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常用药物护理.doc_第1页
血管外科常用药物护理.doc_第2页
血管外科常用药物护理.doc_第3页
血管外科常用药物护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管疾病用药的护理一、应用抗凝药物的护理抗凝血疗法是用药物降低或消除血液的凝固性, 预防和治疗血栓闭塞性急病的方法。抗凝血疗法如果应用不当, 会引起出血并发症。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并根据实验室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用量和用药方法。1 . 适应证预防和治疗周围血管血栓闭塞性疾病, 如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动脉血栓栓塞和继发血栓形成。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 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视网膜血管血栓闭塞性疾病。2 . 禁忌证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维生素K 或维生素C 缺乏者; 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或恶病质者。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者。溃疡病出血或肺部疾病咯血者。DIC 已过渡到纤维蛋白溶解亢进阶段。妊娠初3 个月或最后3 周, 产后以及哺乳期应慎用。除非有绝对适应证, 大手术后应慎用。3 . 药物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安卓。4 . 抗凝药物的监测每次使用抗凝药物前(尤其是肝素) , 应测定出、凝血时间。 实验室监测常用全血凝固时间(CT ) LeeWhite 试管法: 每次注射前检查一次。CT 正常值为412min ,CT 15min 为延长。肝素治疗时要求延长到正常值的23 倍, 即2030min .CT 30min 则应延长用药间隔、减小剂量或放慢滴注速度, 甚至停药。有条件时可检测复钙时间(RT) ,比全血凝固时间敏感, 正常值为1 .53min。肝素治疗时的理想时间是正常的23 倍。凝血酶时间(TT) : 正常值1618s。TT 为60s 时说明肝素已足量, 如果TT 160s 则出血危险性极大, 应及时减量或停药。5 . 用药后的观察肝素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 原因是剂量相对过大。表现为创口渗血或血肿、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 严重时可有脑等重要脏器出血。治疗期间如果发现出血, 应立即中断给药,出血会很快停止。对少量伤口渗血者, 可用无菌纱布进行局部压迫, 而对于大量出血应加压包扎, 遵医嘱给予相应拮抗药物。鱼精蛋白1mg 能中和肝素1mg。肝素半衰期短, 注射后间隔时间愈长所需鱼精蛋白剂量就愈小,注射肝素30min 后可用半量鱼精蛋白中和。低分子量肝素的副作用比肝素要小的多。口服抗凝剂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出血, 但发生率较肝素为低。常见症状是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或损伤部位出血, 亦可发生多部位自发性出血。明显出血时应立即停药,如病情需要继续抗凝血治疗, 可输入新鲜血或血浆, 待出血停止后,重新开始口服。如果决定不在继续抗凝血治疗,可肌注维生素K 10 20mg。大出血者, 应静脉注射维生素K50mg, 12 次/ d, 并酌情输新鲜血、血浆或者凝血酶原复合物。二、应用溶栓药物的护理溶解血栓是治疗血栓闭塞性疾病最理想的方法。溶血栓疗法成败的关键是早期用药, 一般在发病3d 以内用药效果理想, 因为在此期间,血浆的水分和血浆素原含量丰富。待67d 后, 血栓已经机化, 水分和血浆素原含量大为减少, 疗效就较差。1 . 适应证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动脉继发血栓形成或栓塞、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眼科血栓闭塞性疾病。其他如某些血管手术后、导管检查后血栓闭塞、血液透析、静脉插管并发血栓阻塞等。2 . 禁忌证凝血功能不良、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良。严重药物过敏。妊娠初3 个月或产后35d 内。大手术后35d 内慎用。高血压者慎用。3 . 药物链激酶, 尿激酶, 人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 PA) , 东菱克栓酶:5 单位/ 次, 有改善供血不足和静脉回流障碍的作用。4 . 注意事项溶栓药物的化学性质都不很稳定, 制作均为干燥的结晶体, 溶解后于常温状态下很容易失去活性, 因此应现用现配制, 使用新鲜溶液。应用rt - PA 的护理rt - PA 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药, 相当于其他溶栓药作用的几十倍, 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作用于血栓本身,半衰期短, 体内半衰期47min, 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在纤维蛋白存在条件下rt - PA 的作用大大加快。在应用时应严密观察出血倾向, 如齿龈、鼻腔、结膜、切口、针眼及消化道等有无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 观察提示体重 65岁的患者, 或者使用t - PA 前口服过抗凝剂的患者出血倾向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停药后凝血功能会自行恢复, 如果出血严重, 应输新鲜血或纤维蛋白原, 必要时, 可用纤维溶解抑制剂, 临床常用6 - 氨基己酸、氨甲苯酸(PAMBA)和氨甲环酸(凝血酸,AMCHA)。5 . 溶栓疗法的监测常用的监测指标有(1)凝血酶原时间(PT) 当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抗凝血物质增多以及FDP 增加时, PT 即延长, PT 正常值为1113s, 治疗期间应控制在25s 以内。(2)纤维蛋白原测定正常为24g/ L, 溶栓治疗时纤溶活性亢进,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即减少。如低于0 .8g/ L,可导致出血。(3)凝血酶时间(TT) 当纤维蛋白原减少, FDP 和抗凝血物质增加时, TT 延长。TT 正常值为1618s, 溶栓治疗期间将TT 控制在50100s 之间, 60s 左右最理想。(4)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