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一 生 物 - - 遗 传 与 进 化第1章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授课时间:2012年5月7 授课教师:杨朋 授课班级:高一(14)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一个内容,也是整个遗传部分的开篇,课本内容是按照人类的发现史来安排内容的,又由于初中知识已经大部分遗忘,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孟德尔二个豌豆杂交实验的探究过程;2、认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3、掌握遗传学的各个科学名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勤奋刻苦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能力方面: 1、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为主线,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过程,层层深入展开。因为教材内容逻辑性很强。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4、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教学难点:1、对分离定律的解释2、对分离定律的实质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探究法六、教具准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和相关网络资源七、课时安排:两课时八、教学过程: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简单流 程教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课前准备课前学生在网络上收集关于孟德尔的资料,我也制作了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考虑到本地区实际情况,可能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收集到相关资料,因此课前提出一些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问题,便于学生查找。问题如下:(1)孟德尔的生平。(2)孟德尔杂交实验所选材料与实验的成功有关吗?(3)在孟德尔之前也有许多人做过杂交实验,为什么他们没有得出定律呢?2走近孟德尔首先请几位同学对课前收集的有关孟德尔的生平事迹作个介绍,让学生走近这位科学伟人。然后我将学生的发言做了个总结,强调了以下几点:孟德尔家境贫寒却刻苦学习;他对杂交实验的研究长达8年之久;孟德尔的实验并非一开始就成功,他曾用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材料做杂交实验,都没有成功,最后用豌豆做实验才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一部分的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体会到要成功就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3.孟德尔成功原因:(学生从网络上找关于自花传粉等相关知识,图片等) 1)选材准确自花传粉中闭花传粉的自然纯种豌豆; 人工传粉杂交后可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结果可靠 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高-矮;圆粒-皱粒;) 2)研究方法恰当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后多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实验现象问题:在杂交实验中,孟德尔选择的是什么样的亲本?他是如何设计杂交类型的? 1、正交:P(亲本) 高茎豌豆 X 矮茎豌豆 种子(种植) F1(子一代) 高茎(100%) 反交:P 矮茎 X 高茎 种子(种植) F1 高茎(100%) 2、F1自交: F1(F1高茎花子房提供卵子)X F1 (自身花供精子) F2(子二代): 高茎 + 矮茎(二)实验分析 1、名词:显性性状杂种(子一代)能显现出的性状;如高,红 隐性性状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的性状;如矮,白 性状分离杂种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隐性性状的现象。2、数据统计:问题: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1)F2代高茎(787):矮茎(277)= 3:1问题:你能用文字图解表示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吗?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2)其它6对性状的F2:2.96:1,2.84:1,3.01:1可见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为什么F1全为高茎?为什么F2出现了性状分离?并且分离比为3:1?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假说: 1)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遗传因子像一个个独立颗粒,不相融合、也不在遗传中消失;决定方式:显性性状显性基因;(大写,如D高茎) 隐性性状隐性基因。(小写,如d矮茎) 2)体细胞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纯合子体细胞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纯高茎DD; 纯矮茎dd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杂种一代F1(Dd) 推:F1高茎-肯定有一D;F1的后代F2中分离出矮茎-F1中也有d 3)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演示: 高茎 矮茎 高 高 P DD X dd F1 Dd Dd 配子 D d D d D d 1/2 1/2 1/2 1/2 F1: Dd (高茎) DD Dd Dd dd 1/4 1/4 1/4 1/4 高茎3/4 矮茎1/4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预测: 高茎F1(Dd) X 矮茎(dd) 配子 D d(2种) d(1种) 1/2 1/2 100% 测交后代 Dd(高茎1/2) dd(矮茎1/2)=1:1 实际结果: 高茎30 : 矮茎34 1:1 结论:假说正确,F1是杂合子产生配子是一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四、分离定律v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v分离定律的实质: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五、孟德尔实验程序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对分离定律的解释提出假说解释问题对分离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分离定律总结规律技能训练:捕捉题目信息(紫花植株交后代有白花性状分离)推理(原植株是杂合子)种出的F2的82株紫花中也有杂合子(Dd、DD)怎样甄别紫花中的DD、Dd,分离出d而制纯种让F2紫株自交后代结果及处理:F3全是紫花的,其亲代是DD(作商品种留种);若有白花出现的,其F2是杂合子(扬弃)。巩固练习:P8一1B、2B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D )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2.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 C ) A. 甜是显性性状 B.相互混杂 C.非甜是显性性状 D.相互选择 3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 ) A1/4 B1/2 C3/4 D100课后分析:教学效果本案例中,通过课前、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使学生体会了孟德尔这位“现代遗传学之父”的科学精神。课前的收集资料让学生懂得如何获取知识,课堂上课件的图片展示也使得学生了解了孟德尔实验的部分知识。教学反思由于本节课的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又较多,学生仅仅是文科中的中等水平,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意放慢进度,旨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水处理要求
- 职场说话技巧课件
- 课件模板整套感动
- 儿童道具创意课件
- 消费信用经济课件
- 幼儿运动课程培训
- 输液室学习课件
- 提高记忆方法课件
- 工伤安全培训课件
- 中医肾病护理培训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
- 企业反恐怖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导读课 课件(共24张PPT)
- MR在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中的应用
- 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确认记录表
- GB/T 17614.1-2015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 Avaya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介绍课件
- 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 2023年阜阳市颍州区工会系统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