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调查报告.doc_第1页
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调查报告.doc_第2页
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调查报告.doc_第3页
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调查报告.doc_第4页
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处置的调查报告传染病的个案调查与疫情处置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要工作,合理的疫情处置可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特别是二代发病率)。对传染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则可以为病因提供线索,为后续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镇卫生院承担着金湖县城所有的传染病疫情处置任务,每年处理数百起传染病病例的个案调查及数十起聚集性疫情的处置工作。我镇每年都有手足口病的聚集疫情,主要在各托儿所发生,以春秋两季为主要发病季节。*机关幼儿园在2012年5月份发生了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事件,现将疫情处置情况报告如下。1.事件经过2012年5月14日接防保所疫情监测人员报告,我镇机关幼儿园在一周内发生了9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有8例在一个班。我院立即组织分管院长、防保所传染病管理人员前往该园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又连续发生了7例病例,卫生院采取边调查边处置的方法,最终平息了此次疫情。*机关幼儿园发病时在园数儿童为1100名。2012年5月8日至6月1日该园先后发生16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分别为:首例为5月8日发病, 5月11日-14日8例。至6月1日累计发生16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该园在卫生院的参与下采取了对教师的培训,严格晨检,隔离患儿,高强度消毒,停课等措施。最终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疫情的平息也为该园处置相关事件提供了经验。2.基本情况*县地处淮河下游,经济状况在全市上游。其中*镇为县城所在地,人口超*万人,城区有四所幼儿园,在园儿童超过千人的有2所,机关幼儿园是其中之一。该园主要针对县城机关事业单位为招收范围,平时卫生保健工作比较扎实,以前未发生过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幼儿园教室为新建楼房,通风良好,每个班级都有教师3人(其中专职保育员1人),全园配有专职保健员2名。食堂卫生状况较好,玩具、毛巾能做到每天消毒。晨检每天在班级进行,记录不完整,只针对有主观症状的儿童进行。每个班级约40人,面积约100,寝室与教室之间有教师办公室和水池相隔,毛巾集中挂放,玩具放学后集中存放并消毒。聚集疫情发生时间25天,季节为春季。3.临床表现与核实诊断无重症病例,16例均有手足口部的红疹,1例有发热症状,14例有口腔溃疡,均无腹泻、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就诊医院均为县人民医院。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及血常规等资料,诊断均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16例患儿均为门诊治疗,无住院。根据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第一条,此次疫情属于聚集性病例。4.个案调查与本次流行特征本次幼儿园聚集疫情总发病人数16人,每名儿童均进行了个案调查和访视,填写了个案调查表和手足口病调查访视表(附后),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无住院病例。41人群分布:3岁4例,4岁10例,5岁以上2例;男性11例,女性5例。42地点分布:家庭居住地分散,无同一小区的儿童。小(4)班8例,小(7)班2例,小(5)班2例,其余4例分布在四个班级,大班2个班各1例。43时间分布:发病前一周均无外出史。从第一例患儿算起,每隔2-3天都有病例发生,其中14日发病5例。15日采取防控措施后病例逐渐减少并于6月1日终止。5幼儿园现场调查于14日下午到该幼儿园现场调查和指导,分别向园长、保健员、保育员询问了在园幼儿数、已患病的幼儿患病前后的生活起居情况及其可能的感染途径,离园后园内已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目前在园幼儿的情况等;查看了幼儿园的卫生设备和各种儿童保健帐册。根据现场调查所见,该园组织管理到位,有领导小组和方案,园和班级均有责任人;培训材料齐全,食堂卫生许可证与健康证齐全并能做到生、熟、成品与半成品分室存放,每天菜谱有留样备查。食品从购进有登记台帐,加工流程符合卫生要求,有专用的清洁池、消毒池;有专供幼儿用的水冲厕所、自来水洗手池、洗手用小毛巾、小肥皂,有供餐具消毒用的消毒柜、室内空气消毒有紫外线灯;幼儿园有晨检用的保健室和隔离室,有晨检药械和晨检记录。但晨检记录不全,主要针对主诉有症状的儿童进行登记,每天只有早晨入园时进行一次晨检;有消毒记录,并且每天在放学后都进行彻底消毒,经现场演示,发现消毒比例为1:500;有1例患儿隔离未到10天就来园。经过现场调查,发现本次聚集性疫情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晨检不彻底,次数少,对处于无症状阶段的患者漏检。消毒方法不对,有患儿的班级消毒方法使用的是预防性消毒方法,比例不对,次数不够。隔离不彻底,有1例患儿隔离期限未到10天。培训不科学。培训内容与考核试卷过于简单,内容不全面。报告制度执行不严格。事件的发现是通过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系统发现的,而幼儿园保育员发现患儿缺课都未及时上报到园保健室。在调查过程中,同时对保健员和部分保育员进行了指导和培训。对幼儿园保育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共培训幼儿教师30名。同时现场指导日常清洁消毒方法和消毒液的配比、如何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书写了现场指导笔录。6防制措施与效果针对本次流行特征和现场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疫情可能的原因,卫生院采取了边调查边处置的方法,重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61加强隔离。所有患儿必须住院或居家隔离10天以上,并持有医疗机构证明方可继续入园。62每日进行多次体检。分别于早晨入园、就餐、午休后、放学前进行4次体检,重点检查手足口部的皮疹情况。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63停课。针对小(4)班患儿数较多的情况,参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要求,此班级立即停课10天。其它班级只要超过2例的也立即停课10天。64开展专题健康教育。针对家长、儿童、教师开展专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编印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家长版发给所有幼儿,供家长阅读。幼儿教师人手一份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和托幼机构日常消毒方法。65加强通风与消毒。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66确定不同物体与不同班级的消毒方法。没有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班级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保育员、教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洁。搞好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患病儿童所在教室:室内外地面、墙壁(2m高),场所内的各种物品表面,特别是患儿的衣服、被褥,学习用品,玩具,奶瓶和食饮具,厕所、卫生间,污水、垃圾、寝室和活动时所到过的场所(包括门把手、楼梯扶手、游乐设施等)每天二次用1:200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被褥、床单、书籍等经太阳暴晒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从15日至6月1日,共计发生了7例,平均每隔2天发生1例,且不在小(4)班。病例间也无相互联系,可能为其它途径感染。对发生病例的班级同样采取了上述措施,最终经过10天的隔离、停课、医学观察,末发生新病例。本次聚集性病例疫情结案。7问题与建议通过本次聚集性病例疫情处置,发现了一些卫生院及幼儿园传染病防制方面的问题,在处置过程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一并对问题与建议总结如下。71卫生院传染病防制管理人员与各幼儿园保健员互动联系不够密切。信息相互反馈不及时。建议:定期召开专题例会,或建立通讯通道,保持传染病信息的畅通。72传染病群体报告存在漏洞。目前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制的重点是个案处理,采取的是上门进行流调和处置。而对于个案汇总后的群体事件,反应不够灵敏。县级医院只管个体看病、上网报告,而对于报告卡中的“患者工作单位”一栏填写不认真,处于可填可不填现状。建议:加强县、乡、医务室的传染病报告培训。并采取责任追究制。73部门协作不力。各部门只负责本专业上的工作,比如县人医传染科与卫生院之间的协调,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的协调,此次就出现了“停课”不迅速执行的例子,最终证明停课是非常用重要的一环。建议:成立县级传染病协调机构,成员可由传染病主要防制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发生疫情时以协调小组的形式执行下去。74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完善。每年都会发生数起聚集性病例疫情,病种不一,但未见防保所提供专题报告,无每次采取措施及结案后的经验总结。资料收集与管理上存在不足。建议:形成资料收集汇总制度,落实到人,定期汇总,与绩效挂钩,对每次的结案事件进行讨论学习,提高全所人员的业务水平。8调查小结本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共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