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 中药治疗.docx_第1页
HIV 中药治疗.docx_第2页
HIV 中药治疗.docx_第3页
HIV 中药治疗.docx_第4页
HIV 中药治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北方民族大学 作者:徐飞学号:20102354生物技术102班2012/11/6中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徐飞(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20103465)【摘要】:艾滋病的高致死性和快速流行性使它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筛选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发现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方面有着较大的潜力,被认为是寻找新的抗艾滋病药物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涉及了中药治疗艾滋病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和展望,为进一步规范中药治疗艾滋病做出贡献。【Abstract】:It is the public health problem of high fatal and rapid epidemicity of AIDS in all over the world. Recently years, scholars had found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d the function to regulate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ant-i virus by rigorous study. This article relate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IDS i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IDS, in order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contribution。【关键词】:艾滋病;中药;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Key words】: AID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hrmalology and efficany; progress of Research;引言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 Defie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其传播性强,病死率高,被称为“超级癌症”。1哈特疗法的发明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但其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长期疗效尚无定论。防治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HIV的易变异性,至今抗HIV疫苗还难以用于临床。在此情况下,国内外学者从中草药及传统医药疗法中寻找抗AIDS药物和方法的研究异常活跃,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1 单味和复方中药的研究1.1 单味中药中药含有抗HIV或抑制HIV的活性物质,已为多项研究所证实。甘草: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是甘草的主要成分之一。据报道23 GL在机体具有多种作用,不仅具有诱导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活动功能,抑制HIV增殖,并具有免疫激活作用。但GL抑制HIV感染的有效浓度高,治疗范围窄,要维持其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须持续大量给药。体外实验发现,GL完全抑制HIV致细胞病变效应和HIV特异抗原表达的浓度分别为0.3 mmol/L、0.6mmol/L;完全抑制MT-4细胞中的HIV诱导的空斑形成(ID 50=0.15 mmol/L)的浓度是0.6 mmol/L,同时GL能抑制HIV感染Molt-4(克隆8)的巨细胞形成,但对HIV的逆转录酶活性没有影响。天花粉:天花粉蛋白是从瓜蒌根部提取的一种蛋白,在体外能选择性的杀伤被HIV侵犯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正常T细胞有保护作用,使其免受HIV感染,它还能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作用于受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内HIV的复制;抑制合胞体形成,使CD4细胞数目明显回升;诱发CD8细胞对HIV的特异性杀伤能力。4 黄芩:黄芩提取物及主要成分黄芩苷(baicalin)在细胞培养中可抑制HIV-1病毒逆转录酶(RT)和细胞病变(CPE),抑制病毒荧光抗原(FA)、P24抗原和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抑制HIV-1在H9细胞中生长。甙元(baicalein)体外可抑制HIV-1逆转录酶和在细胞培养中抑制HIV-1,静滴可使AIDS病人P24抗原下降,T4淋巴细胞上升5。桑白皮:罗士德6从桑白皮的根皮中分离到六个成分,并制备了它们的乙酰化合物和葡萄糖苷,还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体外抗人艾滋病病(HIV)活性和对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发现其中黄酮morusin,kuwanonH和morusin4c-glucoside具有一定的抗HIV活性。苦瓜:苦瓜提取物A-苦瓜素,B-苦瓜素,MAP-30这三种新型蛋白,可抑制艾滋病毒蛋白的表面活性,能使艾滋病毒核糖体灭活7。灵芝:灵芝提取液在体外对T4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对受HIV感染的细胞较为显著。日本学者研究证实,灵芝的成分三萜烯对促进病毒增殖的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8。山地香茶菜:卢长安等9用MTT法对山地香茶菜提取物进行抗病毒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山地香茶菜提取物H - 1在0. 625 - .50 mg/ml剂量范围内,H - 9在0.313-0.625 mg/ml剂量范围内,对HIV - 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姜黄: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公认姜黄中的姜黄素对HIV有抑制作用。资料表明:姜黄素确实有抗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但姜黄素可否作为AIDS的治疗药物,尚需研究10。箬叶:箬叶的有效成分箬叶多糖及其衍生物硫酸酯多糖,对小鼠艾滋病模型具有较好的抑制小鼠脾肿大,提高血清IgG的作用。此外,研究发现感染小鼠出现GSH-px活力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升高。从而认为微量元素硒和多糖类可能对HIV感染病人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1。体外抗HIV实验表明,硫酸酯化箬叶多糖最低有效浓度达510Lg/ml,细胞毒性浓度为2.5 mg/ml12,它比箬叶多糖具有更高的抑制HIV引起的MT4细胞病变的作用。金菇:金菇多糖锗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314。它在1B1稀释时对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抑制率为100%,1B5稀释时抑制率为60%。丹参:丹参在人T淋巴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中有抑制艾滋病病毒P24抗原,在体外有抑制艾滋病型逆转录酶(HIV-1)的作用15。菊花:菊花提取物中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分具有抑制HIV逆转录酶和HIV复制的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经PVP层析,得到4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抗HIV的新活性成分,为金合欢素-7-o-B-D-吡喃半乳糖甙16。金丝桃:近年发现,从金丝桃属植物的鲜花中提取的金丝桃素(Hypericin)有抗HIV的作用,在细胞培养中可抑制逆转录病毒的复制。纽约大学医学中心Danied等研究指出:金丝桃素是通过阻断病毒脱壳、出芽或装配而干扰HIV - 1复制,但对病毒的转录、翻译和病毒蛋白运送至细胞膜无明显作用,对DNA多聚酶亦无直接作用。但有报道认为金丝桃素在细胞内的HIV-1抑制作用是由于其与感染细胞中残留的毒粒成分相结合,是一种杀病毒的药物。以色列Weizman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金丝桃在体内、体外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且与叠氮胸苷(AZT)有协同作用17。虎杖:蒋岩将MT4细胞用虎杖的水提取物处理后,再接种HIV-1,可见HIV-1增殖;将持续感染细胞与非感染细胞混合培养后加入该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巨细胞的形成,提示该提取物可能作用于病毒的表面,以阻止其吸附于细胞18。升麻:升麻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除抗炎、抗突变外,还有抑制核苷酸转运作用,更深的研究发现,其总皂苷类成分有强烈的抑制核苷转运作用。同时它对猴免疫缺陷病病毒(SI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9。另外党参、当归、黄芪、熟地黄、百合、天冬、茯苓、杜仲、枸杞子、山茱萸、红枣、刺五加、五味子、菟丝子、麦冬、白术、西洋参、藻类、麝香、芦荟、蓖麻油、马兜铃、薏苡仁、三七、绞股蓝、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大青叶、莪术、冬虫夏草、女贞子等,在实验中观察到有抗HIV作用2021。黄芪、香菇、天麻、银耳等能明显促进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黄芪、冬虫夏草、香菇、枸杞子能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增生并增强其功能,提高CD4/CD8比值,对抗CD4的耗竭;人参、党参、黄芪、灵芝、阿胶、紫河车、鸡血藤、女贞子、山茱萸、补骨脂刺五加、菟丝子等可增加白细胞数量,人参、山药、薏苡仁、当归、生地黄、女贞子、淫羊藿、灵芝、香菇等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22。1.2 中药复方的研究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它符合疾病复杂多变的特点,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中药复方抗HIV的研究也取得许多成果。1.2.1改善艾滋病临床症状如治疗急性感染期的银翘散,三仁汤,荆防败毒散等,治疗慢性无症状HIV感染期的八珍汤,柴胡疏肝散等,治疗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的白虎加人参汤,参苓白术散等,还有治疗完全性艾滋病的补中益气汤,血府逐瘀汤,季德胜蛇药23、艾通冲剂24、予中胶囊25等,除了辨证选方外,临床上常用的还有如克艾可(以甘草为主)、艾滋I号方(中国号方,以冬虫夏草菌丝为主)、艾灵颗粒、理中汤(即人参汤)、高欣908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以金银花、黄芪为主)、阴速康、云芝糖肽胶囊、克艾特、/公明抗-HIV0注射液、红宝方(以人参、当归为主)、艾滋宁(以人参、白术、当归为主)、康滋胶囊,据报道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患者身体状况有所恢复,检验指标有所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寿命得以延长26-29。 1.2.2 提高艾滋病免疫细胞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国内外用于艾滋病实验室检查的一些指标逐步出现和增加,包括免疫细胞和病毒载量的测定。这使中医药复方抗艾滋病的研究方法往前迈出了一大步。研究发现中药复方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四君子汤:韩桂华等30将其用于治疗脾肾两亏型艾滋病,受治艾滋病患者中有52例出现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总有效率为86. 7%。能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喘可治:由巴戟天总黄酮、淫羊霍苷组成,临床在应用中发现本品有明显免疫调节作用,近年孟坤31将其与抗HIV病毒药物联合应用于艾滋病(肾阳虚型)患者的治疗,初步结果提示本品不仅有助于改善AIDS病人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三归片:兰金初等32用纯中药精制加工而成的三归片,内含龙胆苦苷,小檗胺,腺苷三磷酸酶加工而成,对南非及河南柘城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发现CD4细胞提高50/LL以上的占66. 6%。新世纪康保:吕维柏等33用新世纪康保胶囊(主要成分含硒海藻多糖和甘草酸)治疗43例艾滋病病人6个月,用单克隆抗体试剂测定CD4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及观察8个主要症状变化作为指标。结果显示21例免疫功能好转,显效率12%(5/43),总有效率67%(29/43)。红毛五加多糖胶囊:据报道红毛五加多糖胶囊有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34。黄尧洲等35对13例确诊为HIV患者用红毛五加多糖胶囊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4. 6%,其中AC期、ARC期、AIDS期各期自身有效率分别为50%、100%、90%。红毛五加多糖除可以改善T4免疫细胞低下及贫血外,也可作为目前国内外其它治疗艾滋病贫血期的主要药物,减少其它药物(如AZT等)造成的骨髓抑制及其他毒副作用。金龙胶囊:吕维柏等36观察金龙胶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免疫增强作用。对20例HIV感染者给以抗癌有效药物金龙胶囊(鲜蛤蚧、鲜白花金钱蛇、鲜蝰蛇),分为小剂量组(15例,每日9个胶囊)和大剂量组(5例,每日12个胶囊),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病毒载量和CD4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病毒载量无明显变化; CD4细胞计数:治疗后小剂量组80%CD4细胞计数平均升高(114. 33154. 76) /mm3;大剂量组平均下降(14. 80120. 40) /mm3。唐草片:主要成分为老鹳草、香薷、诃子、金银花、黄芪等,具益气补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除湿化痰的功效,吴昊37等用该药对艾滋病人试验治疗总疗程3个月,发现唐草片组病人CD4细胞平均上升69. 32个/mm3,有效率为50. 72%,HIV病毒载量平均下降0. 05个log,有提高CD4细胞计数的作用,同时可改善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体重增加。金黄胶囊:张可等38用金黄胶囊治疗10例HIV/AIDS患者,经过13年的治疗观察,能部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CD4细胞稳中有升,使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延长HIV感染者进入AIDS的时间39。1.2.3 降低艾滋病人病毒载量艾滋病人体内HIV的多少和数量变化是反映病情转归和评价药物作用的重要指标,常用病毒载量来表示。降低病毒载量针对病因治疗,许多学者对中药复方进行了该方面的探索。小柴胡汤:Watanabe等40研究发现小柴胡汤能刺激单核细胞T4(CD4)-B淋巴细胞等细胞网络系统和/或抑制T8(CD8)细胞功能。张志军等41通过对40例AIDS患者、44位ARC患者的治疗试验,确证小柴胡汤提取剂能刺激单核细胞-T4和B细胞网络系统和/或抑制细胞功能,能改善T细胞聚落形成能力以及诱导产生白细胞介素-1。确认小柴胡汤提取剂对淋巴细胞有免疫调节作用。经日本和美国分别研究发现小柴胡汤能抑制70%艾滋病患者的逆转录酶活性,抑制能力和剂量成正相关,还抑制PGE2和过氧化物的产生。六味地黄丸:李延斌等42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具有增强T细胞功能,诱生A-干扰素,清除病毒的功能,用于艾滋病肾阴不足型43。乾坤宁:岳世韬等44对66名感染者的CD4和CD8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服药18个月后,感染者的病毒载量有所下降(P0. 001), CD8淋巴细胞有所上升(P0. 05)。提示该中药复方对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感染者的免疫增强作用不显著。时丹等45选择静脉吸毒HIV感染者36例,进行完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用药7个月,乾坤宁片和安慰剂之间血浆HIV-1 RNA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乾坤宁片具有显著降低病毒载量的作用。开放治疗3个月后的研究进一步显示,乾坤宁片具有显著降低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血浆HIV-1 RNA,升高CD4的作用,且随给药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强。理中汤:王健等46将其试用于HIV阳性的血友病患者。结果表明,可增加在减少中的辅助性T细胞,并增加具有抑制HIV重组作用的抑制系统细胞,明显增加天然杀伤细胞并研究发现在人参中所含金属元素锗可净化血液,提高肝脏解毒作用,进一步抑制艾滋病病毒。复方三黄散:黎明等47用治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41例,对照组39例用安慰剂治疗,两组皆给与西药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第三月末和第六月末,经体检, 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等检测,发现部分病例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机会性感染控制, CD4T淋巴细胞增加20%,病毒载量下降0. 5log。治疗组有效率60. 98%,对照组给与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有效率35. 90%,两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 029,P0. 05)。复方艾可清:张奉学等48以清热解毒中药为主组成复方艾可清水提物与阳性对照组3-叠氮胸苷做试验,结果显示中药艾可清在亚细胞毒性浓度(1B320)对抗原阳性细胞抑制率为69. 6%,病毒载量显著下降。SIV-1p抗原表达抑制百分率为94. 7%。XQ-9302:杨文雄等49从HIV体外试验和AIDS临床疗效观察两方面入手,对XQ-9302纯中药制剂抗艾滋病病毒(HIV)和治疗艾滋病(AIDS)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XQ-9302在HIV-1体外试验中,对MT4淋巴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其50%保护浓度远小于细胞毒性浓度; 13例HIV感染者、3例AIDS患者服用该制剂后(2-3个疗程)不但能延缓AIDS病情的发展,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且能抑制HIV在机体内的复制。生命泉(FESOL):刘继武等50报道生命泉流浸膏治疗艾滋病及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共20例,疗程三个月,治疗结果显效18例,有效2例。李晖等51对其抗艾机理进行研究,生命泉可以抗单纯疱疹病毒(HSV)。徐向田等52临床观察发现安体维康合剂在所试剂量0.039%0. 156%范围内,对HIV-1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6. 95%, 50%有效浓度为0. 037%,治疗指数为6。临床治疗艾滋病3例,用药三个月时, 2例HIV RNA载量下降, 1例明显改善。2例HIV携带者服药三个月时1例HIV RNA有下降趋势,安体维康胶囊能降低患者血中HIV载量,改善患者症状,治疗艾滋病比治疗HIV携带者的疗效要好。再生丹:郑友文等53用中草药/再生丹0治疗HIV感染者28例,服药后体重有不同程度增加,平均增加5. 4 kg。治疗2个月, 42. 9%的患者表现CD4淋巴细胞数增加, 71. 4%的患者病毒载量下降,治疗5个月后CD4淋巴细胞增加者占50%, 80. 0%的患者病毒载量下降。复方SH:罗士德教授根据中药筛选的结果,选用桑白皮等5味中药各自的抗HIV有效部位,组成了抗艾滋病新药“复方SH0”,在接受治疗的28例AIDS患者中,有9例体内HIV载量显著减少, 16例HIV载量变得稳定, 3例无效,其控制HIV-1载量总有效率达89%。中研2号:张永容等54用SIVmac-CEM174细胞系统筛选出6味有抑制作用的中药组成/中研2号0复方,全方体外对SIVmac和HIV-1有抑制作用。张永祥等55对中研2号的研究表明,中研2号对SIV感染的动物有保护作用。关崇芬等56观察中研2号对HIV/AIDS患者和猴艾滋病毒SIVmac251感染猴的疗效,临床有效率为45%55%;对猴艾滋病模型不仅能降低感染猴病毒血症及SIV p27抗原水平,同时能持续提高CD+4细胞数量,降低血清新喋呤含量,与叠氮胸苷阳性药对照结果近似。爱可扶正片:田圣志等57经对99例艾滋病人自身对照法临床疗效观察,对其中75例患者治疗前后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降低0. 5 log以上的44例,占58. 6%,有7例降至测不出水平;对其中84例患者治疗前后CD4细胞数量测定,结果由195167(xs)增加到292239(xs),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经不同实验室体外抗病毒实验证明,具有抗HIV-1的作用,其抗病毒机理为阻止艾滋病毒融合免疫细胞受体和CCR5辅助受体,并阻止艾滋病毒DNA被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上。经对免疫抑制的小鼠实验证明有提高CD4(P0. 01)和提高CD4/CD8比值(P0. 05)的作用。1.2.4展望及感想中药复方抗艾滋病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应清楚的认识到,该方面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存在许多问题。摆在我们中医药工作者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艾滋病患者需要安全有效,价廉易得无毒副作用的药物。研制出: 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 增强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作用的药物; 减轻或缓解抗艾滋病毒药物毒副作用的药物; 提高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并改善症状的药物等是当前中医药工作的迫切任务。58现阶段中药治疗艾滋病还处在探索阶段,即使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中药庞大而且复杂,如何像西药那样进行标准化研究和实验,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出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标准化准则,以利于中药在攻克疑难杂症方面取得国际认可。参考文献:1彭勃.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1-2.2张萍,祝希娴.甘草及其制剂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中草药,1997,28(9):568.3李铁民,梁再赋.甘草提取物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研究现状J.中草药,1994,25(12):655.4周光炎.天花粉蛋白诱发CD8阳性细胞参与的人体免疫抑制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0,10(1):1.5赵晶,张致平.黄芩甙元及其苄衍生物的制备与抗人免疫缺陷病毒实验研究J.药学学报,1997,32(2):140-143.6罗士德,J#Nemec.桑白皮中抗人爱滋病病毒(HIV)成分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1):89.7严启新,罗天浩.苦瓜的研究及开发思考J.时珍国药研究,1997,8(4):380.8怡悦.灵芝抑制艾滋病发病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6):50.9卢长安,王满霞.山地香茶菜对HIV-1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4):25-26.10陈宏,毛华.姜黄素抗HIV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4):21-23.11陈春英,蒋岩.箬叶多糖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艾滋病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报,1999,5(4):336.12陈春英,黄雪华.硫酸酯化箬叶多糖的结构修饰及其抗艾滋病病毒活性J.药学学报,1998,33(4):264-268.13潘维新,傅庭治.金菇多糖锗对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5,26(3):187.14全球华人中药现代化学术研究会议论文集S.1998,(7):252.15陈鸿珊,阎旭光.中药丹参体内外抗艾滋病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简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6,18(6):封3.16HU.CQ英.金合欢素-7-O-B-D-吡喃半郛糖甙)从菊花中得到的抗HIV成分及其有关的类黄酮的构效关系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5,10(2):83.17赵晶,张致平.金丝桃素与乙基金丝桃素的合成及对人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的抑制活性J.药学学报,1998,33(1):67-71.18蒋岩.虎杖抗HIV-1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J.感染症学杂志,1994,68(2):282.19林新,蔡有余,肖培根.升麻皂甙体外SIV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华西药学杂志,1994,9(4):221-224.20朱丽江.抗艾滋病毒(HIV)中草药及方剂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3):17-20.21吕维柏.艾滋病的中药治疗进展J.中医杂志,1997,38(6):368-371.22张娴,方曙.中药防治艾滋病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20-22.23 田圣志,卢 杰,李俊伟,施钧瀚中药抗艾滋病的药理药效研究概况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1月第1期 Vol.22 Serial No.128胡国华.实用男女性病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 1141-1144.24 黄卫平,王 健,于智敏,等.艾通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患者15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9(11): 49-50.25 徐立然.予中胶囊治疗HIV/AIDS临床观察160例小结A.2004年年会及防治艾滋病培训班会议资料C.郑州: 2004:62-64.26 吕维柏,温瑞兴,关崇芬,等.中医药治疗HIV/AIDS血清抗体转阴八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17(5): 271-273.27 危剑安,孙利民,张 维,等.艾灵颗粒治疗HIV感染ARC期4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8(7): 62-63.28 康来仪.中药自拟方对18例HIV感染者近期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9, 17(1): 44-46.29 梨 耘.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3, 15(3): 273-276.30 韩桂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60例临床观察 J.中医杂志2004, 45(7): 515-516.31 孟 坤.喘可治一种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剂在艾滋病上的临床应用研究A. 2004年年会及防治艾滋病培训会议资料C.郑州: 2004: 31.32 兰金初,李德益.三归片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0(1): 32-34.33 吕维柏.新世纪康保治疗43例艾滋病人的临床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23(7): 494-497.34 张位峡,胡庆和.红毛五加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药材, 1994, 17(5): 36-38.35 黄尧洲,张莅峡.红毛五加多糖治疗艾滋病1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8, 5(10): 32.36 吕维柏.金龙胶囊治疗HIV感染者20例初步报告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10(1): 18-19, 35.37 吴 昊.唐草片治疗HIV/AIDS的临床研究A.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C.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4, 4: 95-103.38 张 可.金黄胶囊(金黄口服液)治疗HIV/AIDS 10例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北京: 2003, 4: 59.39 王 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与前景 J.武警医学,2003, 14(10): 582-5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