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典型材料.doc_第1页
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典型材料.doc_第2页
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典型材料.doc_第3页
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典型材料.doc_第4页
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典型材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施农村六大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2011年10月)中共任城区委 任城区人民政府自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区上下高度重视,明确重点项目,集中精力推进,及时总结盘点,做到目标上明确,方法上得当,成效上显著,扎实做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的各项工作,新农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为全面完成农村六大重点工程三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一、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以产业化发展为载体,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持久动力。一是在示范园区上建精品。长沟葡萄观光园跻身全省农业休闲精品园区行列,李营世纪童话生态园、石桥荷花园、南张花卉园等五家被评为济宁市农业休闲精品园区。二是在示范基地上提档次。实现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千户蔬菜基地,生产的航椒、高山娃娃菜等10多个希特品种,已成为我市高档酒店餐厅的首选。投资2200万元建设的南韩蔬菜基地,建设“设施配套、技术先进、产品一流”的西红柿生产基地;建成投产的大成肉鸡养殖场和众和肉鸭养殖场,分别采用自动换气、自动清理粪便和自动化温控等先进技术,产值均可实现过千万元;投资10亿元的方健广育堂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已与农户达成中药材种植协议。三是在服务组织上增数量。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46个,农机化服务组织25个,在农户与市场、农户与企业之间架起桥梁。四是在村集体收入上求突破。把增加村(居)集体经济收入作为全区村(居)民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之一,今年仙营街道已完成集体经济收入2448万余元,实现了村(居)平均近500万元的目标。五是在转移性收入上创新高。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区农民已享受各级强农惠农转移支付资金约6000万元,其中种粮补贴3146万元,良种补贴559 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183万元,渔用燃油补贴102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25万元,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抢抓政策机遇,完善农村水利设施。以开展“水利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带动农村水利设施大建设。一是抢抓省小农水重点县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投资1亿元将覆盖4个镇街、42%的村庄、43%的农民的约13万亩耕地,建设成为旱能浇、涝能排,现代化、生态化的高产良田。二是抢抓饮水安全试点的机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列为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投资1794万元城中城郊村接入城区供水网络,偏远农村建设满足10万人饮水的大型水场,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三是抢抓农田节水灌溉的机遇。安装了射频卡节水灌溉系统104套,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万余亩,实现了“操作上便捷,控制上准确,管理上安全”。四是抢抓抗洪防汛的机遇。协调资金3000万元,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了泗河除险加固工程,同时对洸府河也进行除险加固,确保了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加大推进力度,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以“城郊城边村、镇街驻地村、园中村、压煤塌陷村、经济强村”五类村为重点,创新“政府主导型、村企联建型、村级自主型”三种模式,抓了18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开发建设,完成农村住房4889户,改造危房1016户,提前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葛亭社区,14栋576户居民已完成回迁,原村庄323户住宅拆迁完毕,旧村复垦工作已经完成,节约土地近200亩;骆楼社区,19栋1400户居民已回迁;曹庙社区、南刘庄社区、黎寨社区,完成33万平方米住房主体工程;薛口社区,完成农村住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常青社区、新华社区、中贾社区,正在进行住房主体工程施工;二十里铺社区、史行社区按照“先建后拆”的要求,正在加紧旧村拆迁;其它社区也正在积极修订完善规划或寻找合作伙伴。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治性任务,更是民心工程,明苑小区10栋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可解决480户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红西佳苑小区7万平方米679户、时星御德新城小区5.5万平方米890户的保障性住房正在加紧建设。四、完善标准功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按照“五通”要求,提高标准,完善功能,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大提升。一是加大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对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生产路、主干道、背街小巷铺油、铺水泥,投资900万元修建农村公路11条18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为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每个镇(街道)均成立了管理养护办公室,每三公里配备1名养护人员,实行了“三定一包”,今年全区共养护农村公路413公里。三是实施农业综合大开发。投资近千万元,开发治理了1万亩中低良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巩固农村电网改造成果。共完成农村标准用电村22个,建设低压台区6个,新建或改造0.4千伏线路25.65千米,配套台区10kV线路1.45千米,更换电能表4867只。五是实现农村信息网络全覆盖。镇(街道)光纤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光纤宽带覆盖率达到80%左右,农村宽带接入能力已达98%。五、强化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环境。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创城夺杯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城乡环境的大改善,生态的大发展。一是实现城乡环卫设施一体化。按照城市环卫设施的配备标准,为农村建设地卧式垃圾台箱77个,液压式垃圾台9个,装备各类垃圾清运车500辆,新建公厕30座,建设垃圾池439个,村垃圾箱11367个,区镇出资为村(居)配备保洁员714人。二是实现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建立了长效机制,把环境综合整治列入政协视察、人大评议的重要内容,与各镇(街道)、村(社区)签订了责任书,责任与干部任用、奖金挂钩。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城区主要路段的治理公开招标承包给专业保洁公司。今年累计清理乱贴乱画5600余处,取缔占道经营、超门头经营2600余处,夜市摊点300余处,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500余块,拆除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对国省道及镇(街道)驻地等清理垃圾6万余方,沿街墙面粉刷一新,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三是实现环境生态化。以“增绿”为重点,新增绿地268公顷、屋顶绿化2.7公顷,建成林荫停车场10个,建设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以“循环”为重点,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95%,综合利用率100%。推行畜禽养殖“退村进区”工程,对幸福奶牛场进行了搬迁,为鸿顺养猪场建设了沼气池,建设完成了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和中水水库。六、创新服务载体,创建农村精神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突出基础作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向纵深开展。一是开展农民文明素质教育。进行了道德模范评选,评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五类共10位道德模范。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群众文化大讲堂,举行了一系列以创建文明村庄为主题的群众文明素质提升讲座。二是开展文明村镇创建。选择了32村(社区)与32个区直单位进行两年的结对帮扶,共建城乡文明。投资近2亿元,对新华农贸市场、金城农贸市场、土城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新华农贸市场已列为市级文明集市创建的示范点。三是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开展了“殡葬改革宣传周”活动,打击了殡葬不文明行为,先后平坟276座,砸碑327块,对48家扎制封建迷信用品和16家大木棺生产窝点给予了查封取缔。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