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受伤的救护.doc_第1页
第七章 脊柱受伤的救护.doc_第2页
第七章 脊柱受伤的救护.doc_第3页
第七章 脊柱受伤的救护.doc_第4页
第七章 脊柱受伤的救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脊柱受伤的救护第一节脊柱受伤的原因及症状一、脊柱受伤的原因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溺水者都会发生脊柱骨折。但是,如果发现有下列情况出现,则应考虑采用脊柱受伤的处理办法,切不可使用肩背运送。1、事发前曾在浅水区域跳水;2、事发前曾有不恰当的入水姿势;3、事发前头部曾撞到池边、池底或其它物件;4、出现有脊柱骨折的症状等。二、脊柱受伤的症状(一)脊柱骨折的一般症状:1、受伤处感到痛楚;2、颈部或背部红肿或淤青;3、脊柱变形或歪曲;4、脊骨失力、颈部有坠下的感觉。(二)脊髓受损的症状由于脊髓位于脊柱之内,所有,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脊髓受伤,出现下列情况:1、受伤处以下的肢体出现软弱无力或瘫痪;2、肢体麻木、部分甚至完全失去感觉;3、呼吸困难;4、休克甚至昏迷。第二节脊柱受伤的急救器材当游泳者在水中脊柱受伤时,救生员应利用颈套、急救板等器材对受伤者进行固定和搬运。一、颈套颈套(图1)是用来固定怀疑颈椎受伤的游泳者。在使用颈套时,对不同体型的受伤者,必须严格地选择适合的尺码。若颈套太长,受伤者的颈椎会往后伸,令其嘴巴紧闭,妨碍救生员检查受伤者的呼吸。若颈套太短,则不能有效地固定颈椎,而下颚会滑离托垫,造成颈部过度向前弯曲。太紧太小的颈套,亦会妨碍受伤者颈部静脉血液回流。图1(一)使用方法:1、使受伤者呈仰卧后,首先,救生员应小心地将其颈部置于“正中位”,即头部仰至嘴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鼻尖与肚脐呈一直线;2、救生员用手指度量受伤者由下颌骨角下方到锁骨的距离,然后选择适合受伤者的颈套;3、将颈套小心地穿入后颈,然后,慢慢地将下颌垫小圆点与受伤者的下颌尖吻合;4、小心绑紧颈套,注意避免移动受伤者的头颈和脊椎。(二)注意事项:1、移动受伤者头至“正中位”时,如遇到阻力或受伤者感到疼痛时,应立即停止移动;2、固定之后,在进行搬运等其他动作时,仍应该经常留意受伤者颈部的姿势是否保持在“正中位”;3、切记颈套只能协助防止颈椎移动,并不能完全将颈椎固定在安全位置。二、急救板急救板可有多种形状,但有以下基本要求:1)有浮力的木板或塑胶制成;2)平面坚实,不会因溺水者的重量而变形;3)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以确保运送;4)板旁有多个小孔,以方便穿入及调整固定带的位置;5)有固定颈部的设备;6)有多条固定带,固定身体的各个部位。(图23) 图2 图3第三节脊椎受伤水中处理一、水中处理的步骤1、当发生脊椎受伤时,首先应固定受伤者的颈部;2、确认清醒程度,检查呼吸。若有呼吸,则将受伤者固定在急救板上,搬其上岸;3、若没有呼吸,尽快将其搬运上岸,根据伤者的情况进行急救;4、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场。二、水中处理的一般方法1、减少受伤者颈部和脊柱的移动,及时固定颈部,并使其头部与身体呈一直线;2、保持受伤者面部在水面之上;3、检查受伤者的知觉和呼吸,若没有呼吸,尽快将其运送到岸上,施行人工呼吸;4、尽可能地将受伤者移至浅水区,若一定要在深水区施救,则可利用浮物帮助受伤者和救生员;5、利用急救板固定受伤者,先将其胸部固定在板上,然后固定其颈部和身体的其它部位;6、将受伤者运送至岸上,继续进行施救。三、水中颈部固定技术当怀疑溺水者可能颈部受伤时,必须加倍小心处理,因为其脊髓可能因处理不当而受到损害,造成终身瘫痪,甚至死亡。以下是在水中固定脊柱的方法。救生员在接近受伤者时,要保持水面平静,以免因波浪起伏使受伤者脊髓受损。(一)手钳固定法此固定法可拯救在水面或池底、面部向上或向下的溺水者,但不适用受伤者在极浅的水中和溺水者浮在深水处,而面部朝下。1、溺水者面部向下方法:(以救生员在溺水者的右边为例)1)救生员游近溺水者身旁,然后固定其颈部,使其头颈与身体呈一直线;2)救生员的右手臂从溺水者的右腋下穿至其胸前,肘关节紧贴其胸部,手紧握溺水者的下颌。救生员左手在水面,肘关节紧贴溺水者背部,手掌紧托其后枕(图4)。3)救生员向溺水者的右面下潜,溺水者随救生员转身而面部翻转朝上(图57)。 图4 图5 图6 图7注意事项:1)应先用肘关节固定溺水者身体,然后用手掌和手指固定其头颈部;2)翻转溺水者时,需在水面进行,切勿将溺水者推离水面或压入水中;3)手握溺水者下颌时,应避免完全封住其口鼻。2、溺水者面部向上方法:救生员同样用双手固定溺水者的头颈与身体,方法与溺水者面部向下相同,但要先用在水底下的手固定溺水者的背部和后枕,然后再用另一手固定其胸部和下颌(图8)。 图8(二)手臂固定法此固定法在浅水和深水区均可使用,溺水者面部向下,浮在水面上。方法:1)救生员从旁边接近溺水者,抓紧溺水者上臂近肘关节处(同侧手相抓),用溺水者双臂固定其头颈;2)保持溺水者颈部与身体呈一直线;(图9)。3)将溺水者缓缓地向前推,使其整个身体浮在水面上(图10)。4)将溺水者向自己身体另一方向反转,使其面部向上(11)。5)继续保持溺水者颈部与身体呈一直线,其肩膀应枕在救生员前臂上(图12)。 图9 图10 图11 图12四、上岸法当救生员在水中固定了溺水者之后,应尽快将其运送到岸上,采取进一步急救措施。(一)有急救板固定运送法用急救板固定和运送至少需要二名救生员,若人员充足的话,则拯救行动更容易、快捷一些。1、水中固定方法(图1316)1)救生员(甲)先固定溺水者颈部,将其拖到岸边,救生员(乙)则带急救板下水,并将急救板压入水中,放在溺水者身下;2)当救生员(甲)利用手钳固定法溺水者的颈部时,抓住溺水者下颌的手保持不动,而另一手则放在在急救板下面。若使用手臂固定法时,则要将托在溺水者肩膀下的手移开。而救生员(乙)应同时使用手钳(一手放在溺水者的胸骨和面颊,另一手放在急救板下面)固定溺水者颈部;3)救生员(甲)在板头处,利用其肩膀及胸部托住板头,双手固定在板边,然后,双手放在溺水者面颊两侧,固定溺水者颈部;4)救生员(乙)利用固定带将溺水者固定在急救板上:先固定胸部,然后,固定其他部位,溺水者的颈部用颈套固定。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2、上岸方法(图17):1)将急救板移至浅水池边,头部对池边,与池边呈90度角;2)两名救生员站在急救板两侧,将板头缓缓抬上岸;3)一名救生员上岸,拉板头,另一名救生员在水中推板尾。 图17 (二)无急救板固定运送法(插图1820)此方法需5名救生员协同进行。分工如下:1号救生员:固定溺水者颈部;2号救生员:托溺水者上背;3号救生员:托溺水者腰和臀部;4号救生员:托溺水者下肢;5号救生员:在岸边协助。方法:1)1号救生员先用手钳或手臂固定法将溺水者拖至浅水处,使溺水者与池边平行,在水中,2、3、4号救生员用前臂将溺水者托至与岸平行,掌心向下紧抓岸边;2)1号救生员发出口令,同时将溺水者抬上岸。同时岸上的5号救生员替换1号救生员固定溺水者颈部;3)当溺水者完全放到岸上后,4、3、2号救生员按此顺序将手臂从溺水者背后抽出,但5号救生员则需继续固定溺水者颈部。图18 图19 图20第四节脊椎受伤陆上处理一、陆上颈部固定技术颈部固定技术有头锁、斜方肌挤压法、改良斜方肌挤压法、胸背固定法、头胸固定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在救生员对受伤者上颈套、搬运上急救板、处理呕吐物时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多采用双人或多人配合技术。(一)一般原则1、救生员固定受伤者颈部时,应先稳固自己双手肘关节,然后在扶头;2、开始前先预备有关急救设备:急救板、颈套等;3、必须经常保持受伤者的头部在“正中位”,即头部仰至嘴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鼻尖与肚脐呈一直线;4、在移动受伤者前,须与其他协助救援的救生员明确所转动或移动的方向,然后再实施。(二)颈部固定技术1、头锁用途:维持颈椎自然位置,配合改良推颌法(在畅通气道章节中详细介绍),可将昏迷者气道畅通,并方便戴颈套(图21)。 图21方法:1)双膝跪在受伤者头顶后方,并与其身体呈一直线;2)先稳固双手肘关节,放在大腿上或地上;3)双手掌放在受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中指按面颊,无名指和小指放在耳下,但不要超过耳垂。注意:头锁是最不固定的固定法,因为受伤者的身体仍未固定。2、斜方肌挤压法用途:适用于头皮或面部受伤者,维持颈椎自然位置,方便在侧转受伤者或上急救板时,头部和身体仍能保持同一直线。一般在移动受伤者时,较常用此方法(图22)。 图22方法:1)双膝跪在受伤者头顶后方,并与其身体成一直线;2)稳固双手肘关节,放在大腿上或地上;3)双手虎口张开,在受伤者头部两侧插入肩下至斜方肌,掌心向上,压紧斜方肌;4)用双手前臂紧贴受伤者头部两侧,使其固定。注意:在移动受伤者身体时,必须用前臂稳固受伤者的颈部。3、改良斜方肌挤压法用途:当斜方肌挤压法不能完全固定受伤者头颈时,或转动受伤者时采用此方法(图23)。 图23方法:1)双膝跪在受伤者头顶后方,并与其身体成一直线;2)稳固双手肘关节,放在大腿上或地上;3)一手用斜方肌挤压法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用头锁固定法固定受伤者的颈部;4)手掌与前臂须同时用力将其颈部固定。注意:在转动受伤者时,须起码一只手固定在地上或膝上。若另一肘关节需要离开地面或膝部时,则应尽量将手臂紧贴身体。4、胸背固定法用途:用以固定坐姿或侧卧受伤者的颈部(图24)。 图24方法:1)站在受伤者的侧面,用肘关节与前臂放在受伤者胸骨上,虎口张开,拇指及食指分别按压其面颊;2)另一手臂放在其背部脊骨上,手掌托住后枕,手指锁紧头部。注意:按压面颊的手不能盖住受伤者的口鼻,以免影响其呼吸。5、头胸固定法用途:处理仰卧受伤者时,方便头顶后的救生员转换其他固定方法,作为一种转换的中介。如:由头锁转为改良斜方肌挤压法;上颈套;放置或拿走头部两侧固定物(图25)。 图25方法:1)双膝跪在地上,在受伤者头肩位置;2)肘关节和前臂放在受伤者的胸骨上,手掌放在受伤者面颊上;3)另一手掌放在受伤者额头上,稳固地施压,避免头及颈部移动。注意:切勿转动头颈部或捂住受伤者的口鼻,以免影响其呼吸。以上几种方法在用颈套和急救板固定受伤者时,交替使用。在双人配合交替时,当接替者已稳固后,并有明确的口令后,方可松手。以减少受伤者头颈部不必要的移动。第五节呼吸道的处理当溺水者失去知觉时,其舌头会松弛而后坠;而痰,呕吐物、食物等亦可能聚集在喉部阻塞呼吸道。因此,救生员应有效地替溺水者畅通呼吸道,减少因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窒息死亡的可能。当怀疑溺水者有颈椎受伤可能时,救生员应采用以下方法,打开溺水者的口腔,检查口中是否有异物,畅通溺水者呼吸道。1、提颌法1)救生员跪在受伤者头部侧面;2)一手轻按受伤者前额,以固定其头部;3)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放在受伤者下颌尖处,而拇指放在犬齿旁的下唇;4)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将受伤者的下颌骨提起。2、改良提颌法1)救生员跪在受伤者头顶后面;2)双手拇指分别放在受伤者上颌左右位置;3)双手食指、中指则放在下颌角边缘;4)拇指微用力将上颌向下压,而食指及中指则将下颌向上推。这样,舌头便随着下颌骨被推上而不至阻塞呼吸道。注意:在做以上动作时,应保持受伤者的头颈不固定。第六节呕吐物的处理抢救过程中,如溺水者出现呕吐现象时,应立即将其肩背或侧转,使呕吐物容易排出。但如果怀疑溺水者有脊柱受伤的话,处理时应特别小心,尽量保持其头、颈和颈椎在同一直线。并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处理:1、受伤者没有被固定在急救板上方法:1)一名救生员使用头颈固定技术,保持受伤者颈部固定;2)另外至少要三名救生员扶托受伤者的腰、臀及下肢;3)扶头的救生员发出口令,指示其他三名救生员同时将受伤者侧转;4)一名救生员清理受伤者的口腔,完毕后,再由扶头的救生员发出口令,指示其他三名救生员一同将受伤者放回原位。注意:在侧转和放回原位时,应保持受伤者头、颈和脊柱同一直线。2、受伤者已固定在急救板上方法:1)一名救生员双手放在受伤者头颈两侧保持固定;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