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docx_第1页
某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docx_第2页
某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docx_第3页
某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docx_第4页
某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绪论1.1工厂供配电的意义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很小。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可能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做好工厂供电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2工厂供电的原则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10k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遵守规程、执行政策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2、 安全可靠、先进合理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3、 近期为主、考虑发展应根据工作特点、规模和发展计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4、 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作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工厂供电设计是整个工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供电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产及发展。作为从事工厂供电工作的人员,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工厂供电设计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1.3工厂供配电的原始数据1厂区负荷分布 表1-1 厂区负荷分布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11车间动力照明30060.30.80.71.022车间动力照明35080.30.70.651.033车间动力照明400100.20.80.651.044车间动力照明36070.30.90.601.055车间动力照明25050.50.80.81.066车间动力照明15050.60.80.81.077车间动力照明18060.30.80.71.088车间动力照明16040.20.80.651.09锅炉房动力照明5010.70.80.81.010仓库动力照明2010.40.80.81.0生活区照明3500.70.92该厂为一回路10kv进线,本次设计主要依靠任务书、供配电系统。1.4工厂供配电的内容及步骤全厂配电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和性质,生产工艺对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国家供电情况,解决对各部门的安全可靠、经济的分配电能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和步骤如下:1、 供配电系统的主接线、供配电方式的确定2、 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3、 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4、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5、 母线的选择和校验6、 防雷接地7、 完成供配电系统的部分图纸(高、低压系统图,主接线图)第2章 供配电系统的主接线的确定2.1系统主接线的选择原则1.主接线:主接线是指由各种开关电器、电力变压器、母线、电力电缆或导线、移相电容器、避雷器等电气设备依一定的次序相连接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1】2.主接线设计的一般原则: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此外,主接线还应适当考虑发展,有扩充改建的可能性。合理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照顾局部和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1】3.主接线的选择原则:(1)当满足运行要求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断路器,以节省投资。(2)当有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时,二次侧应采用断路器分段的单母线接线。(3)当供电电源只有一回线路,装设单台变压器时候,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4)为了限制配出线短路电流,具有多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时,应采用变压器分裂运行。(5)接在线路上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但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可与电压互感器合用一组隔离开关。(6)6-10kv固定式配电装置的出线侧,在架空线路或有反馈可能的电缆出现回路中,应装设线路隔离开关。(7)采用6-10kv熔断器负荷开关固定式配电装置时,应在电源侧装设隔离开关。(8)由地区电网供电的电源出线处,宜装设供计费用的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9)变压器低压侧为0.4kv的总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或隔离开关。低压侧总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均应采用低压断路器。(10)多层住宅、一般工厂车间等,当其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时,若需使用变压器降压,一般变压器一次侧采用单元式接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接线。这种接线简单、经济,也能适合负荷对可靠性的要求。【1】4.变压器台数的选择:变压器台数应根据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进行选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有大量一、二级负荷,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集中负荷较大。2.2系统主接线的初选和分析1.主接线的初选:考虑已知条件可设计下列两种主接线方案: (1)装设一台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A) (2)装设两台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B) 初选主接线图如下:A主接线图 B主接线图 2.系统主接线的分析 (1)两种主接线的技术比较(表2-1)。表2-1 两种主接线的技术比较比较项目装设一台主变的方案装设两台主变的方案技术指标供电安全性满足要求满足要求供电可靠性基本满足要求满足要求供电质量由于一台主变,电压损耗较大由于两台主变并列,电压损耗较小灵活方便性稍差灵活性更好扩建适应性稍差更好(2)两种主接线的优缺点比较(表2-2)。表2-2 两种主接线的技术比较比较项目装设一台主变的方案装设两台主变的方案优点接线方式简单清晰、设备少、经济、操作方便。技术成熟,便于检修。造价低。供电可靠性能高,供电灵活。一台主变检修时,另一台可以正常供电。缺点母线发生故障时,必须全厂停电检修。操作容易出错。2.3系统主接线的确定停电影响不大的负荷属于三级负荷,如工厂的附属车间、小城镇的公共负荷等。【8】所以,该厂为三级负荷供电,容量大于1250kva,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根据以上分析,选择用两台变压器供电。主接线图为(B)。图中,变压器用T1T2表示,全厂用电用D1-D12表示。D1-D8为车间动力,D9为锅炉房动力,D10为仓库动力,D11为生活区照明,D12为除生活区照明以外的其它照明。主接线简图见图2-1。主接线系统图为附录1 。图2-1 主接线简图2.4供配电方式 主接线如图附录1所示,为一回路10kv进线。装设两台变压器分别对各自的回路供电。由于是三级负荷,当变压器或者电源故障时,可停电,待故障切除后再合闸维持供电。第3章 负荷计算3.1负荷计算的方法和公式1.计算负荷的概念: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同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热效应相等。【1】2.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若电气设备数量和容量不清楚,可以用负荷密度法、单位指标等,本次设计由原始数据可知电气设备的数量和容量,略过此步;又需要系数法主要使用于用电设备较多,且容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二项式法主要考虑的是大容量设备的影响,适用于容量相差很大的情况。【1】鉴于此机械厂的负荷分布情况,因此选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3.需要系数法就是将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PN乘一个需要系数Kx,即得到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Pc(KW)。此次负荷计算采用逐点计算,由用电设备处逐步向电源侧计算,计算点的选取由使用的需要来确定。其中确定点D1-D12,C1C2,B1B2,A ,如图2-1。4.此次计算所用到的公式: Pc=Kdi=1nPNi Qc=PctanSc=Pc2+Qc2Ic=Sc3UrPc=KpKdi=1nPNiQc=KQPctanPT=P0+PKScSr2 QT=SrI0%100+Uk%100ScSr2 Pav=1 补偿后功率因数取0.93 ,全厂有无功同时系数取0.9,高压侧电压为10KV,低压侧电压为380V 。3.2变压器T1处的负荷计算1.计算D1D4点的计算负荷 这一级负荷设备都是单台负荷设备,计算负荷如下(表3-1)。表3-1 D1D4点的计算负荷计算点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计算有功功率Pc/KW计算无功功率Qc/Kvar计算视在功率Sc/KVA计算电流Ic/AD13000.30.79091.82128.57195.34D23500.30.65105122.76161.54245.43D34000.20.658093.54123.08187D43600.30.6108144180273.482.计算C1的负荷(表3-23)。表 3-2 C1的计算负荷计算点成组设备计算有功功率 Pc/KW成组设备计算无功功率Qc/KW同时系数Kx计算有功功率Pc/KW计算无功功率Qc/kvar计算视在功率Sc/KVA计算电流Ic/A C1383452.120.9344.7406.91533.29810.24 C1点的计算负荷未计及补偿,同时由于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设有自动无功补偿装置,补偿目标值为变压器高压侧不低于0.9,所以C1点的计算负荷应为补偿后的值(表3-3)。表3-3 C1的计算负荷计算点补偿前功率因素cos1补偿后功率因素cos2无功补偿装置容量Qcc/kvar实际补偿容量/kvar(24台,12kvar/台)补偿后计算有功功率Pc/KW补偿后计算无功功率Qc/kvar补偿后计算视在功率Sc/KVA补偿后计算电流Ic/AC1 0.65 0.93266.76288344.7118.91364.64544 补偿后的目标值cos可知在一般情况下,取值大于或等于0.93时,补偿后的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满足0.9。补偿后的实际功率因数为0.9453。3.计算B1点的计算负荷 B1点的计算负荷就是C1点的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1的功率损耗。根据C1点的计算视在功率,可对变压器进行选择,选择变压器额定容量500KVA,则其负荷率为72.93%。计算结果如(表3-4)。 表3-4 计算点B1的负荷 (S7500/10, Ur=10KV)计算点空载损耗Po/kw短路损耗Pk/kwUk(%)Ik(%)变压器有功损耗/kw变压器无功损耗/kvar计算有功功率Pc/kw计算无功功率Qc/KVA计算视在功率Sc/KVA计算电流Ic/AB11.086.941.94.7520.137349.45139.05376.121.71 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素为0.9291,满足要求。3.3变压器T2处的负荷计算1.计算D5D12点的计算负荷 这一级负荷设备都是单台负荷设备,计算负荷如下(表3-5)。表3-5 D5D12点的计算负荷计算点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计算有功功率Pc/KW计算无功功率Qc/Kvar计算视在功率Sc/KVA计算电流Ic/AD52500.50.812593.75156.25237.4D61500.60.89067.5112.5170.93D71800.30.75455.0977.14117.21D81600.20.653237.4149.2374.8D950 0.70.83526.2543.7566.47D10200.40.8861015.19D113500.70.924.5118.66272.22413.6D12530.8142.4042.464.422.计算C2的负荷(表3-67)。表 3-6 C2的计算负荷计算点成组设备计算有功功率 Pc/KW成组设备计算无功功率Qc/KW同时系数Kx计算有功功率Pc/KW计算无功功率Qc/kvar计算视在功率Sc/KVA计算电流Ic/A C2631.4404.660.9568.26364.19674.951780.73 C2点的计算负荷未计及补偿,同时由于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设有自动无功补偿装置,补偿目标值为变压器高压侧不低于0.9,所以C2点的计算负荷应为补偿后的值(表3-7)。表3-7 C1的计算负荷计算点补偿前功率因素cos1补偿后功率因素cos2无功补偿装置容量Qcc/kvar实际补偿容量/kvar(12台,12kvar/台)补偿后计算有功功率Pc/KW补偿后计算无功功率Qc/kvar补偿后计算视在功率Sc/KVA补偿后计算电流Ic/AC2 0.84 0.93142.47122568.26220.19609.43925.93 补偿后的目标值cos可知一般情况下,取值大于或等于0.93时,补偿后的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满足0.9。补偿后的实际功率因数为0.9324。 3.计算B2点的计算负荷 B2点的计算负荷就是C2点的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2的功率损耗。根据C2点的计算视在功率,可对变压器进行选择,选择变压器额定容量800KVA,则其负荷率为76.18%。计算结果如(表3-8)。 表3-8 计算点B2的负荷 (S7800/10, Ur=10KV)计算点空载损耗Po/kw短路损耗Pk/kwUk(%)Ik(%)变压器有功损耗/kw变压器无功损耗/kvar计算有功功率Pc/kw计算无功功率Qc/KVA计算视在功率Sc/KVA计算电流Ic/AB21.549.94.51.57.2921.623575.55241.82634.2936.04 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素为0.9219,满足要求。3.4整个系统的负荷计算 计算结果如(表3-9)。表3-9 整个系统的负荷计算计算点B1,B2计算点有功功率之和p/kwB1,B2计算点有功功率之和Q/kw同时系数计算有功功率Pc/kw计算无功功率Qc/KVA计算视在功率Sc/KVA计算电流Ic/AA925380.870.9832.5342.78900.3151.98第4章 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短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所谓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或者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相与地之间的短路。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所造成的后果也十分严重,短路电流将引起电动力效应和热效应及电压的降低。因此,短路电流计算是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的选择、接地计算以及继电保护选择和整定的基础。【7】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是用来合理选择和校验各种高、低压电气设备,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便于系统运行维护和事故分析。所以,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应考虑系统中最严重的短路情况-三相短路。在电力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中,短路电流计算通常有标幺值法和有名值法两种,本次设计采用标幺值法计算短路电流。采用标幺值法计算的优点是可以规避因变压器两侧电压等级不同带来的计算和表达上的麻烦。具体就是(1)便于比较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特性;(2)便于判断电气设备和参数的好坏;(3)可以使用短路计算工作简化。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有:确定基准值计算各元件电抗标幺值绘制等效电路图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4.1短路电流计算的公式 1.基准容量,工程设计中通常取 2.供配电系统各元件电抗标幺值1) 电力系统的电抗标幺值 Sk为电力系统变电所高压馈电线出口处的短路容量。2)电力线路的电抗标幺值式中, L为线路长度,x0为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抗,可查手册。查手册的 X0=0.085。3)电力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么值求出以后,即可利用其等效电路图进行电路化简求总电抗标么值。4)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周期分量有效值的标么值按下式计算:由此可得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其他短路电流:(对高压系统)(对低压系统)三相短路容量:Sk=3UavIk342确定基准值、计算各元件电抗标幺值 1.确定基准值 Kim=1.8 2.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电力系统的电抗标幺值 X1*=0.252)电力线路的电抗标幺值 X2*=0.733)电力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 X3*=8 X4*=5.6254.3短路电流计算图根据电气主接线图,绘制出短路电流计算图。高压侧10kv进线末端确定K1为短路点,电源进线长度为10km,变压器T1低压侧380v母线确定K2为短路点,变压器T2低压侧380v母线确定K3为短路点。绘制等值电路如图4-1所示。图4-1 等值电路4.4短路电流的计算(1)K1点短路时总电抗标幺值为 X*=0.98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为 IK13=5.6KA 其它三相短路电流 ish 3=14.28KA Ish 3=8.46 KA IK13=5.6 KA 三相短路容量 SK13=102.04 MVA(2)k2点短路时总电抗标幺值为 X*=8.98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为 IK23=16.07 KA其他三相短路电流为 ish 3=29.57 KA Ish3=17.51 KA IK23=16.07 KA三相短路容量为 SK23=11.14 MVA(3)K3点短路时总电抗标幺值为 X*=6.6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K33=21.87 KA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sh 3=40.24 KA Ish3=23.84 KA IK33=21.87 KA三相短路容量 SK33=15.15 MVA 将以上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绘制成表如表4-1所示。表4-1 三相短路电流及短路容量计算结果短路电流及容量Ik3KAish 3KAIsh3KASK33MVA K15.614.288.46102.04K2 16.0729.5717.5111.14K321.8740.2423.8415.15第5章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电气设备及线缆的选择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步骤,其选择的恰当与否将影响到整个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故必须遵循一定的选择原则。选择电气设备的最高允许电压,一般可按照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UN不低于安装地点电网的工作电压U来确定,即满足UNU;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IN不得小于安装地点电气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N,即满足ININ。各电气设备名称对应,见电气主接线图(附录1) 。5.1进线电缆的选择、校验 电力电缆的选择应符合如下条件:线缆应满足正常负荷下的长期运行条件;应能承受故障时故障电流,尤其是短路电流的短时作用;为保证电源质量,必须限制线路上的电压损失,以满足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要求,即应该满足线路电压损失的要求;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应考虑线路的经济运行。综上所述,从表34【1】选择铜芯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其截面为25mm2 的三心电缆。当35时 对T1 Ial=125A21.71A 对T2 Ial=125A36.04A 即YJV-10-325满足要求。5.2高压设备的选择、校验1.选择QF2高压断路器,根据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 IN=SN3UN=27.5A,查表111,选择真空断路器ZN3-1-I。表5-1 高压断路器选择校验表序号ZN3-1-I选择要求装设地点电气条件 结论项目数据项目数据1Ur10kvUN10kv合格2Ir630AIC27.5A合格3I8KAIk35.6KA合格4Imax20KAish314.28KA合格5It2t884=256KA2SIt2tim5.65.61.2=37.9KA2sS合格2. 选择QF3高压断路器,根据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 IN=SN3UN=44A,查表111,选择真空断路器ZN3-1-I。表5-2 高压断路器选择校验表序号ZN3-1-I选择要求装设地点电气条件 结论项目数据项目数据1Ur10kvUN10kv合格2Ir630AIC44A合格3I8KAIk35.6KA合格4Imax20KAish314.28KA合格5It2t884=256KA2SIt2tim5.65.61.2=37.92KA2S合格3. QF1断路器的选择和QF2,QF3相同,同样选择ZN3-1-I断路器。 4. 选择QS34处隔离开关 查表12【1】,选择GN-10T/200高压隔离开关。选择校验结果列于下表。表5-3 高压隔离开关选择校验表序号GN-10T/200选择要求装设地点电气条件 结论项目数据项目数据1Ur10kvUN10kv合格2Ir200AIC27.5A合格4Imax25.5KAish314.28KA合格5It2t500KA2SIt2tim5.65.61.2=37.92KA2S合格5.选择QS56处隔离开关 查表12【1】,选择GN-10T/200高压隔离开关。选择计算结果列于下表。表5-4 高压隔离开关选择校验表序号GN-10T/200选择要求装设地点电气条件 结论项目数据项目数据1Ur10kvUN10kv合格2Ir200AIC44A合格4Imax25.5KAish314.28KA合格5It2t500KA2SIt2tim5.65.61.2=37.92KA2S合格6.QS12隔离开关的选择和QS34,QS56相同,同样选择GN-10T/200隔离开关。7.TA1,TA2,TA3及进线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TA1处,根据10kv额定电流为27.5A查表151,选择变比为50A的LQJ-10型电流互感器,Kes=225, Kt=90,0.5级二次绕组的ZN=0.4(1) 动稳定校验Kes2IN=225*1.414x0.4=127.26ish3=14.28KA,满足动稳定要求。(2)热稳定校验 KTIN2xt=1296I32xTIM=5.6x5.6x1.2=37.63满足热稳定要求。 所以,选择LQJ-10型电流互感器满足要求。TA2处,根据10kv额定电流为44A查表151,选择变比为75A的LQJ-10型电流互感器,Kes=160, Kt=75,0.5级二次绕组的ZN=0.4(1)动稳定校验Kes*2IN=160*1.414*0.4=127.26ish3=14.28KA,满足动稳定要求。(2)热稳定校验 KTIN2xt=900I32xTIM=5.6x5.6x1.2=37.63满足热稳定要求。 所以,选择LQJ-10型电流互感器满足要求。TA3跟TA2相同,所以,选择LQJ-10型电流互感器满足要求。8.电压互感器TV的选择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配置,除应满足一次回路的额定电压外,其容量与准确度等级应满足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要求。负荷分配应在满足相位要求下尽量平衡,接地点一般设在配电装置端子箱处。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不需进行动稳定、热稳定校验。【7】 根据10kv额定电压,查表16【1】 ,选择JSJW-10型电压互感器。9.变压器及补偿装置关于电力变压器,在负荷计算处已经选择。其选择主要是对容量和最大负荷率两个参数加以选择。常用变压器容量系列为R10系列。即变压器容量等级是按R10=1010=1.26为倍数确定的,如100KVA、125KVA、160KVA、200KVA、250KVA、315KVA等;最大负荷率一般取=ScSrT=75%85%;所以,选择T1为S7-500/10,T2为S7-800/10。关于补偿装置,在负荷计算处也已选择。其选择主要是对补偿容量的选择。所以选择两处补偿装置为BW-0.4-12-3。5.3低压设备的选择根据电流电压选择原则选择低压设备。选择电气设备的最高允许电压,一般可按照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UN不低于安装地点电网的工作电压U来确定,即满足UNU;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IN不得小于安装地点电气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N,即满足ININ。1.低压断路器有框架式、塑壳式、模数化型短路器。塑壳式低压断路器具有瞬时长延时性,主要用于低压配电柜中,作为配电线路电动机、照明电路及电热器的设备的电源控制开关及保护。本次设计选择塑壳式低压断路器。根据以上电压电流选择原则,从表21【1】可选择低压断路器,选择结果列于下表(表5-5)。表5-5 低压设备选择明细表设备名称选择型号设备名称选择型号设备名称选择型号QF-4MW06630AQF-13NS100100ATA-8200/5QF-5MW101000AQF-14NS100100ATA-9300/5QF-6NS250250AQF-15NS100100ATA-10300/5QF-7NS400400AQF-16NS630630ATA-11200/5QF-8NS250250AQF-17NS100100ATA-12150/5QF-9NS630630ATA-4600/5TA-13100/5QF-10NS400400ATA-51000/5TA-1475/5QF-11NS250250ATA-6200/5TA-1520/5QF-12NS250250ATA-7300/5TA-16500/5TA-1775/52.低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原则为除上述电压电流原则外,主要考虑准确度等级和互感器变比,一般要求Ir1=1.25-1.57Ic。所以,选择LMZ1-0.5型电流互感器,选择结果列于表5-5 。3.低压线路一般以载流量条件选择导线截面,其通过计算电流IalIc选择。所以,低压出线处导线选择塑料绝缘型,它绝缘性能良好、价格低廉、在室内铺设常用。根据电压电流选择原则,选择低压出线侧导线列于下表(表5-6)。表5-6 低压导线选择明细表导线出处选择型号导线出处选择型号导线出处选择型号D1BV-50D2BV-70D3BLV-70D4BLV-120D5BV-70D6BLV-70D7BLV-35D8BV-16D9BV-10D10BV-2.5D11BV-185D12BV-105.4母线的选择供配电系统中,各种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主母线,发电机、变压器与相应配电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统称为母线。其中,母线起汇集和分配电能的作用。【4】在通常的工程应用中一般都采用铝母线,本次设计采用散热条件较好,便于固定和连接的矩形硬铝母线。一般,硬母线的选择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即IalIc,Ic为母线的长期最大工作电流,Ial为相应温度母线长期允许通过的电流值。所以选择母线如下:(1)BW母线选择LMY硬吕母线,165A=IalIc=21.71A。查表29【1】,选择LMY-3(304)。(2)BW1母线选择LMY硬吕母线,1425A=IalIc=544A。查表29【1】,选择LMY-3(1006)。(3)BW2母线选择LMY硬吕母线,1900A=IalIc=925.93A。查表29【1】,选择LMY-3(1208)。(4)母线的热稳定校验应满足Amin=I3timaC S,其中C为热稳定系数,查表4-8【7】得97,tima为假想时间,取1.2 。I3为三相短路电流。所以对于母线:BW Amin=63.21120=S,满足热稳定BW1 Amin=188.52600=S,满足热稳定BW2 Amin=246.88960=S,满足热稳定(5)母线动稳定的校验应满足alc,其中应为是硬铝母线,al=70MPa; c为短路时母线的计算应力。当母线档数大于2时,设母线跨距为1.1m,母线中心距为0.5m,Kf查表得0.7。则c=3Kfish2lD10-7l0.0167bh2。所以,对于母线:BW 70=alc=0.45(满足动稳定要求)BW1 70=alc=1.92(满足动稳定要求)BW2 70=alc=3.56(满足动稳定要求)结合第2、3、4、5章,可以给出此次设计的高低压系统图,图见附录2,附录3。第6章 防雷接地6.1 防雷防雷设备因为为屋内防雷,所以用的是避雷器。避雷器就是用来防止雷电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线路进入变电所或者其他建筑物内,以免危及被保护设备。避雷器的作用是限制过电压以保护电气设备。【6】避雷器应与被保护设备并联,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电源侧。当线路上出现危及被保护设备的过电压时,避雷器的火花间隙就被击穿,或由高阻变为低阻,使过电压对大地放电,从而保护了设备的绝缘。 防雷措施为:架设壁垒线,提高线路本身绝缘水平,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6.2接地 将电气装置中应该接地的部分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良好的连接起来称为接地。【7】接地体与接地线总称为接地装置。接地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