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教案 必修1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杨香兰教学目标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教学重点1. 应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断方向、计算距离2. 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的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缩放,注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3. 掌握等高线地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教学方法、学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具准备:地球仪教学过程【学习引导】告诉学生:考情展示和考情分析(见名校联盟)【先学自研】学生根据教材和以前掌握的知识完成:名校联盟上的“知识梳理”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互动探究】师生共同完成“知识梳理”中难点。【点拨精讲】:教师利用名校联盟上的“核心解读”讲以下要点:要点一 经纬网的主要应用1 定“方向”2 定“距离”3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4 利用经纬网定“范围”5 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讲书中例题】典型1 略【内化训练】针对训练1(1)(2)答案:(1)C(2)B要点二 等高线地图的判读及应用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2、等高线地图中的相关计算3、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讲书中例题】典型2 略【内化训练】:针对训练2 (1)(2) 答案:(1)C(2)D【补讲】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用应用1等高线图的判读规律判地势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判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判地形种类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判地形部位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交会处陡崖判地形种类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判地形部位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交会处陡崖地形图特别提醒(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2)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3)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1)判断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2)帮助人们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确定水库与大坝坝址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如下图中甲处),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大坝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洼地、小盆地的狭窄出口处(如图中乙处),确定时应依据出口处等高线的高程(如图中应选择100米高程),坝长可依据比例尺计算得出。确定交通线路一般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断崖、陡坡等,如图所示:从A处修铁路到C处,经过B处坡度较缓,施工较易;而经过D处则坡度较陡,施工不易,增加建设费用,故应选择图中的虚线线路。确定引水线路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指导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梯田一般要沿等高线修筑。影响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规律方法技巧】一、经纬网的主要应用1利用经纬网定“距离”(1)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2)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1)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AB)。(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MPK而不是MQK)。(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二、利用公式法,在带有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比较坡度大小由公式:坡度等高距/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推导出:坡度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由此可进行如下坡度计算、比较:1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和比例尺都相同,坡度大小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图上距离成反比,即与等高线疏密有关,一般等高线越密,坡度就越大。2在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比较时,可由公式估算而得,如下面两幅图坡度大小比较所示:甲图:等高距为200米,相邻两条等高线的距离(图上距离)设为a,比例尺为1/10000,坡度可表示为:由此可得知:甲图的坡度大于乙图。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1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画出剖面基线AB。2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在剖面图的左侧或右侧,作基线的垂线,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为纵坐标。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115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5用平滑曲线把标注好的各位置点(115点)连接起来,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6连接海拔高度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四、两点间的直视问题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不直视。五、等值线地图的判读技巧判读技巧具体说明等值线数值大小变化的运用通过观察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大小变化规律,判断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如等值线数值增大的方向,在等高线图中则为山顶所在区域;在等压线图中则为高压中心所在区域;在等温线图中根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确定南北半球等值线疏密程度的运用在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疏密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若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数值差就越大;若等值线较稀疏,单位距离的数值差就较小。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在等高线图中,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在等压线图中,反映了气压差(风力)的大小;在等温线图中反映温差的大小“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运用在等值线图中,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我们常把它总结为“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如在等高线图中凸向高值的为山谷“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运用从理论上说,任何等值线都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世界我想象中的家园想象作文13篇范文
- 2025年食品用类似原料项目提案报告
- 员工离职工作规范处理承诺书(3篇)
- 2025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预招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老年产品细致设计承诺书(5篇)
- 企业培训资源库及学习工具
- 山东省德州市校际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农村土地互换合同协议5篇
- 行业合同范本及审核指南
- 2025广西平果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美容护肤知识专题课件
- DBJ04T 469-2023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 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025年系统维保服务合同范本:包含半导体设备维护保养协议3篇
- 铁路信号基础继电器详解
- 等离子点火系统及暖风器系统培训
- 2024年金华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医学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小学生无人机教学课件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教案集(水平四)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