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3017高频焊螺旋翅片热管换热器特性的研究.doc_第1页
热3017高频焊螺旋翅片热管换热器特性的研究.doc_第2页
热3017高频焊螺旋翅片热管换热器特性的研究.doc_第3页
热3017高频焊螺旋翅片热管换热器特性的研究.doc_第4页
热3017高频焊螺旋翅片热管换热器特性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热3017高频焊螺旋翅片热管换热器特性的研究徐 通 明 牟 楷南京化工学院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一届热管会议传热传质学会一九八三年八月符号说明A 换热器表面积 米2Ah 换热器蒸发段翅片管管外表面积 米2Ac 换热器冷凝段光管管外表面积 米2 Cp 定压比热 千卡/公斤CDo 光管外径 米Di 热管内径 米d v 热管内蒸汽通道直径 米Dev 容积当量直径 米 NFV 流动净自由容积 米3F 流体阻力系数Gm 通过最小截面积的最大质量流量 公斤/米2时Gc 重力换算系数gc=1.27108公斤时2h 管外换热系数 千卡/米2时Chh 以Ah为基准的管外换热系数 同上hc 以A c为基准的管外换热系数 同上hie 以热管内蒸发段面积 为基准的管内蒸发沸腾换热系数 同上J 热的机械功当量 公斤米/千卡Lg 气流流过的长度 米Nu 努赛尔数P 锅炉内饱和蒸汽压公斤/厘 米2pv 热管内蒸汽压差 同上Q 热流量 千卡/时Q 热流密度 千卡/米2时R 热阻C/W或 千卡/W或米2 C/千卡Reh 传热计算雷诺数Rep 阻力计算雷诺数R 汽化潜热 千卡/公斤ST 热管间距 米SLSL 热管间距 米T 温度 Ctw 壁面温度 Ctf 气流温度 Cthi 换热器热流体进口温 度 Ctci 换热器冷流体进口温度 Cthcp换热器热流体、出口平均温度 CTv 热管内蒸汽温度 Ctm 对数平均温度 CU 总传热系数 千卡/米2时CW 气流速度 米/秒 管壁导热系数 千卡/米2时Cl 液体导热系数 同上 气体粘度 公斤/米秒w 壁温下气体粘度 同上l液体密度 公斤/米3U管内蒸汽密度 同上f翅片效率换热器效率一、引 言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由热管组成的换热器,由于其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结构紧凑,运行周期长等特点,常作废热回收装置,在国外已获得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国内对热管和热管换热器研究和实用计算公式正在蓬勃兴起。除了需要对热管的单管性能进行试验以外,还必需对热管换热器整体性能进行研究。尤其在为提高传热率而广泛采用高频焊接螺旋翅片管作为管壳后,对这种换热器的整体性能研究更为迫切。本文是对气流横掠高频焊接螺旋翅片管管束的换热规律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四十四个工况下的总传热系数的测定,并分离出管外换热系数以及阻力试验,得出相应的计算式。用实验得出的准则方程式和计算式,设计式,设计了两台热管换热器,对此两台热管换热器的性能进行了现场实测,实测数据与设计数据合得较好。二、传热特性的研究1实验模型分析:热虹吸管具有传热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价格便宜等优点,目前地面应用的热管换热器很多采用热虹管作为传热元件。热虹吸管的传热模型如图1所示(1)。热虹吸管的传热过程是由七个传热环节所组成,即 蒸发段管外换热热阻LC膜图1 热虹吸管传热模型LaLe蒸发段管壁导热热阻蒸发段管内蒸发、沸腾热阻。它是由两部份组成(1) 过量充液量形成的液池沸腾换热热阻,沸腾换热系数hp通过量纲分析,可用下式计算 1 (1)(2) 回流冷凝液层流液膜蒸发换热热阻,它可以看成是冷凝换热热的逆过程,液膜传热系数h f可用下式计算(2) (2) 蒸汽由蒸发段流向冷凝段的轴向流动热阻,这热阻与其他各项热阻比较,数量级小得多3,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冷凝段凝结换热热阴,可根据Nusselt 冷凝理论求出平均传热系数(3)其中(4)冷凝段管壁导热热阻冷凝段管外换热热阻上述七个传热环节构成了从高温热源到低温冷源的全部传热过程,这七个传热环节是一个完整的串联热路如图2所示,由此可得总热阻的计算式(5)若忽略蒸汽压差流动过程的热阻R4,则(5)式可以写成R=R1+R2+R3+ R5+ R6+R7 (6)其中R1与R7是管外热阻,R2,R3,R5与R6是管内热阻图2热阻和热路2.实验数学关系式的建立今以蒸发段管外总表面积为基准,则总传热率的方程式为(7)这个方程也是总传热系数U的定义方程。总热阻与各热阻之间的关系可写成(8) 根据式(8),等式左边总传热系数U可以根据实验测得的Q、tm和已知的Ah计算出来。等式右边第二项中的R2与R6, 由于碳钢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甚微,所以当热管尺寸一定时,R2与R6可以认为是常数。等式右边的第三项与第四项中,R3可以用式(1)与式(2)进行计算,R5可以用式(3)与式(4)进行计算,单管试验表明用式(1)一式(4)计算误差较小。等式右边的第六项中hc可以采用大容积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公式(4)进行计算,当饱和蒸汽压在1-40公斤/厘米2时其中p与q均可由实验测得。等式右边第一项中的hh是我们所要寻求的量,从传热学知道,气流横掠管束时的换热准则方程为 (10)(10)式亦可写成式 (11) 将(11)代入(8)式,经整理后可得其中(12)(13)(12)两边取对数(14)如果设则(14)式可写成(15)式(15)即为实验数学关系式,y与x成线性关系,通过实验测得四十四对x,y,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就可以求得A与m,从而求得高频焊接螺旋翅片管的管外换热的准则方程式。3.实验装置与方法试验用的热管,光管外径为32.5毫米,翅片高为14.75毫米,翅片间距为6。33毫米,蒸发段长度为500毫米,冷凝段长度为30毫米,冷凝段为光管,热管作成无吸液芯的碳钢-水热虹吸管。试验用热管换热器由14根热管组成,按等边三角形排列,间距sL与sT 为65毫米,共排成9排。由燃油炉产生高温烟气经配风口配入适当的空气后横掠热管管束的加热段,再经引风机排空。冷水用注水泵连续地向热管管束的冷凝段供水,吸热后变成蒸汽经汽水分离及节流膨胀后进入板式冷凝器冷凝成水。烟气进、出口温度由镍铬-镍硅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示测定。烟气流量是用笛形管和倾斜式微压计测量。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用水银温度计和压力表测量,通过节流膨胀测定的干度,并计量蒸发率。从公式(11)中可以看出,管外换热系数hh是几何参数、气流速度和物性参数的函数。在试验过程中几何参数是不变的,而物性参数、p和在烟气成份变化很小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烟气的温度。所以可以认为(16)根据以上分析,试验时维持某一个烟气流速和烟气平均温度作为一个试验工况。实验时烟气温度分别选用240C、280C、320C、350C、和380C,烟气流速是在Reh=6000-14000范围内选取6-9个测点。4.试验结果通过44个试验工况下测得的数据经过计算得出y-x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中看出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的气流横掠高频焊接螺旋翅片管的管外换热 系数的准则方程为 (17)本准则方程的定性尺寸为光管外径d o,定性温度为烟气平均温度t f。适用范围tf=240380C、Ren=600014000。三阻力特性的研究设计热管换热器时,气流通过换热器的压力损失将导致能量损失,直接影响换热器的经济效益。根据相似原理管内流动的准则方程式(6)为(18)或 (19) 由在水平管内流动压差与管长成正比,因此(20)最后可以写成管内流动沿程阻力的统一计算式为(21)对于气流通过换热器内翅片管束时,压力损失可以认为与气流密度成正比与 容积当量直径成反比。S、L、Jameson(7)提出的经验公式为 (22)并推荐(23)(23)式是特定情况下得出的,对于高频焊执着螺旋翅片管管束叉排的情况下,f与雷诺数Rep的关系还需用实验确定。而在北紊流区与Rep的关系一般具有以下形式为了用实验方法来找出系数B与指数n,将(24)式代入(22),经整理后得(25)两边取对数后得(26)今设 则(26)式成为 y=a+bx (27)同样用所选的44个试验工况下得出实验数据计算出44组x1,y。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阻力系数f与雷诺数Rep的关系式(28)度验所得的r与Rep的关系表示在图5上。其中雷诺数Rep用下式计算 (29) 特 尺寸为Dev,定性温度为气流温度tf,适用范围为Rep=2400-6000,t f=240C-380C四讨论1.实验精度分析气流横掠翅片管管束管外换热的准则方程式Nu=0.1370Re+ 0.6338prt的相关系数r=0.912,说明线性关系较好,剩余标准差S=0.0364。说明按3s取分布范围,置信区间为y=a+bx3s即99.7%数值落在此区间内。气流横掠翅片管管束的阻力系数关系式 =1.307Rep-0.2206它的相关系数r=0.90,说明线性程度仍较好,剩余标准差s=0.0139,取3s为分布范围则置信区间为y1=a1+b1x13s说明有99.7%的数值落在此区间内。2.应用范围本文得出的两个关系式,上面已指出了气流温度范围与气流Re的范围,除此之外,还受几何条件的限制,由于我组在设计每小时回收10万到60万千卡热量的热管换热器,普遍采用上述几何尺寸的热管与等边三角形的叉排形式,所以度验结果在这种几何条件下是完全适用的。本文还没有作管径、顺排、管间距、翅片高与翅片间距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与本实验几何条件不同的热管换热器,原则上不能应用本文的结果,但是我们从实际换热器的测试中发现,对于几何条件不同(顺排除外)的热管换热器本文所得的关系式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3.与实测结果对比用本实验所得的关系式分别设计了两台热管换热器,一台是江苏省如东县化肥厂的热管余热锅炉,一台是常州市第四印染厂的热管空气预热器,其设计值与实测值对比如下表常州市第四例子染厂热管空气预热器如东化肥厂热管余热锅炉设计值QUAP(热)AP(冷)24825千卡/时15.20 千卡/米2时C17.9mmH2O12.5mmH2O233100千卡/时(按排烟温度220C30千卡/米2时C33mmH2O实测值QUAP(热)AP(冷)24082千卡/时14.69千卡/米2时C15.1mmH2O8.3mmH2O163700千卡/时(在烟温为208C31.82千卡/米2时C40 mmH2O以上两台热管换热器分别于1982年7月与9月通过了技术鉴定。4.与其他文献对比在资料(8)中对翅片管管外换热系数推荐的准则方程是,而本实验所得的准则方程是,系数略低与前者,指数略高于前者。在资料(9)中推荐了翅片管束阻力系数的计算式为 ,而资料(7)推荐的计算式为 而本实验所得的计算式为与前者较为接近。而资料的对比曲线分别表示在图6与图7上。这种又罗接近又有差异的情况,本文认为是于几何条件,试验范围,试验方法与测度精度等因素的差异所造成的。5.实验方法比较气流横掠管束的换热系数的确定,由于准确测量壁温比较困难,一般均采用从总传热系数中将管外换热系数分离出来的方法。目前采用的有威尔逊法,修正威尔逊法,等雷诺数法及逐次逼近法。最近还有用非稳态法测定管外换热系数。以上这些方法有的在试验时控制因素较多,造成实验条件苛刻。有的数学处理比较繁锁,非稳态一般要采用微处理机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实验程序比较简单,实验条件容易实现,数据处理也不复杂。6.结论本文所得出的气流横掠高频焊接螺旋翅片管管外换热的准则方程在气流温度从240。-380。范围内,Re在6000-14000范围内,几何条件与试验用管束相似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以满足工业用热管换热器设计的精度要求。对于一般的叉排的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同样所得出的阻力系数的方程式f=1.307Re-0.2206在气流温度自240-380和雷诺数Re在2400-6000范围内均可适用。1M.shiraishi “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Two-phase Closed Thermosyphon” 4 th International Heat Pipe Conference 1981.2.S.W.Chi “Heat Pipe Theory and Practice”McGraw-Hill 19763.P.D.D.unn, D.A.Reay “Heat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