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对艺术摄影的影响.doc_第1页
浅析数字化对艺术摄影的影响.doc_第2页
浅析数字化对艺术摄影的影响.doc_第3页
浅析数字化对艺术摄影的影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学院黄秋儒041602007浅析数字化对艺术摄影的影响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手段之一,它为摄影艺术创作开拓出一个能发挥个性的自由环境,它打破了传统摄影的诸多局限,使艺术摄影有可能步入写意的境界,从而为探索具有民族性艺术摄影的创作方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 引论一百多年前出现了摄影术,接着它开始了快速的发展。摄影技术已成为当代高科技的结晶,现今的全自动相机、数码相机等都是集光、机、电、数字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但是为了全面地了解我们所处的技术地位和摄影的发展方向,对摄影科技再度认识是十分必须的。 从现代控制论出发,照相机是一个控制系统,我们在这种前提下来认识人在摄影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摄影图中输入是被摄对象(景物),输出是照片(图像),控制系统即包括相机和冲扩工具等。主控者就是拍摄者。现今的自动冲扩机和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功能十分强大。已不是过去的暗房所能代替。它们可以并称作后期工序。 艺术摄影是相当重要的。黑格尔在其美学第一卷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力是决定摄影艺术创作成败的重要心理因素。故此要得到一张艺术相片,主要不在于摄影器材性能的优劣,而是摄影者创作的意图和技巧。因为摄影者主要是对一种特定景物的情境提炼-即有选择的取景,剪裁以构图,通过光影虚实以造型,通过远近透视来强调夸张主题去实现摄影者的艺术意图,从而获得典型的意境。 为了进一步说明主控者(摄影者)的创作功能,引用潘天寿在“论画残稿”中的一段文字加以论证。“自然的景物可以如画,终究非真画也;摄影之景物可以如画,然亦非真画也。故画之贵乎师造化也。师自然者,不过假自然之形相耳。无此形相不足以语画,然画之至极则, 终在心源。”这说明了没有自然的景物,则相机无物可拍。怎样拍完全取决于摄者。而创作能力的发挥,则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大家已认同工具是手的延伸,那么作为工具的相机,应是摄影者视角的延伸,而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软件作为工具更是思维的延伸,特别是艺术摄影创意思维的延伸。 众所周知,正确曝光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近十年来各种自动相机都努力去改进其测光能力,以求得到合适的曝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分区曝光的相机。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因为严格地说,现有的任何相机都拍不出一张全面曝光精确的胶片(反转片)。这就是摄影者目前所处的技术地位。二、 数码化带来的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将成为摄影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利器摄影是靠摄影器材创作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它与其它艺术的区别。 1 摄影是被摄对象的 快速纪录,摄影者虽能选择需要的题材和必要的处理手法。但它却只能面临客观存在的某一侧面和特征,且不受摄影者的主观感受而变化,故此摄影只能被动地去揭示客观的视觉美。 2 摄影是时空性极强的艺术,空间性是由摄影的纪录性所决定。摄影者必须身临其境才能创作。时间性的意思是当题材出现或光线理想的瞬间才能按下快门拍摄。更严酷的是一旦快门开启,摄影者再有任何想法都无法更改。 3 摄影是用光作画的艺术,其对光的依赖是各种艺术中最强的。换言之,没光就无法创作。摄影者必须按照光的强度,颜色和方向来组织画面。 上述三点,既是摄影艺术的特点,更是摄影的局限。要拍成好照片关键在于遵循“意在笔先”,即是说要对拍摄对象进行千万次深入的观察,经过思维的加工,形成一幅想象中的画面,突然间映入眼帘的景物正好与原先想象中的画面雷同,从而产生创作激情而按下快门。这个过程正如书中所云:“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由此看出,摄影创作严重受到工具的束缚,摄影人一直在呼唤使用新的工具来解放传统摄影器材对其创作能力的束缚。现今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就是应运而生的利器,它使摄影者在按下快门之后不是一筹莫展,他可以重新构图,修改影调和色彩,甚至移动和删除或增加陪衬景物等等。这就是我们在上面把它作为后期工序单独立项的依据。特别必须强调,摄影者和再造图片者是同一个人,或创作组,靠他人去作后期工序的摄影者是无法真正地进行艺术摄影创作的。 其实,艺术的真谛在于个性,对于视觉艺术-(如绘画摄影)构思立意画面结构的景深光影色调影调都是创作者精心经营的内容。可是对画家就不然。同样对于艺术摄影本身来说,想象和虚构不应简单排斥。过去,由于摄影器材的局限,使艺术摄影受实态的制约,只能以实态的媒介间接地寄寓构思和想象,以图可能提高艺术创作的境界。今天,摄影者如果能熟练地掌握数字图象处理软件,他就有很多特殊的“工具”,去实现超越实态的追求。三、 艺术摄影的功能在美国摄影家C. 杰贝兹.休斯(C.Jabez Hughes)1861年写的文章论艺术摄影中,他将摄影实践分为三种类型。休斯的中间类型是艺术摄影,指的是,“所有这样的照片,即当艺术家对完全按照自然事物发生的方式去理解事物感到不满时,他们便利用排列组合、修改等方式决心给这样的照片注入新的思想,否则就将这些照片处理掉。”它介于摄影的模仿功能和道德功能之间。数码化的介入,相对于机械摄影而言,能更容易进行排列组合、修改。艺术摄影在其发展的道路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阻拦。各位艺术摄影师也都在寻求艺术摄影新的发展。但基于艺术摄影的功能,摄影师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都会考虑作品是否满足它的基本功能。在摄影的模仿功能的方面,数码摄影有着先天的优势。传统的机械摄影只是单纯的去记录影像,在暗房的有限条件下对图片做细小的修改处理,失去很多图片再造的功能。而数码摄影的图片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i,完全可以不受器材的限制,而去处理成摄影师认为美的艺术作品。艺术摄影是把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去创作的学科。在艺术摄影中,人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人的思想作用于创作过程中,所以没有人的参与就没有艺术作品的产生(除自然艺术作品等)。那么光有人,也不可能去完成艺术创作,人还需要借助于某些工具,才能去创作。从工具自身所具有的功能来看,数码摄影所使用的摄影设备,较机械摄影所使用的设备,有着太多的优势。所以,可以试想以后的艺术摄影通过数码化的摄影设备,可以带来更多更好的艺术效果。四、 结语 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摄影师是第一位的。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靠器材的优良就能获得,技术可以造就能工巧匠,却不能造就艺术家。艺术要有创意,要注入情感,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工具只是工具而已。但任何艺术都要通过工具去创造,关键是运用工具的人。可是连工具都不会使用的人,若能创作出艺术品来则是不可能的。在摄影进入数字摄影技术(包括数码相机和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等)时代的今日,摄影者若不掌握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将和在黑白摄影时期,不懂暗房技术的摄影者一样,对艺术摄影则只学会了一半。 摄影的记录性、时空性光依赖性,自摄影诞生以来一直就是摄影的特性和局限。现今的摄影器材虽是现代尖端科技的结晶,但却没有一台能分区曝光的相机。(严格地对整个画面都正确曝光的相机)这对于忠实还原实态的色彩和以色彩实现艺术创作来说都是一种局限。色彩是传达自然生命力的奇特元素,是欣赏者进入画意幻象的向导,故此色彩是表达摄影者的情感而构成无限的韵味。但是这种严重的技术缺憾,影人苦于无计可施,时间长了也只好放弃。其实,这些由于技术局限而使摄影人束手束脚的现象已由数字摄影技术全面打破,摄影人完全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创作艺术作品。 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