森林防火,严格检查,消除隐患;四是组织群众建立强有力的应急队伍,随时保持警备状态。使干旱期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和群众消防事故。大旱无情,人间有爱旱灾发生期间,乐洋村党员干部在投工投劳的同时,还为孤寡老人送水,排除消防安全隐患,并积极倡导本村在外工作人员捐款捐物近5000元,有力支持了全村抗旱救灾。在贵阳开公司的乐洋籍青年张继,得知家乡人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不畏艰辛,积极与旱魔作斗争,当即表示,愿意捐款捐物完善家乡的水利设施。大地虽干涸,党旗更润色。乐洋村党支部的每位党员在大旱面前,发扬“我奉献,我为党旗争辉”的精神,积极与旱魔作斗争,践行了党的宗旨。自去年入秋以来,伟大航海家郑和故里的云南省晋宁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这场灾害持续时间长,给全县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旱情严重困扰着广大群众,同时也牵动着财政干部的心,面对旱情,晋宁县财政局党支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以大无畏的精神,积极开展抗旱救灾。财政干部放弃双休日,全力支持抗旱救灾,与全县人民并肩作战,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旱救灾之歌。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开展好抗旱救灾总动员晋宁县财政局党支部切实把抗旱工作摆到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组织召开党员大会。会上,局长何永康同志传达了县委、政府对抗旱救灾的相关要求,他指出:自去年入秋以来,我省正遭遇100年不遇的特大旱情,且旱情仍呈迅速蔓延和日益加重的趋势,已严重影响农村群众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部分地区已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抗旱形势异常严峻。希望党员干部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我做起,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生产用水困难,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为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责任明确、抓好落实,成立了抗旱救灾服务队为认真做好抗旱工作,晋宁县财政局党支部成立了书记为队长,局长、副局长、国库中心主任为副队长,全体党员为成员的抗旱救灾服务队。服务队的具体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齐心协力配合抓抗旱的工作格局。服务队遵循注重科学、讲求效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及时了解旱情,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努力提高抗旱救灾处置能力,根据旱情发展态势,抗旱救灾服务队要适时召开会议,分析旱情发展动态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落实各项抗旱救灾应急措施,协调解决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服务队要保障财政新农村联系点、扶贫点的生活用水安全,力争抗旱工作发挥最佳效果。统一思想、把握重点,确保抗旱救灾工作落到实处当前,旱情呈迅速蔓延和日益加重趋势,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抗旱救灾正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晋宁县财政局党支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盼,努力抓好各个方面的抗旱救灾工作。(一)及时拨付抗旱救灾资金。灾情发生后,晋宁县财政局及时足额拨付抗旱救灾资金。截至3月26日,共安排拨付抗旱救灾资金1233.4万元。一是拨付财政抗旱救灾资金805.43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417.9万元,县级财政安排213万元,乡镇财政安排174.53万元。二是由于旱情的不断加剧,拨付森林防火资金427.97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财政资金5万元,县级财政安排256.14万元,乡镇财政安排166.83万元。(二)坚持每周一次的防火点督查制度。每周由局领导带头,到晋宁县财政局联系的夕阳绿溪、田房两个村委会进行督查,并给他们带去饮用水,让村委会和防火值班员感受到党的关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