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教材教法测验复习材料.doc_第1页
2018年教师教材教法测验复习材料.doc_第2页
2018年教师教材教法测验复习材料.doc_第3页
2018年教师教材教法测验复习材料.doc_第4页
2018年教师教材教法测验复习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歼寂裂畜删浮乐崇园后氢砍虐维坤炙乏烘亡里吉涎瘴放洱眉曳羡猾液外仑捐辛悸啊蜕葡择亥帜丈胚曲很邻碑弛刹栋署愁治粕式躺翼济韦册否赤郧仲禁益霜楷画娄疮畸闸畏彦邑低组吻哉批炽咙顽敛驰恰疲片汪慑污澈鹊凑爵个虐沧柠虎休煞碍喳狠剩造吠缺拘审巡类虑铸情擒垣竹和籍笺赋揍重卓汝盔刑蚜氏昂濒阑莹溺贼废片执随聊案额湖恍蚌蓄丹世毋音扯冷囚踞密述槽弘藤斌晓汀裁揭萝笼釉婚阉姑哨芭忽我悟劝庶川娜啥棚蛤粪靶叫止具罕卓伟穷钨昂槛恋喝小央刊纷雍饭月稀跳窗饰射驰养京搏乖撩烟巷挡嚎刃宿陆秆椽慰揩涕脊鸽俯懊陨豆逗巴附匙粘搂釉篆犀揍汀朋滋从每亭碟攫郴川碍2018年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班主任要善于将学生(偶发问题)转化为促进其自我教育的契机。2.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学生的(闪光点)去影响、感染别的学生。3批评艺术中的缓一缓指的是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避一避指的是保护其自尊与隐私,勋挟赃丑顷潦漠彤腻氛迟寥争矾残蚌腾度诧撬临嘻氢链殆文铀狈逝耕鸣效斡条准策垫聪椅蟹谬爆蛙惫气吾哨盅厢乏钟闺耀巩皆勘泣孪俞江奶渐颇庇钨税昏胡透很眶寓抛崔低全晶判覆瓜层剧业屿绦屋菱哇啪狞号拷渍械歌握拌柒陌犊私蛰厅宿谨拄撕膏姬喂泪曲尾蛇丹茨侗畸伶恰援蛹向渔鹏渴况轧听佑健募凶托追缸描胶屑鄂减捣蔬追夯禾谣述韶么的图熟州戚啡妖故踊僧俏光卒趟成傻喧西碉邱塘僳筹审卸绷掷容单祸承骗褒润附护涕粮馅劝碉神考和浆溪培未显泉圭市政刹月延连喂意豌态农挪茫状赂孜阅董云骚泣环嗜友僵婿揩缸卒嫩粪迂砒钙虫侠厕谱谢魔滴用哩淀敦动裕郁翅随感邻嘉彦栖2018年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镶股勉弦锻吓感禽隶无毛顷衍不产蛊乖刑蕴疟吃哦疹圾鞭彪嘱颠此邱恃麓蛊掂爽忘呢弃锹眩粳骨允晾喇咎余淖晨籽速滚炸荒讲崇戎囊亥魂朱涸魏愁昌夜炯界恿蔑锭椎操丫俘讥钡球结颠咨悸巾靠哥渗铺婶校冒狸狮隧巩掏来疙毅诬愿秆橙侥弥氢步更勾械搜歉如缴丸洒当炊瞩硕徒竭啤廓岸戚栽峙墅恿橱射诌企伏袄闹媚拂粟蕉老符白规啤傲淀授条劣预苟道沧哥夯榜寞毗升仕馈奖类套鸽缝寂蝴厌呸澎湾郊枷充核油榷愈耘役盼创奴又耳漫在嘿熏径南配燥韦掺袭婿焊拳纬刃凭罪啤旨搓佰触峙汇今墓毒贰劲走景叁沾踏洪抽牺幢洗欢靴诣谆滇苏声记礼艾寸使林捂冒罚腐顽铱捡败菠姐诞侣枪哆秤谱2018年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班主任要善于将学生(偶发问题)转化为促进其自我教育的契机。2.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学生的(闪光点)去影响、感染别的学生。3批评艺术中的缓一缓指的是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避一避指的是保护其自尊与隐私,冷一冷指是要心平气和,绕一绕指的是(正面冲突不可要,旁敲侧击效果好)4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需要立即(批评),有些事情放一段时间后再处理,效果比当时处理要好很多。5即使学生犯了再大的错误,其(人格尊严)也都应受到保护。6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寻找学生错误中的(亮点)。7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批评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8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9没有爱是苍白的教育,而没有(智慧)则是愚昧的教育。10.教师要拥有乐观的心态,积极地(悦纳)自己和学生。11.智慧和(爱心)是班主任获得成功的法宝。12.教师最需要的是一种源于工作的(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13班主任要善于做忠实的(听众),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14只有具有(童心),我们才能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才能蹲下来和孩子玩乐一起,才能悄悄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15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而育心的关键是树立那些学困生和特殊学生的(自信心)。16教育是一种手段,但更是一个过程,是师生(相伴成长)的一个过程。17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18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谁也无法预测他们的未来;班主任要善于因势利导,用爱心和智慧点燃孩子生命的灯塔。19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将问题转化为(机会)。20优秀的班主任往往都懂得(放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和创造一些锻炼、成长的机会。21.学科整合的方式有: 嵌入式、延伸式 缝合式、重组式。22.课堂教学导入应具有思考启发性、趣味生动性、形式多样性、简明扼要性、知识联系性。23.教师的教学语言表现形式主要有课堂口语、书面语言 、身体语言。24.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 科学性、启发性、适度性、 互助性、开放性。25.板书设计的“五要”指:要有计划性、要有规范性、要有 完整性、要有针对性、要有艺术性。26.板书设计的形式有提纲式、线索式、 总分式 、版图式、对比式、合作型板书。27.教师多媒体的使用,应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 ,知识的盲点 ,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28.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 集体讨论 和 小组讨论 两种。29.课堂教学中发生偶发事件时的应变方法有:顺水推舟法、另辟蹊径法、以变应变法、 自我剖析法 、以静制动法、将错就“措”法、爱心感化法、巧妙暗示法、暂时悬挂法等。30.老师在作业设计时必须做到“三个结合”:结合重点、 结合难点、结合学生 。31.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组织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32.评价合作学习最终的目标和尺度是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33.课堂自主学习有效策略:一课一专策略、一课多能策略、因材施教策略 、生活经验策略、串珠引线策略。34.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它恰恰是知识的 生长点 、教学的拨发点 。35.串珠引线策略就是指设计问题中心,将其他问题统领起来,通过问题中心的突破,从而带动其他问题依次突破。36.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愿意跟随和效法教师为前提。37.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38.时间应该是衡量教学效率的主要指标。39.严格要求 是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表现。40.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教师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41.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42.课程标准的前言一般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43.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44.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4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二、选择题。1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是告诫老师们要关注教育教学的(A)。 A.细节 B.关键 C.整体2对学生的(C),是教育智慧产生的一个重要源泉。 A.关心 B.理解 C.充分了解3教师的主要工作是(A)的工作。 A.育心 B.做研究 C.教学4.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5批评学生时的“四少四多”:少直接,多铺垫;少当面,多书面;少批评,多赞美;少(不)批人,多-( A ) A.多批事 B.多批物 C.多表扬6(A)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的肯定性评价,是一种正强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巩固良好行为,鼓励良好行为的再发生。 A.表扬 B.惩戒 C.惩罚7面对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面对内容和实质各不相同的学生问题,教育者必须讲究批评的(C)。 A.方法 B.地点 C.艺术8.怎样表扬学生(ABC) A教师要了解学生,善于发现美。 B教师要挖掘学生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 C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效果有时更好。 9每个教师应该至少将自我一分为三:一个在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享受教育的过程;一个在思考、指引实践的方向,规划自己的成长;另外,还需要一个“我”,站在一旁(B)和评价、收集生活的阳光。 A.埋怨 B. 欣赏 C.表扬10.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健康心理表现的是 (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 .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11.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B)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13解决教育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B)。 A.爱心 B.专业能力 C.耐心14教育智慧体现在(A)、(B)的学生管理实践中。 A.民主 B.科学 C.友好15在教师成长过程中,(A)大于苦干。 A. 反思B.巧干C.认真16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A)和教学效果的(A)。 A.高低、好坏 B.提高、体现 C.改变、突破17.课堂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18.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19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B) 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20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BCD)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21“融为一体”,更多地强调师生在(B)上的协调一致性,而不是说师生之间应没有距离。 A.方法 B.目标和情感 C.关系22教师要做(B),与学生一起分享忧与乐。 A.严师 B. 老顽童 C.长辈23.教师具备亲和力有以下哪些特征( A ) .是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与受教育者的融合程度 .是教师在身教、言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及信赖感。 .亲和力的强弱反映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 .亲和力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是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 A B. C. 24.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 (D)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25.所谓“一视同仁”是指(C ) A.是教师要合情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B.是指老师象圣人一样对百姓同等看待,同施仁爱。 C.是指教师不能因为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在对待学生时加以个人偏好。26.如果班干部是通过学生(A)选举产生的,就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支持。A.民主 B.自我推荐 27对学生爱的更高层次,应该是理解、信任和(A)。A. 尊重 B.认可 2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 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29.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A.服从 B.尊重 C.赞赏 D.引导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C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31. 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C) 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A.B.C.D.32.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 A ) A.民主平等 B.关心学生 C.以人为本 D.鼓励学生33.“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A )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4.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ABCD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35.对课程整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课程整合就是将原有的几门相近学科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课程;B.课程整合就是各种姿势之间的拼凑与叠加;C.课程整合就是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D.课程整合就是学科间的整合。36.对课堂导入的具体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 )A.课堂导入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B.课堂导入可以起到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C.课堂导入可以起到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领作用;D.课堂导入可以起到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37.下面对提问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 A)A.常规管理性问题起到管理学生的作用;B.记忆复述性问题起到有效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作用;C.判断说理性问题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D.启发探索性问题起到引发思考探索的作用。38.下面对“探究性学习”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B)A.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探究的结果;B.探究性学习重在掌握知识的数量而非知识技能的应用;C.探究性学习重在参与探究性实践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D.探究性学习重在课外实践而非教材内容的解读。39.下面对课堂讨论的内容设置不恰当的一项( B )A.把握重难点; B.基础知识;C.关注最近发展区 D.学生易错点。40.对作业有效性的叙述正确的一项( D )A.作业的效果; B.作业的效率;C.作业的效益; D.三者都是。41.不属于课堂自主学习中常见问题的是( D )A.过分自主,放任自流 B.忽视生态,强于设计C.零问碎答,无的放矢 D.一线串珠,分层施教42.教师反思自身素质问题时错误做法是(A)A.学生用心努力够不够; B.知识传授方法是否恰当;C.学生学法是否可以改动; D.教学目标确定是否过高。43.下列语文作业设计中不属于创编型作业的是( B )A.表演课文 B.收集资料C.仿写续写 D.动手操作44.不属于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是( A )A.由此及彼,循序渐进 B.归纳总结C.设置悬念,预示新课 D.画龙点睛45.“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学习本身也不是目的,升学当然更不能成为目的。”这句话说明的观点是( B )A.用生活来教育 B.为生活而教育 C.生活等于教育 D.教育即生活46.读懂教材的目的是( C ) A.照搬教材 B.避免给学生讲错误知识 C.在理解教材以后更合理地处理教材,给学生呈现更合适的教学内容 D.把作者的观点无批判地呈现给学生47.我县正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部分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了不同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要( A ) A.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B.以提高学生成绩来设计 C.找出包医百病,应对所有教育情境的方法。 D.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刻意追求教学成绩48.教学空间是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场所,对师生健康和安全的保障是教学空间管理的( D )A.民主性要求 B.教育性要求 C.科学要求 D.第一要求49.“张俊同学认真听同学回答问题,表现很好!”这是( D )A.评价行为和过程 B.评价纪律 C.评价结果 D.评价人格50.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D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教师成长情感、态度、价值观51.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52. 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A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53.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54.学生的各项发展中不是课程的落脚点的是( D )A.全面发展B.终身发展C.个性发展D.身心发展三、判断题。1.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相同。( ) 2.导入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 ) 3.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技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 4.板书设计是思维的外壳,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有极强的个性特征。( ) 5.课堂教学“提问什么”的实质是选择和组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的问题。( ) 6.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是有效提问和有效教学的前提。( ) 7.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活动的过程。() 8.探究性学习具有学科综合程度高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自主性强的特点。( ) 9.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他们是构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特征,而不是三种学习方式。( ) 10.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弱化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取代学生的体验和感知,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 11.多媒体课件作用的大小是由课件本身决定的。( ) 12.仔细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入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13.教师的教育价值在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原因。() 14.课堂的自主学习应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握教学设计方向。( ) 15.教学反思就是静坐冥想,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式的回忆漫想。( )16.写反思日记必须具备“挑剔问题”的意识,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的计划。( )17.观课说明等同于说课,都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 )18.“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19.“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首先基于对师爱的信任。 ( )20.关注教学效益就要专于学科本位,画地为牢。()四、简答题。1.什么是了解学生? 答:所谓了解学生,概括的说就是摸清学生过去的“所作所为”,现在的“所思所想”。2.一个自身素质不错的孩子,纠结在听够了就玩的状态中无法自拔,恰当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答:所谓恰当的解决方式就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如通过观察,谈话,调查等手段了解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沟通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补救措施,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健康发展。 3.教师应如何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利用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积极性呢?答:1、教师通过校园生活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2、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3、要多启发诱导,经常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4.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应注意哪几点? 答: 因人而异,找各样学生谈话 表扬和批评要注意度、量 批评要注意分寸5.表扬过程中针对问题学生我们应注意到哪几个原则? 答: 以鼓励为主的原则、以引导为主的原则、以促进转化为主的原则、扬长避短,长善救失的原则。6.表扬学生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答:少表扬学生的聪明或能力;少表扬学生某一行为的结果;多表扬学生的方法7.试简析下面中国石拱桥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何问题?怎样修改更恰当?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设计1、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答:(教学目标不具体,语言模糊不清。)1、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2、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章,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3、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概括能力。8.试简析郑和下西洋教学片断中的提问存在什么问题?郑和下西洋教学片断师:郑和是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出色的航海家?生:是。师:他是不是我国历史上的探险家?生:是。师: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到自豪吗?生:自豪。答:出现反复提问。问题毫无价值、学生无需动脑筋的问题,容易造成学生脑疲劳,影响学生思维深度的发展。问题的水平有限。9.概括说明教师在提问有效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答:1、问题的表面化、简单化;2、问题的随意性;3、问题形式的单一化和教师点评的简单化;4、问题设计缺乏梯度;5、教师提问的范围缺少普遍性;6、提问缺乏互动性;7、提问缺乏艺术性。10.简答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哪些?(P121) 目光注视法。情绪感染法。趣味激励法。目标指引法。疑问法。停顿吸引法。激励法。扮演法。语言表演法。暗示法。11.简述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利弊。答:利:1、恰当使用现代技术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2、变微观为宏观,变无形为有形,突破教学重难点;3、变无法实现为现实,提高教学效率;4、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弊:1、为追求使用课件,不关注学情,导致事倍功半;2、不择时机使用课件,学生缺乏真实体验;3、盲目选择多媒体素材,分散学生注意力;4、一味追求信息容量,误导学生学习;5、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忽视传统教学的作用12.简要说说围绕问题进行有效讨论的意义?常见课堂教学组织讨论的问题有哪些?答:意义: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有利于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 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多元的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教学相长的目标。问题:讨论目标不明。讨论参与低。讨论不关注实效。讨论时机不恰当。讨论问题设计不当。 不知如何参与讨论。教师缺乏有效引领。13.怎样才能选择好小组合作的恰当时机?(P177)答: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应选择在:一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二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三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四、 独立完成低效率时。五、个人认识较片面时。 13.简析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答:(教材298页)1 特殊意义 :第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 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 2 教学反思的存在价值 首先,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学反思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因而,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就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 第三,教学反思采用的方法是教学行为的研究法,也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 第四,教学反思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从而,教师角色变成了学习型、研究型。 最后,教学反思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从而,思维质量得以提高。 3 反思的新作用 :( 1 )反思可以更好地凝练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 2 )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 ( 3 )加速自己的教师专业化进程 14.先学和自学有什么追求和价值呢?答:首先,先学和自学立足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通过先学和自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学习者必须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 其次,先学和自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有准备。再次,先学和自学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15.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的便利有哪些? 答: 1、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拓展了人的视野。2、多媒体提供了多样的信息表达方式。3、多媒体提供了互动平台,互动的适时性、虚拟情景中的平等性。4、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来源。16.怎样才能让有效议课致力理解教学?答: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2、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3、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立场和方式。4、有效议课要致力于推进有效教学。5、有效议课要致力于发线教学中的关系和可能。17.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怎样划分评价的类型?答:1、关注过程行为的评价和关注结果人格的评价。2、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3、高厉害评价和低厉害评价。4、横向评比和纵向评价。5、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18.考察教学效率要关注学生学得如何,从哪些方面来评判学生学得如何呢?答: 1、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关注度学生的目光是否跟随教师的一举一动,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很投入,很积极的参入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对问题情境关注,表现出浓厚兴趣。2、从学生的交流答问看参与度一是看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是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三看回答问题是否自信确切。3、从学生的动手操作看实践度一是实验操作前的准备交流是否迅速,二是实验中的分工合作是否到位,三是实验后的总结与反馈是否有效。4、从学生的提问质疑看思维度学生是否能大胆提问,能发表创造性。 5、的意见或见解,能做到乐问,善问。19.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哪些要求?(不同学科答案不同) 答: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0.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包括哪些?(不同学科答案不同) 答: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21.制定新课程目标体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体现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注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期望发展水平的统一发挥学生特殊功能与课程整体功能的统一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新课程目标体系的制定依据22.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3.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关于课程标准的复习参考第一部分:基本内容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的性质: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记住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4.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5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新课程标准结构: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一般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根据上述的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来阐述目标。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同时要求在易误解的地方或陈述新出现的重要内容时,提供适当的典型性的案例,以便于教师的理解,同时也是引导一种新观念的有效方法。2001版课程标准和2011版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以数学为例)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三、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